港人北上「避疫潮」之下的抗疫反思

2020-12-12 騰訊網

第四波疫情持續惡化,新增確診個案連續三日「破百」,九龍灣麗晶花園第六座因爆疫而需要強制檢測。疫情沒完沒了,不少市民北上避疫,十二月頭八天,已有兩萬香港人通過深圳灣到內地,預計隨著時間推進,人數會越來越多,為深圳及內地抗疫帶來極大壓力。為了港人的健康,也為了內地抗疫大局,特區政府須更加果斷,更加堅決應對疫情。

麗晶花園疫情被指是「淘大翻版」。兩者位置靠近,大廈下水道都使用U型管,確診的住戶又都是D座,都是縱向傳播。麗晶花園疫症的源頭來自跳舞群組,有人恰好住在涉事大廈。換言之,大廈爆疫已經多日,只不過之前未被重視而已,其間有不少人出入,隨時將疫情傳播到其他大廈及別的社區。政府現在才強檢,已是後知後覺;若僅強檢涉事大廈,放過其他大廈,則有漏檢之虞。不少市民質疑,為什麼不對整個小區都實施禁足令及強檢呢?

設想第四波疫情爆發之初,政府如果追蹤確診者的所有接觸者並實施強檢,足以切斷傳播鏈,香港就不至落到今日田地。可惜的是,香港抗疫似乎總是慢三拍,法例不配套,檢測跟不上,生活支援、隔離設施亦不足,結果是捉襟見肘,漏洞處處。

強檢姍姍來遲,而且談不上嚴格執行,但仍然有人唱反調。有「專家」聲稱,葵盛西邨爆發的是零星個案,除非確診者達到某個百分比,才需要整棟大廈強制封鎖。這種言論純屬誤導。新冠疫情是世紀疫情,傳播力極強,全球至今數千萬人感染,一百多萬人死亡,源頭不都是「0號病例」嗎?若要等到大廈確診者達到某個百分比才採取強制措施,疫情已經失控,再強制已經事倍功半。再說,預防勝於治療,這個簡單道理一般人都懂,專業人士反而不懂?

香港抗疫措施陷入放寬、收緊、再放寬、再收緊的輪迴之中,經濟民生備受打擊,而在疫苗普及之前,說不定還有第五波、第六波。相比之下,內地早已恢復正常生活,市民出行不必戴口罩,經濟興旺,出口更是創出新紀錄,香港人紛紛北上,就是用腳投票。事實證明,全民檢測不是口號,「清零」不是口號,其他地方做得到,香港沒有理由做不到。

毋庸諱言,香港始終存在著一股破壞力量,見不得香港好。國安法落實後,街頭攬炒、議會攬炒都已失敗,唯有寄望於「疫情攬炒」,這就解釋了為何特區政府的抗疫措施總是被阻撓,內地對香港的抗疫支援總是被「抹黑」。香港不是沒有「清零」的條件,而是亂港勢力處心積慮地要維持香港半死不活的狀況,只要疫情未斷,民怨就不停爆發。特區政府必須認識到當中的危險之處,保持清醒認識。

