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在繼非法越線佔控後,又提出新的招式針對我國:封鎖馬六甲!
據印度防務新聞9月4日報導,在加勒萬河中國對峙後,印度目前期望將戰略重心放在馬六甲海峽。
報導稱,印度準將羅比·託馬斯近日撰寫一篇題為「利用印度的海上外交」的論文,在文中準將提到,中國對能源和貿易方面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國進出口歐洲及非洲貨物的交通之路。作為溝通兩洋三洲的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無疑具備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歷史上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有人曾斷言稱,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就能夠控制東亞,儘管在現代戰爭中這句話的效果要大打折扣,但是依然能從中看得出來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那麼問題來了,馬六甲海峽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公認的國際海峽,每天經過該海峽的船隻超過5萬艘,而這些船隻來自世界各國,印度想怎麼封鎖?
報導指出,印度可用通過外交途徑達到加強自身在馬六甲海峽影響力的目的,這樣就可以間接達到封鎖海峽的效果。何謂外交途徑?很簡單,找外援!
印度準將的論文中指出,印度可以通過與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潛艇和反潛艇合作等多邊軍事演習來加強合作關係,同時可以作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海軍夥伴加入馬六甲海峽巡邏隊,印度準將稱「因為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南端與馬六甲海峽非常接近,所以這是合乎邏輯的」。實際上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這四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十分反對海峽「國際化」以期四國共同管理海峽事務,但沒想到印度居然也想進入這個小圈子來湊熱鬧。當然,對印度來說其實不論能否進入所謂馬六甲海峽巡邏隊都無法達到它「封鎖」海峽的目的,所以印度最後還去找了一個強力「大腿」。
報導指出,印度提出的加強自身在海峽影響力進而「封鎖海峽」的計劃得到了一些美國專家的贊同,他們認為印度為了遏制中國而選擇採取外交途徑建立印太-南亞聯盟是與華盛頓的印太戰略相一致的,「這是合理的」。雖然這些美國專家的態度並不能完全代表美國,但是印度人很明顯地從中感覺到了支持,或許已經在準備實施這一戰略轉移。那麼一旦印度當真「封鎖」了馬六甲,我們怎麼辦?
實際上對於這一點局座張召忠早就給出了答案。張召忠表示我國早就意識到會有這麼一天,因此有三個「錦囊妙計」可破局:第一,我國和俄羅斯合作開發的北極航道;第二,中巴合建的瓜達爾港;第三,唯一馬來半島的泰國克拉運河。有這三條備用方案在,印度想通過馬六甲遏制我國發展的目的註定無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