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從春天啟航 用四季歌唱——華亭市鄉村文化旅遊寫意

2020-09-17 平涼文旅

華亭,西依關山,懷抱汭水,是先秦文化、隴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古代關隴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素有 「煤城瓷鎮」「藥材之鄉」之美譽。華亭融千年文化底蘊和優美自然風光為一體,境內山清水秀,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建成國家3A級景區3家,是關山生態旅遊經濟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崛起的煤城新區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份悠閒的田園生活,在如今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為了讓匆忙的都市人在喧囂中找到一片淨土,近年來,華亭市按照基礎為先、文化為魂、特色為本的思路,持之以恆培育「詩畫關山 心儀華亭」旅遊品牌,制定了《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支持全市旅遊產業發展。

華亭市關山蓮花臺

今年以來,按照「一鎮一品、村韻、連點成線」的思路,華亭市開發鄉村旅遊線路10條,創建省、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7家,其中策底鎮大南峪村獲得甘肅鄉村旅遊示範村稱號。制定《「從春天啟航用四季歌唱」鄉村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旅遊宣傳活動方案,對華亭旅遊資源進行全面的宣傳推介。截至目前,華亭市接待旅遊人數34.5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億元。

大南峪景區民俗文化展示

距城區35公裡的蓮花臺,因形似蓮花而得名,2017年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整個景區範圍118.8平方公裡,有大小景點100多處,這裡風光秀美,自然景觀以奇、險、峻、秀、妙為世人所稱頌。夏天的蓮花臺四周林蔭蔽日,山花五彩繽紛;秋天的蓮花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天的蓮花臺更是神奇,各色雜木同蒼松翠柏相依,還有冬花、迎春花在皚皚白雪中次第綻放。從2005年起,華亭市打造關山蓮花臺生態旅遊品牌,建成了秦皇祭天廣場、開通36公裡旅遊專線、開發出七雄驛站、關山垂釣、越野摩託車競技賽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形成了蓮花臺、海龍洞、玄鳳山三景點和關山一線相關聯、輻射全市的生態旅遊線路。

華亭市芍藥文化節開幕式

安口鎮坐落於隴山深處,是甘肅四大古鎮之一,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和神奇之美。近年來,安口鎮精心打造以瓷為魂、以文為脈的「隴窯陶瓷古鎮」鄉村旅遊品牌,截至目前,高鎮村傳統古村落和朱家坡村休閒農業採摘旅遊已逐漸形成規模,成為尋夢古鎮、鄉村體驗、休閒度假的首選之地。

華亭市蓮花湖一角

朱家坡村,距華亭市區6公裡,天平鐵路、天平高速穿境而過,南川河橫貫全村,生態條件良好、交通條件便利,為農產品生長、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優質條件。近年來,朱家坡村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突圍,結合村情實際,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果蔬採摘旅遊,將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清新自然的生態環境優勢變成群眾脫貧致富、促進村莊發展的「真金白銀」。

大南峪景區人文景觀

在安口鎮掛職幹部司芙蓉眼裡,「朱家坡是一個見一面愛一生的地方。」司芙蓉介紹,目前,這裡產業發展漸入佳境、鄉村旅遊初見雛形,正在探索「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發展模式,計劃分三年建成集觀光旅遊、產業開發、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觀光旅遊村,打造休閒觀光園、露天蔬菜種植園、設施蔬菜種植園、休閒垂釣體驗園、特色蔬菜採摘園「五園」,逐步輻射帶動周邊村形成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新型生態旅遊觀光體。

大南峪村位於策底鎮西部,地處關山餘麓,這裡歷史悠久,物產富饒,山水俊美,早在先秦時期,廣袤的草場就已成為秦人先祖的遊牧之地。依託大南峪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極具特色的民間文化,大南峪村大力發展旅遊觀光、民俗體驗、休閒娛樂等新業態,探索出了農文旅融合、振興鄉村的新路子。在260餘畝景區中星羅棋布地散布著大大小小的景點30餘處,營造了景在村中、村融景中、村景交融的美麗鄉村風情。

