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新媳婦為何腳不能落地,要由兄長背上轎?

2020-12-16 民間故事者

新娘子上轎有很多講究,其中最普遍的習俗是新娘子的雙腳不能落地沾灰。據調查,有這種習俗的除漢族以外,還有回、滿、苗、彝、土家等二十來個少數民族。為何不能踩地呢?說法很多,最主要的說法是這樣幾種:一,是怕沾走了娘家的灰土,帶走了娘家的福氣;二,是由於新娘戀家,不願離開故土;三,是由於新娘子身上有「穢氣」,妖魔鬼怪極易附身,若上轎時腳踏地面,地上的妖魔鬼怪和邪氣就會上身而被帶至婆家;四,是說有些娘家為了表示自己的女兒身份高貴,以示「超塵脫俗」。諸多說法中,又以第一種最為普遍。既然新娘子雙足不能落地,那又如何上轎呢?辦法很多,如讓新娘子在紅緞繡花鞋的外面,再套上父兄的大鞋,走著上轎,上轎後再脫掉父兄的大鞋;或者在地上鋪上紅氈或草蓆子,讓新娘踏著紅氈或草蓆上轎。最常見的辦法是用新娘子的親哥哥或背或抱著上轎,如果沒有兄長,則由娘家舅舅背上轎。為什麼要由哥哥背新娘上轎呢?這裡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伏牛山有一戶人家,除了夫妻二人之外,還有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全家人除了耕種幾畝薄地外,丈夫還不時帶上獵銃上山打獵,因此生活過得倒也紅火。就在兒子十二歲那一年,獵人的妻子又懷孕了。那時候,一家人家添丁,可以說是最大的喜事了。因此,當獵人得知妻子又懷孕了,別提多高興了。獵人的兒子叫鐵蛋,獵人問兒子:「鐵蛋,你希望媽媽生個弟弟還是妹妹?」鐵蛋不假思索的說:「妹妹。」十個月後,鐵蛋媽果然生了個女兒。可是,令大家失望的是,女兒一生下來就沒有眼睛和耳朵。當地的神漢和巫婆說,獵人妻子生下來的是一個妖怪,如不趕快丟掉,全家人和整個村莊,從此就不得安寧。獵人一聽害怕了,便抱起剛出生的女兒,要送到離村子很遠的大山裡丟掉。鐵蛋聽說爸爸要將妹妹丟掉,心裡很難過,他想,儘管妹妹沒有雙眼和兩耳,但畢竟是一條生命,為什麼僅憑神漢和巫婆的一派胡言就將她丟掉?這裡山高林密,常有野獸出沒,把她丟到山裡,豈不是要將她拿去餵野獸嗎?因此,當父親抱著妹妹一出門,他便偷偷跟在他的身後,他要保護妹妹的生命安全。獵人沒有發現兒子跟在後面,到了大山裡,將女兒丟在一個水潭邊,也不管女兒哭得有多傷心,就轉身離去了。鐵蛋等父親一走,便跑了過去,將妹妹抱起來,朝四處看了看,見附近有一個山洞,便將妹妹送進山洞放好,就回去弄吃的。他年紀雖小,但也知道如果妹妹吃不上奶水,即使不被野獸吃掉也會餓死的。他要回去向村裡有奶水的嬸嬸們討奶水。

村裡的嬸娘們,見他這麼小的年紀就如此懂事,便毫不吝嗇地擠出自己的奶水交給鐵蛋。鐵蛋討到了奶水,就趕回山洞。不想走到洞口,竟意外的發現一隻母鹿,正匍匐在地上,讓妹妹吮吸它的奶頭。妹妹含著母鹿的奶頭,咂咂有聲,好像十分愜意。鐵蛋一見此情此景,眼淚都流了出來。他想,連動物都知道憐惜妹妹的幼小生命,何況自己還是做哥哥的!他決定,從今天開始,一定要擔負起保護妹妹的責任。從此以後,他每天都要往山洞裡跑幾趟,發現母鹿每天都十分準時為妹妹餵奶,他放心了。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一個白鬍子老頭告訴他,只要每天抱著妹妹,到山洞下面的水潭裡洗個澡,不久妹妹的耳朵和眼睛就會長出來。