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旅遊模式單一怎麼破解 北京試點長城國家公園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長城旅遊。

  長城旅遊模式單一怎麼破解

  北京試點長城國家公園 將以歷史文化體驗為特點

  在世界上如果想到中國,可能第一個被說起的就是長城。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北京,如果只能去一個景點,很多人最想看的就是長城。對於長城這一北京鮮明的文化標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長城文化帶,其中包括加強紅石門、古北口、箭扣、南口等處長城的修繕與利用,統籌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等沿線歷史文化資源,推動長城區域聯合保護。日前,在首都旅遊發展論壇上,北京旅遊委也透露,北京長城國家公園正在試點,將成為歷史文化體驗為特點的旅遊休閒品牌。

  然而,長城旅遊雖然開發的年頭長,但發展到今天仍存在旅遊模式單一、開發主體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如何破解這些問題,讓長城成為真正代表中國精神的旅遊文化名片,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為什麼北京人不愛去長城?

  長城北京段跨越北京市6個區,全長629公裡。目前,牆體保護完好的約67公裡,保護相對較差的295公裡。八達嶺、居庸關、司馬臺、慕田峪、水關、八達嶺殘長城等段落已經對外開放。北京長城資源豐富,外國、外地的遊客來北京必去長城參觀,但北京本地人卻很少在假期去長城遊玩,這是為什麼?

  在北京長大的一位中年人士告訴記者,只有在小時候去過長城,後來單位組織秋遊去過,就再有沒有去過了。原因主要是覺得旅遊環境單一,就是攀爬為主,沒有更多可玩的,一去再去的吸引力不大。

  長城旅遊模式單一,這其實是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北京段長城文化資源是多元化的,但是北京段長城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攀爬長城幾乎是遊玩長城的全部活動內容了。對長城豐厚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知識、軍事價值等等,很少有景區進行講解和體驗。

  對此,北京旅遊行業學會一位資深專家也指出,全國長城旅遊幾乎都以修復一段一兩千米的長城,收門票、修索道為主盈利模式。一些有名的景區,明顯感到在長城開發經營的過程中比較單一,同時還都在比大氣、比宏偉、比險峻,追求方向過於單一,這也會讓遊客感到單調。

  長城文化帶該怎麼發展

  旅遊模式單一怎麼破解?長城文化帶又該怎麼發展?對此,國家旅遊局原副局長杜一力教授在北京市旅遊首都旅遊發展論壇上表示,長城文化帶絕對不會是長城旅遊全線的打造,更不是長城景區的全線開發。杜一力認為,長城周邊不能搞房地產開發,絕對不能高樓林立,而要突出長城文化特點,體現原住民的生活狀態。長城周邊的村鎮不能大而同,建議要在長城沿線建立百十個文化村莊。

  長城學會副會長董會耀也提出,不僅要保護長城建築本體,更要保護歷史文化。要立足整體和各自區域,對長城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對長城文化資源可持續發展與旅遊運營模式的構建方面加強研究。他認為,光提出長城旅遊的整體發展方向和階段目標還不夠,還要規劃出分層次、分期發展長城生態文化旅遊的落地舉措。

  董會耀認為, 長城文化資源不能光盯著建築,要關注生活在長城空間和時間中的一代代的人。情感交流是長城旅遊者最大需求,要讓遊人帶著情感滿足的快樂離開長城。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表示,長城北京段形態豐富,要把保護放在首位,不能搞大面積開發。他希望通過長城的保護與利用,把長城整個線性的文化遺產發展起來。

  長城國家公園正在試點

  曾經在長城工作過6年的北京旅遊委副主任安金明告訴記者,現在北京段長城629公裡。每年大約要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到目前為止,長城接待外國的政府首腦、元首約千位左右。

  對於北京段長城的研究管理,安金明提出幾個建議。首先成立一個北京長城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保護長城、疏解功能。特別是淨化品牌,管理一日遊。此外還可以富民扶貧等等。第二個思路是組建北京段長城旅遊管理公司,核心要義是現在各段長城收入,以現代資產評估方式評估資產。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監督保護權分離。北京段長城採取門票統一,標誌統一、營銷統一、管理統一、保護統一。這樣一來,黑導將遊客拉到水關長城而冒充八達嶺長城的事件會減少很多。這為打擊非法一日遊提供了一個好的市場和經營環境。

