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我們這樣度過

2020-12-18 法制網

基層部隊的年,是掛在營區門口的那盞燈籠,是散落在長條桌上的瓜子花生,是印在邊關雪野上的一行行腳印……


對於大多數基層官兵而言,過年更多的是堅守,「年味兒」就是「硝煙味」,「過年狀態」就是「備戰狀態」。他們牽不到妻子的手,親不到孩子的臉,不能陪在父母身邊,甚至吃不上一頓年夜飯。


尤其這個春節,疫情突起,團圓之時有了更多牽掛,特別是衛勤戰線的官兵聞令而動,無懼危險,主動請纓,前往湖北抗擊疫情一線。


今天,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基層軍營,聚焦到普通官兵及他們的家人身上,透過一張張生動的面孔,一同感受這個尋常而又不尋常的鼠年春節……


最美逆行者


除夕夜,我們緊急出徵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重症監護室護士長 陳 靜


1月24日,農曆除夕,冬雨下個不停。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我接到了支援肺炎疫情防控的命令,沒有二話,匆匆收拾行囊,與家人告別。這個春節,註定在武漢戰「疫」一線度過。


這些年,從援助非洲抗擊伊波拉病毒,到跟隨和平方舟醫院船執行任務,每一次出徵,都是考驗和磨練。接到命令後,我所在的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啟動應急預案,連夜抽組醫療隊,準備醫療物資器材。那緊張忙碌的氛圍,就像在打仗。


直到登上飛往武漢的軍機,我才有時間打量同行的戰友。他們之中,有參加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的老兵,也有剛入職不久的同事。看著新同事稚嫩的臉龐,想到她們其中大部分人要跟著我奔赴最嚴重疫區的護理一線,內心難以平靜:「這些孩子是我帶出去的,如果不把她們安全地帶回來,怎麼向她們的父母交代……」但我不能表現出這種擔憂,只是婉轉地向她們傳達著這樣的信念——只要我們醫護人員無所畏懼,抗擊疫情、救治病患才有希望。


機艙裡,除了引擎的轟鳴,很少有人說話。突然,一位剛入職的文職護士湊過來問我:「陳姐,到了前方你怕不怕?」我想都沒想,大聲回答:「說實話,在肆虐的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會害怕,但我們必須勇敢衝上去,因為這是軍人的職責、醫護人員的職責、也是共產黨員的職責……」她用一雙明亮的眸子看著我,不停地點頭。


抵達武漢後,我們醫療隊根據統一部署進駐漢口醫院。隊員們顧不上休息,立即展開救治準備工作。奔忙中,我的腦海不時閃現一個個援非抗埃的畫面,那些多年前的戰鬥過往,在這一刻變得特別清晰。


作為一名ICU護士長,我自然要承擔起重症監護病房「大管家」職責,特別是在「紅區」,任何一個細小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感染。隊員們穿著封閉的隔離服,忙裡忙外篩查和收治病人,因為不便如廁,吃喝很少,不僅體力消耗大,精神壓力更大。雖然每班只有4個小時,但輪換下來的每個人都累到虛脫。


這個時候,我已經無法替她們分擔什麼,惟有與之並肩戰鬥,一起面對危險,一起共渡難關。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這個春節,我們必將在戰鬥中度過。


調整休息前,翻了翻手機,已有近百條祝福簡訊。我簡單地作了回復,告訴大家各自珍重,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疫情!(季 瑩、胡思佳、本報實習記者 張旭整理)


高原探親路


有他的地方才是家


■某信息通信旅連長潘雲晶妻子 李 霞


入夜,列車疾馳在青藏鐵路上,汽笛聲不時撕扯著冬日高原的寒風。此去過年之地,是我的第二次高原之旅。我的丈夫潘雲晶是某信息通信旅一名連長,他的單位地處沱沱河之畔,一個我以前從未聽說過的地方。


2018年6月,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潘雲晶。我倆一個在高山雪域,一個在豫中平原,通過手機聯繫慢慢熟絡起來,兩顆心跨越山山水水一點點靠近。


去年春節前,正在熱戀中的我決定去看他。雲晶擔心我的身體受不了,當時就拒絕了。「你在高原守了5年,我就去5天,怕什麼?」我開始耍性子,他這才勉強答應了。


從老家出發,中轉兩次,我坐上了駛向沱沱河的列車。路上,望著窗外的景色,我興奮地拿出手機,邊拍照邊往抖音和朋友圈裡發個不停。慢慢地,我的興奮轉為平淡,甚至還有些擔心:窗外的草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荒涼戈壁,他口口聲聲說的美景呢?


