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將不會打仗,被調到後勤部隊,後來名聲大噪

2020-12-06 可愛的小萱萱58

這位將軍不會打仗,被調到後勤部隊去了,後來這位主席急著和他一起吃飯,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人,都要吃,吃是第一件大事。有一位革命先烈,他曾經管過毛澤東和朱德這些中國共產黨高層的飯菜。叫楊至成,當了兵,楊至成出生在貴州的一個貧困家庭裡,雙親都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

孩提時代,楊至成的生活很糟,楊至成的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後,就被歹徒殺害了。那時的法律制度十分荒謬,楊至成的家人無法向歹徒尋仇,楊至成的母親獨自承擔了養家餬口的重負。雖然生活很苦,但並不妨礙楊至成長大,楊至成的母親在慢慢地把他撫養長大之後,他就跑到紅軍去了。剛進紅軍,楊至成發現自己不大適合打仗,前敵總司令楊至成大喊大叫,楊至成卻不能幹,於是總司令把楊至成調到後勤部去。

楊至成調到後勤部後,才徹底發現自己是在做後勤料理。在後勤方面,從前線到成都的物資運輸方面,楊先生有許多想法。在楊至成提出自己的這些想法之後,首長們發現了楊至成的才能。楊至成沒有讀過幾年書,但也上過私塾,後來還到省甲科農校學習養蠶專業,楊至成有物流方面的專業知識。即使是這樣,楊至成實際上也算是半個知識分子。

物流,那是整個軍隊的命脈,一個軍隊意志再堅強,指揮官再強大,沒有物流,這支軍隊也是個吃敗仗的軍隊。在幫助紅軍搞後勤時,楊至成選擇的是因地制宜,他知道這個根據地適合種植什麼作物,適合發展什麼後勤。

為弄清楚這些問題,楊至成經常到外地考察,與當地群眾進行交流,逐漸摸索出一條比較正確的物流發展之路。經過楊至成的努力,戰士們的肚子慢慢地能填飽了,能吃飽了,楊至成就開始研製武器了。紅軍裝備差啊,需要大炮,需要大炮。可是沒辦法,楊至成就讓士兵建造了,兵工廠的設計也是楊至成的主意。

總體而言,楊至為新中國貢獻了不少力量,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歲月裡,楊至成被評為「開國將軍」。他是個後勤兵,怎麼能當上將軍呢?

正是因為楊至成所做的工作,讓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新中國建立以後,有一次,毛澤東主動找楊至成,說請他吃頓飯。楊至成帶著他的妻子來到中南海,和主席坐在一起,聊著自己的家事,十分愉快。聊天的時候,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時間不早了,大概有十一點多這個樣子。

於是毛澤東留楊至成在家吃飯,然後帶他的妻子回家,楊至成和妻子本來已經吃過飯,也答應下來。毛澤東微笑著說:「以前是你管我吃飯!我今天還要管管你吃的飯呢!

