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0年婆婆,沒和兒媳鬧過矛盾,這是我見過比較明事理的婆婆

2020-12-11 騰訊網

婆媳之間有矛盾不僅會影響家庭的和諧,還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甚至還會導致離婚。其實,婆媳關係要想處好也不難。

我們這邊有個李阿姨,她和兒媳婦就沒有鬧過矛盾,經常有人說羨慕她和兒媳的關係。她說,想沒有婆媳矛盾,就要先做到這3點:

1、不要因為心疼兒子,包攬兒子該做的事

很多婆婆在做的事,其實都是在替兒子幹活。我也覺得兒子辛苦,但是,該他做的事,我會儘量讓他去做。

兒子下班後,我不讓他玩遊戲、玩手機,要幫忙帶孩子、做家務,這是作為丈夫應該做的。兒媳婦也上班,回到家也很累,我不能只心疼兒子,讓兒媳婦繼續受累。

陪孩子、照顧老婆孩子,這些都是丈夫應該做的,我不會讓兒子變得太懶。如果他們忙不過來,我可以幫忙,但是,兒子該做的就讓兒子去做。

至於兒子做的好不好,那就由兒媳婦去評判吧!

2、對兒子的付出,不想著從兒媳那裡得到回報

給兒子買房買車,不是給兒媳婦買的,兒媳婦只是使用了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是我兒子和孫子用的。所以,我不會說房子、車子和錢都給兒媳婦了,那是因為我們心疼兒子,在幫兒子。

兒媳婦嫁過來,給我們家生兒育女,她不欠我們家的,更不會覺得兒媳婦沒有良心,不懂得感恩。在兒子沒有結婚前,有錢了,我照樣給他洗衣做飯、買車買房,我卻不會要求兒子回報。

兒媳不上班,家裡沒有收入,那是自己兒子沒本事,不能怪在兒媳頭上。看著兒子壓力大,幫他們,那是在幫兒子。搞清楚這個問題,你就不會看兒媳不順眼,更不會說她沒良心,不知道感恩。

所以,如果願意幫兒子,對兒子的付出,我不會說成是給兒媳婦的,更不會想著從兒媳婦那裡得到回報,只要兒子孝順我們就行。

兒子該報答我們的養育之恩,幫兒媳我們是情願的,她只要做到一個兒媳婦該盡的責任就行。

3、不摻和兒子兒媳的事

兒子和兒媳的事,我不會去摻和,他們有矛盾,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有的婆婆心疼兒子,看到兒子兒媳有矛盾,恨不得替兒子去跟兒媳理論,那就是在火上澆油。原本只是他們的內部矛盾,我們摻和進去了,那就變得複雜了,矛盾也會升級。

兒媳婦上不上班、生男孩女孩、做不做家務,這些我都不管,只要我兒子願意,那就不管我的事。他們家裡即使成了垃圾場,只要他們看著順眼就行,多管那個閒事幹嘛呢?有時間,就幫他們打掃一下,絕對不要指責兒媳,畢竟咱自己的兒子也什麼都不幹。

說白了,兒子結婚了,他和兒媳是一家,我們老兩口是一家,是2個家庭。學會適時的退出來,既能幫助兒子成長,也是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能過得舒服點!

聽完李阿姨關於婆媳還有兒子的相處方式,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李阿姨這樣的想法,對於那些大包大攬的婆婆,她們是付出了不少,最後還不一定能落好。

大包大攬,反倒容易出現婆媳矛盾

有時候這些婆婆也挺冤,明明是出力、出錢,反而還受埋怨。那就是因為,你把兒子該幹的活搶著幹,心疼兒子,卻想著從兒媳婦那裡得到回報。

這個時候,婆婆做的多,心疼兒子,兒子自然是覺得自己的媽媽好,老婆就應該和自己一樣,也尊重媽媽。

自己的老婆也覺得冤枉,明明是替你兒子買的車、買的房,帶的娃,怎麼都說成是替兒媳買的?婆婆是為了兒子付出了,卻誤認為都是給兒媳的,最後婆媳矛盾肯定是少不了!

婆媳矛盾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錯,作為兒媳婦,不想有婆媳矛盾,也要認清這3點:

1、老公才是你該依靠的

賺錢養家,是你老公的責任,不是公婆的責任,所以,不要覺得公婆不幫忙是他們的錯,實際上是你老公的錯。

公婆把兒子養大了,讓他成家立業了,她們的撫養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如果還需要他們出一份力,那是因為你老公沒照顧好家庭。

當初嫁人的時候,咱嫁的是這個男人,也不是指望他父母生活,對不對?

