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稻香社區「大食堂」恢復供餐服務 解決老年人吃飯難

2020-12-14 小徐的生活分享

「俞阿婆,我們先來量個體溫再進去拿飯。」5月19日上午10時30分,家住溪南新村的俞菊英老人來到濱湖區河埒街道稻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取餐。中心工作人員小鄭先幫她測量體溫,並將她的個人信息和體溫狀況記錄下來。

因為疫情的關係,中心暫停運營將近4個月,讓這些長期在這裡吃飯的老人很是想念這個家門口的「大食堂」。現在,中心雖然按下了「復工鍵」,但安全保障卻一點不放鬆。所有工作人員在復工前都進行了崗前培訓,做好應急預案,準備了充足的消毒和防護用品,並在地上張貼了醒目的標識,提醒老人要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有序取餐。每天早上8時,工作人員就會對中心的內外環境進行消殺,尤其是廚房,所有餐具都經過嚴格消毒。不僅要讓老人吃得開心,更要保障大夥吃得放心。中午取餐時,人員進出登記、測量體溫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了防止人員聚集,目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未提供堂食,有用餐需求的老人可以到中心買飯菜打包帶走。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中心還提供上門送餐服務,解決了周邊老人吃飯難的問題。

為了方便老人訂餐取餐,中心建立了「助餐預訂」微信群,工作人員會提前一天將菜單發在群裡,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預訂,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也可以通過電話預訂。中心工作人員陳亞娟介紹說,採用提前預訂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避免人員扎堆等候,另一方面也便於食材數量的把控,既避免了浪費,又能保證菜品的新鮮。現在,中心每天提供20種不同菜餚,供老人們選擇。

