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力親為抓扶貧 全心全力戰脫貧——記木崗鎮小木崗村黨支部書記...

2020-12-20 法制現場

親力親為抓扶貧 全心全力戰脫貧

——記木崗鎮小木崗村黨支部書記黃明松

【貴州民族報】記者 蔣林豆

他,是每月收入過萬的老闆,卻選擇做了一名村支書;他,在新崗位4年,足跡卻布滿的村子的東南西北;他,一心奔在村裡,為鄉村振興繪畫出發展藍圖;他,說到村子後續發展,滿眼都是光。他就是黃明松,是木崗鎮小木崗村的村民在2016年11月份推選出來的「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的黨支部書記、鎮人大代表。是一個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的領頭羊,讓全村奔向小康幸福之路的好書記。

「舍小我,為大家」 精神滿足也是財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把火還沒燒得起來,就走街串戶走了一個多月,把自己都累夠嗆。」談及剛上任時的情形,黃明松滿臉笑意。2016年11月,剛上任的黃明松為了解掌握到小木崗村村民的具體信息,爬山下地,踩泥淌水走訪了小木崗村601戶人家,村裡的大路小路上都有他的身影。

當時的黃明松身兼兩職,一邊是村支書,一邊是公司老闆。上任以後,黃明松村裡、公司兩頭顧,村裡的做好了公司出問題了,在村裡任職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因為黃明松的工作重心都轉移到了村裡,公司虧損了20多萬。深知自己最大的任務是帶領村民致富與全國同步小康,黃明松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公司,開始一心一意帶領村民們求發展。「也有人問過我後不後悔,我的回答是值得。我總是給我的孩子說,爸爸現在雖然在財富上缺了點,但是我的精神非常的富足。」黃明松笑道。

破解「吃水難」 喝上「放心水」

坐落在小木崗村的屯腳組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村莊,一直以來飲用水、生活用水都是河水。河水上遊有著另一戶村寨,飲用河水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並且每逢枯水季,河道乾涸,全村村民更是無水可用,需要走1公裡左右的路程到對面山上挑水喝。「吃水難」成為了屯腳組的「老大難」。

2017年初,黃明松在走訪中發現了這一問題,為了解決村民們的飲用水問題,他將自己心中所急向當時的掛村領導劉凱同志匯報並請其幫忙協調特區水務局給予幫助。

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後,就直接帶領村幹部們在村子的周圍開始尋找乾淨且安全的水源地,在幾天的尋找中,終於在3公裡以外的地方尋找到水源地。為了省工錢,黃明松便帶領全村的人挖管道、鋪水管、修蓄水池,村裡有勞力的出勞力,沒勞力的就做飯參與到引水的工程中來。僅耗時半個月,村民便用上了乾淨的山泉水。

「以前我們喝水都要走2公裡去紅苑組挑水,山陡路滑的,年輕人還好,老年人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自從修了水池後,我們就方便了許多,我們老百姓真的感謝黨感謝政府,還有我們黃支書,是他給我們帶來了乾淨衛生的水。他是一個好支書!」正在家門口接水的村民伍明信感嘆道。

腳踏實地助脫貧 親力親為做幫扶

伍友山,是小木崗村大木崗組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黃明松的結對幫扶對象。2017年冬天,伍友山騎車回家途中摔進了路邊的溝中,導致13根肋骨斷裂,黃明松得知情況後,很快就趕到了伍友山家,將他送進最近醫院及時進行救治,保住了性命。

村幹部們時常和黃明松玩笑說「你家友山弟弟怎麼了,你家友山弟弟在哪兒呀」之類的話,這並不是玩笑話。對於精神上有點問題的伍友山來說,黃明松就是他的親哥哥。「黃書記好!是我親哥!」不善於言語的伍友山聽到黃明松的名字,開口說道。

2016年,黃明松對口幫扶伍友山後發現他住的房子是高危住房,不僅漏風漏雨,還隨時有倒塌的危險。為了讓伍友山住得安全、舒服,就申請為伍友山重建房屋。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黨員和群眾從挖地基開始,耗時半個月,為伍友山修建起了一棟兩室一廳的平房。