他相信這是神仙給他的暗示,於是,便每天抱著妹妹到水潭裡洗澡。不到半個月,妹妹真的長出了兩眼和雙耳。他高興的跳了起來,雙膝跪地,對著天跪拜:「感謝神仙,讓我妹妹長出了兩眼和雙耳。」他本想將這一喜訊告訴爹娘,又擔心神漢和巫婆得知消息,又生出禍端,只好強壓內心的喜悅,繼續暗暗照料妹妹。不久,他又做了一個夢。在夢中,那個白鬍子老頭告訴他,自己就是土地公公。土地公公說,現在他妹妹吃的是鹿奶,鹿奶營養雖然豐富,但吃多了會使他妹妹將來性格古怪,不近人情。因此,要鐵蛋將妹妹現在的情況告訴父母,並將其接回家中撫養。鐵蛋一覺醒來,知道土地公公所言一定不假,便將妹妹的真實情況告訴了父母。

鐵蛋父母一聽,又驚又喜,哪裡還顧及到神漢和巫婆的所謂妖怪之說,忙同鐵蛋一起去將女兒接回家中,並為女兒取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家珍。家珍被接回家中,長得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極討人喜歡。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她同哥哥鐵蛋顯得特別親近,哪怕她哭鬧得再兇,只要哥哥伸手一抱,她就不哭不鬧,並且小臉蛋笑得如同盛開的山桃花,好看極了。父母說,這是小家珍知道哥哥是她的救命恩人的緣故。鐵蛋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妹妹,到了小家珍能說會走的時候,鐵蛋更是經常讓家珍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帶她四處遊玩,兄妹倆簡直到了形影不離的程度了。日子過的飛快。很快,鐵蛋長成大小夥子了,家珍也成為一個美麗的小姑娘了。但是,兄妹倆的感情並沒有因年齡的增長而疏遠,相反更加親密。在家珍的眼裡,哥哥鐵蛋永遠是自己的依靠,自己的保護人;而在鐵蛋的眼裡,家珍則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姑娘,處處要人關心愛護,時時要人幫助扶持。因此,上山,他背著妹妹爬坡;過河,他背著妹妹涉水。就連路走多了,他也怕累著妹妹,常常背著她走路。但是,世上的事是讓人猜不透道不明的,家珍有全家人,特別是哥哥鐵蛋的愛護和照顧,本該百事如意,茁壯成長,可是在她十二歲時,卻突然雙腳癱瘓,臥床不起。這時鐵蛋也是二十四五歲的大小夥子了,到了該成家的年齡了。上門為他說親的媒人一個接著一個,讓他中意的姑娘一個又一個,但是他一個也沒有答應。為什麼?因為他看到父母雙親年事已高,而妹妹又臥床不起,他要集中所有的財力和全部精力為妹妹治病,他發誓,如果妹妹的病不好,他就一輩子不結婚。人們都說他傻,為了一個殘廢的妹妹,連自己的幸福都不顧,世上少見。鐵蛋不顧人們的閒言碎語,背著妹妹進縣城,跑信陽,上武漢,四處求醫求藥。可是,幾年過去了,妹妹的病情卻不見好轉。一天,全家正在吃飯,門外突然傳來一聲鹿的嗷叫聲。家珍一聽,高興的對鐵蛋說:「哥哥,是鹿媽媽來了。」鐵蛋放下碗,忙跑出去,果見那頭曾為家珍餵過奶的母鹿,口中含著一種不知名的樹根,正站在門口。母鹿見了鐵蛋,丟下樹根轉身而去。鐵蛋拾起樹根走進屋裡。家珍一見樹根,對父母和哥哥說:「這是鹿媽媽給我送來的治病的藥。」家珍的母親立即將樹根放進鍋裡熬,熬好後盛一碗給家珍喝,剩下的讓家珍洗腳。