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旅行,從來都記憶模糊。記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遇到哪些人。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
近幾年,在太原探索轉型發展的新道路時,也不忘緊跟國家的腳步推進城市化。 太原的環境相比於幾年前可以說是有了質的提升,但市區內仍然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城中村,這些城中村人口流動量大,環境惡劣,難以管理,有的甚至被稱為「城市的毒瘤」。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城中村的改造勢在必行。
早在幾年前,太原市區就開始了城中村的改造項目, 雖然近幾年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城中村的改造項目暫緩,許多城中村都被傳出可能不會再被拆遷了。但還是有幾批幸運的城中村抓住了機遇,完成了蛻變。後北屯村就是被眾多人羨慕的那一批城中村中的一個。它在太原啟動市區整改之初就抓住了機遇,積極配合政府,順利完成了由「村」到「城」的華麗蛻變,走在了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前列。
2015年,太原啟動了後北屯村的拆遷改造項目,涉及村子的原住民1400多戶,投資305億元,在兩年的時間裡就拆除了140萬平米的老舊建築,到如今村民的回遷工作早已完成。如今再到後北屯去,從前髒亂差的村子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乾淨美觀的現代化小區。
一條條寬闊整潔的道路通向小區的各處,近處的小亭子裡坐著村裡的老人,遠處的廣場是村民在跳廣場舞,小區裡矗立著一棟棟高聳整齊的樓房,這就是村民的安置房。「以前一到冬天就得靠燒炭取暖,自己操心受罪,衣服很容易就髒了不說,有時候也不暖和,現在好了,都是集中供暖,不用自己操心,還暖和,現在我們在家穿的都是夏天的衣服。」村民高興地說著。
小區環境好了,房子也寬敞了,大家也都有時間搞搞文藝活動了。社區裡專門有活動中心,村民還成立了後北屯晉劇團、友誼合唱團以及廣場舞小隊等,閒暇時候大家就會聚在一起,談論談論自己的心得,交流交流經驗技巧。雖然觀眾很少,但一點也不妨礙村民對於表演的熱愛。
如今的後北屯,哪還有以前「握手樓」遍地,安全隱患大,流動人口多,管理水平差的樣子,城中村的改造,改的就是落後破敗的村子,造的就是嶄新舒適的小區。曾經因為「髒亂差」被市民詬病的城中村,如今已成了人人羨慕的宜居小區。後北屯抓住了城市拋來的橄欖枝,華麗轉身,成為了城市中亮麗的風景線,也是山西改造城中村的「代表作品」。大家對於及時抓住機遇,如今已華麗蛻變的後北屯村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筆尖旅遊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