我不停地翻看他以前發來的照片:雪峰高聳、碧湖連天、晚霞似火……一個個美景如畫。「可能還沒到地方吧。」我開始安慰自己。


列車駛過格爾木,我有了高原反應,胸悶、頭痛接踵而至。不知過了多久,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變得越來越清晰。輾轉45個小時,換乘了4種交通工具,沱沱河站終於到了。


車門外,小站昏暗的燈光下,一個人站得筆直。我拖著行李走下車,還沒開口,就感到頭部一陣絞痛,兩眼一黑……後來才知道,我當時就栽倒在他懷裡。


第二天與大夥聊天時,我了解到,他之前給我看的那些景色,都是夏日裡崑崙山最美的樣子。高原反應緩解後,雲晶帶著我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給我講連隊的感人故事,拉著我走高原巡線路……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一個個逆風而行的身影,至今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


3個月前,我們結婚了。鼠年春節將至,我決定再上高原。我怕高原,因為擔心身體吃不消;但我更嚮往高原,因為有他的地方才是家。聽說上級剛剛為連隊整修了營房,制氧機、電視機、熱水器等一應俱全,這個春節應該格外溫暖。


「嗚……」火車的汽笛拉回了我的思緒。窗外,遠處的點點燈光依稀閃現,我知道,雲晶一定正在那裡等著我。

(魯敏、本報特約通訊員雎心陽整理)


新年第一崗


把最溫馨時刻留給戰友


■火箭軍某旅指導員 鞏文淵


「指導員,咋又是你?」除夕夜,臨近零點,眼看我披掛整齊地出現在崗亭前,當班的主哨、一排排長覃國宏顯得有些詫異。


按照慣例,「跨年崗」的主哨一般由連隊幹部輪流擔任。而今年,由於連隊在野外駐訓,值班點位多出好幾個,考慮到幹部人手不足,幾名老士官主動要求跨年執勤,擔任主哨。


某點位的主哨是這樣安排的:晚8時到10時,由我擔任;之後2小時是一排排長覃國宏;從0時到凌晨2時,是三級軍士長黃天明……


說起黃天明,大家有口皆碑,他待戰士親如兄弟,是旅裡的「愛兵模範」。然而去年這一年,黃天明的經歷卻讓戰友們感到心疼:家屬生完二胎後身子虛弱,一直住院治療;家屬剛出院,自己又面臨晉升二級軍士長考核……考驗接踵而至,壓得他有點喘不過氣來。


連裡本想安排黃天明春節期間休假,可他想在新年全員全訓開始前,利用冬訓時間把班裡的專業訓練好好抓一抓。在這種情況下,我和連隊骨幹商議,在駐訓地附近幫他租了一間房,讓他愛人來隊,一家人過個團圓年。


「讓黃班長好好陪陪家人,他的崗我來站。」站完自己這班崗回到帳篷,我叮囑文書張盛海提前通知黃天明。沒承想剛過11點半,張盛海跑來告訴我,黃天明已經回到連隊,正在四下尋找哨兵裝具。原來,為了讓覃排長那班哨早點回去跨年,他從住處提前趕了過來。


「防彈背心和頭盔哪去了?」正當黃天明納悶時,走出帳篷的我與他迎面相遇。得知事情原委,黃天明不樂意了,硬要我脫下裝具給他:「指導員,你都站了一班崗,不能再站了!」


眼看我「咬定青山不放鬆」,黃天明轉而跑去說服副哨,邊說邊脫他的裝具:「你們不讓我站,我就在這站著等你們回來!」眼看拗不過,我讓副哨把裝具給了黃天明。穿戴好裝具,他笑呵呵地對我說:「這才對嘛。走,指導員,咱們去站『新年第一崗』。」


剛走上哨位,爆竹聲響起。看著瞬間被煙花點亮的山邊,我心想:有這樣一群戰友,連隊明天一定會更好!

