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這是自抗美援朝之後我軍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四大軍區共出動9個軍,從東西兩線對敵發起進攻。最後在統計戰果時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原本充當配角的55軍殲敵最多,打出了9個軍中的最高戰績。
解放軍火箭炮怒吼
55軍在此戰之前聲名不顯,甚至不少人認為他們的主業就是種地。因此,在開戰之前,分配給55軍的任務是在友誼關方向殲滅同登、坂然地區的敵軍,配合主力部隊在高平方向的作戰。這也可以看出,在這部大戲裡,55軍完全是作為配角存在的。
然而,當戰後統計戰果時,55軍的戰果卻是9個軍裡最多的。他們一共擊斃敵軍10843人,俘虜108人。取得了同登、諒山作戰的重大勝利,不但有力的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還在戰略上形成了對河內的威逼之勢。一個配角,怎麼搶的主角的風頭呢?
《高山下的花環》中的雷軍長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首先就要說說時任55軍軍長的朱月華了。朱月華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38軍113師急行軍147裡穿插三所裡,關上了西線美軍南逃的大門。朱月華就是113師338團團長。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朱月華先後任113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第38軍參謀長、副軍長、軍長。1978年6月,接任第55軍軍長。朱月華在戰場上親眼見到過美軍排山倒海般的炮火,對火炮在戰爭中的作用極其重視。他一接手55軍,第一個開的就是炮兵軍事訓練會議。
整個1978年的夏天,55軍都在狠抓炮兵訓練。朱月華親自組織炮兵戰術和技術競賽。朱月華自己都沒有想到,此番訓練,幾個月後將會給他帶來驕人的戰績。
55軍原有4個炮兵團(一個軍屬炮兵團、3個師屬炮兵團),在開戰之前,軍區又給他增強了5個炮團。這使得55軍的支援火力達到9個野戰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此外還有60個團營屬炮兵連,火炮總數接近800門,其中85毫米以上火炮就有432門。
在55軍的進攻方向上,平均每30米就有一門大口徑火炮,這個火力密度在我軍戰史上是空前的,甚至和抗美援朝中的美軍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
強大的火力讓55軍在進攻中如摧枯拉朽一般。如在進攻諒山時,55軍30分鐘的火力急襲,共發射9900發炮彈,摧毀了敵軍33個目標,將整個城市炸成一片廢墟。截獲的敵軍通信稱:
「敵人火力簡直不可想像,炮彈從一開始就沒有斷過,數不清有多少發,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猛烈的炮火,根本無法抵擋。想撤退連路都沒有了,只能爬山。」
在戰爭後期的撤退中,55軍的大炮又發揮了重要作用。朱月華下令,敵軍膽敢用火炮襲擾我軍撤退,將用十倍火力予以還擊。3月9日,敵軍向友誼關方向我軍發射了20發炮彈,55軍立即發射200發炮彈予以還擊。敵軍炮兵被徹底打懵了。從這天到我軍全部撤回,敵軍未敢再發一炮。
影視資料
整個戰爭期間,55軍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13.92萬發,其中大口徑火炮7.6萬發,摧毀敵軍炮兵陣地251個、觀察所38個,以及大批有生力量和防禦工事。曾經在戰爭中患下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在這一仗中得到緩解,我軍初嘗到大炮兵主義的甜頭。換句話說,我們也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