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高郵5月10日訊(記者 薛海燕 薛小華)高郵有汪曾祺先生筆下水草豐茂的大淖、稼禾盡觀的文遊臺,更有寫不完也感受不盡的熱土炊煙、原生態保護留存的百年老屋、千年古亭臺……是世界遺產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5月8日至10日,全國三十多家重點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江蘇古城高郵,一顆璀璨的江淮明珠展現在眾人面前。
郵亭的高臺是這座城市的根、城市的發祥地。公元前223年,秦國在高郵「築高臺,置郵亭」。 高郵因郵而生,故名高郵,別稱秦郵,雅稱盂城,可謂「上下七千年,風物貫古今」,夏商周秦漢,朝朝有遺存;唐宋元明清,代代留勝跡。
近年來,以運河文化基礎,以「文化遊」「生態遊」「美食遊」為主導創新發展,探古尋幽,地域風情,新型產業及自然生態,千年雅韻的郵城迸發著勃勃生機的發展活力。 「城市即旅遊、旅遊即生活」是高郵的發展理念,也是這座魅力名城的寫照。
高郵市委書記勾鳳誠說,高郵的老城保護是文化傳承,更是民生幸福的改善與提高。改善老百姓生活環境和文物保護並能絕對地說是一對矛盾。高郵的那些寶貝疙瘩都是在市中心,我們圍繞重點文物建設文化廣場,開放式保護,把文物還給老百姓。文化需要活態傳承與保護,活在當下、活在老百姓身邊、活在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高郵有著三條老街:北門大街、中山路老街、南門大街,是高郵城市文化中重要的歷史廊道,呈現出完整出令人驚嘆的古城文脈和格局。記者們在北門大街參觀時,高郵宣傳部副部長黃平介紹,這些年,北門大街的改造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老建築維護、加固、重修,某個層面上它是老街在蛻變,但並不容易看得出來,是下水管線、汙水處理、電力設置等百姓生活質量條件的改善,老街的生態不會變,沒有老味道它還是老街麼?
高郵不僅僅是用來懷念用來懷舊的,更是一座太容易被愛上的城市,有太多真正可以讓人沉浸其中的地方。
文化遊:厚重底蘊盡顯魅力
高郵擁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不僅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遊臺、天山漢墓、城牆及奎樓、淨土寺塔、周邶墩遺址、菱塘古清真寺、雪峰大學舊址等,更有盂城驛、龍虯莊遺址、高郵當鋪、古運河故道、平津堰遺址、鎮國寺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1家(盂城驛景區)、3A級景區2家(鎮國寺景區、文遊臺景區)、2A級景區1家(古清真寺)等,新增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
在盂城驛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過程中,該市還加快整合以運東市河為軸線的盂城驛景區、市河風光帶、王氏紀念館及附近清真寺、北門古街及當鋪,運西的鎮國寺及運河故道、西堤風光帶、高郵湖灘等各類資源,按照5A級景區的標準,在創建一個以運河文化為核心主題,融郵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於一體,集中實現吃、住、行、娛、遊、購等功能的綜合性歷史文化景區。
高郵是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自1997年開始,連續舉辦中國郵文化節,截至2015年已是第七屆。隨著郵文化節的不斷舉辦,「東方郵都」、「中國集郵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美名傳遍大江南北。如今,郵文化節不再只是高郵人的節日,更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郵人」的節日。同時,高起點打造環高郵湖自行車越野賽、大運河半程馬拉松賽、橫渡高郵湖等品牌活動,大大提升了郵城文化旅遊的品位和軟實力。
2016年11月27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同意將江蘇省高郵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指出關於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國務院同意將關於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一榮譽的取得,不僅為「魅力郵都」新增了一張閃亮的名片,更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增加了厚重的砝碼。
生態遊:秀美風光盡收眼底