(段開尚、本報實習記者鄧東睿整理)


別樣好年貨


閃亮的「二等功臣之家」


■北部戰區陸軍某工程維護團班長 劉 棟


「這是我們特意準備的『擁軍春聯』,祝你們在新的一年裡生活紅紅火火,人人幸福安康!」春節前夕,團領導帶著一名幹事,專程來到我的老家山東棗莊,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街坊鄰居們的熱烈掌聲中,將二等功喜報和慰問金遞到我的父母手裡。臨走前,大家一起把春聯貼在了我家門上,並送上了新春祝福。


14年前報名參軍時,我就聽說部隊會給立功官兵的家裡寄送喜報,打心裡好生羨慕。入伍後,我經常在腦子裡描畫自己立功受獎、載譽回鄉的情景,就是這種「原動力」,讓我下定決心要在部隊幹出個名堂來。


去年3月,我帶領班組參加陸軍「工程奇兵-2019」比武競賽。已滿33歲的我,要跟一眾比我年輕好幾歲的訓練尖子同臺競技,心裡除了興奮,更多的是忐忑與不安。


現實遠比想像中艱難。備戰集訓第一次長跑,我剛跑了1000米,胸口就像要炸開了一樣難受,不得不在幾個年輕戰友的幫助下勉強跑完全程。


退出,還是繼續?一時猶豫間,我反覆告訴自己,你是班長,不拼一把,永遠不知道極限在哪裡!要想不辱使命,就得豁出性命。


從那之後,我每天堅持早起長跑、負重訓練,日復一日地跟自己較勁。比賽當天,面對強勁的對手,我帶領班組冷靜應對,團結拼搏,最終拔得頭籌,團裡當即決定給我立功。走下賽場後的第一時間,我把取得的好成績告訴了父母,因為我心裡明白,這個消息最能讓他們開心。


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正在變成現實,家鄉政府專門拿出一批事業崗位優先保障退役大學生士兵就業,不斷提高義務兵家庭優待金,而且每逢重要節日,人武部或街道都會到家裡走訪慰問。我都快成了家鄉的「徵兵代言人」,這不,每到徵兵季,很多同鄉都會給我打電話,諮詢有關擁軍惠軍的政策法規。


春節前,因為工作需要,我返回了連隊,不能與父母一起過年,但這次跟著送喜報的隊伍回家就是提前團聚了。本打算臨行前給家裡置辦些年貨,卻被父親攔住了,他說:「這一副春聯,一張喜報,一塊『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就是給咱家最好的年貨!」(郭洪彪、閆 飛整理)


跨國全家福


一家人隔屏團圓


■第81集團軍某旅班長 李 欣


新年第一天,在距離祖國萬裡之外的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營區內,多了些紅色的點綴,大家在加強警戒之餘,也不忘給這個特殊的春節增添節日氣氛。


手機鈴聲響了。剛剛和戰友一起完成武裝護衛任務歸隊的我,接通妻子武會芳打來的視頻電話,她那歡樂的笑臉,一下子充滿了整個手機屏幕。


看著妻子抱著還在襁褓中的孩子,滿滿的幸福感裡難免有些感慨,我沒想到這個春節,一家人竟用這樣的方式「團圓」。


2016年9月,我和相戀多年的女友走入了婚姻殿堂。我們把家安在了駐地,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能回家和她團聚。可半年後的一紙命令,我隨所在單位移防到了塞外。而此時,妻子已懷有身孕。


