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深圳沒什麼好玩的
逛幾個小店,看幾個展覽
周末去哪兒玩?
有什麼地方適合我們文藝小青年呢?
OCT-LOFT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南山
在深圳所有的文創園區中,OCT大概算是最老牌的文創園區了。每次有朋友親戚來深圳玩,如果是年輕人,我幾乎都會帶他們到OCT轉一圈。
OCT分南區和北區,裡面的樓都是舊廠房改建的,進駐的大多數是創意、設計企業、品牌之類的。其實真正能逛的時間大多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來這裡,一般是探店,再參觀一下大大小小的展廳裡的藝術展覽,一個下午,也是足夠的了。
另外強烈建議不要在周一去逛展覽,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一般都是在周一閉館的,當然,如果是特殊節假日就另當別論了。
(市集)T街創意市集
每月第一和第三個周末舉行,因此如果去華僑城,我都會掐著周末有市集的日子去,不僅可以逛市集,還能看完各種展覽,一舉多得。
(市集)小物市集
在舊天堂對面的Little Thing Shop,《戀物志》雜誌的主辦的小物市集,位置就在他們店門口的小花園裡,不是很大的一塊地方。市集上商品的特點是花花綠綠、小、和奇特,算是我最為喜歡的一個市集,因為相較於T街來說,東西更有特色些。但是舉辦時間間隔本人尚不明,具體大概可以關注他們的公眾號消息。
南海意庫、海上世界和設計互聯
南山
南海意庫、海上世界和設計互聯(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放在一起說,是因為三個地方挨得十分近。
比如南海意庫,離海上世界大約也就5分鐘左右的路程。但是相比之於其他創意園區,南海意庫給我的感覺更加高冷、商務一點。若是平日來,建議遊玩/閒逛時間嘛……嗯,15分鐘綽綽有餘。
海上世界最適合逛的時間自然是晚上,從地鐵海上世界站出來便是,白天人不是特別多,但是到了晚上簡直就是遊樂園的既視感。每天晚上大概是在7:00(具體時間場次要看周幾)在明華輪旁邊都會有音樂噴泉。
有次我帶了一個第一次來深圳的英國朋友到海上世界,她瞧見路上走過好多外國人,一臉懵逼:「欸?我這是在深圳嗎?我真的在中國嗎?」
如果說深圳有很多歪果仁,那麼蛇口大概就是深圳最多歪果仁聚居的地方,晚上在海上世界走一遭,你就能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穿過海上世界往海邊走,到女媧補天雕像旁邊,就是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了——也就是設計互聯。
碰上展覽多的時候,我會上午帶著朋友在蛇口老街尋找一下美食,然後中午左右步行從深圳灣公園走,路過漁人碼頭,沿著海邊棧道可以一直走到設計互聯。在設計互聯看幾個展覽,傍晚到海上世界找點吃的(雖然在這片區吃東西真的十分貴……),慢悠悠地吃完晚飯,晚上看幾分鐘的音樂噴泉,這就可以打道回府休息了。
如果說深圳是個快節奏的城市,那麼蛇口可以說是個「慢悠悠的蛇口」。
關於設計互聯的展覽,有很多大型的文化藝術展覽會在這裡舉行,具體展覽信息可參看「設計互聯DesignSociet」的公眾號,或者是「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網站。
2017年12月1日,位於深圳蛇口的設計互聯(Design Society)正式落成,並將於12月2日起面向公眾開放。 作為中國企業招商蛇口(CMSK)與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獨一無二的國際合作項目,設計互聯自宣布項目計劃起便備受期待。 V&A 是全球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收藏規模僅次於大英博物館。2016年,V&A 宣布與招商蛇口聯合創立一個綜合文化平臺設計互聯,而它的落成與開放,不僅意味著深圳蛇口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設計藝術地標,也意味著藝術機構間一種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在中國生根發芽的可能性。藝術新聞中文版
市集
上一年年底的時候有在南海意庫見過市集,報名渠道不明,舉行時間也不明。
