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H MOUNTAINS
IMMERSED IN CLOUDS
蒼山雲起
王素柳山水畫展
12月31日,由太倉博物館、太倉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杭州雙桂軒、上海金義文化傳播、杭州七加文化藝術協辦的《蒼山雲起—王素柳山水畫展》將在博物館一樓一號展廳展出。此次展覽共展出王素柳山水作品50餘幅。
海上名家陳茗屋先生為展覽題名
ARTIST INTRODUCTION
王素柳
王素柳,溫州文成人。1998年考入溫州師範學院美術系,師從張如元先生、陳忠康先生等溫州書畫前輩。2002畢業並留校任職。2005年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研究生,師從林海鍾教授,2009 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2012年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山水專業博士研究生,2015年畢業並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畫院中國工筆畫研究所創作員。
前言
王素柳是中國美術學院林海鍾先生的高足,並在林先生門下取得了博士學位,是國內傑出的青綠山水畫家,現任教於上海師大美院。我與素柳的認識緣於一次學術交流,她的青綠山水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畫如其人,她的繪畫既有來自於傳統的山水功底,又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顯示出畫家本人的獨立思考。觀素柳繪畫,很容易發現她對古人的細緻把握,比如她對「骨法用筆」的巧妙運用,將中國書法的筆墨精神賦之於重彩一路的繪畫中,寫、繪並用,完美結合。在作品的整體效果上,她以「氣韻生動」為最高追求,她的繪畫雖然設色豐富,但卻婉約典雅,將色彩的視覺傳達與古雅的文化相融合,即老子所謂的「見素抱樸」。
「隨類賦彩」在南朝謝赫作為「六法」之一被確立以來,文人士大夫,包括院體畫家在內,對賦彩都各盡所能。如果講水墨畫傾向於文人的意蘊表達,講求隱晦的文人情懷,追求一種隱於世的思想,那麼重彩設色講求的是畫面的表現,呈現出的是一種視覺震撼。在院體畫家那裡,賦彩被賦予了一層政治功能。然而,彩是個複合詞,包含甚多,與豔、雅、古相關聯,彩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不僅與一個時代的政治、哲學、文化息息相關,還與畫家對自然的領悟方式相關。元代的趙孟設色絢爛、以顯古雅華麗之象,黃公望以淺絳設色來突出山水畫面的層次感,明代的董其昌在設色中強調書法的線性,並與婉約典雅的詩境相契合,上博藏董氏所擬《張僧繇沒骨山圖》可為代表,筆法高古簡逸,設色典雅清麗。在董氏那裡,用筆第一,設色次之。在清初四王畫派那裡,設色山水主題也一直存在,王原祁通過「借色顯真」來抒發自然之真。在古人的設色世界裡,一直伴隨著畫面的「經營位置」,以彩來強調畫面的真實感,來展示宏大的史事敘述。素柳的山水畫不僅繼承了古人繪畫的優良傳統,更在於她「抱素顯真」,即董其昌所言的「大雅平淡,關乎神明」。素柳將中國水墨畫中的樸素轉移到她的重彩山水畫的審美追求中來,在她看來,設色的要義在於取氣,取氣的要義在於把握自然中的真。因此,素柳的山水畫往往不為程式所拘,獨抒性靈,別具一格,明乎此,畫家之逸格,自不待言。
太倉自古以來就與上海保持著密切的藝術互動,素柳山水畫的婁江之行,不僅能讓人們感到滬太同城的生活便利,更能欣賞到一流的中國畫藝術。誰知春水泉來處,正是蒼山雲起時。
黃輝(文藝美學博士、太倉博物館副研究員)
作品搶先看
琉璃淨域 160x90cm 絹本設色 2019
獅峰雪霽 45x50cm 絹本設色 2018
個園秋住 33x98cm 絹本設色 2018
滄浪暮雪 32x86cm 絹本設色 2019
禪門雪霽 45x66cm 紙本水墨 2016
篁嶺卷阿 32x85cm 絹本設色 2017
松壑雪隱 33x137cm 紙本水墨 2016
巖前秋色 宮扇 絹本水墨 2019
梅林幽居 宮扇 絹本設色 2019
梵籟 90x180cm 絹本設色 2020
江南雪韻 30x300cm 絹本設色 2019
蒼山雲起
王素柳
山水畫展
時間:12月31日至2021年2月28日
地點:太倉博物館一樓一號展廳
歡迎廣大市民朋友
前來觀展
歡迎觀展
本文來源:太倉市博物館公眾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