「高郵湖,清悠悠,魚肥蟹美真富有,麻鴨戲春水,群鳥伴歸舟,神奇傳說唱風流……」高郵,是高郵湖邊唯一濱湖而建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擁有「一湖二河三堤」這一獨特的自然景觀,為我市開發以休閒度假為目的的旅遊產品提供了極佳的平臺。近年來,當地高起點規劃高郵湖及其周邊旅遊開發,積極開闢高郵湖水上遊覽線,分別開通了遊船碼頭-新民灘(賞萬畝油菜花)-神居山景區(拜帝堯故裡)-菱塘回族鄉(訪異族風情)及遊船碼頭-界首蘆葦蕩(觀萬畝蘆葦)兩條旅遊線路,溝通了新民灘與主城區的水上通道,實現了蘆葦蕩、盂城驛、高郵湖、新民灘等景區之間的交通便捷化和快速化;在新民灘王港半島結合「油菜花勝境」「野趣休閒」建成了可接待自駕遊的高郵湖灘郊野公園等。
清水潭旅遊度假區是江蘇最早對外開放的鄉村遊溼地景區之一,以「水清魚讀荷、林靜鳥談天」的絕佳生態和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野鴨放飛吸引著中外遊客。近年來,該市以打造集國家級溼地公園、溫泉養生及生態農業等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為目標,開發建設了森林餐廳、森林木屋、觀鳥臺、釣魚臺等旅遊產品,對度假區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完善,使景區核心區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遊人紛至沓來。
界首蘆葦蕩景區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其景區內湖草應時繁茂,萬畝蘆葦一望無際,廣闊灘地綠草如茵,野生動植物豐富多樣,又被譽為「揚州旅遊的後花園」。近年來,該市圍繞打造規模大、氣勢雄的「蘆葦迷宮」,對景區面積進行了擴展,重新裝修完善了飛碟瞭望塔和候鳥觀測臺,新開設了水上樂園、野炊燒烤、蔬菜採摘、野營綠地等項目,建設了水上長廊、遊船餐廳等,人氣也愈發高漲。
近年來,關於不斷創新思路、積極進取,先後創成江蘇省生態旅遊示範區1家(清水潭旅遊度假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家(臨澤生態度假村)、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區1家(界首蘆葦蕩)、江蘇省三星級鄉村旅遊區3家(界首連標葡萄園、卸甲周邶墩農莊、菱塘回鄉緣農莊)等,打造了景色秀麗、集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四野農莊、三湖莊園等,開發了以葡萄採摘、草莓採摘、垂釣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外地遊客前來體驗和享受原生態自然風光。
美食遊:湖鮮佳餚挑動味蕾
「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鴨」。高郵麻鴨系全國三大名鴨之一,因其放養環境多為湖蕩溼地,不僅生長快、肉質好、產蛋率高,而且因善產雙黃蛋乃至三黃蛋而享譽海內外。「天上太陽月亮,高郵鴨蛋雙黃」。高郵雙黃鴨蛋更是憑藉其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等特點,成為高郵的「形象大使」。近幾年來,當地把高郵鴨蛋作為彰顯地域特色、促進交流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抓手,打造了紅太陽、三湖、秦郵等知名鹹鴨蛋品牌,連續舉行了十二屆中國雙黃鴨蛋節,並在節慶期間開展了一系列文體旅遊活動,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
高郵地處高郵湖畔、運河岸邊,是一座「水做的城市」。大湖活水出好蟹,這裡生長的高郵湖大閘蟹,營養豐富、肉質鮮美、口味極佳,已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爬」上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2016年10月,「醉美秋色 蟹逅高郵」2016首屆高郵湖大閘蟹旅遊美食節暨長三角地區千名攝影家大型高郵採風活動啟動,秀麗的郵城風光、有趣的「蟹王、蟹後」評比及扎蟹、吃蟹、畫蟹等活動,充分展示了郵城個性獨特的民俗風情和風味誘人的生態美食,讓攝影家們流連忘返。
與高郵湖大閘蟹一同「爬」上全國各地消費者餐桌的還有高郵羅氏沼蝦。為了助推羅氏沼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當地成功舉辦了高郵旅遊美食節暨首屆江蘇菱塘清真美食節杯羅氏沼蝦菜品開發烹飪大賽,不僅讓羅氏沼蝦菜品走進尋常百姓家,更讓高郵七大名宴、十大名菜名譽四方。
高郵地處淮安與揚州之間,自古繁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細數高郵美食,不僅有陽春麵、蟹黃湯包、千層油糕、陳小五餛飩、大煮乾絲等美味早餐,還有蒲包肉、汪豆腐、菱塘老鵝、界首茶幹、臨澤湯羊等豐盛佳餚。這些美食與郵城深厚的人文歷史、秀美的風光緊密結合,豐富了郵城旅遊的內涵,讓前來體驗、觀光的八方遊客流連忘返。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