相關焦點

  • 丁蘭居民家門口的食堂,老年人吃飯可打折
    為了讓老人在家門口吃上一口熱飯,破解老人「吃飯難題」,杭州綠康醫院在丁蘭街道的鄰匯家園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老年食堂,這幾天,開業了。中午11點不到,老年食堂點菜窗口就熱鬧了起來,飯菜飄香,三三兩兩的老人陸續前來就餐。整個食堂寬敞明亮,椅子下面的四個角,其中前面兩個是輪子,方便老人拖拉;在左邊的扶手處還有一個放置拐杖和雨傘的地方。
  • 社區食堂恢復堂食 方便老年人吃熱乎飯
    4月8日,在堅持測溫消毒、分時分區就餐等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社區食堂恢復堂食,附近的老年居民能更方便地吃到香噴噴的熱飯熱菜。
  • 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民革新疆區委會建議:  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老年人做飯、吃飯問題已成為居家養老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隨著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進一步加劇,身邊無子女或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們行動不便,對一日三餐的「買洗燒」力不從心,吃飯問題成了老年人養老中的大問題。民革新疆區委會通過調研發現,現有的日間照料中心等在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而社區在老人助餐方面也需要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進一步支持。  「我們建議,探索多種模式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
  • 山東煙臺市民社區食堂讓老年人「吃飯不愁」
    山東煙臺市民社區食堂讓老年人「吃飯不愁」 2019-06-25 12,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前來排隊買飯的大多是老年人。
  • 社區食堂重開張,堂食也逐步恢復了!
    社區裡,可以堂食的老年食堂變多了,食堂裡的菜品變得更豐富了……每周為老人配送餛飩(青鳳老年生活護理服務中心 供圖)堂食防疫兩不誤從3月初開始,彭浦新村街道彭三社區食堂恢復營業,但每天只提供中午時段的套餐外帶,且套餐種類只有兩種,老人無法自選菜品
  • 漫畫·提案·公開|關於進一步推廣社區食堂模式,解決社區老人就餐...
    因此建議,黃浦區可以進一步構建和推廣社區食堂模式,實現就近供餐和社會化合格供應商提供助餐的分級助餐模式。第一,是探索集中分配就餐制度,倡導和推動2家集中配送老年餐公司,推出價格分級的餐食產品,並根據老人自願選擇,豐富餐食菜單。
  • 威海文登區助餐服務解決農村老人吃飯難
    「做飯難」「吃飯難」是困擾農村老人,特別是獨居、高齡老人生活的一大難題。在作風改進行動中,威海市文登區以助餐服務為突破口,推進「美麗鄉村幸福餐桌」工程,讓農村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可口飯菜。子女平時工作忙,中午不能回來照顧,老人的吃飯問題一直是孩子的牽掛。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文登區民政部門出資3萬元將村裡5間老屋修葺一新,並積極協調瑞雲祥康養中心為老人提供送餐服務,讓村裡老人吃上放心飯、暖心飯。村民牛序棟說,幸福餐桌確實很大程度解決了村裡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村裡很多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集中起來在一起吃飯,老人都特別滿意。
  • 食堂全面恢復供餐,叔叔阿姨喊你來吃飯!
    海大美食「升級」!食堂全面恢復供餐,叔叔阿姨喊你來吃飯!為做好師生的膳食服務保障工作,教育保障中心餐飲管理部早已整裝待發,校內各個餐廳已逐漸恢復正常供餐服務。我們已經告別單一的套餐,多品種、具特色的各色美食和小吃恢復供應了。許久不見,食堂阿姨和阿叔也想你們啦!快來食堂吃飯吧,保證打菜不手抖,讓大家吃得飽飽的!一.
  • 社區小食堂惠及大民生
    社區小食堂惠及大民生 華陽街道不斷完善老年人服務工作,讓老年居民晚年幸福 在首批公示點位中,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是全區唯一一個老年食堂列入全市點位名單的社區。  據介紹,開展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是關心關愛老年人,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今年,全市將新增226個老年人助餐點,推動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化。目前,華陽街道正持續推進老年人日常服務工作,讓轄區老年居民晚年生活得更加舒心幸福。
  • 尼特福家社區食堂,踏實做好養老「助餐」服務
    老人所說的「好地方」是位于于洪區迎賓路街道丁香社區的「尼特福家社區食堂」。食堂推出的10元自助午餐本已經夠便宜的了,但他們還推出了「60歲以上老人9元,90歲以上免費」的惠老政策,所以,開業兩年多來,每到中午都會坐滿了前來吃飯的老人和附近社區居民。
  • 天津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 10萬老人享受助餐服務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自今年第三季度起,本市在全市130個街鎮、1565個社區,開設老人家食堂,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總數達10餘萬人次。  剛揭牌的慶有西裡老人家食堂,每周7天都提供早、午餐,早餐包括豆腐腦、鍋巴菜、油條、豆漿等;午餐葷素搭配合理,主食包括米飯、花卷、發糕等。
  • 濟南市將要建社區長者食堂 2020年度每餐不超過10元
    ,市級每天一次補助1元80-99周歲,選擇標準型或自助型餐品,市級每天一次補助2元本報6月18日訊 為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解決廣大老年人就餐難問題,近日,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長者助餐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推動我市長者助餐服務工作。
  • ...餐餐吃得「精打光」武清區高村鎮牛鎮社區老人家食堂正式開張
    對老年人而言,尤甚!  如今,武清區高村鎮牛鎮社區的老人就有了這樣的幸福──「社區老人家食堂」正式開張啦!  「給咱老人辦食堂,每天新鮮飯菜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真箇不錯咧!」71歲的王寶玲奶奶是這裡的「充值」會員,自打老人家食堂成立以來,她跟老伴兒每餐都會準時來「打卡」。「便宜又豐富,工作人員還特照顧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開了大食堂 老人用餐真方便 一葷兩素僅6元
    每份餐可以自選一葷兩素。「送餐時我們就會把第二天的菜單也一併放在飯盒上,每個人可以自己選,第二天一早我們回收飯盒時連著菜單一起收來,中午就按他們勾選的菜品打菜。」社區大食堂工作人員周俊傑告訴記者,為了給老年人提供更貼心的服務,社區大食堂還有一部分外送服務,周邊幾個小區的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可以選擇送餐上門服務。每天,他要開著車送四五十份餐,另外還有五十多位老年人會選擇到大食堂堂食。
  • 可供300多人同時用餐,嶽陽街道社區食堂來了!
    在家門口就能方便享用價平味美的餐點,老年人用餐還有補貼優惠,廣受居民歡迎的社區食堂,你家附近有嗎?小鬆了解到,作為嶽陽街道重點實事工程之一,居民們期盼已久的社區食堂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2021年5月進行試運營。
  • 記者走訪漳州首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
    10月25日,全市首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落戶薌城區通北街道和平裡社區。目前,該社區食堂經營現狀如何?近日,記者來到該社區食堂一探究竟。據和平裡社區書記黃雪燕介紹:「我們想通過社區食堂增加社區服務內容,建立一個醫養結合的社區服務站。」居民在「幸福大食堂」用餐 鄭文典 攝  增加食堂功能分區是好事,但場地是個大難題。和平裡社區食堂實行明廚亮灶,使用面積100平方米,但廚房面積佔用過半,用餐區域只能容納30個座位,行走空間稍顯狹窄,不便於輪椅通行。
  • 煙臺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市場運作、政府補助 保障老人、服務社區全力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芝罘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讓老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近年來,我區多個社區建立了市民社區食堂,解決老年群體「吃飯難」的問題。作為具有公益屬性的餐飲服務項目,今年,依據毓璜頂街道翡翠社區食堂試點情況,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將在全區全面推開市民社區食堂建設。
  • 南開區:社區「家食堂」 吃出「家味道」
    在三潭東裡社區「家食堂」外,社區老年人參觀新出鍋的菜品。  居民王小生對社區食堂的飯菜非常滿意。「這葷素搭配剛好,適合我們老年人,大熱天省得自己做飯,吃完還不用收拾,太省事了,我直接預訂了一個月的午餐。」  吸引這麼多老年人前來試吃捧場的「家食堂」,是南開區萬興街經過近一個月籌備、全新打造的老年人助餐點,昨日正式開始助餐服務。
  • 又一家社區食堂開餐
    「這食堂離我家只有50米,真是開到家門口了,太方便了。」貴玉正老人家住紅玉裡,78歲的老伴腿不好,現在年紀大了,腿不能站久,做飯也做不了了。平日,老倆口經常出去買飯,現在有了社區食堂,老人稱吃飯可有著落了。「聽說早中晚三餐都有,明天我來嘗嘗早飯。」貴玉正老人滿意地說。「昨天試營業第一天,就陸續有500多人來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