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富饒的東北平原,孕育了東北人豪爽、樂觀的個性,更鍛造出了東北人堅韌不拔、拼博奮進的品性。
瀋陽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中國通號西安(軌道交通)工業集團,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鐵路信號繼電器生產基地。80多年來,他幾經變革,卻始終屹立在東北工業重鎮--瀋陽。自1951年新中國第一臺日式直流繼電器在這裡誕生後,這裡已組裝生產了百餘種類型的繼電器,成為全球最大的鐵路信號生產基地。如今,行業領先水平的10萬級無塵化生產中心設有九條繼電器生產線,年產量近60萬臺,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廣泛應用於國內外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
在這裡的生產中心,有一個在中國鐵路領域聲名遠揚的繼電器調整三班。班組現有員工25人,其中女職工23人,中共黨員5名。班組員工平均年齡32歲,技師6人,高級技師1人。班組每年承擔著近20萬臺AX型繼電器的調整任務,在縱橫交錯的中國鐵路線上,她們生產的繼電器控制著室內信號系統,保障著列車的行車安全。在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班組裡,卻相繼走出了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共青團十八大代表等三名先進人物。在沈信公司8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渲染了一筆燦爛的印記。
黨的十八大代表——崔寶華崔寶華,1965年生人,1983年高中畢業後在瀋陽鐵路信號工廠職業學校進行學習,1984年被分配到瀋陽鐵路信號工廠(現瀋陽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一車間(現電器中心)。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她就始終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刻苦鑽研繼電器調整技能。隨著鐵路信號產品更新換代,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年的實踐使她深知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是提高技能水平。因此,她與班組其它老職工一起探討,認真總結繼電器調整經驗。參與編寫《繼電器調整工序作業指導書》,為指導新人進行科學的實際操作提供理論依據。在新產品試製過程中,她多次參與AN繼電器試製、香港地鐵QN繼電器維修、韓國線條繼電器試製等任務,為確保繼電器特性指標的穩定性提供詳細的測試數據。她先後參與了津秦客專、京滬高鐵、哈大客運專線的生產,參加奧運工程、汶川抗震救災產品等重點工程生產。
實際工作中,她觀察每一個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地方,然後組織職工開展質量攻關活動。她發表的「AX繼電器磁路組裝鐵芯扭矩的測定」獲得瀋陽市QC成果一等獎;研製「時間繼電器測試臺」獲得鐵道部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獎「;製作」無極加強緩放繼電器電流指標測試箱「獲得瀋陽市QC成果二等獎;通過不斷解決和改善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達到了用技術革新項目來適應快節奏的生產方式,同時也挖掘了職工的技術潛能,為她們提供展示技能的平臺。
辛勤耕耘路,幸福收穫時。她連續多年獲得」工廠十大標兵「,股份公司」先進女職工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2008年班組獲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鐵路工人先鋒號「。2009年獲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的」火車頭獎章「。2011年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工人先鋒號「稱號。2012年,她做為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人物,成功當選中國共產黨十八大黨代表。
黨的十九大代表——柯曉賓柯曉賓,1983年生人,崔寶華的徒弟。2012年10月,繼崔寶華班長之後當選調整三班班長職務。
2003年,20歲的柯曉賓走出校門參加工作,成為調整三班的一名繼電器調整工人。剛參加工作時,看著工人師傅們快速翻飛的調整手法,柯曉賓備受振奮,暗下決心要儘快成為他們中合格的一員。然而萬事開頭難,看似簡單的操作其實需要無數次的磨練,調整繼電器的力度和角度容不得任何差錯,甚至稍有瑕疵就會直接影響電氣特性和性能指標而前功盡棄。在師父崔寶華的鼓勵和指導下,她工作學,班餘練,做筆記,寫心得,練習眼力、揣摩手法。硬是在半年時間內成為第一個出徒上線、獨立生產的佼佼者。靠著刻苦鑽研的韌勁兒,柯曉賓專業技能不斷提升,不僅在調整手法上日臻完善,成為調整線上」大師級「的領頭雁,而且通過經驗積累和思考總結,連續推出了獨創性的調整工藝和作業指導方法,在整個信號繼電器調整領域掀起了一股傳承和創新之風,令業內行家裡手都驚羨不已。世界知名繼電器生產企業西屋公司的專家來廠參觀時看到她的調整手法,連聲驚呼」Chinamiracle(中國奇蹟)「。
沈信公司自主研製的一款繼電器,要求一組接點每個觸頭壓力不小於150mN,兩個觸頭的壓力差不大於20mN,且兩個觸頭同時接觸,不得小爪單接。由於該款繼電器是中國特有的型號,調整的獨特性沒有可借鑑和參考的先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世界級的難題。面對這個難題,柯曉賓不分晝夜地鑽研,那段時間吃飯時扔下筷子畫圖紙、下班途中返回車間測數據、纏著機加師傅搞試製已成為她的常態,靠著這股」瘋勁兒「,她硬是成功研製出了新型接點整形工具,不僅提高了調整精度,而且提升了生產效率,在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應。
