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5日 09:04 來源:解放軍報
參與互動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動中抓訓動中抓建成常態——
節後首飛,「規定動作」一項不落
今天,記者來到有著「海空輕騎兵」之稱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發現大部分機庫都空著。
「春節期間,我們有數個飛行機組在外執行亞丁灣護航、戰備巡邏、異地駐訓等任務。即使在平時,也難遇到全部飛機在機庫聚齊的場景。」團政委陳丁丁介紹說,「部隊常年在外執行任務,動中抓訓、動中抓建已成常態。」
駐本場飛機雖少,該團節後首個訓練日的「規定動作」卻一項不落。在一架新列裝的某新型直升機前,四中隊中隊長、機械師劉振興指揮機組各專業人員取下飛機蒙布,在機械員黃創宇的幫助下,快速攀上工作梯,熟練打開直升機的整流罩,查看旋翼下密密麻麻的管道線路。機組其他成員也各司其職,分頭仔細檢查飛機的發動機、雷達、軍械等系統。
在直升機狹小的駕駛室裡,特設師汪濤指著上百個各型開關說:「這些精密儀器的檢測維護容不得半點馬虎,只有像熟悉自己身體一樣熟知它們,戰機放飛時才能心中有數。」
接下來的機務檢查中,劉振興認真做好設備檢查情況登記,與機械員對照填寫卡片內容,並分別在「完成人」「檢驗人」欄籤上自己的姓名。
看、摸、聽、嗅是機務人員的基本功。在這些機務官兵的眼中,每一處油漬、每一聲異響、每一條漆層裂痕,都可能成為飛行隱患。在執行第15批亞丁灣護航任務時,憑著3次執行護航任務的豐富經驗,劉振興和機組成員在浪高6米、艦艇大幅度搖擺的惡劣海況下,成功排除了空速管密封不嚴等安全隱患。
「像劉振興這樣的排障經歷,地勤機組很多人都有。」團作訓股股長何通告訴記者,「長期遠離本場,大家必須練就獨立完成任務的硬功夫。」
翻開該團工作日誌,一組數據讓記者驚嘆:60%飛行員每年有一半時間駐艦或異地駐訓,100%機務官兵有參加亞丁灣護航或中外海上聯合軍演等重大任務的經歷,能完成多種機型的維護保養任務。
「直升機一切正常!」天色漸暗,發動機啟動,旋翼飛轉,巨大的轟鳴聲打破了外場的寧靜,直升機試車開始了。在機務人員精心託舉下,「海空輕騎兵」昂首飛向藍天……
-本報記者 陳國全 特約記者 高宏偉 通訊員 歐陽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