2、學會尊敬公婆

有些公婆條件好,在經濟上給了不少幫助,那兒媳婦接受了,那就得學會感恩。想吃肉就要挨打,不能又想要公婆的房子和票子,還不想聽別人一句嘮叨話,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如果自己的老公能掙錢,不需要公婆幫忙,那你就完全可以不用看公婆臉色。如果公婆太過分,那你只有一個辦法,實現小家庭的經濟獨立。

結束語:

其實,婆媳之間,永遠存在著一個很重要,卻經常是透明人一樣的角色,那就是老公。

婆婆幫忙,那是看在兒子的面子上,他們是親娘兩,跟兒媳最多有1毛錢的關係吧!所以,婆媳兩個關係要想處好,必須有老公出面。

作為男人,自己要主動承擔,媽媽幫你幹活,你自然是覺得媽媽疼你,媳婦不懂事。如果換個角度,你嶽母來你家照顧你們,卻說是來照顧你的,你會怎麼想?多數氣得直蹦,會想:你是在替你閨女幹活,怎麼好像就是為我一個人做的了呢?

作為男人,自己該承擔的就要自己承擔,不要指望父母。指望父母了,就別讓老婆去替你還恩。所以,男人覺得婆媳矛盾中,自己什麼都沒做,還被誤傷了,其實你啥都沒做就是個錯啊!

婆媳之間,擺正自己的位置,互相尊重,相敬如賓,哪有那麼多婆媳矛盾?

婆媳親,全家和,希望每個家庭中,婆媳之間能少點矛盾,家庭和和美美!

