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張賢 藍凡武 張超 陳美正 尚原中國畫精品展
展覽時間
2017.09.10——2017.10.9
開幕式
2017年9月9日 15:30
展覽地點
珠海誠豐美術館
策 展 | 楊俊茹
陳美正
主 辦 | 桂林市美術家協會
珠海市美術家協會
珠海畫院
承 辦 | 珠海誠豐美術館
協 辦 | 廣東誠豐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珠海誠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珠海光大國際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國聖諾酒莊
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
桂林灕江畫院
桂林雁山政協書畫院
超常的空間思維與準確的精神把握
——我看張賢先生的山水畫
付京生
一
張賢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那時他在農村,父母覺得畫畫也是一門技術,所以很支持他畫畫。帶著這種樸素的情感,張賢開始了他的藝術徵程。
張賢的作品有一種特殊的空間意識。這種「空間意識」,當然有著學習西畫(如素描)給他帶來的好處起了作用,但他處理畫面空間的能力,卻又絕非僅僅是學習過西畫素描的人就能夠達到的。因為,在他的作品中,畫面物象的構成關係,是一種由氣韻周流而集結在一起的特殊的結構關係。這是一種抽象筆墨與具象表現相結合的特殊的結構關係。
從張賢的作品分析,他在作畫之前,就已經樹立了堅實的「意在筆先」式的文化精神的涵養,事先立下以中國儒家陽剛思想立骨,而以道、釋放達精神為用的繪畫「格法」,才使他的繪畫在嗣後的具體的筆墨表現中,處理好了畫面的結構關係——張賢畫作中這樣的結構關係,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畫面物象,依靠的是「以線造型」來顯現(而這樣的「以線造型」,畫家對中國書法筆法、筆意及其書法線條表現中的精神氣骨的理解與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畫面的章法構成,依靠的是在平面的宣紙上,能夠將所欲表現的物象依時間順序而從容對接(這就需要畫家頭腦中的時間意識和空間意識特別明晰)。於是,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張賢才能夠通過嫻熟、訓練有素、高超的筆墨技法,將他的作品中的風骨、品格和神採,表現得真切感人。
二
總之,張賢的作品造型生動準確,畫面構思新穎別致,且絕無累贅之筆,技法上又敢於創造革新,所以,能夠將自然界的山水錶現得猶如一首首親切的詩。他的畫,筆法恣肆、放達、自由,看上去輕鬆自如,但他的畫,同時又「格法」謹嚴,通過他超常的空間思維能力,把他多年在繪畫實踐中把握住的中國文化精神,灌注到了他的謹嚴而自由的作品之中,從而使得他的繪畫,形成了獨有的空靈灑脫而不失結構結實的個人風貌。
張賢的畫,能移人精神,動人情。看他畫面的物色之動,我們的思想情感亦會隨之跌宕起伏。在他的《秋煙漠漠雨濛濛》這幅作品中,不僅那些具象的山石、樹木、屋舍、溪瀑蘊含了抽象的筆墨表達,而且山石、樹木、屋舍、溪瀑的遠近空間關係,也無不既法度森嚴而又隨心所欲中不逾矩。
中國畫畫理中講的「意在筆先」「取象不惑」,在張賢那裡,都似乎是無師自通、信手拈來,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張賢似乎有著超出一般人的把握畫面章法布勢與氣韻開合的能力,以及他有著超出一般人的把握畫面氣韻、品格、意象和境界的能力。從他的《望雲潤雨》《瀑水含秋》等作品看,我們能想像到他在作畫時,那畫面的物象確實已經「成竹在胸」,因為我們能感覺到一旦他在紙面上勾勒下第一筆以後,他就會以筆筆生發的方式,使手下的筆墨在勾皴擦點中,把畫面中的山石、樹木、溪泉,「寫」得既精神抖擻而又神完氣足。
在張賢的作品中,有著一種許多畫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咫尺重深」的美感。這種「咫尺重深」的美感,一方面,來源於他特別良好的空間意識;另一方面,則來源於他與生活經驗有關的靈性思維。在張賢的畫裡,有著他對中國文化中的「象數學」的靈性把握和有機運用。具體到繪畫,這種與靈性思維相關的「象數學」,與歐洲的「黃金切割律」是不一樣的。比如,《心遊家山》這幅作品中的幾棵中景樹木,若按西畫透視學原理分析,是不合自然比例的,但在這幅作品中,這幾棵樹在視覺上,看上去卻特別舒服適目,而這樣的「適目」,肯定需要計算,但這種計算能力卻又不是「1加2等於3」式的數學計算,這是一種與中國畫「立象盡意」美學思想息息相關的圖像計算。而這種圖像計算,做過木匠的張賢無疑比別人更有優勢。
