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六 - 業界聚焦 - 藝術頻道 - 魯網

2021-01-07 魯網

  作者:邱承彬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等,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中國國山之稱。

  山東的泰山與吉林的長白山、安徽的黃山、陝西的華山、四川的峨眉山、江西的廬山、西藏的珠穆朗瑪峰、福建的武夷山、臺灣的玉山、山西的五臺山並稱中華十大名山。泰山在十大名山裡面排名第一。

  山東泰山與陝西華山、湖南衡山、山西恆山、河南嵩山並稱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有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恆山幽、嵩山峻之說。

  山東泰山與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陝西華山、湖南衡山、山西恆山、河南嵩山並稱三山五嶽。

  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據《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封建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東至於海,登丸山,乃岱宗。」 「岱宗」即泰山。據《史記·五帝本紀》、韓嬰《韓詩外傳·卷八·第八章》等相關資料記載,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這說明黃帝是最早祭祀泰山的。黃帝之後又有秦始皇、漢武帝等封建帝王大規模的祭祀泰山。

  千百年來,封建帝王在泰山祭祀,僧人道士在泰山誦經修行,善男信女在泰山燒香許願,名人雅士在泰山題字賦詩作畫刻石,給泰山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蹟,使泰山名揚天下,因此有「泰山歸來不看嶽」之說。

  泰山火車站公交站點39(北環)路公交車發往泰山天外村和紅門。從天外村可乘景區擺渡車或索道到達泰山中天門,也可從紅門步行登山。

  泰山票價127元,天外村到中天門擺度車票價單程30元,天外村到中天門索道票價單程100元,從中天門到南天門索道單程票價100元。

  本文接2017-05-26 10:57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五》繼續介紹泰山偏路兩側的景點。

  本文介紹的旅遊線路是步行登泰山盤路,起點是泰山紅門,終點是泰山玉皇頂。

  本文介紹的泰山景點是壺天閣、壺天閣元君殿、回馬嶺石牌坊、回馬嶺藥王殿、回馬嶺觀音殿、「山高水長」摩崖石刻、中天門石牌坊、中天門財神殿、中天門「虎」字摩崖石刻等。

  從四槐樹景點繼續上山是泰山壺天閣,壺天閣位於泰山四槐樹景點與回馬嶺之間,明嘉靖年間稱升仙閣,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壺天閣,取自道家以壺天(出自《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後即以「壺天」謂仙境;勝境。亦作「壺中天」)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閣樓。壺天閣跨盤道而建,為城門樓式。門洞上鑲石匾額「壺天閣」,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時所題。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裡供奉的是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眼光奶奶像。

  泰山奶奶又叫碧霞元君,尊稱「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道經稱為「天仙玉女碧霞護世弘濟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泰山聖母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萬山奶奶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其道場在東嶽泰山。民間有「北元君 南媽祖」或「北聖母 南媽祖」之說,部分地區也稱其為「送子觀音」。「碧霞」意指東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則帶有濃重的道教色彩,是對道教女神的尊稱,個別佛教寺廟與道教道觀都有供奉。(2016-12-20 14:42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永城芒碭山芒山寺奇觀》、2017-03-15 10:51 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千佛山奇觀一》、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一》、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五》等)

  送子娘娘又叫送生娘娘、注子娘娘等,尊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送子娘娘」,是道教「送人子嗣」的女神。

  眼光娘娘也叫眼光奶奶,為我國道教之神。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眼明心亮、身體健康。

  過了壺天閣不遠便是回馬嶺牌坊。回馬嶺位於泰山壺天閣之上,中天門之下,海拔800米,現有石坊一座,額刻「回馬嶺」三字。

  關於「回馬嶺」之名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最主要的有三種說法:①宋真宗趙恆回馬說流傳最廣,與清乾隆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時在此賦詩題刻有關:「瞳曨日照紫芙蕖,石登盤行路轉徐,傳是真宗回馬處,當年來為奠天書。」至今摩崖石刻仍保存完好。可是,從歷史記錄來看,宋真宗趙恆來泰山封禪並不是騎馬上山的。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立於泰山腳下岱廟的《宋真宗封祀壇碑》中記述:「上乃乘輕輿,陟絕嗽,臍日觀,出天門。」這裡的登山是指攀盤道石階,「輕輿」應是指山轎而不是馬車,因此也就談不上回馬。②明蕭協中著《泰山小史》(1932年版)和1986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泰山導遊》認為,「回馬嶺」之名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騎馬登封泰山時,至此山勢高峻陡拔,馬不能上而得名。③還有人認為,東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時,在此回馬,遺名「回馬嶺」。