相關焦點

  • 婆媳關係中,婆婆和兒媳該誰先示好?聽聽這個明事理的婆婆怎麼說
    每當說到婆媳關係,婆婆和兒媳就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很多婆婆認為,兒媳婦是晚輩,首先得兒媳婦敬重婆婆,對婆婆好,才能換回婆婆對兒媳婦的好,所以婆媳不和主要是兒媳的問題;也有很多兒媳認為,婆婆是長輩,應該以身作則,先表現出對兒媳的接納和關心才能換回兒媳的好,所以婆媳矛盾主要是婆婆的責任。
  • 「結婚8年,婆婆讓我天天洗碗」兒媳一個做法,讓自己後悔終生
    在他們談婚論嫁的時候,妙妙的婆婆倒是非常的大方,妙妙要10萬的彩禮,妙妙的婆婆從來都沒有還過價,直接就給了妙妙10萬塊錢。這讓妙妙覺得,她婆婆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相處的婆婆,她相信她以後嫁過去,肯定可以在婆婆家裡享福。當然,新婚之後,妙妙與她老公去度蜜月的這段時間裡,他們當然是非常幸福的。但是,當他們蜜月旅行結束回來之後。
  • 隔壁阿姨鼓動婆婆定家規,我回懟:怪不得您兒媳不孝順,活該
    小芸和丈夫志宏屬於自由戀愛,然後又經過相親,最後才結為夫妻。雖然在結婚前夕,兩家老人因為彩禮這些結婚瑣事鬧過不愉快,不過好在小芸和丈夫感情足夠深,加上小芸也懂得孝順公婆。時間長了,這些舊事就被拋之腦後了。
  • 10年來一直討好婆婆,發一次脾氣被罵裝乖乖女,還要繼續忍?
    小錦的性格溫柔,說話從來都是細聲細語,從沒有見過她和誰吵過架。和老公結婚後,便和婆婆一起住,在生活上小錦更是勤儉持家,人人都稱讚她是個賢惠的好妻子。可唯獨婆婆怎麼看她都覺得不順眼。因為小錦老家是農村的,婆婆認為小錦能嫁到城市裡,應該感恩戴德。
  • 兒媳給婆婆過生日花2萬,讓婆婆花200救急,卻被告知:別花我的錢
    文/涵美一01小玉和婆婆的關係算得上融洽,因為不住在一起,雙方基本上沒鬧過矛盾。本以為這種狀態能一直維繫下去,直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她改變了對婆婆的看法。過了不久,婆婆又接連打了幾個電話,被小玉拒接之後她便發了一段微信,質問小玉為什麼還沒把200塊錢給她。想著也不是太多錢,再加上自己一時也顧不上,小玉便回了一句,讓她先付一下。本以為婆婆可以諒解,誰知,她不滿的發來了一段語音:憑什麼讓我掏錢啊?我沒有錢,幹嘛要花我的錢!
  • 婆婆在生孩子一事對兒媳、女兒區別對待,女兒:媽,我才是外人!
    文/涵美一圖/來自網絡,侵刪有一個明事理的大姑姐是什麼體驗?發小七七告訴我,別人的婆媳矛盾大都依靠老公去維繫、調解,而她和婆婆的關係卻主要是靠大姑姐。孕晚期的時候,七七肚子太大,行動不便,再加上雙腳浮腫,因此,洗腳和內衣的清洗都會讓丈夫幫忙,而每次,只要被婆婆看見,她總是會拉著臉嘟囔「他長那麼大,我都沒讓幹過這些……」這一系列的生活瑣事讓婆媳兩個人鬧得有些不愉快,但想到婆婆畢竟大老遠過來幫忙,再加上不想讓丈夫在中間為難,七七還是會儘可能的讓婆婆「看順眼」。
  • 兒媳回鄉下看婆婆,買了十斤豬肋排,回來就和丈夫提離婚!
    其中最讓女人頭疼的問題,不是丈夫孩子,而是婆婆。婆婆在婚姻裡,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很多婚姻幸福與否,與她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明事理,懂得體諒兒媳的婆婆,無形中會增進夫妻感情;一個愛多管閒事,無理取鬧的婆婆,嚴重的情況下會成為夫妻離婚的「兇手」。
  • 我逛街遇到前婆婆,她吐槽現任兒媳是母老虎,不被同情,反被嘲諷
    素晴因為忍受不了前夫是媽寶男選擇離婚,從此她再也沒關注過前夫的生活,逛街遇到婆婆和她訴苦,事後她和閨蜜偷著樂。01二人相親認識一年,第二年初就結婚了,沒有想到他是媽寶男。一個巴掌拍不響,婆婆也喜歡介入他們夫妻之間多管閒事。即便素晴的前夫不是媽寶男,但只要婆婆過多地幹涉夫妻倆過日子,矛盾終有一天會爆發。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小循環,有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和要完成的事,婆婆摻和一腳,就會破壞原有的平衡。夫妻倆過日子,長輩觀望即可,成年人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私事,長輩真的沒必要參與。
  • 婆婆怒責兒媳沒理由離婚,兒媳的回懟婆婆低下頭
    01 一位婆婆聽兒媳說要離婚,她怒責兒媳,我幫你帶孩子還幫你做飯,我兒工資也大部分交給你了,你還有什麼不滿足,還要離婚。這位被指責的兒媳,就是秀珠,秀珠高中畢業就開始了打工,她也曾經談過兩個對象,都「」無疾而終」。在秀珠二十五歲時遇見了高中同學小川,上學時兩個人就互有好感。
  • 兒子背叛婚姻,婆婆卻甩了兒媳一耳光,兒媳:慈母多敗兒,真可悲
    就像有些人信誓旦旦說一生只愛某個人,結果沒過幾天就變心一樣,阿彭在婚後沒多久也變心了。 一個人經歷了「從不愛到愛」的轉變以後,往往不會變心。但一個人經歷了「從愛到不愛」的轉變以後,往往再也不會愛了,這對那個被愛過的人來說,如果無力回天,放棄是最好的選擇。
  • 平安夜,兒媳為全家發蘋果,婆婆:「我不過聖誕節」
