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用一場敗仗建立了一個愛國神話,建立了俄羅斯人無私英勇

2020-12-18 百家號

「塞瓦斯託波爾的史詩」把軍事上的失利描繪成了俄羅斯的全民勝利。「塞瓦斯託波爾陷落了,但是如此輝煌的抵抗,俄羅斯人應該以此為傲,這樣的戰敗抵得上一場精彩的勝仗」,一位十二月黨人寫道。俄羅斯人用一場敗仗建立了一個愛國神話,建立了俄羅斯人無私英勇、堅韌毅力和獻身精神的國家敘事。詩人們將其與1812年的精神相提並論,就像阿列克謝·阿普赫京(Aleksei Apukhtin)在他著名的敘事詩《塞瓦斯託波爾戰士之歌》(「A Soldier's Song aboutSevastopol」,1869年發表)中所做的那樣。在19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許多俄羅斯學校的學生都學過這首詩:我要唱的,小夥子們,不是一首快樂的歌;它講的不是一場勝仗不像我們的父輩在博羅季諾,也不像我們的祖父輩在奧恰科夫唱的那樣。

我要唱給你聽,一團塵土如何在南方的田野高高捲起,無數的敵人登上岸來他們前來進犯,把我們打敗。我們被打敗了,但從此以後他們卻再也不敢前來進犯,我們被打敗了,但敵人卻就此離去鼻青臉腫地逃上帆船。我要唱給你聽,丟下舒適的家園地主如何加入民兵武裝,告別棚屋裡的妻子農民如何志願參戰。我要唱給你聽,部隊如何越變越強,勇士們從各處而來,如鋼鐵般健壯。知道自己將一去不回,他們虔誠地赴死疆場!我們美麗的姑娘如何成為護士為苦悶的醫生分擔,我們的每一寸土地都要敵人付出血的代價;在濃煙與烈火中,在手榴彈的巨響中,在四周一片轟鳴聲中,一個個碉堡隱隱出現,像冷峻的幽靈一般,稜堡漸漸地蔓延——殺戮持續了十一個月,這座神奇的要塞,俄羅斯的盾牌,俄羅斯英勇的兒子們每天都在這裡被掩埋……

我唱給你的歌不是歡樂的曲子:但它不比勝利之歌少一丁點輝煌就像我們的父輩在博羅季諾,我們的祖父輩在奧恰科夫唱的那樣。 這就是託爾斯泰寫作他的「民族史詩」——《戰爭與和平》的背景。把拿破崙戰爭當作俄羅斯民族覺醒的時刻這一概念,反映了託爾斯泰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目睹俄羅斯人民英勇行為之後的內心歷程。在書中所述的故事中,通過參加一場抗擊外國入侵的戰爭,歐洲化的貴族重新發現了「俄羅斯信念」,農奴戰士的愛國精神得到了認可,為俄羅斯的民主建國奠定了基礎。《戰爭與和平》寫於1862年至1865年,當時正是農奴獲得解放後的頭幾年,俄羅斯社會的自由派人士將國家改革以及地主和農民階層之間的和解作為理想。託爾斯泰原來打算將這本描述十二月黨人的小說背景設置在克裡米亞戰爭之後,早期手稿名叫《十二月黨人》(「The Decembrist」),其中男主角在西伯利亞流放三十年後被釋放回來,捲入了1850年代後期知識分子階層尋求變革的騷動之中。

此時亞歷山大二世剛剛即位不久,俄羅斯進入了第二個亞歷山大時期(Alexandrine reign) ,跟1825年一樣,人們對改革的期待亦非常急切。但是託爾斯泰對十二月黨人的研究越多,就越認為他們的理論根源來自1812年戰爭,於是將《戰爭與和平》故事發生的時間也做了修改。克裡米亞戰爭讓人們對俄羅斯的民族性格產生了新的認識,因此戰後對1812年戰爭的記憶也出現了激烈的爭執。像託爾斯泰這樣的民主派,受到俄羅斯農民戰士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所做犧牲的鼓舞,將1812年戰爭視為一場人民的勝利,依靠整個國家的愛國精神贏得。但是對保守派來說,1812年戰爭是俄羅斯世襲制度的神聖篇章,是俄羅斯貴族靠一己之力把歐洲從拿破崙手下拯救了出來。

