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4 07:26 | 王永昌 潘毅剛
資料圖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這是我省貫徹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重大戰略的實際舉措,也是高水平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浙江篇章的重大路徑選擇。2018年以來,浙江大花園建設開局良好,加速推進。在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大花園建設已作為浙江「四大」建設活動年的重要內容進行了部署。下一步要推動浙江大花園建設紮實落地,必須進一步提高站位,從人類文明演變的戰略高度明晰其重要性,從「八八戰略」再深化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思路,並積極探索以大花園建設踐行生態文明推動浙江實現綠色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大花園建設,是順應人類文明發展的應勢之舉
浙江的大花園建設不是指花草樹木多而美的一個小區域意義上的「花園」,而是一種泛化、大區域或者更多指的是生態環境、生態文明意義上的「花園」。浙江大花園建設,就是要堅守藍天白雲、綠水青山的底色和底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轉換發展方式,是新時代推進美麗浙江、詩畫浙江、生態浙江、綠色浙江、現代文明浙江的載體、平臺和抓手,對浙江經濟轉型和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自從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先後經歷了部落文明、農耕文明,爾後進入工業(工商)文明的時代。工業(工商)文明雖然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生產力,但也帶來了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
問題就是時代發展的導向。近幾十年來,建立在工商文明、城市文明基礎上又覆加了現代金融(金融文明)、現代科技(知識文明)和綠色生態(生態文明)的複合發展文明新形態,正成為當今人類佔主導地位的發展方式,而綠色生態是其中的關鍵之處,也是最新崛起的發展趨向。
作為當代人類發展的一個潮流,需要人類去破解的生態治理、綠色發展的難題很多。發達國家並沒有提供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和完整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美麗中國」、生態文明、「五大發展理念」等戰略理論思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可以說是破解人類發展難題的中國智慧、中國答案。
浙江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鄉村」、生態文明等理念和思想的重要萌發地,作為走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列的排頭兵和勇立時代潮頭的先鋒隊,已經並將繼續為破解人類生態發展難題、深化「美麗中國」建設作出富有成效的積極探索。浙江的大花園建設行動,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時代要求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所提出並實施的一個發展戰略舉措。
大花園是現代化浙江的發展形態和底色。2018年,浙江全年接待遊客6.9億人次,旅遊總收入1萬億元。浙江打造大花園,就是要圍繞建設全國領先的綠色發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養生福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以衢州、麗水為核心區,加快打造詩畫浙江的鮮活樣板。未來大花園將成為現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態。根據部署,浙江還要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目標要求,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城市、國家公園,力爭到2022年全省有1萬個行政村、1000個小城鎮、100個縣城和城區成為A級景區。因此,這個大花園是廣義的、發展意義上的,是全省域的綠色發展,也是綠色發展的全域化。
二、大花園建設,是貫徹「八八戰略」的務實之策
大花園建設就是要進一步發揮生態優勢,探索走全域綠色發展之路。大花園建設行動實際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貫徹「八八戰略」、「兩山」理念的一個新的重大部署,是在更廣領域、更深層面、更高水平續寫「美麗浙江」的新篇章,從而為「美麗中國」創造出更豐富鮮活的浙江樣本。
「大花園」就是要進一步發揮城鄉協調優勢,堅持走城鄉一體化之路。浙江空間區域發展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浙江」:以平原和城市群為主的「都市浙江」;以港灣區、海島為主的「海上浙江」;以山區為主的「山上浙江」。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歷史進程,首先是「都市浙江」得到了快速發展,接著是「海上浙江」或者說「灣區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浙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山上浙江」走到了時代發展的「風口」上,而且也不只是原來意義上的「山上浙江」,是升華為與「海上浙江」和「都市浙江」媲美的「花園浙江」「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標誌著浙江進入了覆蓋全省城鄉的空間拓展和升華的一體化發展新階段。大花園建設行動,必將重整城鄉結構,極大地推動浙江城鄉一體化進程。
大花園建設就是要進一步發揮山海資源優勢,加速走區域協調之路。過去,人們通常把麗水、衢州等地看作是浙江的落後、不發達山區。實施大花園建設戰略行動,無疑意味著,麗水、衢州等地已不再被簡單地視為「欠發達地區」,山區也不再是劣勢,更不是浙江未來發展的包袱,而是浙江乃至長三角的發展新優勢、新潛力、新亮點;它們不再被看作是發展的後方、「二線」和發展的緩衝地,而同樣是發展的主戰場、「一線」。這一發展理念和思路的重大轉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將對麗水、衢州等地和整個浙江的未來發展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隨著大花園理念的確立和戰略行動的推進,一些基礎設施、綠色產業、生態休閒、旅遊節會、金融、資金、政府公共服務等發展資源和要素會帶來新的整合,並將給我省欠發達地區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大機遇,為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美化優化、綠色發展,承接浙江、長三角各種發展要素提供重大機遇,也將為這些地區跨越發展孕育新增長點。
三、大花園建設,要在「六個引領」上下足功夫
當前,大花園建設的共識已經形成,路線圖、時間表也已明確,必須抓緊在理念轉換、規劃統籌、平臺搭建、文化導入、資本運作以及模式塑造等方面形成合力,打好大花園建設落實的「組合拳」。
在發展趕超引領上下功夫。把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突出「四個先行」的重要思想擺在突出位置。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反覆指出,原來欠發達、自然生態又比較好的地區,要加快全面小康社會步伐,實現經濟趕超發展,就必須立足長遠、統籌全局,努力做到「四個先行」:基礎設施先行、教育培訓先行、「內聚外遷」先行、生態經濟先行。這「四個先行」涉及欠發達地區實現趕超發展的理念、思路、路徑、重點和方法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是生態文明建設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加速發展地區的「趕超發展觀」。