除此之外,華亭市還有福地洞天海龍山、天外飛來仙姑山、山清水秀野狐峽等自然景觀以及古人類遺址、古墓葬群、古石窟石雕和古動植物化石等文物古蹟106處,讓遊客在這「天工之美、人工之奇、山水之秀」的景觀中,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今後,華亭市將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構建以華亭城區為旅遊服務集散中心,打造一條城市中心標誌景觀軸(雷神山、蓮花湖、影劇院、唐塔公園為一軸),銜接東、西兩城重點旅遊景區,著力優化旅遊發展空間布局,使旅遊業向全社會、多領域、綜合性方向轉變,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逐步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來源: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甘肅經濟日報」從春天啟航 用四季歌唱——華亭市鄉村文化旅遊寫意
    為了讓匆忙的都市人在喧囂中找到一片淨土,近年來,華亭市按照基礎為先、文化為魂、特色為本的思路,持之以恆培育「詩畫關山 心儀華亭」旅遊品牌,制定了《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支持全市旅遊產業發展。
  • 從春天啟航 用四季歌唱——華亭市鄉村文化旅遊寫意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蔣文豔 段睿珺華亭,西依關山,懷抱汭水,是先秦文化、隴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古代關隴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素有 「煤城瓷鎮」「藥材之鄉」之美譽。為了讓匆忙的都市人在喧囂中找到一片淨土,近年來,華亭市按照基礎為先、文化為魂、特色為本的思路,持之以恆培育「詩畫關山 心儀華亭」旅遊品牌,制定了《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支持全市旅遊產業發展。
  • 關山歷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平涼華亭市舉行
    為深入挖掘關山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打響「詩畫關山·心儀華亭」旅遊品牌,大力推動平涼市文化旅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近日,由華亭市委、市政府主辦,隴東學院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協辦,華亭市委宣傳部、華亭市文化和旅遊局、華亭市博物館承辦的「詩畫關山·心儀華亭」關山歷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華亭市影劇院舉行
  • 【華亭市】華亭市網紅打卡點
    將推出「慶國慶 迎中秋丨華亭市網紅打卡點」系列推文硯峽東溝小漁村為深入挖掘鄉村文化旅遊資源,帶動鄉村旅遊提檔升級,打造「美麗花鄉、養生硯峽」鄉村文化旅遊品牌。硯峽鄉東溝社區建設東溝「小漁村」旅遊項目。、兒童樂園等旅遊體驗項目。
  • 【甘肅經濟日報】甘肅冬季旅遊如何擴大「朋友圈」
    與此同時,為期4個月的甘肅冬春季文化旅遊巨惠模式正式開啟,不少遊客踏上了甘肅之旅。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外省選擇甘肅的遊客不減反增。在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的前提下,甘肅旅遊積極準備,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優惠措施和遊客喜歡的旅遊產品,打出了冬春季旅遊的組合拳,讓更多的遊客將甘肅定為了冬季旅遊目的地。
  • 甘肅瓜州:守住文化「根脈」新添鄉村旅遊新「地標」
    上世紀不同年代的土灶臺、連環畫、黑白電視機……在甘肅瓜州縣西湖鎮鄉村記憶館,外出打工回鄉的北溝村村民趙文華站在房間裡,認真地回憶起那一抹「鄉愁」。「這裡的布置簡直就和我小時候的家一樣,一下子就勾起我的記憶,一幅幅老照片、連環畫、餅乾盒、自行車……每一個物件都是一段回憶。」趙文華感慨地說。
  • 【鄉村旅遊】甘肅:美麗戰勝貧困 鄉旅繁榮經濟
    近年來,李家莊村依託本土特色,創新業態產品,通過種菜種花、餐飲娛樂、生態採摘、賞花休閒、棲雲小鎮鄉村旅遊綜合體開發建設,打造鄉村旅遊的「升級版」,已成為甘肅省會蘭州乃至全省的熱門鄉村旅遊打卡地。  甘肅地處黃土、青藏、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資源多樣、風貌多異、文化多元,全省70%的文化和旅遊資源集中在鄉村,廣大農村被譽為文化的富礦、旅遊的樂土。近年來,以素樸·李家莊為代表的甘肅鄉村旅遊、鄉村民宿正蓬勃興起,湧現出了一批在西部乃至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優秀品牌和成功案例,成為甘肅旅遊新名片、旅遊扶貧新標杆。
  • 體驗冬日旅遊樂趣 甘肅省臨夏市第二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啟動...
    29日上午,由中共臨夏市委、臨夏市人民政府主辦,以「鄉村振興馬家莊,文旅引領奔小康」為主題的臨夏市第二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在南... 29日上午,由中共臨夏市委、臨夏市人民政府主辦,以「鄉村振興馬家莊,文旅引領奔小康」為主題的臨夏市第二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在南龍鎮妥家村金色草灘拉開帷幕。
  • 【文旅要聞】關山歷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平涼華亭市舉行
    」旅遊品牌,大力推動平涼市文化旅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9月18日,由華亭市委、市政府主辦,隴東學院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協辦,華亭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博物館承辦的「詩畫關山·心儀華亭」關山歷史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華亭市影劇院舉行。
  • 【監督管理】平涼市文旅局督查華亭市文化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及國慶節前安全生產工作