對克裡米亞戰爭的紀念也被捲入類似的意識形態衝突中。保守派和宗教領袖們將其描繪為一場聖戰,俄羅斯參戰是因為肩負著上天授予的捍衛東正教的使命。他們聲稱俄羅斯沒有辜負這一使命,因為在克裡米亞戰爭之後,國際社會宣告將保護奧斯曼帝國內的基督徒,而且正像俄羅斯在戰前要求的那樣,《巴黎條約》確保耶路撒冷和伯利恆聖地將維持現狀。在他們的文字和布道中,克裡米亞的守衛者被描繪為勇敢無私的基督教戰士,獻上生命成為「俄羅斯聖戰」的烈士。他們再次強調克裡米亞是基督教傳到俄羅斯的聖地。克裡米亞戰爭剛一結束,俄羅斯帝國皇室就試圖把對這場戰爭的紀念和1812年戰爭的記憶聯繫起來。當塞瓦斯託波爾陷落的消息傳來,沙皇重返莫斯科的舉動被塑造成是對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在莫斯科人的歡呼聲中重返舊都的重演。

在1856年,沙皇特意將登基的日期推後到1812年打敗拿破崙軍隊的博羅季諾戰役勝利紀念日。做出這一姿態的目的,是為了消弭克裡米亞戰爭失敗的痛苦,並且以過去的輝煌勝利把皇室和人民團結在一起。但是對於託爾斯泰所處的民主派知識分子圈裡的人來說,把克裡米亞戰爭和1812年戰爭聯繫在一起的紐帶,不是沙皇的神聖使命,而是俄羅斯人民的愛國精神,他們為保衛自己的祖國而奉獻生命。然而俄羅斯人民到底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卻不容易計算清楚。沒有人確切知道有多少戰士陣亡。

俄羅斯方面從未統計過準確的傷亡數字,許多涉及重大損失的信息都被軍事當局歪曲或掩藏了。不過據估計,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各大戰場陣亡的俄羅斯士兵總數在四十萬至六十萬人之間。戰爭部的軍醫部門後來發表數字,顯示在1853年至1856年的四年間,軍中共有四十五萬零一十五人死亡,這可能是最準確的估計了。 在沒有準確數字的情況下,在民主派的想像中,人民的犧牲被拔高到了一個神話般的高度。在俄羅斯人的共同記憶中,塞瓦斯託波爾本身也被提升到了一個近乎神聖的地位。