在規劃項目引領上下功夫。深入實施省域「大花園」建設規劃,加快推動大花園核心區規劃實施走在前列,尤其是麗水、衢州等核心區應根據省級規劃和要求,在已有規劃的基礎上,提格升標,制定並實施更高標準、更廣覆蓋、更嚴舉措、更大力度、更切實可行的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規劃,以謀劃建設落地一批大花園標誌性項目來推動規劃藍圖落在實處,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一屆接著一屆幹。要深入開展「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行動。推動生態保護與發展、基礎設施、旅遊產業等規劃項目化運作,支撐省域各地「大花園」「大景區」串珠成鏈,使各地大花園建設分工合作、各具特色、相映生輝。
在平臺建設引領上下功夫。加緊謀劃爭取納入國家戰略層面的大花園建設重大平臺,加快打造開化錢江源國家公園,爭創麗水、仙居國家公園和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和全域長壽之鄉,打造「詩畫浙江、美好家園」。同時,要將打造鄉鎮和農村平臺作為重要抓手。大花園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都是鄉鎮和農村。在大花園建設的區域內,鄉鎮應是大花園中的「景」「點」或者花園網絡裡的紐結。由於「大花園」區域內的農村大多屬於山區、欠發達地區,自然村落小而散、產業單一、農民增收難度大,美麗鄉村、鄉村振興更應從實際出發,尤其要繼續做好「內聚外遷」和提升城鎮化工作。要把大花園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探索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抓手,把生態、農業、旅遊、文化、工商資本相融合,在傳統家庭農場、合作社之外拓展創新發展形態,為解決城鄉統籌、農村產業發展等「三農」問題提供新的平臺和通道。
在富民產業引領上下功夫。沒有生產力的大花園是落後原始的,大花園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要依靠生態優勢,走出一條有鮮明特色的生態經濟富民發展的新路。大花園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生態保護,但保護不是被動、靜態、消極、無為的保護,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還應該是有所發展的,能富民、惠民的。為此,必須精心謀劃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型現代服務業。欠發達山區尤其要做好生態精品農業,主打若干主導性生態農業產品,並全力發展生態旅遊、農旅結合、文旅結合的綠色產業。更要大力挖掘地方生態特色文化,把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以收到相映生輝之效。
在文旅品牌引領上下功夫。地區品牌是一個地方的特色、優勢、個性的集中化展現。大花園不應是千篇一律的自然風光,而應主打一二個富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大品牌。將浙江的詩畫江南特色、唐詩之路古韻、名山名湖景區串珠成鏈,形成亮麗風景線,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態環境優良、山水風光秀美、江南韻味十足、地域文化濃鬱、能讓人流連忘返的旅遊景區景點或旅遊小鎮,努力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塑造浙江大花園文旅品牌,重點抓好「四條詩路」千萬級核心景區建設,打造黃金旅遊線,變盆景為風景。加快建設天目山、莫幹山、會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等十大名山公園和嵊泗、韭山、大陳、洞頭等十大海島公園。做實做好「百縣千碗」品牌活動。
在生態資本引領上下功夫。要積極探索「生態資本化」「生態金融化」經營,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優勢。例如,麗水等地應把深化全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深化全國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創建浙江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等「體制創新要素」統籌起來謀劃,整合實施。大花園建設中尤其要注意發揮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巨大槓桿作用。比如,通過生態資源資產化改革,使生態資源成為可以量化的資本;對排汙權進行有償使用與交易,建立碳減排交易機制等;開展產權、使用權、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以及旅遊資源、文化資源、水資源、空氣資源等的資本運作等。
四、以「四大」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切實讓「大花園」落地生根
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就全面開展「四大」建設年活動作出了明確部署。作為「四大」之一的大花園建設,省和有關市都有了相應的規劃藍圖,近期建設重點和項目也作了安排。接下來,各級各地要以「大花園建設年」活動為總抓手,扎紮實實推進大花園建設。
細化任務,強化責任,把大花園建設的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級各職能部門,落實到責任人。工作目標任務要明確,並且要適時檢查驗收、督促講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扎紮實實地推動這項工作的落實。
發揮全局和整體意識,統籌城鄉、區域、省域協調建設大花園。大花園建設不只是「點」上建設的,而是要整個浙江的全域化推進的。要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讓「大花園」遍地開花結果。
注重群眾基礎和群眾方法。這是紮實推進大花園建設的又一個重要保證。大花園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造福浙江人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美好家園、美好環境的需求。人民群眾是「大花園」的共建者、共享者,是大花園建設的主體。
培育產業基礎和文化情懷。大花園建設能否長期持續地高質量推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關鍵要做足做實產業發展的基礎,而且要有足夠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尤其要把產業發展與文化特色相融合,重點走出文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發揚鍥而不捨的釘釘子精神和工作作風。大花園建設是長期的艱巨任務,切忌刮一陣子的「陣風」,更不能刮擺擺花架子的「虛風」,而必須沉下心、撲下身來抓落實,要有鍥而不捨、連續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各級領導幹部要勇抓落實、敢抓落實和善抓落實,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聚沙成塔,切實把大花園建設的美好藍圖轉化為浙江大地上的鮮活實踐。
【作者分別為浙江省委黨校高端智庫專家、浙江大學講座教授,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