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合建鐵路擬連接瓜德爾港 為馬六甲困局求解

2020-12-11 搜狐網

[提要] 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修建鐵路的傳聞最近得到了中國官方證實。據報導,一旦資金落實,項目將很快啟動。輿論普遍指出,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將為中國進口中東油氣資源提供一條繞過馬六甲海峽的陸上戰略通道。但是有分析認為,中巴鐵路運力有限,難以形成能源大通道,所以中巴鐵路的商業價值遠遠大於軍事戰略意義。

  中巴鐵路一旦修通,巨大的通行能力將極大促進中巴之間的貿易往來,惠及兩國民眾。同時將使中國中西部的經濟輻射能力擴大,迅速到達南亞、西亞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

  中巴鐵路修通後,還能連通臨近的其他南亞、西亞國家,如印度、伊朗、土耳其,甚至中東國家,形成新的鋼鐵絲綢之路。

  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修建鐵路的傳聞最近得到了中國官方證實。

  在7月8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中國與巴基斯坦正討論修建直通阿拉伯海的鐵路的消息,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對此回答說,「中巴是戰略合作夥伴,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這種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不僅造福兩國人民,而且有利於本地區穩定、共同發展和繁榮。」

  此前,印度報業託拉斯的報導說,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在7月上旬華訪問期間,與中國達成了修建跨國鐵路的協議。印度報紙稱中巴鐵路是威脅印度的「軍事基礎設施」。

  以中國新疆的喀什為起點、修建一條穿越巴基斯坦、直抵印度洋畔的瓜德爾港(背景資料:瓜達爾港緊扼波斯灣咽喉)的鐵路的構想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提出。2006年2月中巴建交55周年之際,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華期間專門提出巴成為中國「能源通道」和「貿易走廊」、建設中巴鐵路和能源管道、為中國運輸進口能源的大膽設想。該設想被中國列入「十一五」計劃中的「西出」戰略。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中巴兩國工程技術人員早在2007年底就已經完成了鐵路沿線的地質勘探工作。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這次訪問中國將落實修建鐵路所需要資金的財政安排。一旦資金落實,項目將會很快啟動。

  難以形成能源大通道

  輿論普遍指出,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處在西部內陸的新疆將可以獲得一個最近的的出海口,將為中國進口中東油氣資源提供一條繞過馬六甲海峽的陸上戰略通道。

  對於深居內陸的新疆來說,巴基斯坦位於阿拉伯海沿岸的港口,是新疆乃至廣大西部地區與歐洲、非洲、南美洲等開展貿易最便捷的出海口,這比從東部港口輸送貨物到歐洲縮短了8000-10000公裡的距離,這對新疆的大開發建設無疑意義重大。

  但是,中巴鐵路能否成為中國進口能源的大通道甚至替代性通道,則大有疑問。

  眾所周知,我國進口石油量逐年遞增,去年已經突破2億噸,其中90%以上來自中東和非洲,經由海路運抵東部沿海煉油廠。如果要將這麼多的石油棄海登陸,通過巴基斯坦運回國內,則需要極為龐大的鐵路運力。然而,需要翻越帕米爾高原山結的中巴鐵路,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運力。比如,青藏鐵路設計的單向貨流密度只有500萬噸。如果要滿足近2億噸的運量,幾乎需要建設40條青藏鐵路。這在世界上是聞所未聞的。

  所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亞問題專家夏義善認為,中國根本不可能用火車把中東的石油運到中國,如果專門修建鐵路運輸石油,一年沒有1000萬噸將入不敷出,而這個數量又將超過鐵路的負荷

  除了能力不足,棄海走陸,從經濟角度看很不划算。眾所周知,與鐵路相比,海運具有運量大和成本低廉的特點,所以海運是國際貿易最重要的通道。甚至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貨物運輸,都很少直接通過鐵路運輸,相反絕大多數寧願繞遠,通過巴拿馬運河走海路,距離是鐵路3倍左右。我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如果從瓜德爾港上岸通過鐵路運到達東部,與直接海運到東部沿海相比,距離並沒有縮短多少,相反,主要在陸路運輸,成本將遠高於直接海運。

  如果鋪設管道,與海運相比優勢也不大,但運量卻同樣有限;此外還有複雜的國際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中哈石油管道年運量只有1000萬噸;中緬石油管道只有700萬噸。鋪設中哈石油管道,是因為哈薩克斯坦深居內陸,只能通過管道運出;中緬能源管道是因為緬甸要向臨近的我國雲南出口能源石油和天然氣,並非所謂的為了「繞過馬六甲海峽」。

