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歲的馬愷,出生在南京一個梨園世家,父母都是國家一級藝術家。不過身為獨子的他,並未繼承「家業」,馬愷說自己不擅長唱京劇,從小就無緣戲臺。馬愷初中畢業後,考慮到兒子喜歡烹飪美食又是個超級吃貨,所以媽媽建議他學廚師。至少這輩子都不用為生計發愁。1993年,馬愷在廚藝學校學習3年後,成為南京一家著名飯店的廚師。工作雖簡單,可他卻越來越不喜歡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當時他看到不少人赴國外留學,不禁怦然心動。
馬愷的決心讓父母無法拒絕,可拿下荷蘭籤證後,他卻慌了神。「完蛋,這下真得走了,到了舉目無親的歐洲該怎麼辦?」他越想越害怕。但是,2000年,23歲的馬愷還是孤身一人飛抵荷蘭。轉眼間兩年的留學生活結束,但馬愷覺得,荷蘭的鍍金並沒有讓他混出個人樣,他決定再次一搏,到美國去!很快,馬愷在北卡萊羅納一家快捷酒店開始實習,一年下來,從前臺到餐飲再到保潔全都做了一遍。2003年實習結束,他面臨著對命運的再次選擇。「在美國生存,你要有一個好簡歷,以此作為一個踏板,去更高地發展自己。」
2003年4月,馬愷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他覺得參軍有穩定的薪水,所有的醫療保險軍方提供,以後想繼續深造費用由部隊出,而且有一個在海軍陸戰隊服過役的簡歷,對自己的背景非常好。於是,那雙當廚師拿菜刀的手又拿起了槍。當時媽媽對他說:「你參軍也就算了,只要千萬別去伊拉克!」可是怕啥有啥,沒想到,兒子還真的報名去了!很快,馬愷所在的分隊就被派遣去了前線。最初馬愷還很興奮,可是真正上了戰場, 在槍林彈雨中一陣摸爬滾打之後,一陣難以言表的恐懼便向他襲來。「不管你身上穿多少防彈背心,戴防彈頭盔,還是非常緊張。因為身邊不斷有戰友受傷躺下或犧牲。」在馬愷看來,當兵就是份工作,跟當廚師沒什麼區別,也壓根談不上什麼家國榮耀,不同的是,去前線賺的錢更多,但拼的是命。比起其他人,他說自己很幸運,因為馬愷的很多戰友都沒有回來。
從戰場歸來,還來不及喘口氣,馬愷就又要考慮今後的出路。此時,他已經7年沒與父母見過一面。當了4年海軍陸戰隊隊員,兩次遠赴中東戰場,馬愷深信自己絕對有能力勝任美國警察的工作。果然,投出申請後,他很快就收到紐約警署、洛杉磯警署等幾家單位的錄取信經過嚴格考核以及3個月實習後,2007年2月,馬愷宣誓成為費爾法克斯的一名巡邏警察。他是亞裔警察,由於中美文化背景不同,起初上司對馬愷的辦案能力如何心裡並沒底。不過不久發生的一件事,卻讓美國警長馬上對他刮目相看。當時,馬愷接到報警,去處理一起交通事故。由於後方車主追尾,造成了輕微的車輛刮蹭,可前方車主卻不想這麼了事。先是說自己脊柱受傷,過一會兒,又說自己的小狗也受傷了。很明顯,想訛詐對方。一時,倆車主劍拔弩張!
