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的制服套裝讓人對航空職業多了一份嚮往,穿上制服衝上雲霄更是很多航空學員的目標。2016年11月16日,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觀音橋派出所接報稱有人以有「門路」可以幫助學生運作進航空公司上班為由,詐騙錢財。
接報後,民警立即開展偵查工作,調查發現重慶、北京、山東等多地有約60名學生,因輕信靠「關係」就能航空公司上班而上當受騙,被騙金額高達180餘萬元。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梁某曾經是年薪60多萬元的航空公司高管,已於2017年1月22日被江北警方依法逮捕。
走「捷徑」進航空公司拿高薪,學生們趨之若鶩
報案人從事空乘培訓中介工作的楊先生和杜先生稱,他倆於2016年10月、11月在飯局上結識了梁某。梁某自稱在民航中南局上班,且在某航空供職多年,身居要職,號稱與多家航空公司高層關係交好,揚言能運作學生到航空公司上班,每個學生收費6萬元。
楊先生說:「大家都嚮往空少、空姐的高收入,花6萬元進去,1年就能賺回來,肯定有很多學生願意花錢!他(梁某)收每人6萬,我們每人收10萬,中介費很可觀的。我們手裡有很多求職學生資源,總共給到梁某10多名學生的簡歷,共支付40多萬元給他作為訂金。」
楊先生回憶說道,梁某對航空公司的招聘制度、流程、運作方式講的頭頭是道,關鍵是他講述其與各公司高管的情誼深厚,找他們辦事就是拖朋友幫忙的事兒。我們最開始也存有質疑,後通過個人關係了解到梁某口中提到的朋友的確都在航空公司任職,也就信他有這個能力。事後不禁感嘆說:「我們以為他真的「關係網」很強大呢!」
經警方詢問得知,梁某聲稱已和各航空公司的面試官打好招呼,讓學生按照官網招聘信息和時間報名參加面試,結果胸有成竹的學生們都未通過面試,詢問梁某,他淡定表示他能解決!學生後來的確收到了複試通知的「簡訊」,但根據中介經驗,覺得跟公司官方發的簡訊形式有出入,察覺事有蹊蹺,便打電話至航空公司詢問,結果學生根本就沒有取得終審資格。
警方精準研判,快速布控抓捕工作
江北警方接報後迅速開展偵查工作。由於犯罪嫌疑人是河北人,案件涉及多個地區。民警組織專人赴河北、四川、雲南等多個城市進行調查取證,調查發現,除了正在查辦的重慶地區案件,梁某曾在山東、上海等地也用相同手段作案多起,僅山東地區就有約40名學生被詐騙,被騙金額高達140餘萬元。
民警表示,根據梁某的作案手段顯示,他是有預謀、有套路的作案。梁某在重慶地區作案,暫時只收了訂金,按照之前在其他地區的步驟,接下來,他一定會以體檢、政審為由,要求學生支付更多費用。
僅一個月時間,民警一方面輾轉於城市間進行摸排調查和取證工作,一方面以重慶案件為著手點,設局布控抓捕工作。於2016年12月17日江北警方終於在重慶將涉嫌詐騙罪的梁某抓獲。
年薪60萬元的高管,真的有「門路」?
據梁某交代,他曾在多家航空公司上班,後因傷病離職,離職後沒有固定工作,偶爾去培訓學校授課。梁某說「之前在航空公司上班的時候年薪都是六十幾萬,現在收入不固定,經濟比較拮据,感覺入不敷出」。
離職後梁某仍保留著自己飛行乘務員和飛行安全員的資質,卻將多年工作積累的經驗變相用於行騙。其實他並沒有「可靠的門路」能給人落實工作,同時承認學生們收到的初試、複試通知都是他自己通過網絡軟體平臺,以航空公司人力資源部名義給學生們發的。
靠「關係」進公司 學生們最終騙了自己
民警表示梁某之所以能在多地不斷行騙,就連中介公司都上當受騙,完全是因為他利用個人以往在航空公司的工作經驗,熟知的行話、誇大的人脈關係進行吹噓,給中介和學生們製造出「有捷徑」的假象。
春節後是用工潮,很多學生開始尋覓新的工作機會,面對網絡上的招聘信息,學生們一定要謹慎,對於所謂的「內招」、「交錢保進」的承諾切勿聽信。只有經過自身踏實努力,通過正規招聘渠道和流程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
該案犯罪嫌疑人梁某涉嫌詐騙罪,江北警方於2017年1月22日依法將其逮捕,現已追回涉案金額10萬餘元,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