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記者走進普定縣定南街道辦隴黑村,村前一片片翠綠的蔬菜長勢喜人,茄子、黃瓜掛滿枝頭。大型鋼架棚內,群眾們正在分挑剛剛採摘回來的黃瓜,並把整齊劃一的精品裝進箱子。
隴黑村黃瓜豐收裝箱
普定縣定南街道隴黑村由原來的隴黑、下大壩兩個行政村合併而成,屬於三類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71戶225人。
無集體經濟、班子成員渙散、村裡繞不開傳統農業「小、散、弱」的現實……2016年以前,村黨支部面臨著同樣鄉村發展的難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黨支部只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群眾公認的貼心人,才能真正走近群眾、密切聯繫群眾,才能發揮好帶頭引領作用。」隴黑村黨支部書記李萬華說道。
隴黑村的茄子種植產業
為了推進全村產業發展、實現建檔立卡戶順利脫貧,黨支部班子面對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沒有打退堂鼓,總是奮力拼搏。2017年初,隴黑村黨支部緊緊抓住普定「一村一公司」的發展契機,組織全村黨員、村民代表開會,經過反覆研究後公司成立,探索推進農村產業發展。
隴黑村制定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發展綠色蔬菜助推精準脫貧」為產業發展路子,採取「支部+公司+農戶」,流轉土地等方式,形成村黨支部緊緊圍著群眾轉,群眾圍著公司轉,公司圍著市場轉的格局,齊心協力將目標鎖在脫貧底線上。
產業發展之初,困難重重,群眾不支持、貧困戶更是不理解。於是,村委班子經常深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問困難、講幫扶、談發展,不厭其煩給群眾講政策,尋找群眾支持政策的切入點。
「村裡發展蔬菜產業,無經驗、無技術,一切都在摸索,群眾肯定是不信任。」李萬華說,為了讓群眾支持產業發展,黨支部積極帶頭,村幹部以私人資金入股村集體,形成利益共同體,讓群眾看到村裡發展產業的信心、決心和幹勁。
村民在進行蔬菜育苗
近年來,隴黑村堅持把蔬菜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引導農民從單一的蔬菜種植逐漸轉向果蔬採摘,通過協調資金、調整地塊,從2015年至今蔬菜從100多畝擴大到500畝,總投資800萬元,帶動本村及周邊農戶約700戶,提供就業崗位300個以上。
2017年,群眾以土地入股就分紅了四次,總計為13.67萬元,同時,貧困戶及村民的務工費就發放了86萬元,帶動大批群眾就業,實現了家門口務工。2017年隴黑村順利出列,摘除了貧困的「帽子」。
幾年來,村黨支部引領公司產業發展成就喜人。公司利潤按五股模式分紅,除土地股外,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分紅99217元、56107元、22481元;2017年、2018年、2019年農戶在公司基地務工費分別發放74萬元、86萬元、77.4萬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2019年個別農戶採摘期務工高達4萬多元。實踐證明,村黨支部抓好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致富是一條好路子。
村民在田間勞作
如今的隴黑村已實現全部脫貧,村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主動扛起責任和義務,在找準載體抓黨建時,激發了黨員群眾的信心與熱情,真幫實幹,扎紮實實為貧困群眾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群眾的滿意度大幅提升。今年7月,隴黑村黨支部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榮譽稱號。
「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群眾致富永遠在路上,要做到脫貧群眾收入穩定,日子富足長遠;產業發展更具規模,收入更加可觀,還需認真探索思考,還需要村黨支部不斷努力奮鬥。」李萬華說道。
(安順日報社大數據智慧全媒體記者 魯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