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日報
這兩天的重慶,精英薈萃,群賢畢至。
11月22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以下簡稱英才大會)在嘉陵江畔的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下帷幕。
天下英才聚渝州、萬類霜天競自由。英才大會作為重慶最高規格的招才引智盛會,今年首次採取「線上+線下」方式舉行,搭建起集思想交流、項目合作、人才對接於一體的國際化合作平臺。
英才大會結出累累碩果——
兩院院士、知名高校負責人、知名企業負責人、獨角獸企業負責人和行業領軍人物等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對重慶人才發展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4萬餘名高端人才、高校畢業生、項目團隊代表等「雲上」參會,共謀人才合作機遇。
通過英才大會,重慶引進緊缺優秀人才1821名、籤約項目267個,引進人才和項目均創新高。
……
一座城市,因人而興,因業而盛,因變而強。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積極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特別是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廣大優秀人才在巴蜀大地施展才華提供了更為廣闊舞臺。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
今天的重慶,更加渴求人才,更能成就人才。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重慶,正以至誠之情,邀天下英才與重慶攜手開創個人成長與城市發展共興共榮的美好未來。
一場盛會
鍛造英才強磁場
「舉辦這樣高規格的人才盛會,就是為人才打開了大門!」
「大會體現出重慶對人才的包容態度,未來必將形成天下英才聚巴渝的時代畫面。」
……
與會嘉賓和優秀人才對此次英才大會點讚不斷。
2020重慶英才大會由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辦,四川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協辦,以「近者悅·遠者來」為主題。為辦好這次盛會,重慶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八方英才參會意願熱度不減,眾多嘉賓雲集大會,人才項目供需旺盛,英才大會磁力持續增強。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西部科學城高峰論壇、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發展座談會、2020獨角獸企業重慶峰會、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人才發展峰會、市校合作創新發展研討會、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廣陽島」活動、高技能人才信息發布會暨康養職業培訓計劃(2020-2022)啟動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緊缺優秀人才雲上洽談會、重慶市事業單位高層次緊缺人才專場考核招聘會、創新創業創造項目路演和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成果展等,兩天時間裡,大會舉辦了「會、展、賽、論、演」等47項活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政界、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醫藥衛生界、金融界的100餘位重要嘉賓現場參會。
激蕩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與會嘉賓各抒己見為重慶高質量發展聚智匯能——
「重慶一定要發揮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這一優勢,一心一意抓創新。」在獨角獸企業重慶峰會上,包括17家獨角獸企業相關負責人在內的150餘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如何構建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引進和培育更多獨角獸企業提出建議,助推我市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才開發不是簡單地挖掘人才,而是通過不同的系統,通過產業政策、技術迭代、產品更新,通過對生產線的開發創造新的產業體系。」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人才發展峰會聚集了150餘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及西部12省市區相關機構負責人,圍繞促進區域人才協調發展,推動人才政策創新、機制創新、服務創新與合作創新獻計獻策。
「利用科學的手段,通過創新技術和科學管控實現微循環,對廣陽島的生態將產生持續改善,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在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行「走進廣陽島」活動中,50餘位來自環境保護、水治理、生態修復等行業領域專家學者走進廣陽島,為廣陽島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當好長江流域綠色發展「排頭兵」獻計獻策。
「重慶英才大會為天下英才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探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董石麟如此評價英才大會的強大輻射力。
「雙城」建設
搶抓機遇成焦點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暨西部科學城高峰論壇、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發展座談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成果展……2020重慶英才大會,處處彰顯著「雙城」元素,也讓「雙城」建設成為關注焦點。
與會嘉賓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中國經濟新增長極,重慶和四川應抓住這一重大發展機遇,高質量謀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攜手實現共贏多贏。
11月15日,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博士後合作導師、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帶領科研團隊立即著手開展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較全面地揭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與RCEP國家貿易關係,並完成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RCEP國家貿易關係報告》。
在英才大會重要活動——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發展座談會上,李敬首次公開發布了該《報告》。他建議,重慶和四川應充分利用RCEP籤署的重大機遇,加強開放產業與開放政策互動,攜手推進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暨西部科學城高峰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共建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新需求、科技創新治理新體系構成等作了主題分享,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電子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蒲波說,重慶英才大會的規模和輻射面都很大,勢必在西部地區形成帶動作用,讓更多人才將目光投向川渝地區。同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動下,隨著兩地人才評價、人才培養、人才互認等人才政策進一步落地落實,營造出良好的成渝地區人才生態,必定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把川渝地區當作自己事業發展的廣闊天地。
今年的英才大會還藉助雲直播、雲洽談和雲展廳「三朵雲」,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其中,「雲洽談」在線上設立了「四川引才專區」和「重慶引才專區」,實現川渝數據信息共享,搭建線上面試洽談室,組織人才與用人單位線上洽談。
同時,還在線上設置「雲展廳」,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成果展,集中展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的情況,川渝兩地的人才政策,以及重慶英才團隊創新創業的成果。
誠意滿滿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座城市與人才的最好關係,就是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在2020重慶英才大會開幕式上,首屆「重慶市傑出英才獎」獲獎人員名單揭曉,卞修武、向仲懷等29名傑出英才獲此殊榮。
「能夠獲得首屆傑出英才獎,心中充滿感動和感恩,並深感自豪!」重慶市巴蜀小學黨委書記、校長馬宏說,這個獎不僅屬於她個人,更屬於所有紮根巴渝大地奮鬥和奉獻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未來,學校將致力於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培養好祖國的下一代。
「大力表彰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英才,體現出重慶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氛圍愈發濃厚。」與會嘉賓們認為,重慶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鼓勵創新、引進人才方面舉措實、力度大,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環境。
近者悅,遠者來。正因為擁有海納百川的氣魄和求賢若渴的誠意,重慶正日益成為各類人才的嚮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
在重慶事業單位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活動中,重慶誠意滿滿——全市53個事業單位提供了近1900個崗位,吸引了5782名高層次人才報名,其中博士1063人。
應聘者中,有回歸家鄉的遊子,也有外來紮根的學子,對於選擇重慶,他們表示:「沃土可耕耘、未來可期許。」
「作為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今後的發展,尤其是在交通規劃這塊,會越來越好。」來自深圳的英國利茲大學碩士研究生宋愷文說,他這次報名面試了萬州區交通局港航海事事務中心的崗位,希望能留在重慶,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據了解,本次英才大會期間,招聘活動確定總擬聘用865人,比2019年增長40%;其中博士研究生262名、碩士研究生551名,分別比2019年增長45.6%、35%,創歷史新高。
英才大會上,100名博士後代表在會場舉行集體進站儀式;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文理學院、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設站單位在線同步舉行了博士後集體進站儀式……
為支持博士後人才隊伍建設,今年我市新增專項資金6500萬元,還出臺了進一步加快博士後事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黃金18條」,從博士後引進、培育、評價等各環節入手,對博士後科研人員較為關注的科研資助、研發平臺、安居保障、子女入學等需求給予重點保障,解除博士後人才後顧之憂。今年,我市博士後培養平臺、資助項目、招收人數實現三個「倍增」。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活力無限的重慶,已然涵養出養料充足的發展土壤。讓我們明年再次相約山城,期待天下英才心懷夢想,踏浪而至,耕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