  目前,北京長城國家公園正在進行試點,將成為歷史文化體驗為特點的旅遊休閒品牌。對此,安金明表示了對籌備長城國家公園的期待。他說,希望長城國家公園放大到北京全段629公裡,本身國家公園就是保護為主,利用開發為輔的機構。希望北京段長城也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保護機構、利用機構,這是北京文化中心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如果按照線性遺產保護,再做一個長城大壩,從山海關到嘉峪關,更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北京各長城段開放模式不同

  北京幾個長城段的旅遊一直是錯位開發的,各有特點。杜一力教授告訴記者,八達嶺旅遊區是長城代表性景區,也是多元化試驗的試驗區,比如「長城腳下的公社」是度假旅遊的試水產品。這段長城的開發讓人們更加親近長城。

  懷柔慕田峪長城和周邊社區的開發,是親近長城的度假產品。而且主要是村莊式、生活化。司馬臺長城邊上的古北水鎮是對原生村莊的逆襲,對傳統村莊進行了本質改變。古北水鎮的出現是創造長城和現代生活新的共生。

  本報記者 傅洋J004  

相關焦點

  • 北京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
    北京試點建設長城國家公園 2017-11-11 19:2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綠皮書:北京段長城應整體納入國家公園
    《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發布 建議在長城兩側劃定2公裡保護帶  北京段長城應整體納入國家公園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提出,由於北京段長城分屬不同行政區,在保護與利用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建議將北京段長城整體納入長城國家公園,並在長城沿線兩側各2公裡範圍劃定保護帶,實現「四權分離」的監督管理模式。
  • 北京旅遊綠皮書:建議北京段長城納入長城國家公園
    近日,《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分為「首都旅遊」、「文化旅遊」、「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科技旅遊」四個篇章,並建議將北京段長城整體納入長城國家公園。
  • 築長城時代之魂 守華夏民族精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長城...
    擁有長城資源的全國多個省區,目前已在積極融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來自長城沿線的相關代表也在論壇中介紹了當地的成果。如北京在「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長城文化帶,統籌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等沿線歷史文化資源,推動長城區域聯合保護,還將試點在建設以長城為主題的集旅遊休閒、科普教育、保護研究於一體的文化公園。去年,北京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總體規劃已初步完成。
  • 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先期選址八達嶺區域,近60平方公裡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長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先期選址於延慶區八達嶺長城區域,總面積59.91平方公裡。試點區涉及的主要保護地包括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延慶部分)、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八達嶺園區四大類。北京八達嶺長城紅葉嶺秋季風光。
  • 北京長城國家公園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調查已完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雪良)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今天(12月19日)表示,北京長城國家公園試點區內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摸底調查已完成,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試點區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   除了建設完成時間方面的目標,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就《建設方案》相關情況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建設使長城等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初步形成,權責明確、運營高效、監督規範的管理模式初具雛形,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成果經驗,為全面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 明年我國將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十大國家公園試點在哪?
    目前,我國已建成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湖北神農架、錢江源、南山、武夷山、長城、普達措和祁連山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等12個省,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面積最大的是三江源試點,約12.3萬平方公裡;面積最小的是錢江源試點,面積252平方公裡。
  • 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8月8日啟幕 延慶八達嶺長城點亮「夜遊模式」