相關焦點

  • 評選打仗最厲害的開國上將,無論怎麼排名,這五位上將必在其中
    :04:30 來源: 常秋榮愛歷史 舉報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5年授予的57位開國上將
  • 自衛反擊戰中殲敵最多部隊: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又成開國上將
    熟悉我軍軍史的朋友們都知道,55軍是1979年自衛反擊戰中戰果最大,殲敵最多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55軍的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陳明仁,他在1955年又成為開國上將。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明仁和55軍的大體情況。
  • 戰功赫赫,他卻成為唯一被判刑坐牢,且不會平反的上將
    黃永勝是1955年毫無爭議地被評為上將的人。有人說他是全軍皆知的常勝將軍。黃永勝確實會打仗。
  • 最年輕上將高津已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高津出席會議。前排右二為高津此消息顯示,高津已出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此前他任職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2017年7月28日,高津晉升上將,出生於1959年的他,成為最年輕上將。高津於1978年入伍,長期在二炮服役,1985年考入二炮指揮學院,獲工程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歷任文書、技師、作戰訓練參謀、營長、旅副參謀長、參謀長、副旅長等職。
  • 1955年授銜時,我軍一位副部長沒有軍功,為何會被授予上將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計授10名元帥,10名大將,57位上將,175名中將,802名少將。其中,57位上將之列,有一位趙爾陸將軍,他從長徵之後開始,就基本上沒有立過軍功,卻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被授予上將,這是什麼原因?
  • 李聚奎:提出用炒麵當軍糧,保障志願軍的生活,1958年授上將軍銜
    1950年10月19日,先頭部隊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之後,後勤補給的問題就慢慢暴露出來了。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志願軍到朝鮮去打仗,沒有飛機、坦克,沒有先進的作戰裝備沒有關係,我們的士兵不怕死。 可是志願軍是人,是人就得吃飯,不吃飯哪有力氣打仗呢。但是,吃飯卻成了戰場上了一個大難題。
  • 自衛反擊戰中殲敵最多部隊: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又成開國上將
    熟悉我軍軍史的朋友們都知道,55軍是1979年自衛反擊戰中戰果最大,殲敵最多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55軍的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陳明仁,他在1955年又成為開國上將。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明仁和55軍的大體情況。
  • 國防部:全軍陸航場站"打仗型"後勤建設成果初顯
    9月26日,來自全軍陸航系統的近百名飛行指揮和後勤保障人員齊聚京郊,現場觀摩研討陸航部隊由輔助支援型向主戰突擊型戰略轉型中的後勤保障。記者從觀摩研討活動獲悉,全軍陸航場站近年來著眼未來戰場狠抓「打仗型」後勤建設,成效明顯。
  • 強大的後勤:可樂、香菸、巧克力,美國大兵是來打仗還是度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全世界自古以來的道理,打仗,首先必須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後勤保障包括武器彈藥、服裝、糧草等,這些是打仗必備的。二戰期間,要是問誰的後勤補給最好,那肯定是美軍了,美軍不光自己管夠,還順帶著給了盟友一部分。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有六名師長,後來出了四位上將
    抗戰爆發後擔任115師獨立團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率部阻敵,配合兄弟部隊取得了抗日大捷,因為楊成武還曾是「模範政委」,所以很會發展部隊,人數迅速從1700人擴充到了7000多人,於是獨立團擴編成了獨立第一師。他最出名的就是在黃土嶺戰鬥中率部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此戰讓他名聲大噪。
  •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換人 最年輕現役上將履新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換人記者了解到,高津已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7月24日上午,全國法院為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提供司法保障總結表彰視頻會議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為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提供司法保障領導小組組長周強出席並講話。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高津出席會議。
  • 名聲大噪
    名聲大噪   雷東寶名聲大噪。  陳平原既然已經把小雷家樹為樣板,陳平原提議的把大隊、磚廠、預製品廠、兔毛收購站和工程隊的帳目放一塊兒統一結算的主意,雷東寶很是熱衷。正好宋運萍電大畢業,她和四眼會計一起,還有一個剛嫁入小雷家的高中畢業的新媳婦,跟著陳平原派下來經驗老到的商業局老會計一起,建立小雷家大隊的會計制度和帳本。  會計工作認死理,宋運萍又正好是個認真認死理的人。
  • 他是我軍後勤之父,與主席一家交好,為官清廉不動公家分毫
    在我國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面,一共有四位楊家的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楊成武,楊得志,楊勇還有楊至成,相比於前三位來說,楊志成的名氣並不算大,因為他不是帶兵打仗的,而是做後勤工作的,不過能夠評的上是上將,就說明他的後勤工作做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好。其實最開始,他並不是做後勤工作的。
  • 此上將帶著鐵軍兄弟們衝上武昌城,一下子繳械了3萬軍閥士兵
    此上將帶著鐵軍兄弟們衝上武昌城,一下子繳械了3萬軍閥士兵 文/無計讀史 開國上將周士第曾經有著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叫做「鐵甲騎士」。 這個如此響亮的名號是怎麼來的呢?這個要從北伐戰爭開始說起了。
  • 媒體:三大艦隊南海軍演 為何四位上將坐鎮?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發現,這次軍演集中了四位上將親自上陣督戰:海軍司令吳勝利、政委苗華,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和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三大艦隊海上演習,海軍司令到場督戰是「正差」,為何南部戰區司令也得在場呢?
  • 四上將「聯合」坐鎮南海軍演 海軍三大艦隊齊聚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這次軍演集中了四位上將親自上陣督戰:海軍司令吳勝利、政委苗華,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和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三大艦隊海上演習,海軍司令到場督戰是「正差」,為何南部戰區司令也得在場呢?
  • 周總理的一次點將,讓彭德懷愛將的上將軍銜,遲到三年
    三、西路軍失利,李聚奎千裡「討飯」,走了近兩個月,才回到延安紅軍時期的主力師長啊,如果照此發展下去,李聚奎在1955年授上將,絕對沒有問題。可是長徵結束後,李聚奎卻遭遇了戎馬生涯的一個大挫折,兩大主力紅軍會師,李聚奎被調到了紅四方面軍任職。
  • 上將楊得志有多厲害?鄧公親自點將坐鎮雲南,68歲依然帶兵打仗
    楊得志,我軍歷史上的一位優秀將領,他17歲參軍,25歲成為師長,68歲依舊帶兵打仗,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十分傳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17歲當兵之前,還是一個打過鐵做過煤礦的工人,那麼他是如何從一個鐵匠成長成一個開國上將的呢?
  • 浙江有座人少景美的海島,吳彥祖在此爆改海景房,如今名聲大噪
    相信有許多朋友和我一樣,從小就對大海一往情深,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島景區脫穎而出,它們有的憑藉著浪漫的海景贏得遊人的認可,有的靠著商業噱頭博人眼球,縱觀全國大大小小的海島景區,大多被開發得毫無保留,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古樸,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座浙江人少景美的原生態海島,吳彥祖曾在此爆改海景房
  • 朝鮮族上將趙南起逝世,被稱為解放軍現代後勤建設的領導者
    朝鮮族上將趙南起逝世,被稱為解放軍現代後勤建設的領導者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06-18 20:35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