本科張賢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為「正規軍」。回到地方以後,帶了一段時間高考班,所以,他的素描、速寫畫得很多,後來,他的山水畫相對比較寫實,也與此關係密切。這是張賢的作品能夠「意在筆先」、「取象不惑」的前提條件。考入國家畫院龍瑞先生高研班學習以後,他對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和意象境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其畫面的筆墨精神和意象境界因為有著手到擒來的具象能力支撐,所以,他的畫不是無本之木,而是肥沃廣褒原野上的一片美花。
三
張賢從小在廣西農村長大,他一睜眼看世界,大自然即給了他山水自然之美的薰陶,他的畫,水氣淋漓,明顯的南方情調,不過,隨著讀書和閱世的增加,他現在的畫,著重表現的是藉助自然山水形軀而傳達中國文化的精神意象,表達的是中國人崇尚的那種詩意化的深遠、幽靜的人文意境。從2006年開始,他的作品開始在這方面發生突破性的變化。經歷了學畫至今近20年的發展,在他人到中年,身體、精神、學養、氣質乃至繪畫的技法功力和文化見識都到達令人滿意的時候,他的作品中的變化,可以說來得恰逢其時。
張賢作畫,行筆有條不紊,筆法從容穩健、氣韻貫通,線條含筋蘊骨而富於變化,其提、按、頓、挫的節奏感既跌宕而又穩健,物象的結構關係也是既緊湊結實又很舒朗磊落,章法上也開合有度,給人以沉著、豁爽、痛快的美感,觀之有令人心悅神旺之美。從張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著對《芥子園畫譜》一類的傳統技法的研究和學習,但體現在他的作品中的那種繼承性的東西,因為有了寫生基礎的依託,所以人們往往就會覺得他是一個另起爐灶的聰明型的畫家。其實,他的畫的背後是有深厚的傳統功夫的。這是一種大聰明,這就是說,張賢並不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顯示自己的功力,但實際上他是很重視功力的畫家。例如,他的作品中有許多書寫性的因素,但他卻又極為注重畫作的可視性,從不因追求其「書寫性」而使畫面出現忸怩之態,不在過分的誇張變形上下工夫,而是注重在造型清晰準確的基礎上,去表現畫面物象的神採、風骨、氣韻和極為注重去表現畫面物象豐富細膩的「情感變化」。
一言以蔽之,從張賢的《秋雨》《秋晴》《雨過清香》、《暖日春溶》《青山鳴泉》等作品可以看出,張賢對自己作品的審美取向,無疑已經是具有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審美標準。這些標準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作品本體形式語言的美感特徵鮮明而強烈;第二,作品與健康的人生情感取向和精神指歸息息相關。在我們看來,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標準,使張賢的繪畫,具有磊落莊重的美感,具有觀之令人神往之美。尤其是他的《林密聲幽》《行雲圖》《空谷幽香》等作品,如果張掛於牆,無疑會使人們瞬間就能處于吉氣四溢的精神氛圍。在這個意義上,張賢的畫,可以視為具有「興宅齊家」屬性的祥瑞的象徵。
四
張賢的畫,展卷具有清氣滿乾坤的感覺,觀之周身舒爽通透。他的畫,有養心明志的功能。為此,我們認為他的畫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是他有著高超的具象寫實能力,《青山綠水去無聲》《瀑水含秋》《望雲潤雨》是嘆為觀止的,但是,張賢並沒有局限在寫實中,而是把這種具象寫實升華到了傳統繪畫筆墨文化的高度,使這些被升華了的筆墨成為某種精神的象徵。另一方面,張賢深明傳統繪畫必須走宗經徵聖之路,所以,他一貫遵循聖賢精神進行自我修養,依照聖賢的教誨進行自我人格的培養。他的畫品即是他的人品的具體體現。
中國儒家所說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中國山水文化的重要精神皈依。具體到山水畫,儒家的「天行健,君子自強」與道家的「任自然,返璞歸真」的兩相結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成為中國古代士人的崇高的人生價值取向,所以,中國人不僅僅嚮往老農、老圃、漁翁、樵夫的「與世無爭」的生活,而且,也對天下家國一往情深,這就是中國山水畫的文化本源。這正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於是,這樣的思想轉化為審美情操之後,中國的山水畫,也就有了多層次的價值取向與意義。事實上,我們前述張賢繪畫具有「吉氣四溢」「興宅齊家」的「祥瑞」屬性,並非民俗意義所指,而是他的「移精神,動人情」的畫,首先是他能夠循「聖賢精神」去做一個進取的人,其次是他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重人品的自我修養,而且在具體的繪畫實踐中,我們也能感到他是一個為人寬厚、待人真誠、積極進取、辦事認真、樂於奉獻的人。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人品性格,所以他的畫也就有了一種特殊的蓬勃、穩健、放達與清雄的氣息。這種氣息,正是張賢「胸有丘壑」的表現。
