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動物研究所
語音播報
10月11日,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動物行為學會,Animal Behavior Society of China, ABSC)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同時,於10月11日至14日舉辦了生命科學論壇(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培訓班。來自包括臺灣在內的58家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以及法國、英國、新加坡、荷蘭和日本的動物行為學者專家15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盛會。
ABSC掛靠在中科院動物所。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動物行為研究、促進學科發展,並有助於展示中國科學家對科學的貢獻。中國動物學會、China Primatological Society、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會、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日本內分泌與行為學會等十餘個國內外學會發來賀信或表示祝賀。
中科院動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康樂出席了開幕式並作了蝗蟲集群的分子機制的精彩報告,他充分肯定了動物行為學學科的重要性,並表示研究所將全力支持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中國動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知彬,秘書長王德華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賀詞。
與會會員120餘人通過了學會會徽,以無差額選舉方式選舉出68名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並進一步選出常務理事,一致推選研究員蔣志剛為理事長。
為表彰中科院院士鄭光美、研究員王祖望、趙其昆等為我國動物行為學學科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大會給他們頒發了紀念獎牌,並特邀為學會榮譽理事。同時,對在過去8年積極參與和幫助研究所發展動物行為學研究的20名集體和個人頒發了紀念獎牌,對12位堅持申請和籌辦ABSC的人員頒發了發起人紀念獎牌。
會議包括學術研討和行為學研究理論與方法培訓兩個內容,並組織了大會報告和專題研討會。圍繞當前的研究熱點,康樂、沈鈞賢、Anders Møller等15位中外科學家就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等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大會還組織了動物認知與通訊、動物社會行為、動物行為側偏和動物繁殖行為4個專題研討會,一批優秀的青年動物行為學學者進行了口頭髮言或作了壁報展示。
常委會討論決定,下屆會議定於2017年8月在成都召開,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認知學會聯合承辦。
10月11日,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動物行為學會,Animal Behavior Society of China, ABSC)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同時,於10月11日至14日舉辦了生命科學論壇(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培訓班。來自包括臺灣在內的58家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以及法國、英國、新加坡、荷蘭和日本的動物行為學者專家15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次盛會。
ABSC掛靠在中科院動物所。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動物行為研究、促進學科發展,並有助於展示中國科學家對科學的貢獻。中國動物學會、China Primatological Society、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會、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學專業委員會、日本內分泌與行為學會等十餘個國內外學會發來賀信或表示祝賀。
中科院動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康樂出席了開幕式並作了蝗蟲集群的分子機制的精彩報告,他充分肯定了動物行為學學科的重要性,並表示研究所將全力支持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中國動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知彬,秘書長王德華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賀詞。
與會會員120餘人通過了學會會徽,以無差額選舉方式選舉出68名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並進一步選出常務理事,一致推選研究員蔣志剛為理事長。
為表彰中科院院士鄭光美、研究員王祖望、趙其昆等為我國動物行為學學科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大會給他們頒發了紀念獎牌,並特邀為學會榮譽理事。同時,對在過去8年積極參與和幫助研究所發展動物行為學研究的20名集體和個人頒發了紀念獎牌,對12位堅持申請和籌辦ABSC的人員頒發了發起人紀念獎牌。
會議包括學術研討和行為學研究理論與方法培訓兩個內容,並組織了大會報告和專題研討會。圍繞當前的研究熱點,康樂、沈鈞賢、Anders Møller等15位中外科學家就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等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大會還組織了動物認知與通訊、動物社會行為、動物行為側偏和動物繁殖行為4個專題研討會,一批優秀的青年動物行為學學者進行了口頭髮言或作了壁報展示。
常委會討論決定,下屆會議定於2017年8月在成都召開,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認知學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