奇蹟出現了,家珍喝罷藥,洗過腳,第二天一大早竟然能站立行走,而且能蹦跳自如。消息傳出,全村人無不感到奇怪,神漢和巫婆得知消息感嘆道:「家珍本來是妖孽纏身,但是他們家的福氣太大,妖孽抗不過,只好乖乖躲避。」家珍病好了,而且長得比原來更漂亮了。這時,她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大姑娘了。人們都知道她是有福之人,所以上門求親的絡繹不絕。但是家珍的態度十分堅決,如果哥哥不成家,她就不出嫁。鐵蛋見妹妹的病好了,而且她又表示,只要他不成家,她就不出嫁,為了不妨礙妹妹的幸福,他同意成家了。四鄉八鄰的人都知道,鐵蛋人好心腸好,而且,他家又是一戶有福氣之家,這裡不僅土地菩薩好,就連山裡的野獸都懂人間的情義,所以凡事有待嫁姑娘之家,便紛紛託媒人上門求親。鐵蛋經過千挑萬選,選中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姑娘,喜結良緣。新嫂子上了門,家珍才答應出嫁。家珍太愛哥哥鐵蛋,太愛這個有福氣之家,太愛這片土地,從內心講,她是不願意離開娘家的。但是,女大當嫁是人世間的常情,她不可能老呆在家裡。為此,她在出嫁時,向父母和哥哥提出了三點要求:從今以後,父親不能再上山打獵,而且還要保護山中的所有鳥獸;新郎家的迎親花轎不能進村,她不願讓外村的人將外面的晦氣帶進娘家;她上轎時,必須要讓哥哥鐵蛋背著她上轎,她怕自己腳踩著這裡的泥土,會把娘家的福氣帶走。同時,她幾乎是由哥哥背著長大的,她要最後一次享受哥哥的關懷和愛撫,將哥哥的情懷帶到婆家,以永遠銘記哥哥的關懷和照顧之恩。父母雙親和哥哥鐵蛋當然答應了她的條件。在她出嫁之前,她還特地到山洞裡看望了「鹿媽媽」,給土地廟燒了香,送了祭品。出嫁的那一天,鐵蛋背著她走了好幾裡路,才把她送上花轎。家珍出嫁後,她的父親雖然也經常背著獵銃進山,但是卻不是打獵,而且保護山中的獸類和飛禽免受其他獵人的傷害。鐵蛋結婚後,妻子連聲嬌女愛子,很快他們一家便成為人丁興旺的大戶人家。他的父母雙雙活到九十多歲才去世,而他們夫妻倆也都活到了一百歲。人們見此,都說他家有福氣,這種福氣是被家珍留下來的。所以,從此以後人們出嫁女兒,也都效仿家珍出嫁時的辦法,新娘子上轎腳不沾地,均由兄長背著上轎。久而久之,這種做法越傳越遠,並相沿成俗。

相關焦點

  • 結婚當天新娘下車禮有什麼講究,新媳婦下車這些規矩婆婆必須知道
    結婚要講究的東西太多了,吉日的挑選,迎親人數的講究等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新娘下車禮,想必大家身邊應該也出現過,因為結婚「下車禮」的問題鬧不愉快的新人吧,嚴重的導致婚禮不歡而散。那麼,結婚當天,新娘下車禮的講究及新娘下車有哪些規矩呢?
  • 【媽祖】臺灣過年「躦轎腳」
    「專到神明神轎下面爬過去的祈福活動」,而這種活動在臺灣當地就叫做「躦轎腳」或是叫做「稜轎腳」。  這個習俗為什麼叫做躦轎腳呢?最主要是因為臺灣都是講臺語,所以寺廟的工作人員就直接用是使用臺語發音為「躦轎腳(躦到神轎的腳底下的意思)」,臺灣新北市板橋區的慈惠宮「春節躦轎腳活動」一般是初一到初五之間才有舉辦,而且板橋慈惠宮的「春節躦轎腳活動」每天只接受2000個人參加,但是因為參加的人非常踴躍,所以廟方就會由神轎開始讓想躦轎腳的人排隊並領取號碼牌,然後再憑著號碼牌來躦神轎。
  • 俗話說:「新娘上轎,不哭不發」,新娘上轎前為何要大哭呢?
