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千年古塔重修後吸引全國遊客慕名打卡 村民擺地攤發展夜經濟

2020-12-12 瀟湘晨報

雲南大理三塔是大理古文化的象徵,三座千年古塔讓人對大理記憶深刻。在距離瀋陽城區不遠的新民市公主屯鎮遼濱塔村,也有一座千年古塔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遼河與秀水河交匯處,遼濱塔村也因此遠近聞名。

鄉村志

新民市公主屯鎮遼濱塔村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遼濱塔村坐落在大遼河和秀水河交匯處,南鄰大遼河,西接秀水河。村內古塔屹立,古廟群壯觀,還有古城牆遺址、古渡口遺址、千年古石雕、千年古井多處古蹟。站在遼濱塔下眺望,可清楚看見遼濱塔大堤彼岸和秀水河東岸大堤千畝鬱鬱蔥蔥生態林,交匯形成沿河森林公園;秀水河旁有500畝溼地公園,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環境優雅。

維修後的遼濱塔重現千年英姿

史料記載:去新民縣北四十裡有一塔,屹然峙立,上出重霄,中塑神像八尊,鄉人鹹敬畏之。相傳塔建於唐代,因居遼河之濱,故稱為遼濱塔。

古塔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簷實心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12.5米。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雙手合於胸前,慧眼遠眺,神態怡然,頭頂銅鏡高懸。每座佛像旁都有脅侍拱手而立,神情虔誠而莊嚴。兩飛天盤旋於坐佛頭頂,舞姿婆娑。八個角的稜柱下,各有一大力金剛扶膝蹲踞,兩側有十八羅漢護衛,各個手持兵器,威風凜凜。各簷角懸有銅製的「驚雀鈴」,每逢微風拂過,鈴聲叮咚,清脆悅耳,數裡之外,能聞其聲。頂上塔剎高聳,上掛「飛毛銅鏡」,陽光下金光閃閃……

1993年在維修古塔時,打開了塔的地宮,發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子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其中圈足鬥形鐵鏽花紋青釉碗是唐朝或五代時期的製品,堪稱罕見的珍品,屬國家一級文物。1994年瀋陽市人民政府維修遼濱塔時,考古專家對塔寺考查時考證,該寺建於遼初,座落古塔北側,設三層大殿,為磚、石、木、瓦結構。

維修後的遼濱塔重現千年英姿,古文物和迷人的地宮吸引無數遊人。參觀該塔不收門票,以全國各地慕名來參觀的散客居多。記者採訪當天,瀋陽一位女士駕車帶全家前來參觀,「兒子喜歡名勝古蹟,尤其是有歷史的名塔,他詳細了解了塔的歷史後想來看看。」

建設沈西北郊旅遊景區

有著千年古塔、法王寺的遼濱塔村凝聚了隋唐以來的歷史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契丹文化、滿族文化及本土風情文化。2014年,遼濱塔古文化歷史名勝景區被列為瀋陽市重點旅遊景區之一。2017年6月,遼濱塔村被遼寧省政府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傳統村落;2018年2月被瀋陽市評為瀋陽最美鄉村;2020年1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此外,公主屯鎮鎮內的遼濱塔和公主屯後山遺址先後被遼寧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遼河在遼濱塔村南五曲三灣,形成千畝河心島,灌木叢生,天然氧吧,一年四季各種鳥類在此棲息生存,還有野兔等40多種野生動物嬉戲於林間。村後小山上寒富蘋果、榛子、葡萄採摘園吸引遊客旅遊前來採摘。公主屯鎮鄉村旅遊業發展主要以遼濱歷史文化名村為核心,建設看遼濱歷史文化、觀遼河生態景觀、遊遼州古城、賞滿族風情、嘗農家美食、享農事採摘、樂遊九曲蓮花湖的瀋陽西北郊旅遊景區。

村民一晚進帳500多元

以前,村民一直以傳統種植業為生,近年來古塔風景區重新修建,開始發展旅遊夜經濟,種了一輩子地的村民嘗試做起生意。每到華燈初上,小路兩旁布滿小攤車,烤生蠔、烤扇貝、爆烤魷魚、麻辣燙、拌雞架……一位村民笑著說:「過去這裡一到晚上漆黑一片,現在的夜晚亮了,熱鬧了,有生氣了,生意好時一晚上能掙500多元,快趕上種地一個月的收入了。」

據了解,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預計5年後在公主屯鎮建設完成。其中,遼濱生態文旅等項目擬投資3億元,項目以遼金歷史文化為載體,建設休閒農業產業鏈撬動旅遊產業,注入時尚運動、休閒養生、文化創意,以產旅融合發展為導向,建設以適宜人居為核心的新型生態文旅小鎮。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李 遠