  躲避海洋VS海軍護航

  人們將中巴鐵路想像為替代的能源通道,緣於對美國海軍控制海上咽喉要道的擔憂。

  所謂的「馬六甲困局」,其實就是這個因素。馬六甲海峽是美國公開聲明要控制的六大海峽之一。美國在新加坡和泰國都設立了海軍基地。

  美國亞特蘭大中國經濟政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約翰·加佛發表文章稱,「一旦中美發生軍事對抗,美國將利用它的海上霸權來封鎖中國的海岸線,中國應戰能力將受到從陸上進口重要原料能力的制約」。在此情況下,穿過巴基斯坦和伊朗的穩固的運輸線,以及與這兩個國家「經得住考驗」的長期合作關係,將「變得極為有用」。

  中巴鐵路雖然具有上述戰略意義,但是其安全性也不是絕對的,它不可能完全繞開美國的潛在威脅。美國本身就在波斯灣南岸的巴林有駐軍,1993年中國的「銀河」號貨輪就是巴林附近的波斯灣被美海軍攔截檢查的。而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亞,更是美國大型海空軍基地。此外,美國軍隊駐紮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本身也處在其監視之下。

  所以,中國海上貿易運輸通道,並不會因為海上距離的縮短從巴基斯坦上岸就變得高枕無憂。中美一旦發生戰爭,無處不在的美國海軍隨處都可能切斷我國海上生命線;而在和平時期,其實也不太平,比如我國經過印度洋的貿易通道,就正在受到索馬利亞海盜的威脅。

  所以,隨著對外資源的依賴度與日俱增,隨著印度洋航線在我國資源運輸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在印度洋部署我國的海軍護航力量,必要性越來越大。而通過中巴鐵路,可以為我國在印度洋的海軍護航艦船提供近距離的便捷支持。

  新疆出海口 新絲綢之路

  事實上,與上述潛在的戰略考慮相比,開發和開放我國大西北的現實需求,則是建設中巴鐵路最直接的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新疆,深居內陸腹地,遠離東部港口,成為對外開放的末梢,經濟社會發展速度一直滯後。

  1990年,隨著經過新疆的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新疆首次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但是新亞歐大陸橋只能通過與前蘇聯中亞國家之間的交通聯繫。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聯繫,只有一條單薄的卡拉崑崙公路,且時常中斷。至於臨近的南亞、西亞國家,更是難以連通。絲綢之路的輝煌,僅僅停留在遠古駝隊和馬幫的時代。

  5月20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議提出「舉全國之力建設新疆」的號召。9月,新疆提出「成為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樞紐站」的目標。

  專家指出,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貿易發展滯後,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鐵路,依靠崎嶇的公路貿易,物流成本過高。

  據記者了解,中巴公路我國一側的紅其拉甫口岸,由於氣候惡劣,每年僅在4月15日-10月15日開關,時間只有6個月;由於是公路口岸,年過貨能力只有區區5萬噸、客運量為5萬人次。

  相反,中巴鐵路一旦修通,巨大的通行能力將極大促進中巴之間的貿易往來,惠及兩國民眾。同時將使中國中西部的經濟輻射能力擴大,迅速到達南亞、西亞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

  中巴鐵路修通後,還能連通臨近的其他南亞、西亞國家,如印度、伊朗、土耳其,甚至中東國家,形成新的鋼鐵絲綢之路。

  報導稱,一條連接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鐵路已經於2002年動工,這是兩國之間修建的第一條跨境鐵路。此外,連接伊朗與中亞國家亞塞拜疆的一條鐵路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這意味著中巴鐵路建成後,一幅「新絲綢之路」的藍圖漸漸浮出水面。中國將能通過鐵路連通印度、伊朗、土耳其、亞塞拜然等國家,中國的工業產品可以快捷地出口到世界資本市場中東,捎回中國急需的石油。這種雙向流通將帶來亞洲新一輪的發展浪潮,為我國下一個30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

  當然,一旦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海上運輸渠道告急,相對安全的中巴鐵路通道可以部分替代海上運輸線。

(責任編輯:renyue)

