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紅河州黨建引領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2020-12-20 金臺資訊

11月1日,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豔梅到紅河州博物館為全體黨員講授了一堂精彩的黨課。活動由紅河州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鄒雲峰主持,州博物館全體黨員參加。

黨課上,張豔梅圍繞關於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想;文旅融合提出的新時代意義;全州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以工作推進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四個方面,結合紅河州文旅融合發展以及博物館工作實際,進行了全面地分析和生動的闡述。

結合觀看今年國慶中秋兩節期間中央電視臺關於「文旅融合、體驗升級活動彰顯」的新聞報導和對「文化產業、旅遊產業、文旅融合、文旅業態」四個概念的闡述,張豔梅指出,應當深刻認識到在高質量發展目標下,文旅產業成為促進消費的重要領域,文旅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但也要弄清文旅融合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實。

隨後,張豔梅就紅河州文化和旅遊資源、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和態勢進行了詳細介紹,肯定了近年來全州文旅融合發展做出的努力和進步,同時指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故宮博物院近年來的轉變和發展、秦淮燈會、景德鎮千年瓷都文旅融合項目等為例,她分析了紅河州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辦法和路徑,並重點介紹了全州今後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思路和建設「十個一批」的主要任務。

針對博物館創新性發展,張豔梅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及建議,要以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開拓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新思路,讓觀眾能夠「把文物帶回家」,讓博物館的文物「活起來」。

最後,張豔梅講到,紅河州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大有可為,需要文旅人共同努力,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推動全州文化和旅遊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希望紅河州博物館不斷開拓創新,為全州文旅融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劉野嬌/文 陳建鋒/圖)

