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東北一直是最近幾年熱議的話題,關于振興東北的大策略上專家的意見是:以發展高精尖產業為主,以大連,長春和哈爾濱這些老工業城市為起點帶動東北的經濟。我們在專家的言語中根本聽不到農業這個字眼,我想沒有幾個專家認為農業可以拉動東北的經濟吧!我認為這些專家只所以不提農業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坐在工業這架馬車上,就得為工業說話,還有就是他們根本不了解農業。為什麼我要和專家唱反調?大家看看我的理由充分不充分?
對於一個飢餓的人與其看人家碗裡的肉多不如先吃掉自己碗裡的飯解決飢餓的問題
我們東北現在就相當於一個飢餓的人,養老金都無法自給自足了,難道還不能夠說明我們的困境嗎?前幾年我們東三省的經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最近幾年剛剛穩定了下來。可以說我們東三省剛剛緩過來一口氣,然而在這個時期我認為與其發展不靠譜的高精尖產業不如大力的整合我們現有的產業。工人要漲工資,農民要增收益在這個大家都吃的半包不餓的時期我們難道不應該把現有的問題解決了,然後在去談發展的問題嗎?
有人說了你說的啥意思啊?我解釋一下,在我們東北三省這裡,有太多的企業是包袱,根本沒多少利潤不說還佔用了大量的國家的資金,這樣的企業連年虧損大家認為這樣的企業養活他有啥用?勞民傷財罷了。還有其他的各種鋪張浪費和不合理建設這都會消耗巨量的資金,把這些資金整理出來用到對的地方將會產生核裂變一樣的效果。
資金的浪費只是冰山的一角,上情不能下達,群眾意見無法得到充分的考慮也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好的政策,到了下面層層的傳達下來基本上就沒有聲音了,到了農民這裡啥都沒有了。而農民有事情有意見,到了鄉裡就基本上算是到頭了。上下溝通不暢,無法打破溝通障礙使得上面瞎討論,下面只有幹鬱悶。所以我認為在東北目前要做的是杜絕浪費資源和揮霍國有資產去除毒瘤,加強底層群眾和決策層的對話渠道的建設才是當務之急。把這兩點做好了,東北的吃飯問題基本也就解決了。政通人和只是第一步,夯實基礎才能騰飛。
雞蛋碰石頭永遠是不可取的,攻其弱點才是制勝之道
在我們中國當下的經濟形勢下,資源產業是不可持續的不能作為發展的首要目標,而高精尖產業和金融產業南方的城市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短時間內要想超越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該避其鋒芒,揚長避短髮展我東北自己的特色產業。我們東北地大物博最適合的就是發展農業,在中國整個農業都落後於世界的大前提下,發展農業不但利於國家的根基穩固,更是我們東北絕地反擊的奇招。一提到農業很多人都認為農業不是賺大錢的產業,除非糧食危機,我要說你們這樣的想法非常的錯誤,為什麼這麼說?我來解釋一下。
農業不只是種地養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農業就是種地養豬,最多辦個大米加工廠。這是農業最初級的形態,農業涉及到種子培育,化肥加工以及相關的產業,生豬養殖以及相關的產業,還涉及到美容,醫藥,環保材料,造紙等等諸多的產業。可以說農業從最低級的種植莊稼,到高級的生物醫藥,再到我們最常使用的環保飯盒,可以說農業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農業是一個複雜的工業體系和農業生產體系的有機結合體,並不是單純的種地養豬,養牛。我們在來看我們東北的農業,連最基本的農業產業鏈閉合都沒辦到,怎麼就說農業不能振興東三省了。
我認為我們東北依託我們農業自願的優勢和工業的基礎,大力的發展農業以及相關的糧食加工業,食品藥品行業,以及種子培育,綠色可降解消費品等等。那麼在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東北再也不會讓一粒糧食流出去給人家供應原材料,也不會一個牙籤都要從南方運過來,我們東本不但實現了生活上的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依託優勢向南方輸送大批的成品賺取利潤,甚至走出國門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