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明湖公園,有一座孤獨的紀念祠,坐落在海棠花海中

2021-01-11 泉城好玩

大明湖分南北兩岸,南岸以新建園林景觀為主,北岸名勝古蹟眾多。

在北岸西側,有一個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長方形,內有鐵公祠堂、小滄浪亭、湖山一覽樓、得月亭及遊廊等建築組成,統稱為鐵公祠,是大明湖的園中園,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鐵公祠

對濟南人來說,鐵公祠裡面有「一人一花」最為大家熟悉,「人」指的是「鐵鉉」,「花」指的是「海棠花」。可是,相比花的耀眼奪目,人們對「人」的關注反而並不多。

鐵鉉,明代河南鄧州人,太祖皇帝曾賜字「鼎石」,惠帝時負責鎮守濟南府。

濟南人為什麼會在大明湖畔為鐵鉉建造這座祠堂呢?說起來,還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鐵公祠院內,攝影: 王嘯

明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從北京起兵南下,意與明惠帝爭奪皇位,史稱「靖難之役」。當朱棣的大軍打到齊魯大地後,把濟南府團團圍住,城內的鐵鉉及其他將領孤軍奮戰,誓死不降。後來鐵鉉詐降,騙朱棣入城,事先在城門上安置鐵板,擊傷他的坐騎。最終,燕王無奈,只好退兵。三年後,燕王再次舉兵南下,這次沒有硬攻濟南,而是繞城而過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鐵鉉聽說後,幾次欲自殺被勸阻,遂帶領殘兵駐守濟南,但是最後仍然寡不敵眾,兵敗被俘。

朱棣親自審問鐵鉉,鐵鉉大罵他叛逆無道,始終不回頭朝拜他。朱棣大怒,殘忍殺害鐵鉉,年僅37歲。

濟南人感念鐵鉉的忠烈,先後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分別在華不注山下和大明湖畔修祠祭奠。

鐵鉉紀念祠

清代鹿松林有詩云,「一日忠魂萬古祠,明湖煙雨柳絲絲。傷心爭作閒遊地,誰憶孤忠泣血時?」鐵公祠不僅成為大明湖畔著名的人文景觀,也是濟南百姓對於忠烈義勇之士鐵鉉表達崇敬紀念之情的場所。

鐵公祠是一所典型的北方民族式院落,三面圍起,一面臨湖,院內除了各種建築外,還種植有各種花草樹木,尤以海棠居多。

鐵公祠院內的海棠花,攝影:王嘯

海棠樹大多在臨湖一面,圍繞鐵公祠堂前面的得月亭蜿蜒延伸。每到陽春三月,海棠花開時節,是鐵公祠最美的時候。

院內的海棠以「西府海棠」為主,花瓣背面略帶淡粉色,與正品海棠花的單純色相比多了一些嫵媚。

我一直以為,在鐵公祠院子裡種海棠與紀念祠的氣氛是不搭調的。在古代,海棠花多被比喻為美女。美女與忠烈之士似乎並不相容。

陸遊在他的詠海棠詩中曾言到,「定知夜宴飲,酒如妖骨醉;低鬟羞不語,困頓嬌欲閉。」陸放翁的本意其實是指楊貴妃的典故。唐明皇召見楊玉環時,貴妃醉酒,需被人攙扶,「醉顏殘妝,不能再拜」,唐明皇於是點評到,「豈妃子醉,海棠睡未足耳!」這段「海棠醉春」的故事被陸遊拿來作詩,更為海棠花平添了幾分柔美的意境。

西府海棠

你說說,這樣的典故和花朵與鐵鉉是否不搭調?是不是應該種植一些臘梅,「迎寒獨自開」呢?

轉念一想,也罷!

建紀念祠是古人的事,種海棠花則是今人的選擇。當初在選擇花灌喬木的時候,未必考慮那麼多。但從園林景觀設計上來說,種了海棠樹的鐵公祠,更加美化了環境,吸引了遊客。

盛開的海棠花

海棠花期在四月份左右,每到海棠花開的時候,很多本地市民和攝影師爭相前來賞花。粉色的花朵連成片,把鐵公祠的輪廓線裝飾得分外迷人。

海棠盛開,也預示著春天的流逝。古人常把敗落的海棠花與春光苦短相關聯。楊萬裡有詩云,「落日爭明那肯暮,豔狀一出更無春。」待海棠花落,春季就要結束了。

如果你還沒來過大明湖,那就趁春天尚未結束,海棠盛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美麗的鐵公祠,攝影:王嘯

