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在古代作為經學來研究,然而從文學角度解讀《詩經》也別有一番韻味。《詩經》作為最早的詩歌總集,除了反映社會風氣,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愛情故事。人的一生很難擺脫愛情、婚姻和家庭,《詩經》作為一本愛情寶典,從六個角度寫盡了愛情滋味。
1、單相思的滋味——《關雎》、《蒹葭》、《月初》
《詩經》中單相思的詩句最為人熟知。以《蒹葭》為例子,在「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中,前半句表明抒情主人公追求心愛之人道路艱難,但抒情主人公不畏艱難,後半句寫,眼看心愛之人就在那,等到了又發現並非如此。這就像一個人追求自己心愛之人的場景,寫出了相思之人的內心狀況。而《關雎》中表達的更加直白,抒情主人公十分思念心愛之人,以至於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月初》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也直白地表達了思念之情。
2、男女兩情相好的詩中的女性形象——《靜女》、《褰裳》、《溱洧》
愛情中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你喜歡的人恰好也喜歡你,《詩經》中也有這麼一類兩情相好的詩歌,寫出了愛情中的甜蜜滋味。以《靜女》為例,《靜女》中「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寫女子可愛,躲在城角樓讓心愛之人找不到,然後偷偷看男子著急的情狀。「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中寫美麗的姑娘送給心愛之人一根紅銅管,男子覺得這個禮物顏色很好看。「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中寫女子採了荑草送給男子,男子覺得不是荑草好看,是這份情誼深厚。
3、女子對於男子思念——《子衿》、《伯兮》
在古代,相聚離去是一件重大的事,有些已經步入婚姻的女子常常會遇到丈夫久去不歸的狀況,這種思念之情在《詩經》中也有寫到。《子衿》寫女子盼望心愛之人來找自己,此詩中的抒情女主人公等待的應該不是遠徵的人。抒情主人公說:「青青的是你的佩戴,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4、爭取婚姻自由的詩中的女性形象——《柏舟》、《將仲子》
追求愛情婚姻自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詩經》中也寫了關於爭取愛情婚姻的詩句。《將仲子》中:「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其大致內容為:我心並非青銅鏡,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我心並非卵石圓,不能隨便來滾轉;我心並非草蓆軟,不能任意來翻卷。雍容閒雅有威儀,不能荏弱被欺瞞。
5、離棄滋味——《氓》、《谷風》
被拋棄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經歷,在現在依舊如此,詩經中的「棄婦雙壁」可以說是棄婦詩的經典。《氓》中的抒情女主人公被丈夫始亂終棄,最後發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慨。
6、婚姻家庭生活——《碩人》、《雞鳴》
家庭婚姻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段經歷,《詩經》關於這一主題也有描寫。《雞鳴》中寫「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夫妻二人在家庭婚姻中的生活狀態。
《詩經》是本愛情寶典,6個角度寫盡了世間愛情的滋味。
(圖片來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