G&G蛇口創意社區
南山
很小的一個地方,可能3分鐘就能走完。如果在平時工作日沒有活動的時候來,這裡會讓你大失所望。但是如果趕上這個場地做活動的時候來,這裡就會變得很好玩。
比如芒草節、和戀物志合作的小物市集等等。
(市集)根據不同活動,會有不同類型市集
留意公眾號「GnG創意社區」,可以不定時不明活動內容,有市集招募信息。
蛇口價值工廠
南山
很現代工業藝術風的地方。
從蛇口2號地鐵線最後一站的赤灣站出去,還要再轉一趟公車,碾轉半個多小時,才能夠來到這個地方,如果不是收到風說:「哎,價值工廠那邊有活動哦!」那我是不會去的。
但是這裡對於很多喜歡攝影採風的人來說,也是個絕妙的地方,一方面沒有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的擁擠,鏡頭無論對著哪裡都是人,二來這邊有著很多有意思的牆壁塗鴉,夠你拍上大半天那種。
記得某次參加完活動回程,坐上公車之後,公車師傅順口就問:「哎,你們是從裡面出來的吧?那個到底是什麼地方啊?」
「就是一個舊工廠,我們來參加活動的。」
「你不知道,晚上我開末班車的時候,經常有好多年輕人,晚上10點多都在往裡面跑。」
「晚上10點嗎?!「
」是啊,說是有演唱會還是啥的。我說我這趟是末班車哦,那邊很偏的,連滴滴都很難打的……說實話,真搞不懂你們這些年輕人……」
梧桐山藝術小鎮VS梧桐山
羅湖
位於羅湖區的梧桐山藝術小鎮,東南面是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還有仙湖植物園和弘法寺。
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只是為了去找一個叫「深圳市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園區。但是這個園區其實沒什麼值得一看的東西,從街頭走到街尾2分鐘搞定。
之後大概胡亂走走,就進了藝術小鎮。藝術小鎮裡客棧很多,還有零散分布的特色小店。
鑽巷子,偶遇幾個有意思的小店。有一次轉過一個小巷,耳邊忽聞得孩子讀經的聲音。當時去的時候是工作日某個下午,藝術小鎮裡沒有幾個人,氣氛莫名地寧靜。
不過聽說到了周末,這裡可是熱鬧得很。至少我來爬過兩次梧桐山,路過藝術小鎮的時候都是車水馬龍的樣子。
觀瀾版畫村和MH Maker觀瀾湖藝工場
龍華
如果問深圳還有點歷史感的地方是哪裡,那麼這觀瀾版畫村便是其中之一: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一片客家老建築,其中有一些藝術家工作室、文創店鋪等,周邊有田園風光的一個小村子。
版畫村和觀瀾湖新城離得也不是很遠,如果可以聯遊的話自是最好,畢竟從市內來這邊一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由《中華手工》雜誌和手藝網合作的深圳觀瀾湖藝工場,就在觀瀾湖新城購物中心旁邊。一整棟的大樓,一樓是展示區,從二樓開始就是各種手工工坊。
記得當年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只有「哇哇哇」三個字能夠概括我當時的心情。皮藝工坊、布藝工坊、木工工坊、紙藝工坊還有小手工工坊等,工具、好幾個架子的材料庫,幾乎滿足了我對於自己未來工作室的所有幻想。
仿佛不多放一張圖,不足以表達我當時雞凍的心情~
大芬油畫村
龍華
號稱「中國第一油畫村」的大芬油畫村,客家古村落的建築,據說「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油畫生產和出口基地」。從地鐵3號龍崗線大芬站下來,走走就到。
整個油畫村不大,很多巷道中都堆滿了油畫作品。
如果你喜歡畫的話,在油畫街旁邊的大芬美術館可一定要去逛一逛。
油畫村裡面還有幾個賣字畫用品的店,有的店的毛筆還是店主自己做的,適合剁手,哈哈!
順便在某畫家的店裡喝了一會兒茶,喜歡上了人家這個亂糟糟又有著莫名美感的調色坑。
上圍藝術村
龍華
根據網上資料顯示,上圍藝術村上圍村始建於清朝,之所以取名上圍村,是因為這裡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三面環山,且位於山腳下,像個盆地,村前有樟坑徑河經過,村落位於河流源頭,上圍村因此得名。
現在,上圍藝術村已經入駐了30多位藝術家。
市集:
具體可查「深圳市手工文化產業協會」的公眾號,比較偏非遺手工類的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