相關焦點

  • 中巴470億鐵路合作意味什麼?解開馬六甲困局,破除美國海上封鎖
    中巴471億元鐵路合作達成了。據中國經濟網8月17日報導,巴基斯坦近日批准了中巴兩國共同升級建設巴基斯坦一號幹線鐵路,以及建設赫韋利揚旱港的工作。據悉,巴基斯坦一號鐵路幹線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協議的一部分,此次建設該工程總共需要花費約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0億元的費用,將由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承擔。
  • 破開美國海上封鎖,解開馬六甲困局,中巴470億鐵路意義非凡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說中巴470億鐵路合作的意義在哪裡?僅僅是方便了雙方之間的貿易往來嗎?其實不然,破開美國海上封鎖,解開馬六甲困局,這才是中巴470億鐵路合作的最終意義。中巴470億鐵路據最新的報導消息,我國和巴基斯坦方面,在470億鐵路方面的合作達成了。自15年中巴經濟走廊建立以來,雙方之間進行了很多的合作,也是因此構建了一個經濟通道的基礎。現在中巴建立470的鐵路,就是要將這條經濟貿易道路實質化,一條真的路線就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
  • 中國租瓜達爾港破馬六甲困局 網友:中巴友誼長存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聯繫日益密切,馬六甲困局也顯現出來。為了破局馬六甲,民間也多有討論,其中討論最多就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和泰國克拉地峽運河計劃。據悉借租瓜達爾港範圍達2000畝土地,建設瓜達爾港首個經濟特區。中國租瓜達爾港不僅利於中國破局馬六甲困局,還對巴基斯坦的經濟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一舉雙得。網友也興奮的稱中巴友誼長存。
  • 馬六甲困局是偽命題 中巴油氣管線屬天方夜譚
    瓜達爾港與中國能源進口(本文以「瓜達爾港與中國能源進口」為題首發於2016年12月19日《財經》雜誌)作者:梅新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援建、中國企業中標運營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已於去年11月13日隆重開航,這無疑是中巴經貿合作和整個中巴經濟走廊的標誌性項目
  • 美印海軍相約軍演,為給中國擺出「馬六甲困局」?破局關鍵在巴鐵
    實際上我們可以把美軍的聯合軍演看作,這兩個國家聯手給中國擺出「馬六甲困局」,那麼什麼又是「馬六甲困局」呢?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如果中國需要從中東進口石油,必須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才能到達中國。而美印軍演的地點,就靠近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如果兩國真的在此地加強軍事部署,便能阻斷中國的石油進口,從而換取和中國對抗的資本。這就是美國與印度給中國製造的「馬六甲困局」。這看似「完美」的戰術,難道就能威脅到我國嗎?
  • 中國布局石油"絲綢之路" 有望突破馬六甲"困局"
    中企接手瓜港瓜達爾港2002年就與中國建立起了淵源。從當年3月22日至2004年完工,400多名中港集團等企業的員工一直在為港口搭建基礎設施等。2005年投入使用後,該港口由全球第二大港口經營管理公司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負責管理經營。據媒體報導,運營7年來,瓜達爾港的經營狀況卻不太理想。
  • 中國調研中巴鐵路項目 或經巴控克什米爾地區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據稱,中國已讓有關部門針對修建一條連接新疆與巴基斯坦的國際鐵路的計劃起草「初步研究報告」。從印度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具有爭議的項目,因為該鐵路經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
  • 專家:中巴鐵路為中國尋印度洋出海口 增能源安全
    專家認為,中巴鐵路戰略地位突出,建成後不僅將成為中國在印度洋出海口,也將有助中國破解馬六甲困局,提升能源安全係數。   文章摘編如下:    神州添能源動脈  在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中國能源動脈建設提速。
  • 不愧是巴鐵,中巴470億鐵路合作,一旦建成,中國受益無窮
    巴基斯坦被我們親切地稱為「巴鐵」,是有充足理由的,中國和巴基斯坦本來就有很多的合作項目,例如中巴經濟走廊、留學生交流合作以及瓜達爾港口的共同建造。這次470億的鐵路合作項目,更是國家間友好合作的典範,因為我國是石油進口大國,這條鐵路可以幫助我國突破馬六甲海峽的困局,降低石油運輸成本。中巴友誼是國際典範「巴鐵」這個稱呼用在巴基斯坦名副其實,因為巴基斯坦做出的很多行為都讓中國十分感動。
  • 印度切斷馬六甲生命線?別慌,中國已有多種破解方案
