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靠農業無法振興東北我卻認為唯有依靠農業東北才能富強起來

2020-12-16 東北農業觀察

振興東北一直是最近幾年熱議的話題,關于振興東北的大策略上專家的意見是:以發展高精尖產業為主,以大連,長春和哈爾濱這些老工業城市為起點帶動東北的經濟。我們在專家的言語中根本聽不到農業這個字眼,我想沒有幾個專家認為農業可以拉動東北的經濟吧!我認為這些專家只所以不提農業是因為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坐在工業這架馬車上,就得為工業說話,還有就是他們根本不了解農業。為什麼我要和專家唱反調?大家看看我的理由充分不充分?

對於一個飢餓的人與其看人家碗裡的肉多不如先吃掉自己碗裡的飯解決飢餓的問題

我們東北現在就相當於一個飢餓的人,養老金都無法自給自足了,難道還不能夠說明我們的困境嗎?前幾年我們東三省的經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最近幾年剛剛穩定了下來。可以說我們東三省剛剛緩過來一口氣,然而在這個時期我認為與其發展不靠譜的高精尖產業不如大力的整合我們現有的產業。工人要漲工資,農民要增收益在這個大家都吃的半包不餓的時期我們難道不應該把現有的問題解決了,然後在去談發展的問題嗎?

有人說了你說的啥意思啊?我解釋一下,在我們東北三省這裡,有太多的企業是包袱,根本沒多少利潤不說還佔用了大量的國家的資金,這樣的企業連年虧損大家認為這樣的企業養活他有啥用?勞民傷財罷了。還有其他的各種鋪張浪費和不合理建設這都會消耗巨量的資金,把這些資金整理出來用到對的地方將會產生核裂變一樣的效果。

資金的浪費只是冰山的一角,上情不能下達,群眾意見無法得到充分的考慮也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好的政策,到了下面層層的傳達下來基本上就沒有聲音了,到了農民這裡啥都沒有了。而農民有事情有意見,到了鄉裡就基本上算是到頭了。上下溝通不暢,無法打破溝通障礙使得上面瞎討論,下面只有幹鬱悶。所以我認為在東北目前要做的是杜絕浪費資源和揮霍國有資產去除毒瘤,加強底層群眾和決策層的對話渠道的建設才是當務之急。把這兩點做好了,東北的吃飯問題基本也就解決了。政通人和只是第一步,夯實基礎才能騰飛。

雞蛋碰石頭永遠是不可取的,攻其弱點才是制勝之道

在我們中國當下的經濟形勢下,資源產業是不可持續的不能作為發展的首要目標,而高精尖產業和金融產業南方的城市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短時間內要想超越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應該避其鋒芒,揚長避短髮展我東北自己的特色產業。我們東北地大物博最適合的就是發展農業,在中國整個農業都落後於世界的大前提下,發展農業不但利於國家的根基穩固,更是我們東北絕地反擊的奇招。一提到農業很多人都認為農業不是賺大錢的產業,除非糧食危機,我要說你們這樣的想法非常的錯誤,為什麼這麼說?我來解釋一下。

農業不只是種地養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農業就是種地養豬,最多辦個大米加工廠。這是農業最初級的形態,農業涉及到種子培育,化肥加工以及相關的產業,生豬養殖以及相關的產業,還涉及到美容,醫藥,環保材料,造紙等等諸多的產業。可以說農業從最低級的種植莊稼,到高級的生物醫藥,再到我們最常使用的環保飯盒,可以說農業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農業是一個複雜的工業體系和農業生產體系的有機結合體,並不是單純的種地養豬,養牛。我們在來看我們東北的農業,連最基本的農業產業鏈閉合都沒辦到,怎麼就說農業不能振興東三省了。