不久,我又接到了赴南蘇丹(瓦烏)執行維和任務的命令。這一天,我請假回家收拾行李,儘管妻子眼裡滿是不舍,但她還是強忍淚水幫我忙裡忙外,嘴裡不時說著:「家裡有我呢,放心吧,你好好工作就行……」臨行前,我與妻子特意打扮了一番,照了一張全家福,存在了我的手機裡。


時間過得真快,不到一年,我回國了,孩子出生了,我們的兩地生活頓時增添了很多樂趣。然而,讓我內疚的是,為了照顧孩子,妻子停掉了本來收入不菲的個體經營,捨棄了自己心愛的工作,獨自操持著這個家。


去年,由於任務需要,我被選入第6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即將第4次走出國門的我,再次面臨與家人分別。此時,妻子剛生完二胎,還在坐月子,面對我的自責,她只是淡淡地說:「為國出徵多光榮啊,家裡有我呢,你注意安全,我和孩子們等你回來……」


離開前的那晚,妻子眼眶裡淚水一直在打轉。「你這一去又是那麼久,我們再照一張全家福吧。」照片上的兩個人變成了四個人,這個家第一次如此「完整」。


出徵不久,單位就圍繞軍人家屬就業安置和子女入學等問題,積極協調駐地政府幫助解決。很快,當地就出臺了一些惠軍政策和便利條件,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雖然我再一次無法與家人在春節團聚,但通話中妻子說她很知足,「這些天,我一直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比起那些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看著視頻中的妻兒,我悄悄地截了屏。這下,我的手機裡又多了一張全家福。(鄒 貝、本報實習記者張旭整理)


戰備集結號


在戰位,我們守護平安


■第77集團軍某旅指導員 袁國程


過年這些天,作為營值班員的我,都是在戰位上度過的。


官兵們常說「百姓過年,軍人過關。」在這麼重要的日子裡,組織上安排我這個新任職不久的指導員值班,是信任,更是考驗。今年旅裡擔任某重大任務預備隊,因此每個營連都有隨時出動的可能。


接收預先號令,發出警報信號,召開作戰會議……對於這套流程,我不知道在心裡預演了多少遍,但仍不敢有絲毫大意。趁著空餘時間,仔細對照教材,我把旅營連三級近兩年的非戰爭軍事行動預案系統研習了好幾遍,加上之前單位多次組織戰備拉動,官兵在每個環節中均已形成肌肉記憶。說實話,在這個春節值班,我的心裡很託底。


大年初一,旅作戰值班室抽查戰備值班情況。從收到預先號令到全營整裝待發,用時很短。作為組織指揮者,我心裡除了自豪,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基層連隊過年,官兵其實並沒有太多奢求,就是希望我的哨聲少一點,能躺在床上多睡幾個囫圇覺。


但軍人為打仗而生,一想到春節結束後旅裡將要組織共同基礎課目考核,連隊還有一些上等兵存在短板弱項,我抓備戰訓練就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念頭。


過節的每一天,大家都很充實,我也用實際行動帶頭踐行了我在節前教育時的那句承諾:我們在遙遠的邊疆為祖國戍邊,為人民守歲。


身處戰位,靜夜沉思,我感覺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李娜。半年前我們結婚,原本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的她,為了支持我的工作,毅然辭去了公職,隨我上了高原,陪我一起戍守邊關。這個春節,我很想陪她一起到駐地走走轉轉,過幾天清閒的「二人世界」,但使命和職責告訴我,自己應牢牢鉚在工作崗位上。


當一個女人成為軍嫂,也就理解了軍人。除夕當天,妻子來到連隊,陪我站起了「夫妻哨」。聽著戰士們從俱樂部裡傳出的歡聲笑語,望著營房前懸掛的火紅燈籠,想著遠方正在戰「疫」的官兵,我的心底升騰起堅定的力量和美好的祝福。

