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新加坡組屋經驗,盛裕集團從社區規劃開始打造美好生活

2020-12-25 河南頻道

原標題:借鑑新加坡組屋經驗,盛裕集團從社區規劃開始打造美好生活

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曾經說過,新加坡的住宅設計,不僅僅是住宅,更是提供社區服務,更是提供一種生活方式。這和來自新加坡的城市規劃設計諮詢公司盛裕集團「築城樹人」的理念不謀而合。盛裕表示,我們不只是設計一棟建築,我們是在設計生活。建築是服務於生活,而生活是為了居民而設計,而美好生活是從社區規劃開始。

盛裕集團在新加坡設計交付了26個城鎮,100多萬套住宅。如今,70%的新加坡人住在盛裕城鎮打造的住宅裡經過多年實踐,盛裕在社區規劃中融入了人性關愛的理念和設計上的智慧,處處體現人性化、精細化的設計理念。

新加坡被稱為一個能讓人自由呼吸的發達城市,和它的包容性、宜居度密不可分。在社區規劃時,盛裕集團對社區內的住房、生活設施、文化教育、公共服務進行了綜合部署,覆蓋社區管理、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商業金融、教育設施和交通等各項功能,形成以鄰裡中心為主體,有序連結社區和周邊設置。

現在,盛裕集團將新加坡先進的組屋理念引入中國,先後為雲南,海南,西安等地落地執行項目。在總體設計過程中就綜合考慮社區規劃,為居民創建一個全新概念的居住社區。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絲路基金與新加坡盛裕集團成立共同投資平臺
    盛裕集團作為全球性的城市和基礎設施諮詢公司,擁有70多年的項目經驗,其業務團隊遍布全球40餘個國家。絲路基金也致力於搭建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橋梁,並攜手商業夥伴共建美好的未來。 新加坡盛裕集團盛裕集團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和基礎設施諮詢公司之一,其業務能力跨越城市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全價值鏈。
  • 新加坡的「組屋模式」 值得香港借鑑學習
    中國建築(南洋)位於馬來西亞的組屋項目 大公報實習記者劉嘉傑攝  大公網訊 (實習記者鄧莉欣、呂杏瑩新加坡報導)  新加坡的組屋,參加範長江行動「一帶一路」行的香港傳媒學子們來到由中國建築(南洋)建造的組屋地盤,親身了解新加坡的組屋情況。  1992年已紮根新加坡的中建南洋,在1997年已獲得A1承包商的認證。公司組屋項目部門總經理卓志文向學子們介紹組屋的類型和建造過程,他說,根據收入和家庭人口規劃,房屋類型主要分為六種,面積從36平方米至130平方米不等,「在新加坡,有八成以上的居民住在組屋裡。」
  • ...設計諮詢一站式國際範兒——寫在中諮盛裕交通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盛裕集團是亞洲深具影響力的城市化和基礎設施發展諮詢公司,在發展新加坡城市、工業和基礎設施景觀領域擁有50年的豐富經驗。作為盛裕集團前身的建屋發展局(HDB)和裕廊鎮管理局(JTC)設計諮詢團隊,盛裕集團早已躋身新加坡城市化和工業化規劃設計領域的第一梯隊。
  • 新加坡組屋與花園城市
    早在60年代之初,新加坡提出打造東南亞的綠洲,通過清潔、綠化的環境優勢吸引世界投資和商旅,實現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花園中的城市」願景,並且在「花園城市」基礎上,注重生態自然的保護和連接城市環境的綠色空間、使其網絡化和系統化,邁向世界級的「花園中的城市」。
  • 盛裕與中諮集團組建合資公司 積極關注一帶一路基建項目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陸小明、鍾靜)22日,盛裕控股集團與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的合資公司在北京正式開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合資公司將結合中諮集團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以及盛裕在海外規劃與項目管理方面的經驗,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公路及基礎設施領域項目,並積極承接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相關工程。&nbsp&nbsp&nbsp&nbsp這家名為中諮盛裕交通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中諮集團持股51%,盛裕持股49%。
  • 世界| 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國內對於房地產稅制的國際借鑑多以歐美國家為主,對與我國有著比較深厚地緣關係的東協國家借鑑較少。新加坡與我國同屬單一制國家,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通過房地產稅收等一系列政策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居者有其屋」的成功踐行者,因此,借鑑其房地產稅實踐的先進經驗,對我國房地產稅的政策選擇和改革穩步推進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 長租功能規劃-新加坡達士嶺組屋
    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始於196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一個口號,要實現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1964年,政府便推出了「居者有其屋」計劃,建屋發展局正式成立,在政府的主導下,由建屋發展局建設的公共住房計劃,為超過80%的居民提供保障性住房。
  • 詳解新加坡獨特的組屋制度
    有99年產權的新加坡組屋吸納了八成以上的新加坡人生活其中。  都說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記者近日在新加坡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市民,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了解。  82%新加坡人住組屋  剛剛參加工作的瑞拉,今年與新婚丈夫在距離市中心不遠的宏茂橋區買到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四房組屋,套內面積接近100平方米,總價約為40萬新元。
  • 浙商雲集 共話未來 | 「新中合作——未來社區的浙商機遇」論壇...
    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致力於「改善大民生、拉動大投資、發展大產業、驅動大創新」,不僅對浙江省民眾追求美好生活而言非常重要,對海內外浙商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歷史機遇。  值此2019年浙商新加坡大會召開之際,新加坡浙商總會特聯合浙江省未來社區首批試點項目之一「杭州蕭山瓜瀝七彩社區」的建設、運營單位七彩文化科技集團和七彩文旅控股公司,舉辦「新中合作:未來社區的浙商機遇」論壇,共話未來。
