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解密天珠》的作者)
濟南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的明湖路上,66、K109、41等多路公交車到達大明湖西南門,交通十分便利。
濟南大明湖是一個免費景區。
濟南大明湖與千佛山、趵突泉並稱濟南三大名勝。濟南大明湖與杭州西湖齊名。
濟南大明湖有西南門、北門、東門和南門四個大門。從西南門開始,沿大明湖北岸經北門到東門,為大名湖北岸景區。出大明湖東門右轉,沿大明湖的南岸,經超然樓、秋柳園-秋柳詩社、大明湖南門,到大明湖西南門,為南岸景區。
濟南大明湖東門、西南門、曾堤-曾堤橋(南豐橋)都能把大明湖南北兩岸連接起來。
從西南門開始進入大明湖北岸景區,濟南大明湖北岸景區的主要景點依次為:毛澤東詩詞《採桑子·重陽》碑刻、佛山倒影與小滄浪亭、得月亭、鐵公祠、友誼樹、北門明湖鼎、曾公壁畫、濟南戰役國民黨守軍臨時指揮部及月下亭、北極閣、南豐祠(包括南豐戲樓、明湖居)、眀昌鍾亭、清照祠、北水門-匯波樓、東門等。出東門右轉就是濟南大明湖南岸景區了。
從東門右轉開始進入大明湖南岸景區,濟南大明湖南岸景區的主要景點依次為:竹港清風(竹林)、超然樓、曾堤及曾堤橋、東湖心島、秋柳人家(門票5元)、秋柳園-秋柳詩社(門票5元)、西湖心島(歷下亭就在上面)、魚鳥沉浮亭廊、大明湖南門、尼山書院(原山東圖書館、太極苑)、藤廊、湖中三孔橋、辛稼軒紀念館(門票10元)、晏公廟、西南門等。
由於濟南大明湖景點較多,本文只介紹南岸景區。北岸景區在《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大明湖(北岸)奇觀》一文裡面介紹。
超然樓位於濟南大明湖東南岸,始建於元代。據《歷城縣誌》記載,元代學士李泂在濟南的大明湖水面亭後建超然樓。此後,明清兩代許多名家在此留詩,但原樓已不存在。2008年8月,濟南大明湖重建超然樓,樓高51.7米,面積達5673平方米,共有7層。站到超然樓上可俯視整個大明湖的風景。
曾堤是曾鞏在任齊州知州時,為方便遊覽,在大明湖東南岸修建了一條堤路,當時稱之為百花堤。為紀念南豐先生,將南豐橋與南豐祠之間的一段路命名為曾堤。
濟南大明湖秋柳人家是秋柳街上的一處古院,典型的四合院,地處大明湖南岸。此景點目前門票5元。
秋柳園(秋柳詩社)位於濟南大明湖南岸。2008年,為紀念清代神韻派詩人王士禎,於原址之上恢復重建。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秋,王士禎23歲,遊歷濟南,邀濟南眾名士,集會大明湖天心水面亭,此時秋意甚濃,王士禎見環湖柳葉微黃,若有搖落之態,觸景生情,既賦 《秋柳》詩四首,王士禎《秋柳》詩傳開,歷下文人在這裡設立「秋柳詩社」,取名「秋柳園」,由此,這條街稱「秋柳街」,古宅稱「秋柳人家」。
據相關資記載,王士禎(公元1634年9月17日-公元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後主盟詩壇,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說,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等。康熙朝書畫家宋犖(luò)稱王士禎「書法高秀似晉人」。近人稱其書法為「詩人之書」。其博學好古,又能鑑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
濟南大明湖辛稼軒紀念館位於大明湖南岸,是為紀念辛棄疾而建的。
據相關資記載,辛棄疾(公元1140年5月28日-公元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後追贈少師,諡號「忠敏」。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以功業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現存詞600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晏公廟位於濟南大明湖西南岸,臨近西南門,是為了紀念晏子而建的寺廟。
據《史記》等先關資料記載,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大夫,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晏嬰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參觀完晏公廟向西南不遠便是大明湖西南門了。
大明湖東門
大明湖東門外向右指示牌
濟南大明湖竹林「竹港清風」石刻
濟南大明湖竹林雕塑「母子同樂」
濟南大明湖竹亭
濟南大明湖超然樓
濟南大明湖「曾堤縈水」石刻
濟南大明湖南岸指示牌
濟南大明湖曾堤
濟南大明湖曾堤橋,通過曾堤及曾堤橋(南豐橋)連接南岸與北岸
濟南大明湖曾堤
大明湖南岸拍攝湖心島
大明湖南岸拍攝湖心島
大明湖南岸拍攝湖心島
大明湖南岸橋
大明湖南岸水榭(田加騰攝影)
大明湖南岸水榭、超然樓
大明湖南岸雕塑
大明湖南岸「秋柳人家」景點,此景點門票5元
大明湖南岸「秋柳人家」景點內院
大明湖南岸「秋柳人家」景點內院
大明湖南岸秋柳人家
大明湖南岸秋柳人家石頭外牆
大明湖南岸橋
大明湖南岸石板路(橋)
大明湖南岸王士禎像
大明湖南岸秋柳園(秋柳詩社)大門,此景點門票5元
大明湖南岸秋柳園門額
大明湖南岸秋柳園(秋柳詩社)主樓(邱荊義攝影)
大明湖南岸秋柳詩社匾額
大明湖南岸秋柳詩社內景
大明湖南岸秋柳詩社內景
大明湖南岸秋柳園外景
大明湖南岸拍攝的湖心島(歷下亭就在上面)
大明湖南岸拍攝的湖心島(歷下亭就在上面)
濟南大明湖湖心島歷下亭,因其南鄰歷山(千佛山)而得名,在歷山之下之意,如需要參觀,可乘船登島(邵凱攝影)
大明湖南岸一角
大明湖南岸一角(莊克鎧攝影)
大明湖南岸「秋柳含煙」石刻
大明湖南岸的「魚鳥沉浮」亭廊
大明湖南岸「魚鳥沉浮」亭廊上的匾額
大明湖南岸「魚鳥沉浮」亭廊
從大明湖南岸拍攝的明湖景色
大明湖南門牌坊(荊玉英攝影)
大明湖南門石碑
大明湖南岸尼山書院
大明湖南岸太極苑石刻
大明湖南岸太極苑樹洞太極圖
從大明湖南岸拍攝的湖中三孔橋
從大明湖南岸拍攝的湖中亭
大明湖南岸藤廊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大門,這個景點門票10元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門額,陳毅題
辛稼軒紀念館(稼軒祠)門票10元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奇石
辛棄疾紀念祠大殿
大明湖南岸辛棄疾紀念祠門額,郭沫若題
大明湖南岸辛棄疾紀念祠辛棄疾(辛稼軒)像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停雲堂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停雲堂門額
大明湖南岸辛稼軒紀念館停雲堂辛棄疾像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石刻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大門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門前的神獸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門額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神鳥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漢闕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晏公像及「齊天賢相」匾額
大明湖南岸晏公廟晏公(晏子)像
山東濟南大明湖西南門
山東濟南大明湖南岸,風景秀麗,文化底蘊豐厚,有王士禎、辛棄疾、晏子等名士的廟祠。北岸有鐵鉉、曾鞏、李清照等歷史文化名人的祠堂,也有道教景點北極閣。因此,大明湖是文化聖地,也是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