相關焦點

  • 山東大明湖公園,有一座孤獨的紀念祠,坐落在海棠花海中
    大明湖分南北兩岸,南岸以新建園林景觀為主,北岸名勝古蹟眾多。在北岸西側,有一個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長方形,內有鐵公祠堂、小滄浪亭、湖山一覽樓、得月亭及遊廊等建築組成,統稱為鐵公祠,是大明湖的園中園,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山東大明湖
    大明湖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弔、吟詠。唐代以後的歷代詩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詩篇。岸上翠柳垂蔭,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蕩,荷花似錦;水面小舟爭渡,畫舫徐行;更有那樓臺亭榭,隱現其間。清代乾隆《歷城縣誌·山水考四》載:「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夏挹荷浪,春色揚煙,蕩舟其中,如遊香國,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大明湖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
  • 濟南老鄉辛棄疾,有座紀念祠坐落大明湖畔,圓千年未竟之夢
    作為濟南人的辛棄疾客死異鄉,壯志未酬,想必也是心有不甘。但是,濟南人卻沒有忘記這位老鄉,為他建了一座紀念祠。在粼粼的湖水伴隨下,辛稼軒紀念祠矗立在風景如畫的大明湖畔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是山東濟南歷城人。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他的詞以豪放為主,風格雄邁又不乏細膩柔媚。
  • 濟南大明湖藕神祠的前塵影事
    濟南大明湖北岸西側過去有一座藕神祠,清代文人符兆綸作《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記》,其中寫道:「湖側舊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毀,同人以湖山佳麗,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文末雲:「謹諏某月某日仍酌以柳絮之泉,薦以碧藕之節,妥居士之靈於舊祠之中。廖豸峰為文以祭,王秋槎祝瓣香成禮,子梅子執祀事,而予為文,勒諸石。宜黃符兆綸記。」
  • 山東濟南主要旅遊景點(趵突泉、大明湖、芙蓉街、珍珠泉…)遊記
    在濼源堂的北面是眸廟,它建於明朝,是為了紀念舜帝的兩個女兒,娥英祠後殿是一座紀念堯舜禹的三聖寺。李清照紀念堂原址是丁寶楨祠,分為東西兩院,東宮是李清照蠟像館,西宮恢復了李清照故居的舊貌,紀念堂的大廳裡有一尊李清照的雕像。漱玉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前,是一個長方形的石池,馬跑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是濟南72個泉源中的第27位。
  • 濟南大明湖畔,隱藏一座南宋詩人紀念祠,他的詩每個人都會背
    大明湖畔稼軒祠辛棄疾是濟南歷城區四風閘村人,與李清照一樣,是濟南歷史上的著名詞人,有「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美譽。大明湖稼軒祠大明湖畔的「辛稼軒紀念祠」,簡稱「稼軒祠」。始建於公元1904年,原為李鴻章祠堂,解放後改為稼軒祠。
  • 山東濟南的大明湖,曾因為《還珠格格》走紅,是欣賞荷花的寶地!
    山東省會是哪個城市?很多外地遊客總是誤解青島,其實濟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實中,青島負責時尚,濟南承載更多傳統的東西,這是一個值得花時間去參觀的北方城市,它被稱為「泉城」,有多達72個著名的泉水池。濟南有個大明湖,是山東第一湖,和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同名。20年前因為《還珠格格》的流行而在東亞出名,從老人到小孩,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大明湖佔地46公頃,水深兩到三米。讓很多外地遊客驚訝的是,這個湖主要是泉水組成的,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濟南本身就是一個到處都是泉水的泉城。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大明湖(南岸)奇觀
    從東門右轉開始進入大明湖南岸景區,濟南大明湖南岸景區的主要景點依次為:竹港清風(竹林)、超然樓、曾堤及曾堤橋、東湖心島、秋柳人家(門票5元)、秋柳園-秋柳詩社(門票5元)、西湖心島(歷下亭就在上面)、魚鳥沉浮亭廊、大明湖南門、尼山書院(原山東圖書館、太極苑)、藤廊、湖中三孔橋、辛稼軒紀念館(門票10
  • 山東新晉一「巨無霸」溼地公園,遠超「大明湖」,門票僅18元
    提起山東的大明湖,絕對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每年的遊客更是數不勝數,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提升。如今在山東的聊城也修建了一座大型溼地公園,總面積高達170公頃,是大明湖的一倍還要多,他就是九州溼地公園,它與大明湖又有怎樣的不同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山東第一名湖大明湖,面積46公頃竟由泉水匯流而成,遊客必打卡