「每一次踏進他的家,看著他穿著暖和的棉衣坐在乾淨的家裡,我心裡總是有滿滿的幸福感。看著每一個村民,每一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過上了好日子,我就覺得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有成效的。」對於伍友山,黃明松總是親力親為。在發現伍友山無法管理自己的財產後,便將存摺收到自己的手中來保管。在村裡公益崗位上工作的伍友山除了每年的土地流轉資金和每月的低保外還有500元的額外收入,黃明松接手管理後,伍友山的存摺裡至今存款已超兩萬餘元。

「缺錢找書記,買東西找書記,大事小事都有書記。這不是書記的弟弟是什麼?」小木崗村駐村幹部周學瓊打趣著說。

一份真心一份收穫,「伍友山弟弟」只是黃明松幫扶的其中一人,他總是把心中的所有溫情都化作愛心奉獻給了群眾。他就是這樣一個全心全意為村民脫貧致富添磚添瓦的村幹部。

精準施策做產業 築穩脫貧致富路

為了更好的實施扶貧開發工作,促進農戶增收。黃明松首先成立了村級合作社,並召集鼓勵村裡的能人開「頭腦風暴」會,積極參與並謀劃各產業的發展。

為了找準目標產業,2019年,黃明松結合村裡的實踐組織包括自己在內的11名黨員籌資了15萬元,在村裡建立了示範種植基地,種上了桃樹和魔芋,因地制宜把村裡土地資源規劃利用起來。並用「三變」模式流轉土地150餘畝,目前為止,解決了小木崗村1800餘名勞動力的工作問題。發放工錢135000餘元,農戶土地入股分紅75000餘元;鼓勵種養殖場和合作社等種植核桃150畝,茶葉150畝,魔芋350畝等。通過這些產業的落實和發展,2017年全村戶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

此外,黃明松多措並舉,幫助百姓找好脫貧致富的出路。如,採用產業幫扶「支部+合作社+農戶」方式讓村民成為股民;以務工幫扶的方式幫助村民們外出村民就近務工......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如今的小木崗村靚起來了,村裡經濟發展起來了,村民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用大木崗組村民羅秋妹的話來總結就是:「我們現在的日子安逸很!」