相關焦點

  • 「文旅+教育」開啟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為全面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探索「文旅+教育」的發展新模式,推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我縣積極組織開展了民族舞蹈、哈薩克文書法、哈薩克鐵爾麥、繪畫、口才、哈薩克式摔跤、電鋼琴、百人冬不拉、籃球等哈薩克族民俗文化親少年暑期個人興趣培訓班,促進民族非遺文化傳承和青少年教育相結合。
  • 以黨建為引領 以培訓為紐帶 助推伊寧市文旅深度融合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伊寧市文旅產業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加強南京—伊寧兩地文旅產業人才合作交流,不斷推動伊寧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伊寧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在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南京市對口支援新疆伊寧市工作前方指揮組的鼎力支持下
  • 書記談黨建|伍茸: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自去年以來,市文廣旅體局黨組牢固樹立黨建主責主業意識,文旅系統幹事創業氛圍明顯提升,黨建引領推動文旅融合成效顯著。 2 堅定文旅融合之路 自去年以來,我局積極推動潮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運河大腦」「「有聲文旅」...... 開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如何充分激活大運河文化、旅遊資源,從而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9月4日在無錫舉行的第二屆運博會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給出精彩答案。論壇成功開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江蘇省文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對照大運文旅公司發展定位,結合集團五年發展規劃,公司重點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布局包括省市兩級的智慧文旅平臺的投資、建設、研發和運營,著力打造成為以數字文旅平臺為內環,以旅遊目的地、文旅景區、旅遊打卡點等消費場景為中環,以「吃、住、行、遊、購、娛」等消費內容及衍生業務、產業為外環,構建同心圓發展、涵蓋文旅全產業鏈的綜合性文旅企業。
  • 以文促旅vs以文塑旅,文旅融合成了文字和口號遊戲?
    △時任文旅部部長雒樹剛在2018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公開了「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文中所引視頻、圖片均出自網絡公開報導)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部分參考資料:1.張玉玲:文旅融合:奔向詩和遠方(《光明日報》)2.文旅融合堅持有所融有所不融(《中國青年報
  • 龍門石窟 「三區」融合書寫文旅新篇章
    進入新時代,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緊緊圍繞洛陽市委、市政府對園區做出的園區、景區、社區「三區」融合發展的全新定位,錨定目標奮勇拼搏,以在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作示範、起引領的責任和擔當為己任,深耕細作這片文化沃土,全域謀劃發展藍圖,全力推進「三區」融合發展,奮力打造龍門園區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文旅融和之區」「生態文明之區」「宜居宜業之區」「傳承創新之區」,讓千年的世界文化遺產煥發出新氣象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屏南全域旅遊邁上新高度
    近年來,屏南縣借文旅融合發展「東風」,全面整合文化旅遊資源,以廊橋文化、黃酒文化、古民居文化、甘國寶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為基調,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眾多優質文旅產品,激發了多層次消費,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遊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 南通市文廣旅局召開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
    她表示,文廣旅局婦聯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將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團結和帶領文廣旅系統廣大婦女姐妹,和衷共濟,開拓進取,共同書寫南通文廣旅婦女工作新篇章,為促進南通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貢獻婦女半邊天的力量!
  • 文旅述評丨促文旅融合,擦亮「好客山東」金字招牌
    來源: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評論員 藺炳正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9月中旬舉辦,這是今年全省乃至全國文旅界的一件盛事。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通過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將為充分展示山東文旅融合發展新成就搭建重要平臺,對於激發文化旅遊消費、推動旅遊業復甦提振、有效發揮文旅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旅融合新知線上開講惠及更多旅遊從業者
    文旅融合發展是我國新時期建設文化強國、促進經濟內循環的新探索、新實踐,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培養一批有文化情懷、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創業技術、營銷經驗、領導能力的操盤手、帶頭人。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和引發的行業變化?如何把握時代趨勢推進融合創新,實現文化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 凝心聚力促發展 文旅融合開新局——榆林市橫山區推進文旅高質量...
    橫山區始終堅持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己任,堅持以黨建引領,強學習、抓落實,切實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文化惠民演出不斷。成功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春節聯歡活動等10餘場文藝晚會和陝西電視臺新聞主播走進橫山公益詩歌朗誦會。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到村組、社區惠民演出近300場,把黨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14位上海政協委員這樣建言「文旅融合」
    近年來,上海相繼出臺了「文創50條」「旅遊30條」等政策措施,市場主體的參與面逐漸擴大,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旅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文旅新業態發展態勢良好,出現了一批市場認可、質量較高的文旅精品。但文旅融合仍有一些問題和瓶頸亟須突破。
  • 【高質量發展看蘭山】蘭山區文旅融合,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華豐集團:黨建引領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蘭山區文旅融合,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蘭山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文旅惠民為切入點,以夜遊發展為突破口,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加快推動旅遊市場消費復甦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群眾文旅生活滿意度。
  • 文旅融合|2020,「航空+文旅」,起飛啦~
    通過開辦「360°印象航空城」創意文旅短視頻大賽,廣大影像愛好者和航空愛好者雲集航空基地,拍攝製作各類短視頻、Vlog,不斷傳播航空基地文旅魅力12月初,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千年古都·常來長安——遊十三朝古都,看十四運盛會」文化旅遊路演推介活動在京舉辦,航空基地作為代表團單位圍繞特色旅遊作精彩推介,以「航空+文旅」為紐帶,不斷深化陝西與北京在文旅領域的交流互通、融合共贏,共同營造廣闊發展前景。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農文旅融合,秀出一個運河名鎮
    地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核心區域的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正在用開放視野和包容理念,以吳江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為標誌,長漾裡、大龍蕩、運浦灣三大農文旅體示範區建設為核心,串聯愛慕、玫瑰園、紅雙喜等文旅融合節點,打造旅遊新地標
  • 昆明馬街街道打造環滇池黨建長廊「紅色文旅」百年馬街品牌
    近年來,昆明市西山區馬街街道立足城市特點,依託「一核、兩軸、三板塊、六區」產業發展布局,著力打造以融創文旅城為核心,輻射雲安會都、春雨937等項目的文創旅遊區;以「書記領航」環滇池黨建長廊品牌項目建設為契機,打造打造「黨建+文旅」百年馬街品牌。
  • 平涼:豐富文旅業態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十三五」以來,平涼市緊緊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的目標,持續深挖文化資源,延伸旅遊產業鏈條,全力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企石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企石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努力存續優秀傳統習俗、特色村落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基礎上,融入現代文化旅遊創意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動企石文化和旅遊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極具企石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不斷增強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企石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無錫走出「文旅興城」新路徑
    這也是無錫精準發力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詩與遠方「牽手」後,無錫文化旅遊產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文化企業數突破2萬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不斷湧現,去年接待遊客總數超1億人、旅遊總收入突破2000億元,「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擴大,無錫的「文旅興城」之路正越走越寬。
  • 徐州樂園文旅融合、好戲連臺 引領大淮海文旅產業
    徐州樂園,複製輸出到融合發展 徐州樂園位於徐州市風景秀麗的雲龍湖畔,是蘇高新股份立足長三角旅遊經濟,放眼全國旅遊布局,以「蘇州樂園」為模板,在徐州輸出的精品文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