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現場】1974年3月,陝西春旱嚴重,西安臨潼縣的幾個農民在挖井抗旱時,意外發現了一些陶俑殘片。不久,考古人員實地調查勘探後,一致認為這是秦皇陵的陪葬陶俑,兵馬俑被發現了。(這是一組兵馬俑發掘現場的老照片)
【清理兵馬俑】秦陵兵馬俑一經發現,便震驚的世界,至今發掘依舊在持續進行。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由於兵馬俑知名度太大了,迄今超過200多名國家領導人前來參觀。
【李光耀在發掘現場】1976年5月,李光耀訪華時聽說臨潼發現了真人大小的秦代兵馬俑的消息,他非常幸福,立即提出去現場參觀。當時現場非常簡陋,李光耀卻饒有興趣。參觀結束後,李光耀感嘆道:「這一偉大的歷史文物,寓意著偉大的未來。」
【彩繪俑】鮮為人知的是,兵馬俑最開始都是彩繪俑。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兵馬俑表面彩繪殘跡。由於年代久遠,彩繪基本都脫落了,如今能看到的彩繪俑寥寥無幾。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如今保護技術的提高,我們還能看到一些彩繪俑(殘跡)。
【破碎的兵馬俑】據兵馬俑考古人員介紹,「每個兵馬俑其實都有顏色。經過兩千多年的深埋,那些保存下來的顏料出土後15秒就開始變化,4分鐘內就完全脫水、起翹、剝落,有的就遺留在泥層上。」很難想像,當年彩繪兵馬俑軍陣是何等的令人震撼。
【發掘現場】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就是說,秦朝崇尚黑色,可是兵馬俑卻是彩繪的,著實令人震驚。據統計,兵馬俑彩繪顏色有粉綠、朱紅、棗紅、粉紅、天藍、白色、赭石等十幾種顏色,尤以粉綠、朱紅、粉紫、天藍等四色數量最多。
【青銅馬車發掘現場】兵馬俑剛發現時,附近村民將其當作怪物打碎掉。袁仲一有著「兵馬俑之父」之稱,他回憶時說:「有的老太太,把它們供為『瓦神爺』燒香叩拜;又有人說,那是『十八羅漢』;還有人說,因為有了這些『瘟神』,村裡才這麼窮。」
【完整的弓弩】眾所周知,秦國在一統天下時,秦軍所到之處令六國軍隊聞風喪膽,秦軍一度有著「虎賁之師」之稱。除了士氣高昂外,秦軍武器裝備中有一項秘密武器,強大的弓弩。這把弓弩的出現,讓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檠」真實模樣。「檠」是一種矯正弓弩的零部件,有了這個部件,就可以讓弓弩在鬆弛的狀態下保持不變形,有利於長時間運輸。
【被焚燒後的立柱遺蹟】2012年,考古人員公布對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的發掘成果,證實了兵馬俑確實遭到人為焚燒破壞痕跡,嫌疑人就是項羽。在兵馬俑一號坑北側中段,考古人員發現了大火焚燒後的痕跡,「陶俑的碎片中,有的被燒成了白色,可見這一區域在當時的溫度最高。」
【俑坑中被大火燒過的鋪地磚】如今的兵馬俑早已成為著名風景區,更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作為兵馬俑發掘的領頭人,袁仲一對兵馬俑有著很深的感情,他曾寫道:「一把鏟,一條繩,探幽尋秘驪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鏟聲聲,奇珍異寶一宗宗。誰知精血凝?石灘楊,荒漠漠,秦皇御軍八千多,寰宇俱驚愕。人似潮,車如梭,五湖四海秦俑熱。夜長人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