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2020-12-14 新華網新疆頻道

  民革新疆區委會建議:

  推行「社區食堂」 解決居家養老吃飯問題

  「老年人做飯、吃飯問題已成為居家養老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借鑑內地一些地方開設社區食堂的做法,以烏魯木齊市為試點,推廣社區食堂,是解決居家養老餐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5日,自治區政協委員、民革新疆區委會副主委、烏魯木齊市副市長宋亞君表示。

  如今,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預計到2020年,僅烏魯木齊市老年人就將達到50萬人,人口老齡化水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隨著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進一步加劇,身邊無子女或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們行動不便,對一日三餐的「買洗燒」力不從心,吃飯問題成了老年人養老中的大問題。民革新疆區委會通過調研發現,現有的日間照料中心等在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而社區在老人助餐方面也需要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進一步支持。

  「我們建議,探索多種模式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宋亞君委員表示,可以採取鼓勵社區開辦社區食堂,鼓勵、引進正規餐飲企業為社區老年人配餐,單位食堂參與為老年人配餐等方式,通過規範經營等措施,確保老年人的就餐質量和安全。還可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等實際,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為老年人送餐上門。

  目前,烏市正在試點「中央廚房+社區食堂+社區助餐點+送餐上門」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計劃到2021年,各區(縣)至少建成1—2個中央廚房、全市建成30個社區食堂、80個社區助餐點。「今後,應通過財政資金補貼的形式,集中用於社區食堂、單位食堂、餐飲企業的配餐用餐等助餐服務;鼓勵、支持大型企業以公益為主、微利經營目標參與服務;參照內地對居家養老餐飲專項資金扶持政策,整合中央、自治區、地(州、市)、區(縣)各級專項資金,傾斜扶持社區食堂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居家養老就餐的扶持力度,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宋亞君委員建議。