幾年來,憑藉著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操經驗,柯曉賓先後獲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2017年10月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幾年來,她先後帶出了22名徒弟,在她毫無保留的悉心指導下,班組已經湧現出全國技術能手1人次、中央企業技術能手4人次,共青團中央十八大代表1人。在柯曉賓的帶領下,調整三班連續5年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2019年度獲得」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火車頭獎盃「、」全國鐵路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
為了響應黨的十九大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號召,在她的帶領下,由16名一線職工組成的柯曉賓勞模創新工作室,已成長為中國通號勞模創新工作室、瀋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在不足2年的時間裡,工作室攻克生產疑難問題項目12個,取得創新成果30餘項,申請專利6項,團隊成果獲得國家級成果5項,省部級及鐵道行業成果5項。未來的路還長,柯曉賓信心滿懷,她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祖國高鐵事業的發展一路護航前行!
共青團中央十八大代表——牛菲菲牛菲菲,1990年生人,2011年畢業於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同年進入瀋陽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成為電器中心調整三班的一名繼電器調整工。
繼電器調整工作是該產品生產線中最重要、最繁重的工序之一。剛剛參加工作的她,就深知要想做精做好這份工作要有一定的悟性和技巧才能熟練地掌握技能。在師父柯曉賓的鼓勵和指導下,她利用業餘時間苦練基本功,不斷揣摩調試手法,練就了紮實的功底,在短短的時間裡就能成為調整工序青年工作者中的佼佼者,成為生產線上的主力軍,為其他青年員工做出了表率。作為一名一線的繼電器調整工人,她深知自己不僅要有一技之長,還要有解決生產難題和處理技術問題的能力。因此她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放鬆任何學習和提高技能的機會。她同樣是」柯曉賓創新工作室「中的一員,在師傅柯曉賓的帶領下,與團隊成員共同運用技術創新或工藝改進等方式解決生產難題。在不足兩年的時間裡,她參與創新工作室攻克生產疑難問題項目12個,取得創新成果30餘項,申請國家專利6項。在提高JYJXC-160/260型繼電器生產效率項目中,她發現該型號繼電器的機械、電氣特性不易達到指標要求,調試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時間。為此她認真對影響JYJXC-160/260繼電器整機性能的主要零部件尺寸進行對標測試,並負責對繼電器改進的銜鐵組件進行試調工作,經過努力,JYJXC-160/260繼電器的整機性能顯著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得到有效保證。
憑藉自身突出的工作業績和政治素質,2018年她光榮當選共青團中央十八大代表。作為一名團代表,她積極參加團組織的各項活動,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多次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為社區、沈信公司、電器中心等人員密集點進行消殺和測量體溫工作,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團十八大以來,她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宣講團十八大精神,先後在通號集團公司各企業以及西安工業集團內部多次傳達團十八大精神和參會感受,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帶動和引領身邊的團員青年去團結班組成員,讓更多的人和她一起學習團十八大精神,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團員青年的」傳幫帶「活動中,她以身作則,主動幫助新入職的團員青年學習各種知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帶動為紐帶逐漸形成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她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充分調動廣大團員的積極性,對電器中心整體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執著的追求,幾年來,她先後榮獲」瀋陽市優秀共青團員「、」瀋陽市青年崗位能手「、」新時代向上向善瀋陽好青年「、」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她經常跟同事講,自己是幸運的,身處一個偉大的國度,趕上了偉大的新時代,幹的雖然是小事,但卻成為偉大中國夢的一部分。作為一名鐵路工人,趕上了祖國高鐵領跑全球發展的好時代,她將始終在高鐵生產一線踐行自己的誓言,奉獻自己的一切力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做新時代有理想有擔當的新青年,為祖國高鐵事業的發展護航前行!
同一個行業、同一個班組,師徒三代人,肩負著同樣的使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使命呼喚擔當,引領未來。師徒三代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埋頭苦幹、頑強奮鬥、銳意進取,用自己的雙手為把我國建成軌道交通強國調整出最美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