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外景。記者王志偉攝
在這個寓意收穫的季節,8月8日,德州創客雲集、群賢畢至,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助推德州新舊動能轉換分論壇開幕。這一全面提升開放水平,匯聚青年人才的盛會,彰顯了青年企業家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一直以來,青年企業家在推動我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激發青年一代特別是青年企業家,求新求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新時代的舞臺上書寫精彩人生。 」在論壇上,市委書記陳勇對青年企業家提出希冀。
如今的德州,正越來越成為眾多青年企業家施展抱負的理想之地。
集結更強青年力量
在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軍看來,創新是企業和企業家永恆的發展動力。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百多安已經成長為微創介入治療領域國際領先的企業,張海軍也成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
張海軍的成長經歷凸顯了青年企業家的執著與堅韌。起初,他就職於北京一家醫院,是一名外科醫生,而後出國留學,歸國後看到國內心臟用等醫療器械落後的情況,於是毅然選擇創業。
2006年,張海軍創立的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落戶齊河經濟開發區。張海軍說,企業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說起政府服務的細節,張海軍至今記憶猶新。 2007年冬,公司心臟支架研究遇到困難,需要更多技術、資金支持,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與企業一起去濟南等地尋找解決方案,政府部門「店小二」式服務讓張海軍非常感動。而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三航計劃」「黃金三十條」等政策,營造了尊重人才、服務企業的濃厚氛圍。張海軍說,這讓人才和創新團隊在德州體會到了溫暖。
張海軍只是德州眾多青年企業家成功成長的一個案例。如今,德州越來越成為眾多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的用武之地。我市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作為重點加快發展,設立了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基金,構建起與新舊動能轉換相匹配的資本、技術、人才、制度體系。
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完善「一次辦好」服務標準……當前,德州正全力推進「一次辦好」改革,以最大的誠意營造高效的政務生態。一直以來,德州秉承「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全方位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常態化抓好「進企業、解難題、促發展」,實施重點企業護航、遠航、啟航「三航」培植計劃等,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在這裡,企業負責茁壯成長,我們負責陽光雨露! 」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德州越來越成為眾多青年企業家追夢圓夢的寬廣舞臺。
他們,勇立潮頭唱「大風」
「青年企業家是廣大青年中的傑出代表,具有無限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在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具備創新思維優勢,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方面具有敢為人先的引領作用。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說。
在新街口文化創意產業園總經理趙麗麗看來,青年企業家最大的優勢在於創新意識強,思想不保守,敢闖敢幹。
彩旗飄飄,流水潺潺,當下時節,新街口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人們聚會休閒、消夏避暑的好去處。這一位於德城區新華路的文化園區,是原山東新華印刷廠德州廠所在地,也是我市首家利用舊廠區改造的文化產業園區。
2011年,響應「退城進園」的號召,山東新華印刷廠德州廠整體搬遷,從此這個地方就成為被遺棄的「黃金地段」。2013年底,趙麗麗和丈夫趙善增開始了創業之路,「一開始走進廢舊廠區時,高高的雜草遍地,許多廠房的屋頂都是漏的。 」趙麗麗回憶說。為更好運作經營,他們先後到北京、上海、南京、青島等地歷史遺產改造相對成熟的城市實地考察。
帶著先進的文化創作理念和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他們按照「整新如舊」的改造理念,在保留建築本身厚重的歷史感同時,賦予老廠房全新的時尚元素,搭建文化生產和消費的新平臺。
現在新街口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勢頭強勁,吸引了近100家商戶進駐,涵蓋文化教育、健身運動、餐飲娛樂等多個業態。接下來,產業園還將建設德州科技項目孵化基地、新街口文化演藝廳等,以國家AAA級景區標準對園區進行提檔升級。項目全部完成後,將為我市文化旅遊業注入新活力。
這一散發著歷史氣息、文化味道的文化街區也將不再是全市唯一。趙麗麗介紹,目前,新開闢的禹城項目正在籌備當中。這一項目位於禹城市原禹王亭酒廠,與新街口文化創意產業園「民國風」建築有別,禹城項目將展示「歐洲小鎮」休閒浪漫風格,預計明年「五一」與大眾見面。
其實,最值得弘揚的,就是青年企業家身上的那股「拼勁兒」。今年5月,趙麗麗等10名青年企業家獲評「第十一屆德州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通過選樹青年企業家典型,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廣大青年和青年企業家踴躍投身德州新舊動轉換重大工程實踐。」共青團德州市委書記王成介紹。
青春意味著無限希望,青年企業家之所以是寶貴財富,是因為他們正創造著種種奇蹟。
這在威訊聯合半導體(德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樹剛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從建廠時的小規模量產到大批量生產,再到亞太地區不可缺少的工藝研發基地,威訊聯合半導體(德州)有限公司用短短2年的時間就達到了北京分公司10年的發展水平。 」段樹剛介紹。
創始於1957年的威訊公司,總部在美國,產品主要是手機晶片,客戶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國內外知名手機品牌商。 2002年,在北京設立第一個分廠。由於北京分廠的承載能力已達極限,2013年第二分廠建在德州。
自2015年正式投產以來,威訊半導體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17年,企業出口額達20多億元,佔全市出口額的近一半,成為我市外貿出口龍頭企業。
段樹剛說,發展動力源於對技術的不懈追求。目前公司正在與國內幾大通訊公司商討關於5G的開發與運營,今年部分領域就能實現上線。
抓住「德州機會」,創新求變
當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正在我市深入推進,山東中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義鵬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成立於2016年的山東中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現在主要的研發精力放在了「電代煤」取暖上,他們正在研發的電激活相變供暖散熱器在利用綠色能源基礎上,更為節能省電,面向農村市場以及養老院、學校等。「今後5年,『電代煤』系列產品都是我們的研發重點,我們與天津大學合作,將原來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項目進行科技轉化,造福廣大百姓。這也符合當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這一領域的產業政策也有助於企業發展。」趙義鵬說。
目前,「電代煤」取暖項目已經成功試產,預計明年量產後,產值將達到5億元。巨大的機遇,讓趙義鵬信心倍增:「5年內,要將公司打造為30億至50億元級企業。 」
珍惜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德州機會」擺在青年企業家面前。
獨特的區位優勢、優良的營商環境,使德州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當前,德州面臨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全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率先突破等重大機遇,日趨雄厚的產業基礎、充滿活力的民營經濟、天藍水碧的良好生態、宜居宜業的德州吸引著更多青年人才。
此次論壇上,陳勇書記、陳飛市長向青年企業家發出邀請——德州期待與廣大青年才俊共享發展機會、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