  泰山回馬嶺有藥王殿,裡面供奉的是藥王孫思邈像。據《新唐書》等相關資料介紹,孫思邈(公元541年-公元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孫思邈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受到老師的器重,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走訪,及時記錄下來,日積月累,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參照2017-03-08 10:45魯網《邱承彬遊記之河南南陽醫聖祠奇觀》一文、邱承彬《解密天珠》等)

  泰山回馬嶺有觀音殿,裡面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像。

  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合稱為佛教「三大士」,供奉三位菩薩的佛殿也叫三大士殿。通常情況是觀音居中,文殊在左,普賢在右。他們的坐騎分別是金犼、青獅、白象。

  從泰山觀音殿繼續前行,過步天橋,不遠會看到「山高水長」摩崖石刻。此石刻在步天橋北約300米盤路西側石壁上,刻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字面高60釐米,寬180釐米。「山高水長」四字橫列一行,字徑38釐米,隸書。山高水長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像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情意深厚。

  過了「山高水長」摩崖石刻,往前走就是中天門了。中天門石牌坊建於清代,為兩柱單門式石坊。中天門是登泰山東西兩路的交匯點,此處為登頂半程,上下必經之地。傳說從一天門開始就進入天界了,所以有天門之稱。從一天門到中天門約4公裡,從中天門到玉皇頂3.3公裡。

  中天門財神廟裡供奉的是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像。五路財神是民間普遍信奉的神靈,分別為趙公明及其四位義兄弟或部將。除了中路為武財神趙公明外,其餘四路為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財神,就是收盡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的意思。祭拜財神,寄託了民間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2017-03-15 10:51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千佛山奇觀一》)

  「虎」字摩崖石刻在中天門稍北約15米倒盤東側石壁上,刻於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字面高107釐米,寬66釐米,字徑105釐米,篆書。吳大澂(chéng)題刻。相傳過去中天門一帶有老虎出現,此時刻提醒人們到此注意安全。

  泰山的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既美又奇,既讓人讚嘆,又讓人崇拜,作者參觀了泰山奇觀後,為泰山賦詩一首《泰山》,全詩如下:

  泰山

  作者:邱承彬

  泰山巖巖 立於桑田 秦皇漢武 恭來封禪

  流水潺潺 源於山巔 伯牙子期 知音撥弦

  石刻連連 盤道兩邊 杜甫望嶽 魯邦所瞻

  岱宗雄雄 千葉石蓮 東天一柱 風月無邊

  2017年5月26日拜寫於濟南

  本文價紹以上泰山景點,後續景點在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七》一文裡接著介紹。

   

  泰山火車站五嶽獨尊石刻

   

  泰山火車站

   

  泰山火車站廣場K39路公交車北環通往泰山天外村站(乘車去中天門)、紅門站(步行上山)

   

  泰安公交K39路車紅門站牌

   

  去往泰山紅門的路標

   

  泰山票價127元

   

  泰山天外村到中天門擺渡車票價單程30元

   

  泰山地質公園石刻

   

  泰山壺天閣門額、奇樹

   

  泰山壺天閣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門額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碧霞元君像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送子娘娘像

   

  泰山壺天閣元君殿眼光奶奶像

   

  泰山回馬嶺石牌坊

   

  泰山回馬嶺

   

  泰山回馬嶺「峰迴路轉」摩崖石刻

   

  泰山回馬嶺藥王殿

   

  泰山回馬嶺藥王殿藥王孫思邈像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門額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觀音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文殊菩薩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普賢菩薩

   

  泰山回馬嶺觀音殿祈福樹

   

  泰山步天橋

   

  泰山上天梯

   

  泰山「山高水長」摩崖石刻

   

  泰山中天門

   

  泰山中天門祥雲

   

  泰山中天門「德配天地 天下歸仁」石刻

   

  泰山中天門景觀

   

  泰山中天門景觀

   

  泰山中天門財神廟

   

  泰山中天門財神廟門額

   

  泰山中天門財神廟趙公明像

   

  泰山中天門財神廟招財使者陳九公像

   

  泰山中天門財神廟利市仙官姚少司像

   

  泰山中天門「中華精神」摩崖石刻

   

  泰山中天門摩崖石刻「虎」字

   

  泰山中天門索道站點,單程票價100元。

   

  泰山中天門索道站點,運營時間6:00-17:30.