    然而我們也不能被動地任他枉為,中國正在採取一系列的行動,這可能會使印度封鎖海峽的任何企圖都將失效,那麼我們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破解印度的阻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不過就目前而言,國際油氣管道在緩解馬六甲困境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巴鐵路從瓜德爾港運輸波斯灣石油,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石油只需要運到瓜達爾港,就可以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的路陸運往中國,2020年6月8日,巴基斯坦政府批准投資72億美元,升級一條連接瓜達爾和中國喀什的鐵路。
  • 中巴商談建"鐵路走廊" 連接新疆喀什和瓜達爾港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杜宇)  巴基斯坦政府投資委員會負責人Sohail Ahmad星期二表示,中國與巴基斯坦目前正在就多項投資計劃進行磋商,其中,中石化可能投資開發巴基斯坦一處大型煤礦,兩國還可能合作修建連接中東和中國西部的鐵路和公路。
  • 中國建瓜達爾港「擺脫馬六甲海峽困局」,印度卻說三道四
    這座城市將成為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橋頭堡,該項目於2013年啟動,耗資540億美元,通過巴基斯坦將中國西部連接到印度洋。這條走廊是北京偉大倡議的最大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包括65個國家在內的道路和海上航線組成。
  • 專家擔憂地質因素影響 對中巴鐵路修建並不樂觀
    據7月9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新疆社科院研究員潘志平8日在烏魯木齊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巴之間要修鐵路的想法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甚至在公開出版的畫冊裡都有描述。當然,在中印蘇關係沒有惡化的時候,中國甚至有修建蘇聯—新疆喀什—印度鐵路的計劃。
  • 中巴達成關鍵項目!可避開馬六甲海峽,外媒表示:中國很聰明
    最近,根據報導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將會共同建設一號幹線鐵路升級改造以及赫韋利揚旱港的建設,並且預計工程投資約471億元。可以說這一工程代表著「中巴經濟走廊」工程更具有意義,也是中巴經濟走廊中的重要一環。最近幾年隨著巴基斯坦經濟發展有所起色後,交通也在發展,因此巴鐵人民出行更加方便,生活更有保障。
  • 全國政協委員海麗曼:建議加快建設中巴鐵路
    2016年11月13日,中巴貿易車隊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西部地區,實現了中巴之間公路首次貫通,瓜達爾港正式開航。作為「中巴經濟走廊」主動脈的中巴鐵路重點項目建設,也上升為當務之急。   綜上,從新疆喀什至瓜達爾港的中巴鐵路全長3472公裡,全線1、2、4段屬新建鐵路;3段屬已有鐵路網升級。初步估算,我國境內段總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巴基斯坦境內段總投資約500億人民幣。   二、修建中巴鐵路的戰略意義   這條鐵路南端連接瓜達爾港,北端連接中亞、東亞和中東的重要通道。
  • 馬來西亞擬邀中國合建馬六甲深水港-新華網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近日透露,該部建議馬來西亞與中國以資金合作方式,在馬六甲海峽和巴生港口之間的凱利島打造巴生第三個深水港,目前兩國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可行性商討。對於這項提議,廖中萊給出的理由是:由於70%至80%航經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目的地是中國,所以馬來西亞交通部希望中國參與該港口建設計劃。
  • 中巴公路有何戰略意義?實現我國西部開放,緩解馬六甲困境
    喀喇崑崙公路即使中巴公路,是連接我國西部和巴基斯坦的國際公路。據說為了修建這條公路,中巴兩國一共犧牲了700多人。那麼修建這條公路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眾所周知,巴基斯坦和中國是一對非常友好的國家,我國網友甚至親切地稱呼它為「巴鐵」。
  • 馬六甲困局是個偽命題,美軍或在這對中國下手!應該如何回擊?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2017年全年原油進口量突破40000萬噸(4億噸),較2016年增長了10.1%,成品油進口增長6.4%,在中國能源對外依賴進一步上升的今天,外媒又一次開始炒作中國所謂的馬六甲海峽生命線,而有專家表示中國可以通過建設中俄、中巴石油管道來迴避可能出現的海上危機。
  • 中巴經濟走廊對巴基斯坦多重要?捍衛中巴經濟走廊即捍衛中巴友誼
    中巴經濟走廊起點在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程3000公裡,穿越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三大山脈,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貫通南北絲路關鍵樞紐,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