    濟南有個大明湖,是山東第一名湖,和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齊名,二十年前因為大明湖環湖景點林立,遐園、稼軒祠、鐵公祠都是代表。辛嫁軒紀念祠在大明湖南岸遐園的西側,為紀念宋代著名詩人辛棄疾而設,這座古代官署型建築原來是李鴻章公祠,它坐北朝南,共三進,紅牆黛瓦,被茂盛的林木包圍,環境清幽。
  • 大明湖免費!廟會將暫遷至千佛山,以後遊玩大明湖這幾個景點一定不要錯過…
    濟南開放的公園景區主要分兩大類,一是城市公園,環城公園、泉城公園、英雄山風景區、中山公園、百花公園、森林公園、花圃公園、大明湖共8處。二是山體公園,佛慧山、臥虎山、牧牛山、臘山、郎茂山、七裡山、藥山等26處山體公園已向市民免費開放。
  • 濟南大明湖景區遊覽攻略
    具體線路如下:大明湖南門——遐園——奎虛書藏——翠柳屏島——晏公廟——辛稼軒紀念祠——玉涵橋——明湖碑——龍泉池——黃金樹——大明湖海底世界——佛山倒影——鐵公祠——月下亭——北極閣——感應井泉——南豐祠——雨荷廳——明昌鍾亭——藕神祠——匯波樓——原大明湖售票處(北門)——超然樓——賀勝齋——梅溪橋——柳茗居——明湖書院——秋柳人家——吹糖人——秋柳橋——秋柳園
  • 山東巨型公園爆紅,被稱為聊城"後花園",佔地是大明湖1.6倍
    隨著城市社會的建設,每個城市都開始大力投資建設公園,。公園不但美化城市,綠化環境,而且還為人們提供了觀賞和玩耍,是休憩時的一處好去處。每座城市都不能沒有公園,對於城市建設來說,公園是一座城市的代表,體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而對於人們來說,吃完晚飯和家人朋友一起散散步消消食,或者躺在公園的機械器材上放鬆會兒,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的公園。
  • 【濟南故事】大明湖水仙祠到底在什麼方位
    大明湖景區南豐祠東側的竹林深處有一小門,進得門來,只見院牆潔白,頂覆小青瓦,牆壁留有圓形、扇形、方形透窗,院內卵石鋪地,松柏蓊鬱,石榴飛紅,竹搖綠影,十分清雅。 匾額「藕神祠」三字,為臺灣當代著名書法家王鳳嶠先生手書。內楹柱有徐北文先生撰書的隸體對聯:「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歸去來兮,宋代詞宗才女魂。」外楹柱有聯:「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船穿藕花。」為山東當代著名書畫家劉如璞先生手書。  祠堂正中,是一彩塑宋代仕女坐像,為雕塑家薄自洋的作品。像高2.8米,座高1.5米。相貌清麗,身材窈窕,玉指纖纖,捲軸在握,溫文爾雅。
  • 李清照筆下的大明湖是什麼樣子的?
    具體線路如下: 大明湖南門——遐園——奎虛書藏——翠柳屏島——晏公廟——辛稼軒紀念祠——玉涵橋——明湖碑——龍泉池——黃金樹——大明湖海底世界——佛山倒影——鐵公祠——月下亭——北極閣——感應井泉——南豐祠——雨荷廳——明昌鍾亭——藕神祠——匯波樓——原大明湖售票處(北門)——超然樓——賀勝齋——梅溪橋——柳茗居——明湖書院——秋柳人家——吹糖人——秋柳橋——秋柳園
  • 山東一巨型公園走紅,面積是大明湖1.6倍,被稱聊城「後花園」
    城市公園是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於城市而言公園有著綠化城區生態環境、承載城市文化、彰顯城市魅力的作用,對於市民而言公園的存在有著休閒散步、健身運動、觀光遊覽、社會活動、科普教育等諸多作用;可見公園雖常見,卻並不遵從「物以稀為貴」這樣的規律。
  • 大明湖深度遊:只聞風景美如畫,其實文化也傳奇
    在這裡,你不必擔心是否錯過了哪個時節,因為春夏秋冬各有韻味。一起賞景呀大明湖的美眾所周知,湖水由城內諸泉匯流而成,水波浩蕩,堤柳夾岸,蓮荷疊翠,亭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了一幅天然畫卷,瀟灑似江南。
  • 春季在山東踏青的5個好地方,有沒有你家鄉?
    下面為你盤點一下濟南踏青的5處好地方1.大明湖還記得當年的夏雨荷麼?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它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
  • 帶你看一下大明湖的藕神祠和雨荷廳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神節,此時荷花都已結出蓮蓬,我就此分享一些我此前去大明湖的一些觀感吧。荷花節荷花自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氣節,走在大明湖邊,我感慨這荷花「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大明湖中,盛開的荷花如雲如雪,花苞如白色玉珠,粉色如紗。荷花是濟南的市花,是大明湖的象徵之一。
  • 帶你看一下大明湖的藕神祠和雨荷廳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神節,此時荷花都已結出蓮蓬,我就此分享一些我此前去大明湖的一些觀感吧。荷花自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氣節,走在大明湖邊,我感慨這荷花「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大明湖中,盛開的荷花如雲如雪,花苞如白色玉珠,粉色如紗。荷花是濟南的市花,是大明湖的象徵之一。在明湖北岸,有藕神祠,裡面供奉著藕神,匾額「藕神祠」三字,是臺灣當代著名書法家王鳳嶠先生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