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無錫走出「文旅興城」新路徑
這個金秋,嚴家橋在稻田裡玩起新花樣,通過種植創意稻田畫等方式,吸引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打卡,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轉變,打造出無錫文化旅遊的靚麗新地標。這也是無錫精準發力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含金量」大新政策激發新動力「10萬元獎勵對我們來說是雪中送炭,我們可以邀請更多的錫劇、評彈名家來戲碼頭表演,吸引外地遊客的同時,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無錫戲碼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先生表示,這筆新入「四上」文化企業獎勵對小微企業的發展是一種很大的肯定。
-
非遺扮亮滁州「雙節」文旅市場
今年國慶中秋兩節期間,滁州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打造跟著非遺遊景區品牌,在琅琊山風景區,唱響滁州文旅深融合。兩節期間,把優秀傳統文化送進景區、送到廣大市民和遊客身邊,讓廣大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滁州非遺的多彩魅力,打造了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間。鳳陽花鼓、全椒民歌、涼亭鑼鼓等優秀的傳統表演節目,使遊客欣賞到皖東的優秀民間藝術,抖空竹、撂石鎖等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給現場帶來了嗨起來的節日歡快氣氛。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以讓人感到親切的方式傳播給遊客,增進遊客對滁州的了解、提高對滁州文化的認同感。
-
解鎖雲南文旅新發展——造「乾貨」,我們是認真的
同時,新疫情之下,文化和旅遊更高質量的結合問題也顯得更為重要。文旅行業——機會與挑戰並存文化旅遊業一直是被看好的產業方向之一,在疫情挑戰之下,中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將迎來一個極為重要的轉型契機。但很多時候我們還只是停留在概念化的文旅層面,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是不同類型的文化與不同形式的旅遊業態相互選擇而形成新的共生體的過程。發展中的雲南文旅行業文旅融合併非簡單相加,如何以旅遊激活文化活力、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是雲南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課題。
-
胡世忠在萬安縣調研時強調: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動文旅相互...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全景吉安、全域旅遊」為主導,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切實推動文旅相互賦能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文旅經濟實力。 副市長朱新堂參加調研。 恰逢周末,萬安縣新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文化館內,市民們或三五成群潛心創作書法作品和水墨中國畫,或手捧《國學經典選讀》齊聲誦讀諸子百家小故事,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屏南全域旅遊邁上新高度
數據顯示,2019年,全縣共接待遊客623.71萬人次,同比增長23.7%;旅遊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34.5%。如今,文旅產業已成為屏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新亮點、新名片。如何讓紅色文化在新業態下重燃焰火?隨著近年來屏南縣「全域旅遊時代」揭開序幕,三萬裡村打破傳統方式,「玩」出文旅新玩法。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紅河州黨建引領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黨課上,張豔梅圍繞關於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想;文旅融合提出的新時代意義;全州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以工作推進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四個方面,結合紅河州文旅融合發展以及博物館工作實際,進行了全面地分析和生動的闡述。
-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臨泉走出「文旅興城」新路徑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臨泉縣積極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環格林童話世界榮獲「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臨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臨泉文化資源優勢,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打造中原旅遊目的地,引進中環格林童話世界,通過「文化與科技」融合,採用聲光電多媒體技術,把書本裡的夢幻場景裝進繽紛生活;通過「文化與娛樂」融合,使簡單機械式娛樂轉變為沉浸式娛樂,使遊客在享受驚險刺激的同時,接受文化的薰陶和洗禮;
-
深化文旅融合 推動創新發展 駐馬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
本屆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展期為5天,以"深化文旅融合,推動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為方向,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路模式,將舉辦開幕式、大型展覽、駐馬店市第三屆文化旅遊商品大賽和駐馬店主題文化實景演藝等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文旅成果,對接優秀項目,發布新技術,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
且以詩意共遠方——文旅融合的長春探索
從深挖文化創意資源到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從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到賦能全域旅遊發展,從冰雪、避暑休閒兩大品牌效應凸顯到公共文化服務惠及群眾……「十三五」期間,長春文旅優勢疊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和旅遊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上作出有益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項目如雨後春筍,全面激發發展活力,叫響長春文旅品牌,讓民眾樂享
-
文旅不等於文化+旅遊,而是融合新物種
;文旅產業的金山銀山之道,除卻房地產商開發的各種小鎮模式之外,文旅發展要會講故事,因為看不見的是文化,看得見的是旅遊,融合而出的新物種就是IP,繼而成為品牌。,如故宮IP模式,文旅產業鏈上的配套環節被邊緣化。
-
2020旅交會創新"雲展"線上線下同步 文旅融合色彩濃重
本屆交易會創新「雲展」,線上線下同步。除在線下為廣大公眾帶來海內外最新文旅優質產品外,本屆展會創新採用線上「雲展」形式,參展商將向廣大的海內外觀眾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文化和旅遊新資源、新產品。在交易方面,線上將與線下同步進行。在線上,買賣家展前通過線上預約洽談系統進行預約配對,根據成功預約場次展期在系統內通過視頻、語音、留言形式進行一對一線上洽談。
-
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今日啟幕|青島文旅集結,護航文旅藍海!