    在每個人心中,結婚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也是最大的喜事之一,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刻本該越開心越好,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新娘上轎,不哭不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臺灣新北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
    湄洲媽祖巡安北臺灣進入尾聲 新北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中新社臺北10月1日電 (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來臺巡安,10月1日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舉行鑽轎腳祈福活動,截至記者發稿時,參與鑽轎腳祈福活動的信眾已排起了長龍,隊伍綿延數公裡。
  • 南召結婚風俗
    新娘子的上轎鞋會被人搶走的,據說穿了新娘子的上轎鞋腳不痛。現在是下車時就把鞋換了,同樣是新娘子要給送鞋人發紅包。挑「水禮」和放鞭炮的。「水禮」和「離娘肉」是娶親時必帶的。「水禮」就是用一小瓶子裝上水,用紅線拴著懸掛在一細木棍的一端,娶親人挑著到娘家,換水後再挑回來,俗稱「挑水禮」,其來歷和寓意不詳。
  • 在古代,迎親是結婚禮儀中重要的環節,有這過程之後才算正式結婚
    除了搶婚還有其他的風俗習慣,例如女子出嫁時新娘要戴頭蓋,後面有親人跟著,這其實就是搶親。後代還有哭嫁的風俗習慣,當時新娘被搶後留下的哭聲而形成的。現在我們從中國古代各朝的婚俗發展來了解一下是怎麼演變的。
  • 唐代這位詩人一首詩道出新媳婦難為還告知了應對的方法
    如果說新媳婦最煩惱的是什麼?那當然是如何處理和婆婆之間的關係了。常言道新媳婦難當,在於丈夫之上還有公婆。不但要丈夫稱心如意,而且還要得公公婆婆順眼,這一點對古代女子來說尤為重要。特別是婆婆,因為新媳婦入門後,主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服侍婆婆,如果不得婆婆歡心,那往後的日子就難熬了。
  • 古代女子結婚接親時一定要八抬大轎嗎,有何講究?
    這裡就講一下清朝時能坐八抬大轎的人。清朝對這種禮制有明確的規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出行時只能乘坐四人抬的轎子,只有出了京城,且要代表朝廷到地方檢查工作時才能坐八抬大轎。如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的轎子。但如果是以個人身份辦私事,如省親訪友之類,也不能乘八人抬的轎子,只能座四人抬轎子;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的轎子,督撫部屬乘四人抬轎子。
  • 輝縣人結婚時念的這些老俗語,流傳已有上百年!
    在整個婚儀中,從引被子、娶親、上轎、撒草料、梳頭、洗手、裝枕頭、掃床到回門、望夏等都有歌謠,現在的人讀來也是趣味橫生。引被歌過去,農村人家辦喜事,確定吉期後,男女雙方家裡都要提前縫製結婚用的被褥,俗稱「引被子」。
  • 民間故事:上轎為啥要「哭肉」
    今天上班的時候,我的一個江蘇朋友在跟我們講結婚的時候,突然給我們說起了他們那裡的風俗,聽了之後很有感觸,一方水土一方人,確實受益匪淺啊!江浙一帶民間風俗,大姑娘出嫁,做娘的總要大哭一通。傳說很早以前有個姑娘,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又無力反抗,被迫上轎後,在轎內用剪刀自殺了。消息傳開,一些同樣境遇的姑娘,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學她的樣子。從此,人們稱第一個自殺的姑娘是「花帥」,說後來自殺的姑娘是「花帥」引誘她死的。
  • 臺頂新集團魏家兄弟想鑽轎腳祈福 遭媽祖拒絕
    華夏經緯網3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白沙屯媽祖進香今行經彰化縣永靖鄉,臺灣頂新集團魏家兄弟也跪在路上希望幫媽祖換轎前花、鑽轎腳,然而媽祖神轎直接從兩人身邊走過,董事長魏應充神情錯愕,周遭民眾則一陣歡呼。
  • 神轎出巡時的攔路(和LGBT)
    這是掃蕩邪氣的意思,比較有講究,譬如遇到家有新喪、孕婦時就會停止動作,等走過了才繼續掃;經過別的寺廟,在地寺廟需要提自己的令旗出去,雙方令旗對拜,類似武林的會獅。板凳上面得放壓轎金,就是一迭一迭的特殊紙張。
  • 農村老人留下禁忌,沒結婚的男人不能抬棺材,背後有何玄機?