總之,張賢的繪畫,筆法是松靈活脫的,給人一種自由而輕鬆的美感,但在這種輕鬆活脫的後面,支撐的卻是結構主義語言再造式的符號學意韻,所以,他的畫,松靈而不鬆散,恣肆而不俗陋,放達而不空疏,顯示出一種元人散曲一般的輕快、活潑但並不失豪爽高亢的審美意旨。在這個意義上看張賢的畫,能培養起、樹立起我們內聖外王的情感和意志,使我們的心胸、襟懷,能夠在觀賞他的繪畫時,不自覺地受到聖賢思想的鼓舞、聖賢精神的關照以及聖賢情感的陶冶。
2007年5月26日於北京鼓樓東大街
(付京生:《中國畫苑》雜誌主編 ,中國國家畫院《當代畫品》分卷主編,《中國畫研究》雜誌「焦點論壇」欄目主持,美術理論家)
1966年出生於廣西象州,199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獲學士學位。2004年就讀於中國國家畫院劉大為工作室首屆人物畫高研班,師從劉大為、任惠中先生;2005年就讀於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山水畫高研班,師從龍瑞、範揚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桂林市文聯副主席,桂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桂林中國畫院副院長,桂林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桂林畫院畫家,桂林灕江畫院院長。
獎項:
2010年榮獲桂林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八屆文藝創作最高獎——金桂獎。
作品《桂山雨境》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08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優秀獎;
作品《秋望》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最高獎);
作品《天際》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05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
作品《白褲瑤系列到裡湖》《白褲瑤系列夏日》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
張賢《桂山清溪圖》68X68cm 2012年
張賢《桂山野潤》68X68cm 2014年
張賢《桂山灕水圖》100X50m 2015年
張賢《桂山雨泉圖》100X50cm 2015年
張賢《桂山灕水圖》76X180cm 2017年
張賢《桂山疊翠疏影如虹》68X138cm 2017年
張賢《桂山雨霽圖》150X68cm 2008年
張賢《山水圖》138X34cm 2016年
點擊更精彩:【展訊】桂林山水——張賢 藍凡武 張超 陳美正 尚原中國畫精品展
未完待續
下期看點:桂林山水之藍凡武
① 可乘坐35、99到誠豐怡園下車
② 乘35、99、46公安村下車步行510米即到。
③乘26路公安村西下車步行811米即到。
歡迎關注珠海誠豐美術館,歡迎轉載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微信留言或公眾號評論、留言。
歡迎廣大有興趣的藝術家們向我們踴躍投遞資料!
發送資料要求:
畫家本人優秀原創作品高清照片,個人簡歷及個人照片,聯繫方式,個人藝術理論文章一起推廣!優秀作品歡迎展示!
投稿郵箱:2832197569@qq.com
誠豐美術館歡迎您!
參觀時間: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閉館)
9:00—18:00
電話:0756--8980333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梅界東路1008號誠豐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