「還有一年的時間,上次種的桃樹就要掛果了,等掛了果,到時候村裡的收益又會增加……」說到小木崗村的發展,黃明松的眼中亮著的全是對小木崗村發展的信心。

總監製 | 楊小天

值班編委 | 程麗清

值班主任 | 劉加飛

值班編輯 | 宋蘭

法律顧問 | 吳圯

【來源:中國涼都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親力親為抓扶貧 全心全力戰脫貧——記木崗鎮小木崗村黨支部書記...
    親力親為抓扶貧 全心全力戰脫貧——記木崗鎮小木崗村黨支部書記黃明松【貴州民族報】記者 蔣林豆他,是每月收入過萬的老闆,卻選擇做了一名村支書;他,在新崗位4年,足跡卻布滿的村子的東南西北;他,一心奔在村裡
  • 六枝木崗鎮:滿園春色關不住 產業興旺富農家
    初夏時節,在六枝特區木崗鎮產業基地裡,當地群眾投身春耕生產,搶抓農時,他們翻地、起壟、覆膜,處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近年來,六枝特區木崗鎮嚴格按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和「六個轉變」要求,狠抓500畝以上壩區,調減低效作物生產,圍繞「立竿見影、吹糠見米、快速增收」產業部署要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產業扶貧項目到村到戶,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致富路子越走越寬。
  • 【決戰決勝脫貧摘帽】闞吉林: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
    闞吉林在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授課時強調 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10月20日,縣委書記闞吉林在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授課時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吃透精神實質、把握思想精髓
  • 黔江:三級書記抓扶貧 吹響決勝衝鋒號
    黔江統籌推進戰疫戰貧,深化「三級書記」抓扶貧,強化「五類書記」督戰、「雙組長制」「指揮長制」,集中優勢兵力推進「百日大會戰」,確保脫貧攻堅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奔忙促脫貧「茶園上肥了沒有?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困難?」
  • 通許縣厲莊鄉:堅持「四心四力」抓實黨建扶貧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王山峰)6月11日,通許縣厲莊鄉劉莊村召開脫貧攻堅例會,以「民心黨建」為統攬,堅持「四心四力」,凝聚合力,以黨建為引領推動脫貧攻堅重任落實落地落到位。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顯成表示,要瞄準工作「靶心」,提升基層組織力。以基層黨建為紐帶。聚焦制度建設規範化,採取鄉黨委牽頭、鄉村聯動的方式,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抓實脫貧攻堅的精細化管理、服務工作;聚焦組織建設標準化,以支部標準化建設為引領,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凝聚脫貧「民心」,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 【抓黨建 防疫情 促脫貧 保小康•第一書記扶貧記②】毛紅領:用...
    老人口中的毛書記,就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駐張北縣代家村第一書記毛紅領。2018年3月駐村以來,毛紅領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按照「抓黨建促扶貧、抓產業促發展、抓鄉風促文明、抓基礎促提升、抓公開促治理」的思路,推進駐在村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兩手抓,激發百姓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  村民郝建虎,在北京打拼20多年,並創辦了一家市政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 讓愛在扶貧一線傳遞——記赫章縣雙坪鄉刺竹村黨支部書記夏鵬
    這首歌,傳遞著支部書記夏鵬與刺竹村民結下的深厚情誼。終身難忘的是人民淚2018年3月,縣委宣傳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夏鵬主動申請到刺竹村駐村,2019年7月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夏鵬認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基層堡壘建強了,扶貧工作就有了基礎和方向;黨建引領的作用發揮好了,脫貧就有了力量。
  • 記合陽縣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車振錄扶貧故事
    洗盡鉛華更奪目 老當益壯好支書——記合陽縣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車振錄扶貧故事   在幫扶劉家莊的這段日子裡,我通過細心觀察和走訪貧困戶,發現了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基層扶貧幹部——合陽縣城關街道辦劉家莊村黨支部書記車振錄同志,在我見到的村級黨支部書記的工作紀實本中,他算是記錄地最詳細、最具體的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下同心 合力攻堅——內蒙古全力...
    內蒙古為切實加強各級黨委對脫貧攻堅的領導,按照自治區負總責、盟市旗縣抓落實、蘇木鄉鎮和嘎查村抓實施的要求,制定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工作職責》,對自治區黨委書記、盟市黨委書記、旗縣(市、區)黨委書記、蘇木鄉鎮黨委書記、嘎查村黨組織書記脫貧攻堅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實行省級領導幹部聯繫貧困旗縣工作,36位省級領導「一對一」聯繫貧困旗縣,幫助基層推動脫貧攻堅。
  • 記張家川縣恭門鎮河峪村90後女村黨支部書記付珍芳