戰爭一結束,對圍困期間倒下的英雄的紀念就已經開始了,這些紀念活動並非出於政府或官方命令,而是由平民自發組織的,由老兵團體和家人修建紀念碑,或是用公眾捐獻的資金興建教堂、墓地,建立慈善基金。這些民間造神運動的焦點是對納希莫夫、科爾尼洛夫和伊斯託明(Istomin)三位海軍上將的紀念。三人都是塞瓦斯託波爾保衛戰的烈士,被神化為「愛民將軍」,全心關懷手下士兵的福祉。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用一場敗仗建立了一個愛國神話,建立了俄羅斯人無私英勇
    「塞瓦斯託波爾的史詩」把軍事上的失利描繪成了俄羅斯的全民勝利。「塞瓦斯託波爾陷落了,但是如此輝煌的抵抗,俄羅斯人應該以此為傲,這樣的戰敗抵得上一場精彩的勝仗」,一位十二月黨人寫道。俄羅斯人用一場敗仗建立了一個愛國神話,建立了俄羅斯人無私英勇、堅韌毅力和獻身精神的國家敘事。
  • 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竟然是日耳曼人建立的
    今天的俄羅斯從歷史角度追根溯源,是直接來源於莫斯科公國,而莫斯科公國在原則上是屬於基輔羅斯公國的諸侯國,因而俄羅斯史學家往往就會將基輔羅斯公國視為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而基輔羅斯公國從何而來?它的統治階級主體來源於西方的日耳曼人。
  • 日耳曼人是怎樣建立起早期俄羅斯政權國家?
    俄羅斯人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從斯拉夫人分出來後,主要是在東歐平原或叫俄羅斯平原定居下來。從公元六世紀開始,這些東斯拉夫人由最初的許多幾戶幾戶人家一起慢慢發展成為許多小部落,最後經幾百年的發展。到了九世紀初期,漸漸的發展成由原來的幾百個小公國,發展成兩個重要的強大的公國,分別是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公國和基輔公國。
  • 悍勇斯拉夫人一:俄羅斯、波蘭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
    > (索布人為一個分布範圍極小的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德國的薩克森與布蘭登堡兩州境內。 c,東斯拉夫人分布在東歐地區: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盧森尼亞人。
  • 著急也沒有用,俄羅斯在北極建立軍事基地,美國出面阻止為時已晚
    由此來看,如果俄羅斯這個項目落成,可以令俄羅斯軍方在北極地區具有顯著優勢,它有助於溫度較低並且結霜的遠北地區建立新的機場和軍事基地,項目完成後,可使跑道能夠接收基地運輸物資的飛機。從軍事方面來講,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建立的這座軍事基地,在位置上非常關鍵,它能夠更有利地控制整個北半球,如果在北極地區部署遠程武器,它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北半球的任何目標實施打擊。
  • 沙特外交大臣與布爾漢討論俄羅斯在蘇丹建立軍事基地問題
    沙特外交大臣(左)當地時間8日離開蘇丹外交部大樓 艾哈邁德·法德爾-喀土穆 2020年12月10日 據知情人士說法稱,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舉行了會晤,雙方就先前達成的在紅海沿岸城市蘇丹港建立俄羅斯海軍基地協議進行了討論
  • 繼中國海外海軍補給基地建立,俄羅斯也在該戰略要地建立軍事基地
    對此,美國《防務新聞》曾發表文章表示俄羅斯向在吉布地建立海軍補給基地,但是吉布地先與中國籤署協議後,一直未與與俄羅斯籤署協議。俄羅斯苦尋無果之際,今年地處紅海的蘇丹向俄羅斯遞出了橄欖枝,同意俄羅斯海軍在該地區駐軍建立補給基地,雙方協議在近日達成之際,俄羅斯防務評論員高興地稱此次海軍基地的建立是俄羅斯「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 繼中國海外海軍補給基地建立,俄羅斯也在該戰略要地建立軍事基地
    對此,美國《防務新聞》曾發表文章表示俄羅斯向在吉布地建立海軍補給基地,但是吉布地先與中國籤署協議後,一直未與與俄羅斯籤署協議。俄羅斯苦尋無果之際,今年地處紅海的蘇丹向俄羅斯遞出了橄欖枝,同意俄羅斯海軍在該地區駐軍建立補給基地,雙方協議在近日達成之際,俄羅斯防務評論員高興地稱此次海軍基地的建立是俄羅斯「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 俄羅斯人不治愛滋病,因為這是西方杜撰的神話?
    愛滋病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俄羅斯,部分原因在於網上反西方的陰謀論力量始終鼓吹,所謂的愛滋病病毒只是西方國家杜撰的神話故事。 據「煎蛋」網12月10日援引法新社最新的報導,俄羅斯的網絡社群、論壇和聊天室最近反覆發生多起否認愛滋病毒和愛滋病存在的群體網絡行為,平均有數千名用戶參與討論。
  • 卡拉巴赫的俄羅斯國旗嚇到了提比里西,拉美國建立軍事基地