   

  泰山中天門索道

   

  泰山中天門擺渡車站點,中天門-天外村售票處,單程票價30元。

   

  由此去往南天門

  泰山壺天閣、壺天閣元君殿、回馬嶺石牌坊、回馬嶺藥王殿、回馬嶺觀音殿、「山高水長」摩崖石刻、中天門石牌坊、中天門財神殿、中天門「虎」字摩崖石刻等景點,文化底蘊豐厚,展示了泰山文化,體現了泰山精神。

  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詩人,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六不精舍舍主,《解密天珠》的作者)

相關焦點

  • 邱承彬遊記雲南麗江古城奇觀二 - 業界聚焦 - 藝術頻道 - 魯網
    作者:邱承彬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經歷代修葺建設終成今天的規模。  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建築風格融入了漢、白、彝、藏等各民族之精華,並自具納西族獨特風採。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威海廣福寺奇觀
    (摘自2016-08-30 10:17魯網《邱承彬淺談黑龍江五大連池市鍾靈禪寺奇觀》、2016-12-21 12:40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清涼寺奇觀》、2017-05-03 10:31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周村千佛寺奇觀》、2017-03-17 15:23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千佛山奇觀三》、2017-06-13 11:20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普照寺奇觀》等)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彌陀寺奇觀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一書,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12-23 13:48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民權白雲寺奇觀》、2017-02-27 10:00魯網《邱承彬遊記之河南鎮平菩提寺奇觀》、2017-01-03 13:11魯網《邱承彬談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奇觀》、2016-12-21 12:40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清涼寺奇觀》、2017-03-17 15:23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千佛山奇觀三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淄博周村千佛寺奇觀
    (摘自2016-08-30 10:17魯網《邱承彬淺談黑龍江五大連池市鍾靈禪寺奇觀》、2016-12-21 12:40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清涼寺奇觀》)  山東淄博周村千佛寺彌勒殿裡面供奉的是彌勒佛、四大天王。
  • 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圓通寺奇觀二
    (2015-03-30 11:27魯網《邱承彬淺談觀音菩薩天珠奇石》、2017-05-17 09:55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德州齊河定慧寺奇觀》、2017-07-31 11:02魯網《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海源寺奇觀一》)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等,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邱承彬遊記:雲南保山太保山玉佛寺奇觀三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一書,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12-23 13:48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民權白雲寺奇觀》、2017-02-27 10:00魯網《邱承彬遊記之河南鎮平菩提寺奇觀》、2017-01-03 13:11魯網《邱承彬談河南開封大相國寺奇觀》、2016-12-21 12:40魯網《邱承彬談河南商丘清涼寺奇觀》、2017-03-17 15:23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千佛山奇觀三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五龍潭奇觀
    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解密天珠》的作者)   五龍潭公園位於山東濟南歷下區趵突泉北路西門橋附近,乘公交車到達西門站下車,附近就是五龍潭公園
  • 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金殿奇觀一
    作者:邱承彬  金殿又稱太和宮金殿、太和宮等,位於雲南昆明市東郊鳴鳳山上,始建於明代,現今的金殿是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吳三桂修葺的,因此也稱吳三桂金殿。  昆明火車站47路公交車到達金殿景區。
  • 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龍王廟奇觀二
