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條
進入跟帖截止今年6月底,四川省累計報告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1723例,位居全國第三。四川省衛生廳還通報了該省對於包蟲病防治、大骨節病防治、肺結核病防治、麻風病防治的情況。
人民網成都9月4日電 四川省衛生廳9月3日公布,截止今年6月底,四川省累計報告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1723例,位居全國第三。其中,涼山彝族自治州累計報告感染者和病人25608例,佔全省的50%。
為控制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上升,國務院愛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將涼山州納入全國四個疫情較重地區進行幫扶管理。四川將全省愛滋病防治資金的40%用於支持涼山等民族地區。省衛生廳專門成立愛滋病防治處,涼山州成立愛滋病防治局,並實施「人盯人」感染者管理模式等措施,對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上升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
四川省衛生廳艾防處處長徐保華表示,四川省民族地區,尤其是涼山州愛滋病防控任務艱巨而複雜,毒、窮、愚、病交織,源頭控制難度大,防治體系、能力不能滿足防控需求。
徐保華說,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將堅持「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治機制,全面落實各項綜合治理措施,確保到2015年將全省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控制在18萬人以內,其中涼山地區控制在9萬人以內。
此外,四川省衛生廳還通報了該省對於包蟲病防治、大骨節病防治、肺結核病防治、麻風病防治的情況。
包蟲病防治
四川是全國包蟲病流行嚴重地區之一,現有病人1.3萬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壩兩地,其中,石渠、色達等12個縣為包蟲病高度流行區,石渠縣患病率達11.01%,色達縣達6.71%,是全國罕見的包蟲病高發病區。
近年來,通過各級衛生部門在藏區不斷深入開展病人查治、犬只驅蟲、健康教育等工作,包蟲病防治取得初步成效。但基層防治隊伍量少質弱,防治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等條件仍然制約著包蟲病的防治工作。
大骨節病防治
四川省是全國大骨節病重病區之一,病區分布在8個市(州)的32個縣,其中阿壩州是病情最重、病區最廣的一個地區,病區分布在12個縣,患者人數達4.12萬人,佔全國的5%,是集「老、少、邊、窮、病、災」於一體的特殊類型連片貧困地區,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
2008年至2012年,國務院扶貧辦和省政府啟動實施阿壩州扶貧開發和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工作,經過五年努力,試點工作的所有規劃目標圓滿實現並取得顯著成效。
試點工作有效阻斷了疾病蔓延,58個監測點全部達到控制標準,其中86.2%的村達到消除水平,4.12萬名患者得到有效治療,特別是兒童新發病例降為0;農牧民收入翻番,全州貧困發生率從49.6%下降到29.8%;病區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
肺結核病防治
四川省屬全國結核病高負擔省份,每年發現和治療管理6萬左右的肺結核病患者,其中,民族地區5000多肺結核病患者,佔全省的8%。近幾年來,民族地區結核病防治經費逐年增加,發現、管理、治療結核病患者的力度不斷加大,結核病疫情下降明顯,各項工作指標逐年提高。
麻風病防治
目前,四川省存活麻風病治癒者14000多人,現症病人700餘人。其中,民族地區存活麻風病治癒者和現症病人分別佔全省50%左右。全省現有69家麻風康復院(村),院內居住現症病人和康復者1200多人。其中,民族地區23家,院內麻風病人500餘人。
近年來,四川省衛生廳將中央財政補助該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麻風病專業防治機構能力建設資金1000萬元重點向民族地區傾斜。2011-2012年,甘孜、阿壩、涼山州發現新病例144例,平均每年72例,較2010年132例減少44.7%,畸殘率19.73%,達到消除麻風規劃標準。(馮亞濤)
原標題:四川5萬餘例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涼山州佔一半
更多新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