    8月8日晚延慶八達嶺長城流光溢彩,燈火輝煌「尋找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宣傳推介活動暨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啟動儀式8月8日起,北京市文物局聯合《中國文物報》《北京晚報》開展的2020年「尋找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宣傳推介活動與文化節同時啟動。活動多渠道、多角度、多平臺面向各文博機構、文物志願者團體組織推介、遴選10名「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並將於文化節閉幕活動現場揭曉。此外,還將通過赴一線尋訪典型人員宣傳守護人先進事跡。
  • 八達嶺點亮「夜遊模式」,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來了!
    8月8日晚延慶八達嶺長城流光溢彩,燈火輝煌「尋找最美長城守護人(北京)」宣傳推介活動暨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啟動儀式在八達嶺長城隆重舉行這標誌著時間跨度約2個月的2020年北京長城文化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多年來,長城守護人守初心、用匠心,他們在各自平凡又偉大的崗位上勤懇耕耘
  • 從北京去八達嶺長城怎麼坐車 八達嶺長城門票
    俗話不去長城非好漢,可見長城的知名度舉世聞名。其中保存得最好的八達嶺長城更是遊客打卡的勝地,這裡長年都是人身人海,為避免旅遊途中遇到困擾,去長城遊玩必須先做好攻略,了解從北京八達嶺長城怎麼坐車,門票價格等問題就十分重要了。
  • 北京將出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保護規劃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的規劃範圍共計4929.29平方公裡。其中,管控保護區和主題展示區範圍2228.02平方公裡,文旅融合區範圍2213.63平方公裡,傳統利用區487.64平方公裡……《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市)建設保護規劃》編制有望完成。
  • 喜峰口潘家口長城遺扯國家文化公園
    未來唐山旅遊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戰略意義的新景區一一喜峰口潘家口長城遺址國家文化公園    一,獨特的地位與意義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河北是長城文化資源大省,匯聚了眾多長城精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長城文化保護傳承和長城文化旅遊發展。近年來,以舉辦省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大力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強化長城資源保護,打造提升長城景區,完善旅遊交通等基礎設施,大力實施片區綜合開發,長城文化旅遊呈現出全新面貌。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啟動和推進,河北段長城的保護修繕、文化挖掘、活化傳承等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 2020年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園將正式設立!雪山草原森林長城……
    現在中國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些國家公園裡或有波瀾壯闊之自然盛景,或有令人稱奇之珍禽異獸,且面積動輒上萬平方公裡。10處試點項目有望於2020年報請批准,或將正式成為中國第一批國家公園。1.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位於青海省南部,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裡雪原廣袤,河流、沼澤與湖泊眾多,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裡。
  • 自治區長城保護中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編制調研小組我旗調研
    9月16日,由自治區長城保護中心楊銳、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袁琳溪等一行五人組成的自治區長城保護中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編制調研小組,深入烏拉特前旗調研長城保護工作進展情況。通過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了小佘太鎮長城發展規劃和旅遊發展規劃,並梳理了開放段周邊的服務配套設施及開放需求。
  • 國家公園一一長城
    2019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長城、運河、長徵》為國家三大公園。只有我們偉大祖國才有這樣大的魅力。國家公園一一長城頌長城是國家公園,屹立在天地間。國家公園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 八達嶺長城旅遊為什麼是北京旅遊坑最多的地方?長城旅遊攻略
    去八達嶺長城旅遊的s2線,為什麼你去買總是沒票了?北京長城離市區較遠,怎麼選擇交通方式最合適?爬完長城需要多長時間?遊玩長城的最佳路線走法?跟團一日遊帶你去的多半是假長城。這些你都知道嗎?當然,你也可以關注我,我將持續為你揭秘更多景點的旅遊攻略+防坑指南。下面給大家奉上一份詳細的北京八達嶺長城旅遊攻略,希望在你旅遊之前幫得上忙。
  • 董耀會:山西長城文化遺產及長城旅遊發展
    我注意看了一下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編制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規劃》,使用的數字是「位於山西省行政區劃內的長城資源共計 5017 處, 其中長城牆體 828 段,總長度累計 1412.88 千米,關堡 364 座,單體建築 3798 座,相關遺存 27 處」。這說明山西省文物局對山西境內的長城資源認定又有所增加。
  • 山西長城文化遺產及長城旅遊發展
    目前,關於山西長城的認識有很多不夠清晰的地方。比如關於山西省境內長城的長度,說法就很混亂,有著多種差距很大的數字。是否應該以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居庸關長城發布的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成果為依據,如果有了新的變動是否也應該由權威部門做出新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