這是一次總結山東文旅發展經驗、展示山東文旅發展成就的大會,也是促進山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擴大「好客山東」美譽度的盛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為加快推動全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各方齊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2020年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濃厚氛圍,根據山東省政府工作協調會議和市委宣傳部要求,精心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參與會議。
-
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今日啟幕|青島文旅集結,護航文旅藍海
這是一次總結山東文旅發展經驗、展示山東文旅發展成就的大會,也是促進山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擴大「好客山東」美譽度的盛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為加快推動全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各方齊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2020年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濃厚氛圍,根據山東省政府工作協調會議和市委宣傳部要求,精心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參與會議。
-
融創文旅總裁路鵬:「融創文旅俱樂部」上線,再搭建一個線上開放式...
據了解,「融創文旅俱樂部」將為每一位會員定製專屬的「即想即樂」歡樂體驗,打造線上線下完整的全鏈路生態,賦能文旅大融合。其上線也是融創文旅集團提升消費者旅行生活體驗,促進多產業跨界聯合的重要創新舉措。籤約儀式期間,路鵬接受了界面旅行的訪問。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第十四屆鎮江金山文化旅遊節閉幕
首次開展「雲」遊鎮江,引入線上直播帶覽帶貨,積極探索將交流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舉辦了第六屆長三角慢生活旅遊峰會暨第四屆長三角慢生活旅遊目的地聯盟峰會,為鎮江文旅融合、文旅發展出謀劃策。舉辦電子競技大賽,發放20.5萬張,價值3384.6萬元的文旅消費劵,大力拓展文旅產業「吃、住、行、遊、購、娛」全產業鏈,積極拉動文旅消費,助力文旅產業發展。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為了持續推進文旅產業實現復甦回暖,本屆中山遊博會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展覽範圍、獎項設置、論壇會議等方面大力發展文旅景區板塊,提高文旅企業參展比重,並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文旅企業參觀參展,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
「自貿海南新機遇·文旅融合新發展」——海南旅遊和文化線上推介會圓滿落幕
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辦的「自貿海南新機遇·文旅融合新發展」—海南旅遊和文化線上推介會於2020年9月25日下午在海口香格裡拉大酒店落下帷幕。此次推介會通過BOLO旅遊同業交流平臺(菠蘿旅鏈)線上支持,旨在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和疫後旅遊復甦重啟,積極培育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充分展現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下海南旅文行業發展的新「魅力」。
-
文旅項目如何推進線上線下融合
第一、文旅項目線上引流,線下截流,回去返流,線上線下要高度融合;第二、文旅企業的產品需要同時開發線上線下,進行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線下重視產品創意性、唯一性、文化屬性、震撼性、差異化等,線上產品注重互動性、遊戲化、參與感等,例如動物園的主要產品是動物,線下飼養動物、遊客餵食、動物要稀奇等,線上可以拍動物起居等生活習慣的抖音、可以線上認養等等;第三、文旅項目的營銷要線上線下融合,既要和OTA等線上平臺合作,也要和線下旅行社合作,既要有自己的線下活動宣傳,也要有自己的線上自媒體;第四、文旅項目的文創產品和二銷產品的線上線下融合
-
更融合更科技更多樣!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全面升級
今年,在文博會的基礎上升級而成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於9月17日在山東濟南啟動,在展區設置、視覺設計、參展國家等方面都將有新突破,在延續歷屆文博會文化傳承的基礎上,文旅融合內容更加豐富、參展大咖更加多樣、「科技範兒」更加充足……「科技範兒」越來越強,不變的是以人為本近幾年來,「文化+」新領域持續成為文博會的特色
-
【文旅時訊】張寧在2020中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論壇上的演講(全文)
近年來,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不斷深化「三個最大」省情認識,在充分發揮生態價值、履行生態責任的基礎上,以建設文化和旅遊名省為目標,堅持融合發展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改革創新為動力,把「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要求與「對上負責、對下指導、對內融合、對外溝通」的新格局有效銜接,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發掘生態潛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