  • 世界| 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國內對於房地產稅制的國際借鑑多以歐美國家為主,對與我國有著比較深厚地緣關係的東協國家借鑑較少。新加坡與我國同屬單一制國家,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通過房地產稅收等一系列政策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居者有其屋」的成功踐行者,因此,借鑑其房地產稅實踐的先進經驗,對我國房地產稅的政策選擇和改革穩步推進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 新加坡組屋,這邊風景獨好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葉孝忠】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在為買房子傷腦筋,而新加坡卻通過組屋實現了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人的房屋擁有率高達90%左右。組屋不僅解決了住的問題,還因為別具匠心的設計成為新加坡獨有的建築與社區風景,不少新型組屋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要感受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到組屋區看看。
  • 世界|新加坡房地產稅實踐經驗借鑑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國內對於房地產稅制的國際借鑑多以歐美國家為主,對與我國有著比較深厚地緣關係的東協國家借鑑較少。新加坡與我國同屬單一制國家,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通過房地產稅收等一系列政策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居者有其屋」的成功踐行者,因此,借鑑其房地產稅實踐的先進經驗,對我國房地產稅的政策選擇和改革穩步推進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 如何看新加坡82%的國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裡(經適公租房)?
    03、配套作為組屋主導者的政府而言,在規劃興建組屋時,會將城市必要的公共配套向組屋區域傾斜,以便利居民生活。比如,地鐵站點、線路儘量便利組屋區域,組屋內配建遊樂場、運動場、幼兒園、社區醫院、超市、餐飲店、鄰裡商店、鄰裡中心,等等。
  • 熱烈慶祝中諮盛裕交通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介紹  盛裕控股集團(簡稱盛裕集團)與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諮集團)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全稱為中諮盛裕交通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簡稱中諮盛裕),中諮集團持股51%,盛裕集團持股49%。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右四)、中諮集團母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奮健(左四)、中諮集團董事長上官甦(左一)與盛裕董事局主席廖文良(右三),出席了2017年3月22日合資公司的開業儀式並為合資公司揭牌(如圖)。
  • 「新」經驗給百姓帶來「新」感覺——交付一年,洲島家園和諧社區...
    正是依託中新兩國政府及企業強有力的投資背景,學習和引入了新加坡「組屋」的成功經驗與管理模式,洲島家園的建設者在中新生態科技島這片開發熱土上,為島上居民營造了和諧社區的安置房居住新體驗!7月底的一天傍晚,洲島家園裡的空地上,已經聚集了上百名悠閒的男女老少。
  • 探尋新加坡住房模式:80%的居民住組屋
    在「7·15」樓市調控政策發布一個半月後,9月1日,深圳住房要學習「新加坡模式」的話題上了熱搜。新加坡住房是什麼模式?究竟有多大的魅力?新加坡從1964年開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鼓勵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階層購買政府組屋。與其它發達國家以公共租賃或房租補貼相比,這是一種截然不同的住房保障制度。
  • 從新加坡組屋來看中國的保障房
    在新加坡「保障房」被稱為組屋,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和中國經濟適用房和兩限房的作用一樣,建立之初是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居住問題,但是隨著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新加坡的組屋已經發展成為一套健全的制度。  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企業發展處的工作人員黃詩蕊介紹,目前新加坡組屋已經發展到不再是以滿足普通居住需求的簡單的保障性住房,而是出現了一些高檔的組屋項目,並且推出了一些4居室、5居室的大戶型組屋,可以滿足一家的居住需求。其實,新加坡組屋制度中最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是他的準入制度和退出機制。
  •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是怎麼做的
    我依舊記得小時候新加坡的很多場景,交通堵塞、河流汙染、城市內澇、垃圾遍地。經歷了50多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新加坡是一個擁有高度互聯性的國際性大都市,在此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新加坡的宜居框架和城市發展方案的相關經驗。
  • 新加坡環保經驗值得借鑑
    「花園城市」以清潔優美聞名新加坡環保經驗值得借鑑  新加坡是世界公認的以清潔優美的環境而聞名的「花園城市」,政府重視環保是新加坡步入可持續循環經濟發展軌道的主要原因
  • 打破傳統旅遊模式 新加坡組屋這邊風景獨好
    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在為買房子傷腦筋,而新加坡卻通過組屋實現了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人的房屋擁有率高達90%左右。組屋不僅解決了住的問題,還因為別具匠心的設計成為新加坡獨有的建築與社區風景,不少新型組屋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要感受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一定要到組屋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