主任攝影記者 常晟罡

【來源:瀋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撫順縣後安小山村發展「夜經濟」
    近年來,後安鎮通過綜合提升小城鎮環境,依託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資源優勢, 發展特色旅遊,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隨著今年「夜經濟」的興起,後安鎮打起了三塊石旅遊資源算盤,做起了「夜經濟」文章。鎮黨委、政府經過考察,決定從8月1日起至10月,利用每周五和周六晚間,在三塊石風景區腳下開辦夜市,將到三塊石風景區旅遊的遊客留下,同時吸引周邊群眾到此娛樂,提升景區影響力,帶動當地村民致富。 發展「夜經濟」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
  • 盛京八景之一,無垢淨光舍利塔,瀋陽第一塔,我國唯一的空心古塔
    瀋陽無垢淨光舍利塔(也稱瀋陽塔灣塔)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塔灣街45巷15號,建於遼代1044年,為北方契丹族修建,是一座距今有千年歷史的古塔。1640年清朝皇太極時期重修並在塔旁建一廟,現已無存。該塔因佛塔內供藏1548顆「舍利子」,得名無垢淨光舍利塔。
  • 銀川夜經濟吸引綜藝節目《飛馳的尾箱》「打卡」!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 詹思佳 9月17日晚上,在建發大閱城貨櫃市集,一組攝製團隊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的目光。當天晚上,芒果TV最新打造的一檔綜藝節目《飛馳的尾箱》來到銀川建發大閱城及寧夏觀光夜市拍攝。
  • 「夜天心」徵服東三省 遊客迫不及待想飛越千裡來「打卡」
    12月3日至9日,「錦繡瀟湘任你遊」湖南文化旅遊推廣活動走進東北三省,精彩的「夜天心」風採立即吸引了當地市民遊客的關注,紛紛表示迫不及待想飛越千裡來長沙「打卡」。此次「錦繡瀟湘任你遊」推廣活動由湖南省文旅廳組織,先後在瀋陽、長春、哈爾濱舉行,長沙市天心區作為全省唯一上臺推介的區縣,代表長沙市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市民展示了疫情常態化後長沙夜間經濟、網紅經濟和文旅消費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疫」後挖掘新經濟增長點 千年古城零陵掘金「夜經濟」
    唐小晴 攝零陵古城開街以來,截至今年6月中旬,已累計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團隊遊客15萬餘人。通過「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的打造,著力引進、培育了特色餐飲、風味小吃、文創產品、娛樂休閒等旅遊業態,全面滿足遊客吃、購、遊、娛的需求,吸納了200餘商家,創旅遊收入近億元。隨著夜遊經濟逐漸成為旅遊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拉動城市經濟活力的新引擎,零陵開始瞄準夜經濟進軍。
  • 依託千年巍巍古塔 再現文化旅遊活力
    冬日的暖陽把金色的光輝灑在郇莊村整潔的道路上,千年的白塔巍巍佇立,田園綜合體的離地小木屋在百畝葡萄園的映襯下風姿卓越。文化牆上新刷的掃黑除惡、樹立文明村風的標語異常醒目。整潔乾淨的文化廣場,拆危後打造的節點景點仿佛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映入眼帘……
  • 瀋陽渾南聚人氣增動力 點亮「夜經濟」
    龍行天下、長虹貫日、芙蓉花開、水天一色、孔雀開屏……市民被眼前科技感、藝術感十足的景色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不遠處的莫子山公園裡,發光蹺蹺板、水幕鞦韆等新設施成了各年齡段遊客的新寵。因為「文化+」「科技+」元素的沉浸與植入,渾南夜經濟可謂獨具韻味、別有風採。
  • 千年古塔的縮影——訪浦江龍德寺塔
    在浙江金華市浦江縣塔山公園內有一座千年寶塔——龍德寺塔,遠遠的就能看到千年古塔的縮影,人文氣息濃厚,讓人想進去一探究竟。龍德寺塔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宋,公布時間:2013年3月5日。登山訪塔途中,樹影婆娑,塔影閃現,古塔與古樹相映成趣。龍德寺塔原為7層6面樓閣式塔,建於北宋天聖三年(1025)。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南宋寶示右 二年(1254)兩次重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遭雷擊,塔身向東微傾,又重修。明正統年間遭火災,萬曆年間再修。
  • 票選瀋陽夜八景
    13.楊宇霆公館今年7月1日,大東區楊宇霆公館正式向遊客開放,這裡成為大東區夜經濟的新亮點。14.東中街商業區新瑪特購物商場、大悅城、小商品大世界……這些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託起了東中街商業區的繁盛。18.黃海路位於黃海路上的於洪廣場和和諧廣場,每到華燈初上之時,吸引了大量休閒娛樂的市民,一幕幕溫情、歡樂、祥和的景象讓黃海路展示了更多的人文氣息。19.七星公園瀋北新區道義七星公園,是道義地區的核心發展區域。春、夏、秋三季,這裡都是十裡飄香的花海。
  • 盛京瀋陽多情浪漫的塔灣之夜