    作者:邱承彬  龍王廟又叫聚仙山道觀,位於昆明市西郊聚賢山腳下海源寺後面。  從昆明火車站公交站點乘83路公交車,到海源寺北站下車穿過海源寺即是龍王廟。另有70、85路公交車到達海源寺北站。  龍王殿、財神殿、送子娘娘殿在2017-08-04 13:58魯網《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龍王廟奇觀一》介紹。本文介紹昆明聚仙山龍王廟元辰殿。  昆明西郊聚仙山龍王廟元辰殿供奉的是鬥姥、六十太歲等。
  • 邱承彬的詩《石林頌》 - 業界聚焦 - 藝術頻道 - 魯網
    《石林頌》   作者:邱承彬   層巒疊嶂 萬笏朝天 >   群峰壁立 聳入雲間 彝撒尼人 寧折不彎   大氣磅礴 天造奇觀175元,擺渡車票價25元   雲南昆明(路南)石林與黑龍江伊春小興安嶺石林、四川興文石林、浙江淳安千島湖石林、福建永安大湖石林、黑龍江大興安嶺呼中蒼山石林並稱「中國六大石林奇觀
  • 邱承彬遊記之雲南昆明金殿奇觀五
    作者:邱承彬  金殿又稱太和宮金殿、太和宮等,位於雲南昆明市東郊鳴鳳山上,始建於明代,現今的金殿是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吳三桂修葺的,因此也稱吳三桂金殿。  昆明火車站47路公交車到達金殿景區。
  • 邱承彬遊記:雲南保山太保山奇觀一
    作者:邱承彬  太保山也叫太保山公園、太保公園,明代以前,因山上多松而稱為松山,明嘉靖後易名為太保山,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城西,海拔2257.3米,與城區的相對高度為580米。  雲南保山太保山是一個免費景區。
  • 邱承彬遊記:山東泰安岱廟奇觀四
    作者:邱承彬  岱廟俗稱東嶽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是歷代封建帝王舉行泰山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有「天下第一行宮」之稱。岱廟始建於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其建築風格採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1500餘米,廟內各類古建築有150餘間。
  • 邱承彬遊記:河北正定趙雲廟奇觀六
    作者:邱承彬   魯網8月1日訊 趙雲廟是奉祀三國名將趙雲的廟宇,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縣城,在原址上重建後,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明朝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追隨劉備、陣斬顏良、鎮守荊州、威震華夏、敗走麥城是關羽一生的主要經歷。   關羽死後被神話,道家尊關羽為關聖帝君,佛教尊關羽為伽藍菩薩,儒家尊關羽為山西夫子、武聖人。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濟南大明湖(南岸)奇觀
    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解密天珠》的作者)   濟南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的明湖路上,66、K109、41等多路公交車到達大明湖西南門
  • 解密天珠:七眼天珠 - 業界聚焦 - 藝術頻道 - 魯網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七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七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七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七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七眼天珠有七佛護佑眾生之寓意。
  • 邱承彬遊記之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奇觀
    作者:邱承彬  鳴沙山月牙泉景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約5公裡處。從敦煌市區盤旋路站乘3路公交車到鳴沙山月牙泉站下車即是,票價2元,旺季6分鐘一班,淡季12分鐘一班。   作者邱承彬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 邱承彬淺談尼泊爾藍毗尼奇觀
    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辦公地點:六不精舍)   藍毗尼是梵語音譯,又譯作嵐毗尼、臘伐尼、林微尼、龍彌尼、論民、臨兒等,意譯作花果、勝妙事具足、樂勝圓光、解脫處
  • 邱承彬遊記雲南大理古城奇觀一
    作者:邱承彬  大理古城又名葉榆城、紫城、紫禁城等,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中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理古城始建於唐天寶年間,經歷代修葺建設終成今天的規模。文廟、普賢寺、杜文秀元帥府、崇聖寺三塔、洱海、蒼山等在魯網《邱承彬遊記之雲南大理古城奇觀二》介紹。  南城門又叫南城樓、雙鶴樓、承恩樓,是大理古城四門之首,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為古城最古老雄偉的建築,是大理古城的象徵和標誌。古城牆四面各長約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
  • 天然國寶:九頁巖天然國寶天珠 - 業界聚焦 - 藝術頻道 - 魯網
    (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九頁巖概念:九頁巖是指有九頁(層)巖石結構的矽質頁巖。「九」是多的意思,也可能有十頁,甚至更多。也可能少一點,如有五頁、七頁等。總之,九頁巖是層狀結構明顯的矽質頁巖。青藏高原是主要產區,其他地方也有產出。在青藏高原(西藏等地)用九頁巖打磨的天珠是相當上乘的天珠,非常昂貴,因為九頁巖非常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