抗疫是香港「頭等大事」,凡是其他地方證明有效的措施,香港都應該借鑑採用,香港絕對不能成為國家抗疫良好大局的「缺口」。

來源:大公報

相關焦點

  • 港深口岸出現北上避疫潮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已有多天出現上百確診病例,不少人紛紛北上「避疫」,近日深圳灣口岸更出現大排長龍的場景。香港中小學2日起停止線下課程,許多跨境家長便帶著子女返回內地避疫。她向《星島日報》表示,為帶女兒北上避疫,進行核酸檢測、翌日取得陰性結果通知後,上午11時30分出發,下午1時30分抵達深圳灣口岸。現場人山人海,排了4個多小時才完成過關檢查及手續,又等到晚上9時許才乘坐專車離開。王女士說,由於多家隔離酒店爆滿,大批北上避疫的港人要再分流至另一家隔離酒店,整個過程需額外多花3個半小時,最終在凌晨2時30分才成功入住。
  • 港人北上「避疫」導致深圳灣口岸大排長龍
    不少港人為躲避香港疫情,選擇北上,導致深圳灣口岸在過去幾天大排長龍。多名香港專家批評港人不願採取在家辦公等防疫措施,增加特區政府的抗疫難度。有「避疫」的市民說,在深圳灣口岸排隊過關及等候專車離開,要花上八個多小時。由於大批市民湧入,深圳不少指定隔離酒店都爆滿。有港人經過逾12小時的跋涉,凌晨才得以入住深圳的隔離酒店,因此心生不滿,批評香港和中國大陸海關溝通不足,導致現場混亂。
  • 香港多天出現上百確診病例 港深口岸出現北上避疫潮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已有多天出現上百確診病例,不少人紛紛北上「避疫」,近日深圳灣口岸更出現大排長龍的場景。香港中小學2日起停止線下課程,許多跨境家長便帶著子女返回內地避疫。她向《星島日報》表示,為帶女兒北上避疫,進行核酸檢測、翌日取得陰性結果通知後,上午11時30分出發,下午1時30分抵達深圳灣口岸。現場人山人海,排了4個多小時才完成過關檢查及手續,又等到晚上9時許才乘坐專車離開。王女士說,由於多家隔離酒店爆滿,大批北上避疫的港人要再分流至另一家隔離酒店,整個過程需額外多花3個半小時,最終在凌晨2時30分才成功入住。
  • 香港疫情抬頭,一周內逾萬港人北上「避疫」,深圳珠海連夜收緊入境...
    當日晚間,香港特區政府也發布公告稱:對廣東省政府調整香港入境廣東人士的防控措施表示理解,因本地疫情突轉嚴峻,部分香港市民選擇北上,令內地口岸和檢疫措施超出負荷。「香港市民在出發前往廣東時,須確保持有有關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否則將不能進入廣東;在折返香港時,更會因重新進入香港須根據相關法例接受強制檢疫14天。為避免出現該等情況,市民應格外小心注意。」
  • 港人為躲疫情紛紛北上:赴深圳人數增4.5倍 關口被擠爆
    圖:近日北上避疫港人大增,深圳灣口岸再現排隊人龍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失控,昨日新增104宗確診,11日內第六次「破百」。香港疫情「清零」無期,反觀內地早已可以除下口罩正常生活,大批港人近日經陸路關口,湧往內地避疫。與11月同期相比,12月至今,香港居民入境深圳的人數增加了近4.5倍。兩名北上避疫港人接受《大公報》訪問,他們見證內地的防疫措施,發現由入境、分流、抵達隔離酒店的一連串安排,嚴謹周到,並且設立微信群跟進各人需要,安排心理輔導,十分貼心。他們說:「完成14日隔離令後,可以外出做冬和過聖誕。」
  • 上萬市民北上「避疫」!
    港人愛好娛樂和自由,可能超過美國。尤其是富豪圈的人,如果不參加活動,他們會感到非常憋悶。在如此空間密閉且隱私的地方跳舞,而且不戴口罩,感染病毒是大概率事件。過萬香港市民逃到深圳避疫自從香港疫情爆發,就一直有不少港人北上避疫,最近因為第四波疫情爆發的危機後,大批香港居民前往中國內地,主要選擇的是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嚴格統計,自12月1日至12月4日,經深圳灣口岸出境的香港居民累計人數達到1萬1502人次。
  • 過萬香港市民北上「避疫」!深圳灣口岸排長龍
    > 其中87例為本地感染 另有逾60人初步檢測呈陽性 香港至今累計確診病例達6897例 香港疫情持續未見緩解 不少香港市民紛紛北上
  • 8天內近2萬港人北上「避疫」,深圳如何防控輸入性疫情?
    新冠疫情防控至今,深圳灣僅是港人北上的途徑之一。在此期間,其他如港珠澳大橋(每日約兩三百人)及香港機場,香港居民(及內地訪客)的離境人數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因按日公布相關數字的香港入境處並不列出經機場出境的具體目的地,故而有多少港人是乘飛機到達國內其他城市後進行落地隔離,目前並未有公開數據可供查詢。
  • 香港民建聯籲港人聖誕留家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民建聯籲港人聖誕留家抗疫中新社香港12月22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2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香港婦女的聖誕願望是身體健康及希望香港疫情儘快過去。
  • 八天內近2萬港人北上「避疫」,深圳如何防控輸入性疫情?