    農村老人留下禁忌,沒結婚的男人不能抬棺材,背後有何玄機?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遊、烏蘇里江流域。1644年清軍入關,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
  • 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可算開了眼
    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婚禮當天所有的親朋還有都前來祝賀,但是很多地方還是有一些習俗就是新娘的家人是不能夠參加婚禮的。這對於新娘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婚禮結束之後,小兩口就算正式進入新生活了。但是這之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就是,新娘在結婚三天後要回娘家。為何結婚三天要「回門」,有什麼講究?
  • 婚禮習俗,結婚當天新娘出門腳不著地,新娘要懂的出門習俗禁忌
    除了之前講的婚禮習俗,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普及的是關於新娘出門時要注意的事,一起來看看~~ 1、 新娘出門父母不送嫁一般結婚的時候,出嫁新娘的父母不能看,也不能去送親,通常都是新娘的舅父、伯伯、兄弟等人去送親。
  • 「結婚第一天,你就把我媽餓哭了」新媳婦怒懟:她有手有腳,沒癱
    ,婆婆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撂下了不管了,她這個新媳婦進門的第一天,剛脫了紅嫁衣,就被指派著打掃衛生,要她洗衣服做飯。她若不做,你就一定要做嗎?我可不記得有哪個明文條例規定過這一條。你做,無非是你覺得,你對這個家有責任,不能放任著家裡變得一塌糊塗,故而就變成了你的事情。本來是沒有義務的,但由於那份責任心,就逐漸演變成了非做不可,所以當沒有人負責任的時候,你便自發的挑起了大梁。
  • 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結婚的?
    我們古時候的如何結婚是經過了夏、商、周三個朝代才確立起來的,其中周發揮了最大的作用,所有的禮儀幾乎是在這個時期建立並且確定下來的。到了秦漢的時候有進一步的發展,正可謂是男的大了就結婚,女的大了就出嫁,而結婚本來就是一個十分嚴肅而且重要的話題,那麼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婚禮的相關的文化。
  • 結婚時收的份子錢,該給公婆還是自己拿著?這個新娘做法令人稱讚
    小編有個同學小王,前兩天剛剛結婚。結婚本來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在辦完婚禮之後,小王的父母就天天愁眉不展。這時小王就趕緊問道,父母遇到什麼事了嗎?在小王的追問下,她媽媽終於說出了藏在心裡的話。你們結婚的份子錢要怎樣處理?小王聽後立即明白了父母的意思。
  • 新娘三朝回門後要在婆家挑第一擔水
    在惠州,女子的「哭嫁」習俗基本消失,但女家依然要請「嫁妹子」酒。出嫁時,父親或兄長用傘遮出嫁女的頭「送嫁」,一直送到男家迎親的花轎或船上(漁民都用船接新娘)。在過男家船時還要唱《雨傘歌》,「傘」是散的同音,表示女兒嫁出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羅陽客家嫁女要「打樓」。打樓,即新娘出嫁前七天要洗淨身,挾去面毛,換上新的內衣褲,吃完晚飯便上自家的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