(王 鵬、本報記者李佳豪整理)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丨春節,「天涯哨兵」這樣度過
    這是他入伍兩年來,第二次在執勤戰位上過春節。三亞市,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每年春節都有大量遊客聚集於此。多年以來,五中隊官兵擔負常態化城市武裝巡邏和春運執勤。大年初一,各巡邏小組統一登車,依次出發,奔赴城市各執勤點,開始了一天的巡邏勤務。
  •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就這樣度過了
    的不僅僅是哨聲和防空警報,各行各業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這樣的情感——緬懷英雄和悼念逝者!直播停止了!遊戲結束了!無論是網站、遊戲、音樂………,都用黑色主題來表達對英雄和逝者的深切哀傷!在這樣一個全國性的災難日,我們不僅要緬懷近幾個月來全國人民作出的犧牲和努力,更要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 高原藏族運動員訓練中度過別樣春節
    原標題:高原藏族運動員訓練中度過別樣春節  新華網西寧2月27日體育專電(新華社記者李琳海)   「還沒來得及穿上阿媽給我縫製的精美藏袍,我又開始了新年的訓練,做運動員的日子,有快樂,也有辛酸,」齊吉卓瑪說。
  • 春節除夕夜在哪裡度過?除了回家過年,這些地方也適合全家團聚!
    春節除夕夜在哪裡度過?除了回家過年,這些地方也適合全家團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大家有沒有想好在這個春節除夕夜在哪裡度過呢?但是在春節,如果帶著老人和孩子去這些地方的話,並不是特別的合適,因為東北的氣溫和我們平時所處於的地方並不太相同,而且這裡的氣溫也是非常低的。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並不是那樣的強,去這些地方遊玩並不是特別的合適,那春節除夕夜在哪裡過呢?除了回家過年,這些地方也適合全家團聚!
  • 這是我在火車上度過的第8個春節
    大年初一,包頭火車站稀稀落落的旅客與春節前潮水般的客流形成極大的反差,選擇今天外出的大部分是到呼和浩特、烏蘭察布探親的短途旅客。 「媽媽,抱抱,我走累啦!什麼時候能到姥姥家啊?」站臺上,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拉著媽媽手奶聲奶氣地問。
  •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這個春節,我們應該這樣過!
    春節,這個節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它不僅僅意味著放假,還意味著我們可以與親人相聚,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長輩;當然,也不能缺少了娛樂活動。那麼,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我們過年期間的各種娛樂活動!
  • 時尚博主這樣穿,讓我們共同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做時尚潮人
    相信傳聞中60年來最冷的冬天即將到來,對於最冷的冬天我們該怎麼保暖才是重中之重。想要保暖,羽絨服棉襖是必不可少的穿搭服飾,很多姐妹冬天為了好看時尚不願意穿羽絨服,害怕穿出臃腫感,即使穿上羽絨服或者棉衣應該也是被逼無奈,太冷了。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款既能顯身材又保暖的冬季穿搭,給大家做個參考。讓你冬季也能美美噠!
  • 我們這樣過春節--社會--人民網
    當我們的物質生活實現了365天天天像過年,當我們在過節時不再為「囤年貨」「添新衣」而奔波,我們才真正可以放鬆心情去體味春節文化的「內核」。 過年,是走出過去進入未來的門檻,生發著對生活的憧憬和現實的理想。幾千年來,人們把心中的祝福融入這一時刻,讓春節成為厚重歷史與億萬人情感的聚合,擁有了深沉的文化底蘊。
  • 這個春節我們這樣過|除夕送千件外賣的女騎手,堅守崗位沒法全家...
    交匯點訊 2020年的春節小長假和以往不同,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市民們都選擇了宅在家裡,線上購買生活物資成了市民的主要需求,在南京的盒馬鮮生有這樣一對騎手夫妻,他們放棄了過年休息的機會,仍然堅守在送貨的崗位上。
  • 酒店這個「冬天」,我們用戰術可以「度過」嗎?