    始終把《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作為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法規,深入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落實「四抓兩整治」重點任務,抓班子帶隊伍強服務,樹牢「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意識,分工協作,狠抓落實,有效促進了基層黨的建設、脫貧攻堅、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等重點任務落實。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保小康•第一書記扶貧記②】毛紅領:用釘釘子精神抓扶貧,一錘...
    老人口中的毛書記,就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駐張北縣代家村第一書記毛紅領。2018年3月駐村以來,毛紅領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按照「抓黨建促扶貧、抓產業促發展、抓鄉風促文明、抓基礎促提升、抓公開促治理」的思路,推進駐在村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兩手抓,激發百姓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  村民郝建虎,在北京打拼20多年,並創辦了一家市政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 ...真抓實幹促脫貧——記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普定隴黑村黨支部
    無集體經濟、班子成員渙散、村裡繞不開傳統農業「小、散、弱」的現實……2016年以前,村黨支部面臨著同樣鄉村發展的難題。「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黨支部只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群眾公認的貼心人,才能真正走近群眾、密切聯繫群眾,才能發揮好帶頭引領作用。」隴黑村黨支部書記李萬華說道。
  • 南召縣板山坪鎮樊樓村黨支部書記盧俊延用真情帶全村脫貧
    由於歷史欠帳多,多年來村級基礎設施簡陋,功能欠缺,村集體經濟薄弱,年收入幾乎為零。該村黨支部書記盧俊延立足崗位,紮實工作,主動作為,艱苦奮鬥,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帶領全體村民不斷攻堅克難,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迅速打開工作局面,用真情扶真貧,全力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整村實現了脫貧摘帽。
  • 儋州市峨蔓鎮筆架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薛尚舟:走在前、做在前,才是...
    薛尚舟「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做好脫貧工作是當前的主要目標,我們幹部要努力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得更加到位和完滿。」這是薛尚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村民生活狀況。用腳步丈量土地 解決村裡發展問題39歲的薛尚舟接觸扶貧工作已有7年之久。2008年時,薛尚舟還是一名計生員;而在2013年,薛尚舟擔任筆架村村委會的書記兼主任。筆架村有農戶509戶共2622人,其中貧困戶有44戶216人。2016年全面入戶排查之後,筆架村委會10個自然村的「三保障」全部落實。
  • 扶貧路上戰青春!《江西日報》點讚修水這名「90後」駐村第一書記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讓我們聚焦「8090後駐村第一書記」。  夏文翔:熱血青春獻人民  本報記者 鄢朝暉 唐 燕文/圖  4月23日,村民劉海浪家來了一位熟悉的客人。說是客人,但在劉海浪一家眼裡,他比親人還好,比親人還親。
  • 老驥伏櫪 志在脫貧——記潢川紀委監委駐雙柳樹鎮秦棚村扶貧工作...
    村部基礎設施落後、黨支部軟弱渙散、服務群眾意識不強是阻礙秦棚脫貧攻堅的三大障礙。從縣委黨校轉隸到紀委監委的馮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制定「抓黨建促脫貧,抓陣地聚人心」的工作方法,一方面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帶領村兩委定期開展「三會一課」,嚴肅組織生活;一方面抓村部建設,從村部選址協調、設計預算、監督施工,馮偉和村兩委班子在工作中不斷增強默契,終於在今年4月4日建成了新村部。新村部添置了電腦、印表機、空調、辦公桌椅,寬敞的便民服務大廳窗明几淨,設施齊全。
  • 日照扶貧女書記史易可:莒縣洛河鎮嵇家莊村走出「巾幗標杆」
    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芳華」——日照扶貧女書記》系列報導,聚焦駐紮在基層一線,致力於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女將」,挖掘她們的感人事跡、鮮活故事。但兩年前的嵇家莊村,村黨組織活動場所年久失修、荒草叢生,支部班子凝聚力渙散、戰鬥力弱,村民增收渠道窄、路子少,1000多口人都盼望著能有個「領頭雁」,帶領群眾脫貧致富。2018年8月,史易可從莒縣老乾局到莒縣洛河鎮嵇家莊村任第一書記,用一個個實招、硬招打好脫貧攻堅戰,用實幹奉獻讓小村莊變了大模樣。
  • 春榮鎮: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
    近年來,寧縣春榮鎮重點「圍繞抓黨建促脫貧」這一主線,以「四抓兩整治」及分類晉級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抓手,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穩步推進。春榮鎮古城村,以前這裡有相當一部分群眾住在溝邊咀梢,生活生產極為不便。
  • ...最美扶貧人物」「最美脫貧示範戶」表彰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的講話
    潘文釗,先後在芷江和鶴城區3個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4年如一日,以真誠之心敲開村民心扉、以奮進之心啃掉貧困「硬骨頭」、以忘我之心當好村民「主心骨」,把四年的風雨兼程、辛酸苦辣凝練成自己的人生經典:「戰貧之妙,存乎一心」,讓人欣賞、令人感動。特別是2019年7月,在人生遭遇坎坷的艱難時期,不忘初心,再次主動請纓奔赴扶貧主戰場,這種擔當、意志和境界是年輕幹部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