    新冠疫情防控至今,深圳灣僅是港人北上的途徑之一。在此期間,其他如港珠澳大橋(每日約兩三百人)及香港機場,香港居民(及內地訪客)的離境人數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因按日公布相關數字的香港入境處並不列出經機場出境的具體目的地,故而有多少港人是乘飛機到達國內其他城市後進行落地隔離,目前並未有公開數據可供查詢。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拍攝短片 呼籲港人同心抗疫
    (原標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拍攝短片呼籲港人同心抗疫)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持續惡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拍攝短片,呼籲全港市民同心抗疫。該短片將於7月29日起以政府宣傳短片形式在媒體播放。林鄭月娥在短片中說,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本地確診病例大增,很多都源頭未明。
  • 香港市民北上避疫 大批民眾擠爆深圳灣口岸_中國網
    香港市民北上避疫 大批民眾擠爆深圳灣口岸 2020-12-07 13:11:55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香港市民北上避疫擠爆深圳灣口岸】綜合香港東網及大公網12月6日報導,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本土確診數字居高不下,不少香港市民為求「避疫」紛紛北上,深圳灣口岸大排長龍。
  • 香港人大規模北上「避疫」 迫使港府緊急調撥疫苗
    連接深港兩地的深圳灣口岸在過去一周十分繁忙,香港疫情持續未見緩解之下,不少人紛紛北上「避疫」,數據顯示,自深圳入境的香港居民,較11月同期大增近4.5倍,網上流傳了口岸大批民眾排隊等候過關的照片,這無疑給深圳防疫帶來了很大的考驗。不過,港府日前緊急調撥疫苗,宣布首批新冠疫苗將下個月抵港,這是否會為香港的疫情帶來好消息,拭目以待。
  • 2003年奪299人命 港人齊心抗疫擊退沙士
    再提「沙士」、「非典」,港人至今仍然聞之色變!2003年沙士爆發,在香港奪去299條人命,1755人受感染,九龍灣淘大花園淪為重災區。在沙士陰霾籠罩下,街上人人戴上口罩,本港經歷股市大跌,百業蕭條。
  • 香港疫情不斷 北上避疫成港人首選
    受香港第四波疫情襲來的影響,香港學校暫停面授轉網課學習,許多港人為了躲避疫情再度掀起回內地的熱潮。他們帶孩子擠爆深圳灣口岸和深圳各區酒店。在香港和深圳設有晶片設計公司的香港優才胡先生表示,他5日過關排隊和入住酒店合計花了八小時,6日凌晨1點多才入住隔離酒店。
  • 戴慶成:港抗疫遭遇「薛西弗斯悲劇」
    正當許多人開心地歡呼就要看到抗疫勝利的曙光時,一個超級「跳舞群組」突然引發社會各區大規模暴發,令冬季第四波疫情提前到來。香港人又要再次提心弔膽地防疫。因應疫情嚴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天舉行記者會,宣布推出新一輪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包括收緊餐廳食肆的人數和營業時間,以及要求公務員在家工作。但經過10個月的抗疫,很多港人這次都對抗疫效果不抱很大的期待。
  • 香港疫情抬頭:一周內上萬港人北上,深圳珠海連夜收緊入境限制
    此前一階段香港抗疫受到認可時的「醫護人員零感染」亦宣告終結。7月16日,至少6家公立及私家醫院有病人、醫護或其家屬感染新冠病毒。從3月27日起,所有經廣東口岸入境的人士需集中隔離14天。該政策已持續近4個月。
  • 逾萬港人北上「避疫」,深圳灣口岸入境防控政策緊急調整
    《中國經濟周刊》此前報導,由於香港疫情突轉嚴峻,部分香港居民和一些居住在香港的內地人士選擇北上深圳「避疫」。香港入境處的數據顯示,近一周以來,已有過萬香港居民經深圳灣口岸入境,對口岸檢疫造成了一定的負荷。7月16日,香港新增6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63例屬本地病例。再次刷新單日確診個案記錄。
  • 香港北上避疫當事人:人特別多,過關花了近12個小時
    從港漂赴深圳工作趕上北上避疫潮的當事人在「九派當事人」發聲,「現在口岸只有深圳灣開放,人特別多,幾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間來繞圈排隊,廣東話叫『打蛇餅』。這個餅可能和我9年前來讀書時一樣大,當時真的有點穿越。聽周圍人說是深圳酒店爆滿,所以等安排放行就沒那麼快,我是下午出發的,到被安排酒店住進去已經是第二天凌晨3點了,相當於花了將近12個小時過關。」
  • 大中華地產布局羅湖口岸 看好港人北上第一站優勢
    黃世再(左),看好羅湖作為深港合作第一站優勢,大中華環球經貿廣場將攜萬豪酒店一起推動口岸片區經濟發展 (大公網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網8月29日訊(記者 毛麗娟)優勢產業的區域變遷令到近年深圳的中心從羅湖轉移到福田、南山,面對區域競爭的壓力,作為港人北上第一站的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