    酒店這個「冬天」,我們用戰術可以「度過」嗎?從市場的層面說酒店的競爭是淡季客人的爭奪,當流量充足的時候,我們可以「放任自流」,但是一旦淡季來臨,酒店就會斷崖式的降價來面對慘澹的市場。兩個現實的情況讓很多酒店措手不及,一是供大於求,原來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二是客人更加的挑剔,信息的對稱讓客人掌握了話語權。
  • 為遊客旅程的愉快 「雲南旅遊人」在自己崗位上度過春節
    農曆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團聚夢。辛苦工作一年,大家都盼望著回家過年,好好休息。但有這樣一些人,每逢假期他們都要比平常更忙碌。他們就是 「雲南旅遊人」! 雲南民族村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們有機會展示家鄉的風採,雖然每年春節都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但是這裡的兄弟姐妹都已習慣這樣的生活,因為兄弟姐妹們都互相鼓勵,遊客朋友都喜歡到民族村遊玩,遊客的喜愛和肯定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 不一樣的潑水節,我們一起度過
    中國駐曼德勒總領事陳辰日前也撰文《不一樣的潑水節,我們一起度過》,滿懷深情地回顧了以往和此次他上任之後在緬甸度過的日日夜夜,細說著中緬兩國人民胞波友誼的佳話。陳辰在文章中寫道:「喜歡一個國家,也會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
  • 既然韓國也過農曆春節,那麼樸槿惠在獄中是如何度過的?
    習俗也跟我國類似,春節過年回家團聚,身著傳統服飾,祭拜祖先,走訪親友。韓國人也會吃年夜飯,不過新年的主要食品是年糕,不是餃子。韓國人在新年會有一些傳統娛樂活動,就跟咱們的打麻將一樣。他們會玩擲轂遊戲、放風箏、蹺蹺板、蕩鞦韆、滑雪橇等豐富多彩的民俗遊戲。
  • 賞雪景,品美食,逛公園...這個假期,宜陽人這樣度過
    賞雪景,品美食,逛公園......這個假期,宜陽人這樣度過 2021-01-04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黃金周,我們來大唐不夜城補過一個春節
    這次正值十一假期,一家三口能有時間來到曲江,在這裡補過一個春節,我感到很高興。,在這個崗位上每逢節假日都是最忙的時候,我們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遊客。,這幾天景區日常人流量很大,我們的工作更不能有一絲懈怠。
  • 春節除夕夜「守歲」,可是我們到底守的是什麼?網友:要這樣守歲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守歲熬年」,就是說新年要熬夜,這也是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個傳說,也就是說在除夕夜,人們把一年中的這個「年」夜視為熬夜的一個門戶。為了消磨時間,家人聚集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度過夜晚祈禱。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除夕守歲熬夜的習俗已經形成。
  • 走,這個春節我們去旅行
    渭南日報 記者呂佳 見習記者賈維任曉彤臨近年底,北方大部分地區早已是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即便這樣,也擋不住大家出遊的熱情。記者從我市城區各大旅行社了解到,雖然年底旅行交通費用有所上漲,但假期有旅行計劃的人不在少數,春節前後的旅行團尤其很是緊俏。其中,「一冷一熱」路線最受追捧,出境遊日漸紅火。
  • 春節去哪兒?我們倡議:今年春節,留在舟山過年!
    春節去哪兒?我們倡議:今年春節,留在舟山過年!01我們倡議廣大舟山市民家庭:今年春節可能還是少了許多跨年、聚會活動,但疫情防控不能鬆懈,一定要保護自己,出門記得戴口罩,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查驗綠碼。春節期間安心居家,減少外出,不出市,不去人群密集處。
  • 韓國的中秋節不亞於春節,我們的呢?
    韓國也是過中秋節的,基本都是和我們的陰曆八月十五同期,他們叫秋夕(),是一個慶祝豐收和感恩糧食的節日,在韓國,有很多地方的秋夕節日氣氛甚至比春節更隆重。韓國的秋夕節和我們的春節一樣,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一起跳舞、賞月。女孩子們穿上豔麗的傳統服飾,玩起古老的跳板遊戲。韓國也有獨特的中秋食物——鬆餅。
  • 碧桂園森林城市 回憶這個寒假 他們竟然這樣度過
    碧桂園森林城市 回憶這個寒假 他們竟然這樣度過 2017-02-17 09:30:00|來源:新浪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