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軍軍史的朋友們都知道,55軍是1979年自衛反擊戰中戰果最大,殲敵最多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55軍的首任軍長是遠徵軍名將陳明仁,他在1955年又成為開國上將。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陳明仁和55軍的大體情況。
陳明仁出生於湖南,早年參加黃埔軍校和北伐戰爭。1935年,陳明仁進入陸軍大學深造。1938年,陳明仁參加抗戰。1944年,陳明仁參加中國遠徵軍。以71軍副軍長的身份參加了松山戰役和龍陵戰役。在攻打龍山陣地的戰鬥中,陳明仁在友鄰部隊進攻受阻的前提下立下軍令狀,隨即在第二天組織突擊部隊拿下了龍山。此後,陳明仁帶領部隊攻克畹町,並與駐印軍勝利會師。
1947年,陳明仁參加四平戰役。到了1949年,戰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堅守湖南省的陳明仁決定棄暗投明。他參加了長沙起義,其部隊在日後被改編為解放軍第21兵團。到了1952年11月,他的部隊又被改編為陸軍第55軍,他成為了55軍的首任軍長。1955年,陳明仁成為開國上將。
可是,令陳明仁怎麼也想不到的是,他親手帶出的55軍竟然在1979年的自衛反擊戰取得了擊斃敵軍10843人,俘虜敵軍108人的輝煌戰績。其戰績超過了41軍、42軍等四野老部隊,在我軍參戰的9個野戰軍中排名第一。那麼,55軍為何會成為自衛反擊戰中戰功最大的部隊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炮兵火力強大。除了55軍自己的4個炮兵團,軍區司令部還給55軍配屬了5個炮兵團。在戰鬥中,55軍將31個炮兵營組成7個炮兵群,從不同的方向對敵人陣地猛烈開火。根據統計,55軍在戰爭中共消耗炮彈近14萬發,其中師級炮兵發射炮彈約7.6萬發,摧毀敵人目標330多個。比如,在攻打諒山的戰鬥中,55軍集中19個炮兵營的所有火炮,對敵軍目標展開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火力突擊,共發射炮彈9919發,將諒山市區炸成了一片火海。
第二點,後勤保障很有利。55軍的作戰縱深只有20公裡,公路和鐵路的保障非常便捷。在戰鬥中基本做到了前線後勤保障的隨時供應。正是強大的後勤保障,讓一線部隊有飯吃,有充足的彈藥打仗,其傷員也能通過後勤系統及時送到後方接受救治。
第三點,指揮官得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55軍是陳明仁親手帶出的部隊,到了1979年,55軍的軍長成為了開國上校朱月華。朱月華曾在王牌部隊38軍中當過團長,曾參加了三所裡戰鬥,擁有豐富的指揮經驗。在升為38軍軍長後,朱月華以蘇軍為假想敵,帶領部隊苦練殺敵本領。朱月華有一個治軍思維:主抓炮兵建設。他將這個治軍思維從38軍帶到了55軍。這使得55軍在自衛反擊戰期間以充足的炮火攻擊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