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最近可真的不太平,先是印度非法在中國邊境修路搭橋,尋釁滋事,違反公約,導致中印關係全面升級,雙方都派遣了大量武器運往衝突地區。對峙一段時間後印度方面感受到自己實力遠不及中國,所以他們改變了戰略,將重心放到他們所熟悉的領域——印度洋。
最近,印度和美國相約在印度洋舉行軍演,此舉釋放出強烈的危險信號,印度方面想通過加強海上軍力阻止中國的進出口。我們知道印度與中國海軍主要活動範圍的交集並不多。雖然印度號稱「印度洋霸主」,但這怎麼就可以威脅到中國呢?實際上我們可以把美軍的聯合軍演看作,這兩個國家聯手給中國擺出「馬六甲困局」,那麼什麼又是「馬六甲困局」呢?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工業大國,必然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能源,而中東石油便是我國能源主要來源地。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如果中國需要從中東進口石油,必須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才能到達中國。而美印軍演的地點,就靠近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如果兩國真的在此地加強軍事部署,便能阻斷中國的石油進口,從而換取和中國對抗的資本。這就是美國與印度給中國製造的「馬六甲困局」。這看似「完美」的戰術,難道就能威脅到我國嗎?
馬六甲海峽作為我國海上重要運輸路線,相當重要,因此要是馬六甲海峽遭到截斷,的確對我國有很大影響。但畢竟那個地方是印度的主場,而且美軍在印度洋上也有軍事基地,我們就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麼?當然也不是,我們可以打破「馬六甲困局」,而破局關鍵便是中國的「鐵哥們」——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是作為與中國接壤的國家,與中國相處的關係很融洽,所以被稱之為「巴鐵」。在和中國的親密友好的關係中,國內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並且巴鐵與印度的對立關係更加嚴重,必然不會被印度給拉攏。而為了打破「馬六甲困局」,我國早在2008年中巴鐵路的設想中便提出了一種新方案。
最初設想是修建一條連接喀什與瓜達爾港的鐵路和一條與之並行的輸油管道。隨後開始策劃從巴基斯坦的瓜達爾市到中國喀什市的全程3000公裡鐵路,可以說這段鐵路的建成後中國可以直達中東,建成之後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一方面中國與中東國家及地區的貿易往來創建了更快,更加便利的途徑,更重要的是擺脫了海洋的限制,更自由地獲得更多的貿易機會。另一方面就是任何國家試圖想從控制海洋切斷中國的進口都是不切實際的了。如果我們將瓜達爾港與中巴鐵路好好利用起來,美印的「美夢」算是變成了泡影。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合作共贏,和平發展才能使得各國共同獲益。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世界人民是命運共同體,不管是哪一地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全世界人民,只有世界人民互幫互助,發展共贏這個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某些國家總是為了「一己私慾」試圖利用戰爭手段打破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