    為了及時排查整治平涼市華亭市文旅行業安全隱患和旅遊市場秩序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切實做好文化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9月23日上午,平涼市文旅局派出檢查組對華亭市文化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督查。  督查組通過實地查看和查閱資料等方式,對華亭市米家溝生態園
  • 靖遠縣獨石村: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陳 泳 通訊員 張強中  遠山環繞、湖水碧綠,鳥兒在湖面上空自由飛翔,遊客們在湖裡輕輕劃著小船,湖旁田野裡一簇簇綠色令人神清氣爽,似一幅寫意的田園山水畫。
  • 甘肅鄉村旅遊發展指數》首次發布
    《中國·甘肅鄉村旅遊發展指數》首次發布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4月2日上午,作為恢復重啟甘肅鄉村旅遊的重要信號,由甘肅省文旅廳、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編制的《中國·甘肅鄉村旅遊發展指數
  • 「甘肅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開創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新局面
    奮力開創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新局面甘肅日報評論員剛剛召開的全省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大會,深刻闡釋鄉村旅遊的重大意義和作用,深入分析我省鄉村旅遊的現狀和優勢,就加快推動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作出全面部署當前,我省鄉村旅遊發展和旅遊扶貧正處在一個利好疊加、蓄勢待發的關鍵節點,我們必須要抓住用好難得的機遇,著力破解存在的瓶頸短板,加快做美做精做強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把握精髓要義,明確發展鄉村旅遊的價值取向。發展鄉村旅遊,貴在堅持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
  • 擦亮文化底色 鄉村旅遊火起來——臨夏市第三屆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
    隨著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的舉辦,增強了臨夏市鄉村文化旅遊產業活力,鄉村旅遊品牌、旅遊服務水平快步提升。在臨夏市城郊鎮瓦窯村,這裡打造出了以車娛樂文化為主的產業發展項目——瓦窯迪樂園,該項目的投入運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旅遊體驗。
  • 甘肅鄉村旅遊:走出深閨 風景獨好
    甘肅如意遊,體驗在鄉村。甘肅70%的文化旅遊資源集中在鄉村,廣大農村地域廣闊、生態美好、民風淳樸,原始文旅保留完整,傳統文化遺存保護完好。如何喚醒鄉村沉睡的美麗,遞給農民致富的「金鑰匙」?甘肅文旅為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美麗繁榮,目前已形成具有田園牧歌底色、民營民富特色、人間煙火氣色的鄉村旅遊景象。
  • 甘肅,那一抹亮眼的「鄉村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 通訊員吳永斌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一度「黯然失色」。而甘肅,可謂「一枝獨秀」。據攜程發布的《跨省遊恢復半月人氣報告》顯示,自7月14日恢復跨省旅遊以來,來甘肅旅遊的遊客漲幅達280%,位列全國第一,甘肅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其中,那一抹「鄉村色」格外亮眼。
  • 我的童年放聲歌唱——記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
    我的童年放聲歌唱——記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德榮 唐曦 聶沛拉丁舞表演、手風琴演奏、童聲合唱……6月27日20時,一場載歌載舞的線上家長會在祁東縣啟航學校溫情啟幕△6月26日,祁東縣官家嘴鎮,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來到山上放聲歌唱。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傅聰 攝歌聲來自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這是我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這次線上演出,不僅是孩子與家長一次線上互動,也是他們今年10月赴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和北京國家大劇院表演的一次預演。
  • 大田:「賞花經濟」在春天綻放
    近年來,大田縣緊緊抓住這一優勢,整合各地花卉資源,打造四季花海,開發春夏秋冬四季「賞花經濟」。在櫻花謝幕之後,油菜花、杜鵑花、紫雲英、格桑花、馬鞭草、荷花等相繼開放,由「一季花」邁向「四季景」,形成了常年賞花的旅遊經濟。「通過花海帶旺人氣,通過人氣帶旺餐飲業,培訓、體驗式消費和採摘有機地結合起來,成了一個體系。」
  • 寫會寧的《黃土地紅葉情》上了《甘肅日報》
    只是經過時代潮流大浪淘沙般的衝洗,地方的歷史文化還能剩下多少為今天的人們所用呢?人們必須像發展經濟那樣不斷創造地方文化,不斷推動地方文化的發展,才能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的需要。前不久,紅葉先生贈我一套他的作品集,這一套作品共有七冊,其中有三部是文學作品:《黃土地紅葉情》《紅葉隨筆》《紅葉詞話》。
  • 甘肅旅遊組團西安促銷 探訪絲路文化深度遊「不分四季」
    25日,由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西北省際間聯合舉辦的營銷大會上,甘肅因其富集的文化旅遊資源和新興的中醫養生旅遊線路受到來自全國眾多參會旅行社(商)和媒體關注。  中醫養生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如火如荼  當日,甘肅5A景區之一崆峒山對外宣布,該市將重振「道源文化」,並通過武術擂臺賽形式,向遊客展示神秘的崆峒派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