    盛京瀋陽多情浪漫的塔灣之夜瀋陽城西位於皇姑區的塔灣街有一座碑林公園,公園裡收藏有上百年來瀋陽地區的古蹟石碑。這裡最早的是瀋陽地區的一座無垢淨光舍利塔,據介紹,始於唐代,修建於遼代,距今差不多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塔高38米,塔身為白色,塔下為空心,原來有一枚舍利,有一尊金佛,還有經書。所以,人們稱這座塔為舍利塔。清代時期,這裡曾經是瀋陽的八景之一「塔灣夕照」。在塔的東側,刻有一橫幅字「塔尖留得古斜陽」。每天虔誠求拜,來舍利塔的人並不少見。
  • 東臺這個吸引無數人打卡的網紅地,究竟有著怎樣的神仙魅力
    鹽城市旅遊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中秋國慶期間,西溪景區共接待遊客32萬人次,同比增長60%,人氣可見一斑。磅礴恢弘的劇情故事,美輪美奐的視覺場景,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董永與七仙女天上人間的千年愛戀,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前來觀看,場場座無虛席,甚至一票難求。
  • 河北這座神奇寺廟,僅剩一座千年古塔,卻曾出現在日本明信片上
    佛教自東漢時期傳入到我國,到今天也有上千年的時間了,還有很多古代優秀的建築隨著佛教一直傳承、保留了下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座古塔,即便在國內都是非常稀有了。並且,這座古塔還被曾經印到了日本的明信片上。
  • 安陽「夜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夜經濟」不僅激發了城市活力,而且拉動了消費,成為各地發展提升第三產業、刺激消費的新空間。我市的「夜經濟」也異常火爆,從鄉村到城市,都有「夜經濟」火熱的場面。如何藉助「夜經濟」「點亮」消費活力,借力消費拉動經濟發展?
  • 開出全國第一個燈光夜市的廣州,用這些新招打造「夜經濟「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除了鼓勵企業推廣夜間延時服務,夜間特定時段設置分時制步行街,強化保障措施外, 擦亮「食在廣州」招牌外;廣州還將圍繞「千年商都」「嶺南文化」「都市文化」,打造一批凸顯地方特色的夜間文化旅遊集聚區;並塑造夜間體育品牌成為廣州發展「夜經濟」的核心內容。為發展「夜經濟」,廣州近日頻出「新招」。
  • 瀋陽什麼夜市怎麼紅?本溪遊客全家來「跨市打卡」
    音樂派對、露天電影、網紅噴泉、賽事直播、文創產品、各類美食……位於渾南區的中央公園夜市,正勾勒出一道沈城夜經濟的南部風景線。「這些天,渾南中央公園的演出視頻總在刷屏,今天我們全家特意集體趕到這裡。」7月7日,一位來自本溪的遊客向記者表示,「我們身邊不少朋友,都特意跑來『跨市』打卡!」眾多市民來到中央公園夜市,這裡已成為夜瀋陽的網紅打卡地。張文魁攝今年夏季以來,渾南區在中央公園夜市中打造集文化、休閒、娛樂、美食、觀景於一體的商旅文創融合發展新業態,努力實現夜經濟由傳統的單一業態向多元業態發展。
  • 瀋陽七星山:千年殘塔風雲
    關於這座千年古塔變殘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該塔毀於1931年的雷雨季節;另一說法則認為其毀於1905年日俄戰爭的炮火之中,這一說法在網上流傳甚廣。但據《東三省古蹟遺聞》中記述,此塔在1925年時還是完整屹立在七星山頂的,因此可以佐證其毀於日俄戰爭的說法或許並不可取。
  • 融入冰雪文化元素 瀋陽夜經濟不「貓冬」
    冬季夜市、夜場滑冰開啟新體驗融入冰雪文化元素 瀋陽夜經濟不「貓冬」  吃著熱辣烤串,賞著地道的自貢彩燈,耳畔迴響著動感十足的電音,眼前蕩漾著夢幻般的光影海洋……這不是在南國,而是在北方的瀋陽,在皇姑區塔灣興順夜市,在網紅打卡地渾南區中央公園市民廣場。
  • 青海「最美網紅公路」:吸引遊客駕車「打卡」 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2019年6月通車的扎碾公路是青海省道扎隆溝至碾伯鎮的二級公路,沿途穿越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和樂都倉家峽省級森林公園,一路山清水秀,風光旖旎,被譽為青海「最美網紅公路」,吸引了眾多遊客駕車來此「打卡」。綠色的公路旅遊經濟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動力,沿線貧困地區的面貌也因此得以改善。新華社記者戴天放攝11月5日,汽車在扎碾公路上行駛(無人機照片)。
  • 路邊攤回歸,或將點亮夜經濟
    這些隱患一度讓擺地攤成為了各地政府爭相禁止的「城市病」。   出於疫情期間現實情況的考量,擺地攤在本屆兩會上被熱議: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東麗區華明街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應因地制宜,釋放出「地攤經濟」的活力。   「保留地攤經濟、對小攤小販多一些寬容」在5月26日初步被落實。
  • 瀋陽上榜夜間經濟十佳城市 遊客最喜塔灣興順夜市
    中國網11月20日訊  近日,首屆中國夜間經濟論壇在蕪湖舉行。論壇期間,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夜間經濟十佳城市」「遊客喜歡的夜間消費項目」等十大標杆系列項目。瀋陽上榜「夜間經濟十佳城市」,塔灣興順夜市成為遊客喜愛的全國十大夜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