    同年5月,北約在瓦齊亞尼開設了一個作戰訓練中心。很明顯,俄羅斯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但他會有什麼反應呢?「在幕後」喬治亞很可能會給這樣的禮物:在其領土上建立一個美國軍事基地……瓦齊亞尼空軍基地,在蘇聯時代,它是蘇聯五大軍事機場之一。現在美國人正在升級為他們的軍用運輸機。
  • 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如何建立的?海盜起了大作用!
    862年,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留裡克王朝建立。那麼,這個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可能誰也沒想到,海盜起了大作用!
  • 俄羅斯法官宣稱:蘇聯是非法建立的國家,克裡姆林宮火速表態
    據俄羅斯媒體近日報導,日前俄羅斯憲法法院的一名法官的言論,吸引了輿論關注。這位叫康斯坦丁·阿拉諾夫斯基的法官,在審理一起關於蘇聯時期房屋所有權糾紛案件的時候宣稱,蘇聯是一個非法建立的國家。一番言論可謂驚爆四座,掀起了在俄羅斯境內的一場大論戰。
  • 俄羅斯與德國建立氫能合作夥伴關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俄羅斯和德國商會在7月7日表示,兩國企業已提議擴大能源關係,並建設一座制氫廠。 「俄羅斯和德國應利用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多年成功合作的優勢,密切合作開發氫能和氣候友好型技術,以促進未來發展。」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政府支持在納卡地區建立俄羅斯軍事...
    未被國際社會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政府對俄羅斯維和特遣隊擴大規模和在當地建立俄羅斯永久性軍事基地作出了積極評價。「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總統顧問達維德·巴巴揚在接受俄新社採訪時表示,從長遠來看,在卡拉巴赫地區建立俄羅斯軍事基地有利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安全和穩定。
  • 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俄羅斯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俄羅斯的茶文化也是來自中國的。新中國建立初始,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就對中國提供過大量的幫助,包括工程、教育、工業、科技等等,從那個時候開始,中蘇(俄)關係就進入了實質性的發展。其實俄羅斯人一直非常關注中國和中國人,無論是已經移居國外(相當一部分去了美國)的前蘇聯的俄羅斯人,還是目前在俄羅斯國內的人,都非常關注中國。
  • 卡拉巴赫的俄羅斯國旗嚇到了提比里西,拉美國建立軍事基地
    同年5月,北約在瓦齊亞尼開設了一個作戰訓練中心。很明顯,俄羅斯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但他會有什麼反應呢?「在幕後」喬治亞很可能會給這樣的禮物:在其領土上建立一個美國軍事基地……瓦齊亞尼空軍基地,在蘇聯時代,它是蘇聯五大軍事機場之一。現在美國人正在升級為他們的軍用運輸機。
  • 媒體:俄羅斯計劃建立統一遊客信息電子資料庫
    人民網莫斯科6月26日電 (記者華迪 實習生付乃浩)據「今日俄羅斯」援引《消息報》消息稱,俄羅斯或將建立遊客信息電子資料庫以便統一管理和統籌遊客信息
  • 中國移民受關注 俄羅斯官員稱不允許建立唐人街
    文章內容如下:  俄羅斯移民官員說,中國移民給俄羅斯帶來問題,俄國政府絕不允許中國以及其他外國移民在俄羅斯建立類似唐人街那樣的移民社區。有關專家認為,雖然俄羅斯同中國的政治關係日益密切,但中國移民問題仍然成為俄國各界關注的焦點。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政府支持在納卡地區建立俄羅斯軍事...
    未被國際社會承認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政府對俄羅斯維和特遣隊擴大規模和在當地建立俄羅斯永久性軍事基地作出了積極評價。「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總統顧問達維德·巴巴揚在接受俄新社採訪時表示,從長遠來看,在卡拉巴赫地區建立俄羅斯軍事基地有利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安全和穩定。
  • 俄羅斯和土耳其大戰200多年,其原因竟與兩國建立的相似性有關
    近代,當歐洲人崛起於海上之時,整個亞洲大陸被五大帝國所分割,即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波斯的薩非王朝和愷加王朝、印度的莫臥兒王朝、中國的明清兩朝。在這五大帝國中,中國獨佔東亞,莫臥兒王朝佔據南亞,而位於中東和東歐的奧斯曼、波斯、俄羅斯三大帝國則爭霸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