馬愷很快就識破了這人的詭計,但他並沒有立即戳穿對方,而是興致勃勃地跟他拉起了家常,從小狗聊到車,又聊到騎馬、旅遊,最後才回到事情本身。他幽默風趣地兜了一個圈子下來,前方車主終於服從了裁決,最後還不忘大讚一番馬愷的一身肌肉。說到這身肌肉,馬凱可沒少下功夫。因為在費爾法克斯警局,警察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裡,規定可以有一個小時用來健身。馬愷從有氧運動到無氧運動,單槓、啞鈴、器械等幾乎樣樣都練過。從美國大兵到警察,馬sir也期待職業生涯中能有那麼一刻,舉起槍來瞄準敵人,制服窮兇極惡的壞人。直到2011年5月,令人刻骨銘心的這一刻終於到來。那是一個精神病人,自己打電話報警,說要開槍自殺。這人當時拿槍對著自己的腦門,有很多人都在現場。他拿著裝滿子彈已經上了膛的手槍,馬愷正對著這名危險分子。「我讓他把手槍放下,把手舉高,然後向我們走過來,但他拒絕服從。我手在扳機上,後來那人慢慢把手舉起來,我也在慢慢扣動扳機,當時一頭汗,因為自己手一動就會奪走一個人的生命,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萬幸的是,大概舉起30°的時候,對方把槍放下了。但是對我來說,他要是再舉高5°或者10°我就開槍了!」 也正是這件事,讓馬sir真正體會到警察的使命不是在關鍵時刻開槍,而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節約這顆子彈。儘管當時再提早幾秒開槍,馬愷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對於其他警察來說,他們也許早已將這名危險人物擊斃。
作為警察,馬愷隨時都有遭到惡意攻擊的危險。由於美國槍枝泛濫幾乎人人有槍,而且犯罪分子非法獲得的槍枝,往往比警察的火力還強大,因此,他和同事在執法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依法開槍。否則,若遇到持槍歹徒,就有眨眼間丟掉小命的可能。馬愷說,美國警察在巡邏過程中通常是這種情況,在查嫌疑人的時候,無論對方是否帶槍,警察都要時刻保持自我保護的狀態,就連笑著跟嫌疑人談話的時候,他們的手也是始終放在槍上的。
警察經常把槍拔起來對著人家,這在美國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會對人構成威脅。但如果警察發現這個人有威脅動作,或者對旁邊老百姓構成威脅,就會毫不猶豫地一梭子彈打上去,他們的拔槍速度為0.5秒,比西部片中的「牛仔」厲害多了!「依法」是美國警察開槍而不被懲治的前提。違法開槍的警員,將會受到紀律處分,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雖然法律規定嚴格,但是讓一名神經緊張的警察在一剎那判斷出是否應該開槍有時絕非易事。今年4月在洛杉磯發生了一起誤殺事件,一對墨西哥裔情侶吵架,男方開槍打傷女友後逃跑,巡警趕到現場後發現不遠處有一個人的穿著、長相與疑犯相近,就叫對方舉手站起來,對方卻掏出槍來,警察立刻將其擊斃,後來證明是誤殺。
馬愷調侃說,在電視新聞裡,美國警察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強悍甚至野蠻,動不動就拔槍打人,尤其每次誤殺黑人後,總能引起大規模遊行示威等,鬧得雞飛狗跳,甚至連總統都不得安寧。其實人們卻忽略了另一面,比如2013年,全美有5.2萬名警察受到攻擊。2014年,有46名警察被槍殺。美國警局甚至要求警察:穿防彈背心,不要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煽動性的文字,不輕易逮捕嫌疑犯,更不要單獨巡邏。在沒有警務需要處理時,馬愷也不願閒著,洲際495公路就是他蹲守的大本營,查超速。有時,還能遇上販毒這樣的大案,所以,平時馬愷在巡邏過程中,經常會把眼角掃到的可疑車牌都輸入到車載電腦中,查詢車輛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
如今馬愷在美國警界已經有了一席之地,而對於父母來說,他依舊是個不省心的兒子。今年8月接受記者採訪時,媽媽希望已經30好幾的他早日成婚。馬愷在電話裡說結婚並不難,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姑娘卻不那麼容易。看來,馬愷的未來依舊掌握在他自己手裡。正如梅蘭芳電影中的一句臺詞:真正的好戲,是去打破人生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