相關焦點

  • 瀋陽:鐵西區試點社區居家養老「OTO」
    「網際網路+」模式讓老人享受低價專業服務  鐵西區試點社區居家養老「OTO」  9月6日一早,鐵西區興順街道嘉業社區居民老張,熟練地撥通了社區服務熱線「12349」,給家裡的電腦報修。半小時後,維修工如約上門,10分鐘就解決了問題。
  • 尼特福家社區食堂,踏實做好養老「助餐」服務
    老人所說的「好地方」是位于于洪區迎賓路街道丁香社區的「尼特福家社區食堂」。食堂推出的10元自助午餐本已經夠便宜的了,但他們還推出了「60歲以上老人9元,90歲以上免費」的惠老政策,所以,開業兩年多來,每到中午都會坐滿了前來吃飯的老人和附近社區居民。
  • 市北將在100個社區試點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
    12月21日,記者從市北區獲悉,下一步市北區擬在10個街道100個社區試點,因地制宜,根據房屋的不同條件,打造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的街社兩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最大程度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家住青島市市北區浮山後三小區的楊女士,每天中午都會和老伴一起到同和路社區七中心養老服務站的助老大食堂打包午飯。除了出行便利,這裡的飯菜質量、營養搭配也讓老人格外放心。
  • 沙坪垻童家橋街道:社區食堂讓居家養老「嘗」出新滋味
    最低3元 套餐吃出幸福感 「今天我先去食堂嘗下味道,然後再給你打包回來,社區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都來給我說了好幾次食堂開業了。」75歲的彭祖貴老人今天準備去「童膳食堂」親自看看,自從老伴生病後,行動不便,飲食起居都是他一個人在做。幫老伴調好電視和風扇,彭祖貴老人帶著身份證便出門前往「社區食堂」。
  • 「家門口」養老!全市60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集中開業
    這處剛剛啟用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依照五星級標準打造,面積近1000平米,寬敞明亮。設有多功能活動室、社區食堂、康復護理室、長短期託養室、醫療保健室、助浴室、輸液室等活動空間並配有中央食堂,可為自理、半自理和全護理老人提供個人照顧、保健康復等託養服務。一進康復大廳,放置著一臺智能一體機,老人進入中心後,直接通過刷臉籤到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受服務。
  • 社區共享食堂,讓老人「食無憂」
    在衢州,答案可以是一處休閒公園、一個健身運動場、一家南孔書屋自助圖書館、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近年來,我市緊扣便民、利民、惠民主旨,把構建「15分鐘生活圈」作為社區公共資源配置和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給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如今,「15分鐘便民生活圈」已成衢城標配。本版今起推出「15分鐘『圈』裡的幸福生活」系列報導,記者帶您走進不同社區的「15分鐘生活圈」,看一看「圈」裡居民們的美好生活。
  • 「雙服務」應當好居家社區養老的「雙拐杖」
    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社區小食堂:面積不大但用餐便利 有效解決周邊居民就餐問題
    李仁傑攝圖②:深圳龍華區元芬村「微棠食」社區食堂場景。張 博攝圖③:社區老人在安徽銅陵市銅官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就餐。過仕寧攝核心閱讀價格實惠、用餐便利的社區食堂既能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能減輕上班族的家務負擔,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與社會化餐飲相比,社區食堂公益屬性較強。
  • 無錫:稻香社區「大食堂」恢復供餐服務 解決老年人吃飯難
    5月19日上午10時30分,家住溪南新村的俞菊英老人來到濱湖區河埒街道稻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取餐。中心工作人員小鄭先幫她測量體溫,並將她的個人信息和體溫狀況記錄下來。因為疫情的關係,中心暫停運營將近4個月,讓這些長期在這裡吃飯的老人很是想念這個家門口的「大食堂」。現在,中心雖然按下了「復工鍵」,但安全保障卻一點不放鬆。
  • 這就是山東|社區食堂、醫養結合,山東新型養老模式讓老年人樂享晚年
    醫養結合讓「老有所依」更有保障   近年來,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健康和養老工作,將其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把健康和養老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以建設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為契機,堅持「居家醫養為主體、機構醫養為補充、家庭醫生籤約為抓手、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保障機制體系為支撐」的總體思路,突出規劃引領
  • 超七成廣州市民認可社區居家養老
    大洋網訊 不用去養老院,老人在社區就能實現吃飯方便、有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社區內日間託管、義工志願者上門精神慰藉等服務,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市民認可嗎?根據此前廣州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5000人次的市民中,多達75%的市民認為,社區居家養老更符合大眾需求。
  • 武漢首家醫院辦的社區食堂開張 每天數百名老人排隊吃飯
    圖為:老人在社區食堂排隊打飯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陳媛通訊員姜穎金宇欣「天氣太熱,出去買個菜吃頓飯都怕中暑,有了社區食堂,問題就解決了。」昨日上午,在武漢青山區鋼花村117社區的老年活動中心,由武漢市普仁醫院開辦的社區老人幸福食堂正式開業,社區的老人們早早地就趕來排隊。據了解,這也是武漢市首個由三級醫院開辦的老人幸福食堂。社區高齡老人為吃飯發愁昨日上午9點多鐘,記者在青山區鋼花村117社區食堂「社區好味道」看到,不少老人吃完早飯後就坐在裡面納涼聊天,準備等到中午開飯。
  • 九江社區養老"新模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空殼"?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人口老齡化,正逐步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服務好老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市探索出多種形式的養老模式。其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最為推崇,相比其它養老機構,這裡可以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裡享受專業服務。然而,最近有市民反映,開發區新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運營以來,其實只是一個空殼,這是真的嗎?
  • ...有效解決了周邊居民的就餐問題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原標題:面積不大,但價格實惠、用餐便利,有效解決了周邊居民的就餐問題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過仕寧攝核心閱讀價格實惠、用餐便利的社區食堂既能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能減輕上班族的家務負擔,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與社會化餐飲相比,社區食堂公益屬性較強。要實現價廉物美,在成長初期往往難以做到盈虧平衡,需要政府部門、社區和社會力量的多方支持。時下,許多地方政府部門積極探索推出發放運營補貼、減免租金、免費提供運營空間等多種支持政策。
  • ...有效解決了周邊居民的就餐問題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過仕寧攝  核心閱讀  價格實惠、用餐便利的社區食堂既能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也能減輕上班族的家務負擔,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  與社會化餐飲相比,社區食堂公益屬性較強。要實現價廉物美,在成長初期往往難以做到盈虧平衡,需要政府部門、社區和社會力量的多方支持。
  • 幸福市北丨提供一站式服務,讓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心舒心
    市北君了解到,同和路社區七中心養老服務站是市北區浮山新區街道依託福山老年公寓資源和優勢,與之共同打造的社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自今年10月開業以來,受到附近老年居民的歡迎。特別是服務站的食堂,為周邊很多老人解決了午餐問題。
  • 社區大食堂 讓居家養老更有「滋味」
    12月16日,在曙光教師新村小區,建新社區的「社區大食堂」負責人周俊傑告訴居民桂增亮今天的菜譜,「等會薛大爺他們幾個來了,正好坐一起,你們邊吃邊聊。」拿餐具、打菜、打飯,跟鄰居坐到一塊,大家說說笑笑吃頓午飯,這樣的場景,每天中午都在建新社區的「社區大食堂」裡出現。為方便獨居、孤寡老人等老年人群體用餐,建新社區聯合第三方公司利用一部分社區用房,開辦了「社區大食堂」。
  • 各地試水「社區食堂」:家門口的食堂如何帶來便利、安全和美味?
    食堂每天開放中午、晚上兩餐,60歲以上老人價目分6元、8元、10元、12元四檔,60歲以下小區居民每餐多2元。社區居委會主任韓少榮說:「套餐是60歲以上的老人,我們有三菜一湯。套餐價格是明碼規定,就是給老人一個最實惠的。」福州市創辦社區「長者食堂」一年來,解決很多老人的吃飯問題。
  • 魚嘴鎮深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晚年過上「飯來張口」幸福生活
    「在社區食堂吃飯,有規律,有營養,還能和老友們聊著天,有點記憶中一村人湊在一起吃飯的感覺。」7月20日,魚嘴鎮棠富園社區食堂正式營業,76歲的王萬梅說起社區食堂的好處滔滔不絕。她說,一天做三頓飯曾讓她「愁」了多年,如今社區食堂價格低廉、搭配營養、就近就餐,讓她在晚年居然過上了「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近年來,魚嘴鎮不斷拓展「黨建+服務」內容,深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針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做文章,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
  • 社區小食堂惠及大民生
    在首批公示點位中,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是全區唯一一個老年食堂列入全市點位名單的社區。  據介紹,開展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是關心關愛老年人,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今年,全市將新增226個老年人助餐點,推動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化。目前,華陽街道正持續推進老年人日常服務工作,讓轄區老年居民晚年生活得更加舒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