我認為我們東北依託我們農業自願的優勢和工業的基礎,大力的發展農業以及相關的糧食加工業,食品藥品行業,以及種子培育,綠色可降解消費品等等。那麼在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東北再也不會讓一粒糧食流出去給人家供應原材料,也不會一個牙籤都要從南方運過來,我們東本不但實現了生活上的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依託優勢向南方輸送大批的成品賺取利潤,甚至走出國門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專家說振興東北還是要靠大城市遭到農民怒懟:還想騙我們修房子
    振興東北這句話已經喊了喊了好多年了,我們農民是沒有體會到東北振興帶來的實際利益,反而是專家最近公然出來喊話,說:東北16,17,18三年的經濟增長雖然比較緩慢但是已經開始出現復甦的態勢了。還說未來我們東北的經濟還是要靠大連,長春以及哈爾濱這些老牌的大城市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 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角度去把握,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他強調,東北地區的振興發展,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
  • 資源豐富的東北為何農業沒有發展起來?真實原因讓農民難以接受
    東北地廣人稀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但是為何擁有豐富農業資源的東北,其農業發展速度反而如此的緩慢呢?關於東北農業和工業發展滯後有很多說法,有說東北人不行的,也有說東北沒有地理優勢的,還有說東北體制落後的,眾說紛紜。從來沒有人認真地分析東北農業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
  • 關於東北振興,習總書記如何謀劃——全方位振興東北的五大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在新時代,深入推進東北振興,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意義重大。
  • 振興東北推動者張國寶:東北的輕工業都垮了,我看到有企業家流著淚...
    導 讀   在今天召開的「2017東北科技金融與產業振興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原辦公室主任張國寶發表主旨演講,並談到了最近引起巨大爭議的《吉林報告》。  張國寶認為,產業的興衰發展是靠企業家精神、靠市場氛圍、靠自然秉賦來選擇的,這方面東北和南方比有差距。
  • 【觀見】東北人還能不能振興東北?聽聽一個「東北人」的聲音
    大連素來被認為是東北的上海,從地理位置、產業格局、洋氣程度等軟硬體方面看,這個對子結得合適。 另一條直線聯繫是浦東機場—長白山機場,很多上海白領喜歡去吉林長白山的旅遊度假區。我有個朋友是上海人,特別痴戀冰雪,連續多年冬季都要飛長白山度假。當然,黑龍江和上海也常有幹部交流,我的老家有一任市長,就是上海派去的幹部。
  • 東北振興的優勢在哪裡?
    東北振興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本世紀初,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到現在的東北振興。可是,如果從效果上看,東北振興可以說卻是越想振興,越是萎靡不振。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筆者認為,東北振興不能夠抄作業。不能夠抄襲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模式。
  • 振興東北經濟有效藥方是什麼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2003年國務院正式提出的戰略號召,如今10多年過去了,中央政府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也給予了大力傾斜,應該說東北經濟局面該有根本改觀,但時至今日,東北三省經濟不僅沒有好轉,反呈每況愈下之勢。其中原因在哪?
  • 解讀東北經濟衰敗根源「興於戰爭敗於和平」的東北經濟該何去何從
    不看歷史來談東北經濟都是片面的,也無法給出有效的「藥方「來治癒東北的」經濟衰退症「東北農業觀察出品興於戰爭敗於和平的東北經濟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北的經濟問題,東北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重工業完全得益於戰爭。
  • 振興東北首先要避免本土人才流失
    原標題:振興東北首先要避免本土人才流失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最近說,東北人口流失沒有那麼嚴重。但是要承認,10年流失的100多萬人中,很多都是高層、管理層的人才。振興東北,從未像今天這樣讓全國人民牽腸掛肚。全國經濟能否持續中高速增長,某種意義上說,成敗取乎東北。
  • 華泰宏觀:東北最終發展什麼產業要靠市場自然選擇
    我們認為東北經濟回落的長期原因是其政府主導、國企為主的所有制結構,及重工業、農業比重過大的產業結構,而根本的原因則是營商環境較差,我們認為只有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另外,我們不認為氣溫原因是拖累東北經濟的主要原因。
  • 專家:習總書記到東北調研給東北送去「大禮」
    在相繼考察了延邊、長春等城市後,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提出要加大對東北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習總書記此行釋放了哪些信號?將會對東北地區的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採訪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對此進行解讀。以下為訪談實錄。
  • 「規模為王」的農業時代為何美國大農場主卻連連破產?
    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規模在不斷地擴大,我們也都知道唯有擴大種植規模才能夠依靠農業維持生活。那麼我們想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嗎?美國的農業生產和保險體系如此發達,為什麼美國的農場主卻連連破產呢?規模為王的「鐵律」為什麼會被打破呢?我們農民應該在其中學到什麼東西呢?
  • 萬字長文告訴你:「振興東北」逆天行,「林毅夫藥方」不可期!
    那麼,東北問題的根源到底在何處,為什麼十餘年來的東北振興計劃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塞冬認為,我們需要從傳統思維中跳出來,先來看看東北這塊土地本身。  大家首先回憶一下這個地理知識:  中國是全球同緯度裡冬季氣候最冷的  下面是全球一月均溫等溫線地圖,中國的等溫線最偏南。
  • 中國高校之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位於黑龍江省歷史變遷東北農業大學1948年創建於哈爾濱,始稱東北農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第一所普通高等農業院校。歷經變遷,學校1981年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省屬重點院校,1994年與黑龍江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東北農業大學。
  • 探索「十四五」東北全面振興新路徑
    本報瀋陽訊(記者段樹軍 張徵 趙潤汐)主題為「『十四五』東北振興戰略實施路徑探索」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白沙島論壇12月19日在遼寧省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召開。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原材料工業基地,在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方面也佔有重要地位。東北地區要充分發揮自身基礎和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努力實現技術自立自強,為增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作出貢獻。武獻華說,近年來,遼寧省企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但較民企強省仍有較大差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遼寧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
  • 東北農業類最高學府,東北農業大學「3+1+2」新高考選科匯總!
    導讀:東北農業類最高學府,東北農業大學「3+1+2」新高考選科匯總!東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省部共建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是東北地區農業類最高學府。
  • 新一輪東北振興出發 「加減乘除」優化經濟結構
    新一輪東北振興出發。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公開發布。《意見》從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組織落實等方面,對全面振興東北作出了部署。
  • 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哪個更好?網友:看專業,選學校!
    提到東北我們首先想到肥沃的黑土地,東北豐富的農業資源、林業資源為東北的經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東北有兩所農林類的211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位於東北可以說是因得天獨厚的條件而存在。東北農業大學簡稱東北農大,是以農業科學為特色的專科型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東北農學學科的最高學府,可以說是東北第一農業院校。儘管是兩所優秀的211農林類大學,但是在學科實力上還是有些區別的。
  • 都說振興東北,到底要怎麼振興東北呢?
    從2003年開始,振興東北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當然,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因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如今面臨很多的問題,譬如經濟增速放緩、人才流失、產業需要轉型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振興東北到底應該怎麼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