    則比較戀舊,對過去的時光無限懷念。生活有時很烏龍,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會興起很大的波瀾。比如教育孩子,比如飲食起居,甚至拉家常,有時都能引起雙方的不悅。其實,大家本性都不壞,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小薇這幾天氣壞了,主要是婆媳矛盾。平安夜前夕,小薇特意買了10幾個大蘋果,把它們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包了起來。
  • 婆婆過生日,公公扔了蛋糕,掀了桌子,老兩口的婚姻湊合了大半生
    金女士也是好意,她想撮合公婆,畢竟好歹是婆婆生日,公公應該會給婆婆一個面子。但是誰料到金女士的公公直接鬧大了,上去就生氣地打翻了蛋糕,這還沒完,還把一桌子菜全給掀了。公公這麼衝動,一大家子人全給愣住了,把小孩子都給嚇哭了。金女士的婆婆也不說話,但是金女士看得出來,婆婆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 婆婆把兒媳當搖錢樹,兒媳累倒進醫院,婆婆:你告訴我銀行卡密碼
    概述:有的婆婆會把兒媳當成外人,她會認為女兒和兒子才是自家人,兒媳即便再好再親,她有的婆婆甚至還會把兒媳當成搖錢樹,而這都是不應該的,兒媳並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她給婆婆錢是出於尊重、孝敬,但是不給也無話可說。
  • 兒媳愛玩手機,婆婆勸離婚:一碗湯的距離才是婆媳的安全距離
    我是芒果六斤半,時間不自由的自由人一枚,所有的故事都有始有終,謝謝關注!今天在網上看到有人討論這樣一個話題:兒媳不會做飯,每回吃完飯既不刷鍋又不洗碗,只顧低頭玩手機,我該不該勸兒子離婚?但是婆婆因為吃完飯,媳婦不洗碗,低頭玩手機的事情,就動了勸兒子離婚的心思,我認為這樣的媽媽絕對是孩子婚姻路上的阻力軍。婆婆不能因為兒子娶了媳婦,就可以為所欲為,畢竟這姑娘在娘家也未必是做家務事的。關於這個話題,我的鄰居張阿姨就比較明事理。
  • 「兒媳,婚房憑什麼寫你的名字?」「婆婆,我憑什麼照顧你?」
    我的表姐,今年5月份結婚,打算近期買房,公公婆婆辛苦一輩子湊夠了首付,一家人商量好了,婚後貸款就由小兩口承擔,可就在認籌辦理手續的時候,婆婆表示房產證上不能寫兒媳婦的名字,想到自己將後來還要承擔房貸,還要照顧公婆,自己心有不甘,這完全不拿自己當一家人。
  • 「兒媳,這都晚上10點了,沒看見13口人都沒吃飯嗎」「我吃過了」
    得罪兒媳的同時,還讓兒子對自己非常不滿意,何苦呢。孫月剛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一直住在老家,婆媳倆只有過年才見一次面,說不上多親近,但也沒有什麼矛盾可言。孫月覺得這樣的狀態挺好的,偶爾見一次面客客氣氣的,雖然叫婆婆一聲「媽」,終究沒有母女的情分在,表面上和和睦睦就行了。
  • 兒媳前去支援武漢,婆婆每天給兒媳發紅包,原因:確認平安
    02然而最近有一位婆婆和兒媳婦的故事曝光,可謂是讓不少網友直呼羨慕,直呼「這樣的婆婆給我來一打。」那麼這對婆媳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以至於讓如此多的網友,都羨慕不已。李施穎說:婆婆當天幫我收拾行李的時候,眼淚都不自覺地流下來了。03李施穎出發後,婆婆發來信息說「平安回來,老媽給你準備一個大紅包哈!」,看到婆婆關心的話語,李施穎回復婆婆道:要的,先發一點,我沒帶現金,微信錢不多。」
  • 懷孕兒媳吐槽婆婆做飯難吃:「不知道這幾十年他們家人怎麼過的」
    最近有一位兒媳,跟我吐槽自己的婆婆做飯難吃。她說:「我從嫁過來幾乎就沒吃過一頓飽飯,你不知道我婆婆做的那個飯菜有多難吃,不僅賣相全無,就連味道也是奇怪得很,以前我還能勉強忍著吃兩口,可現在我懷孕了,真的是一口都難以下咽,我不知道這幾十年他們家人都是怎麼過的,吃著這樣的飯菜還有什麼心情好好過日子。
  • 兒媳嫌棄婆婆做飯太難吃,每天和老公點外賣吃,婆婆委屈得不行
    我本來覺得挺好,婆婆照顧我,也算是美事一樁,沒曾想,噩夢開始了,婆婆不怎麼會做飯,第一次做的時候,我忍著噁心吃了下去,後來,吃壞了肚子,把老公嚇得夠嗆,再也不讓我吃他媽做的飯了。婆婆有點不高興,她有一次和我語重心長的說:「小斕啊,不是媽說的多,你這不吃家裡的飯,外面的也不乾淨,那你說你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嗎?
  • 「兒媳不肯做飯,可憐我沒飯吃只能泡麵」婆婆發朋友圈結果被打臉
    有些是婆媳之間的矛盾,有些是對未知的恐慌和困惑,我解答的過程中,也會跟著他們思考,受他們的啟發,然後更加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值得考慮,這對很多未婚的女孩很有幫助,對已婚的女人也很有啟發。態度是討好嗎?丈夫倒也還好,是個和小祈脾性比較相似的老實男人,踏實肯幹,務實也算是有能力,兩人相處,雖然不如一般的小夫妻一樣甜蜜,倒也算是相敬如賓,過得安穩。只不過小祈的婆婆,並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