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馬來西亞:橡膠大國的憂傷,不僅僅是生產不了安全套

2020-12-16 出行一客

馬來西亞之外,整個東南亞在全球製造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不僅橡膠行業,它們涉及的多個產業環節已有不可替代的趨勢。

文 |《財經》記者 陳瀟瀟

編輯 | 謝麗容

自疫情席捲橡膠大國馬來西亞後,全球安全套大本營受到了威脅。由於疫情泛濫,全球最大的保險套製造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Karex Bhd)被迫停產一周多,全球安全套供應很快將進入告急狀態。

全球每5個安全套,就有一個由康樂生產。康樂每年向140個國家出口安全套,年產量超過50億個。康樂除了為全球最大安全套品牌杜蕾的代工,還為世界衛生組織及英國國民保健署生產安全套,其自主品牌Carex和One銷量也很大。

康樂公司總裁Goh Miah Kiat日前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公司的三家工廠停產了10天,已經造成了1億個安全套缺口。

然而,這僅僅是馬來西亞製造業危機的冰山一角。

馬來西亞不僅是全球最大橡膠製成品出口國,近兩年也在逐步承接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尤其是半導體行業,馬來西亞在封裝測試環節扮演重要角色。

疫情的不斷發酵已導致這些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馬來西亞已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馬來西亞衛生部27日通報,該國新增13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161例,累計治癒259例,死亡26例。

多位國內零部件製造商對《財經》記者表示,他們在馬來西亞的客戶自3月18日起,均已相繼停止工廠運行。

過去幾年,整個東南亞在全球製造產業鏈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其涉及的多個產業環節已有不可替代的趨勢。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連鎖反應可能將會顯現。

橡膠大國的憂傷

3月16日,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實施行動管制令,要求3 月 18 日至 3 月 31 日全國封城 14 天。期間,除了提供必須基本服務的機構,其他政府及私人機構將關閉,包括境內企業、工廠也必須全面停工。

雖然此後政府對一些企業開了復產綠燈,但企業依然需遵守一定規則。比如,獲準運營的工廠必須減少員工數量至最低限度。康樂公司已於27日獲準提前復產,但按照復工規定,目前到崗率僅有50%,產能大幅受限。

公司方面表示,工廠庫存僅能滿足未來兩個月的量,後續來看,至少50%的安全套供應將成問題。

在疫情的持續襲擊下,安全套所在的橡膠產業鏈受影響最為直接也最快。

橡膠和棕油歷來都是馬來西亞的優勢產業,20世紀上半葉,全球一半的橡膠生產自馬來西亞。目前,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油生產國,也是全球第三大橡膠原產國。

由於背靠原材料優勢,馬來西亞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膠製成品生產國,不僅生產全球五分之一的安全套,同時還供應全球65%的橡膠手套,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手套出口國。

停工停產除了影響到安全套的生產供應,橡膠手套的供應也面臨問題。馬來西亞當地的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正要求政府允許他們恢復100%的正常生產。

馬來西亞的橡膠手套由本地的五大公司生產,分別是高產尼品、速柏瑪、賀特佳、頂級手套以及康扶手套。其中,頂級手套是全球最大拋棄式橡膠手套製造商。疫情發展初期,為了對抗疫情,頂級手套曾聯合當地的其他手套廠商,向武漢捐贈了1800萬副醫用橡膠手套。

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的主要出口國為中國。今年1月,由於中國對醫用橡膠手套的需求激增,向中國出口的天然橡膠佔到當月總量的44.3%。在需求拉動下,頂級手套曾預估今年手套銷售將提高25%。

但隨著馬來西亞疫情越發嚴重後,這些手套工廠也紛紛受到了產能影響。頂級手套在馬來西亞擁有的43家工廠,都遇到了產能問題。

在工人短缺的情況下,多家橡膠手套商預計,與安全套一樣,他們的產量將有超過50%的縮減。這意味著,緊隨安全套的腳步,全球橡膠手套供應也將進入短缺狀態。

半導體也受阻

天然橡膠以及服務業本來是馬來西亞的支柱型產業。但過去幾年隨著全球產業轉移的加劇,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逐漸成為製造業的重要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馬來西亞最近兩年最大的外資投資來自製造業,2018年與2017年比較,增長了37.2%。尤其是半導體行業的封裝測試環節。

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AMD、恩智浦、ASE、英飛凌和英特爾均在當地設有工廠。相關數據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單單馬來西亞就貢獻了其中13%。

但目前,由於政府限制復工節奏的政策,這些半導體公司要麼停工歇業,要麼只能恢復部分產能。當地涉及的封測業務包括,汽車電子、集成電路晶片封裝與測試、晶圓封裝與測試。

多位行業人士對《財經》記者記者表示,如果疫情還將繼續持續,可能將對全球半導體的供應產生影響。

德國英飛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3月17號,英飛凌曾發布聲明稱已關閉在馬來西亞的工廠。

此外,英特爾在馬來西亞居林市、檳城都有封裝工廠。這些工廠的產能佔總CPU後段產能的50%。為了避免產能減少造成供應短缺,英特爾正在增加越南封測工廠的產能,以滿足處理器封裝及測試的需求。

馬來西亞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半導體出口市場之一,僅次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地區。部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疫情,2020年一季度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銷售額可能將比2019年同期下跌10%。

相關焦點

  • 疫情重創馬來西亞已相繼停止工廠運行:全球安全套告急 半導體也受阻
    疫情重創馬來西亞已相繼停止工廠運行:全球安全套告急 半導體也受阻 2020-03-30 08:46:04 來源:財經雜誌 自疫情席捲橡膠大國馬來西亞後,全球安全套大本營受到了威脅
  • 馬來西亞疫情吃緊,安全套已然脫銷,網友:這東西能防疫?
    引讀:馬來西亞疫情吃緊,安全套已然脫銷,網友:這東西能防疫?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橡膠大國,同時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橡膠製品出口國。但是由於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馬來西亞也受到了影響。Karex Bhd公司總裁,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Karex Bhd停產至今,已經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安全套脫銷現象。然而這只是馬來西亞整體製造業的冰山一角。
  • 全球最大的安全套廠家告急!目前已缺1億隻
    康樂公司執行長Goh Miah Kiat這樣表示,另外他還說:「我們將在全球各地都看到安全套短缺的情況,這將是可怕的,我擔心的是,對於非洲內陸的許多人道主義項目來說,短缺將不僅僅持續兩周或一個月,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嚴肅點!安全套不夠用了,這可不是小事兒。
  • 疫情背景下的天然橡膠主產國
    中國新冠疫情已經全面得到控制,但疫情在全球範圍大流行,海外處於擴散爆發期。東南亞橡膠產區疫情雖不及歐美和遠東嚴重,但近期確診病例也呈現攀升態勢。疫情大背景下,對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情況梳理如下。 01 馬來西亞橡膠關廠封港 東南亞三大產膠國中,馬來西亞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全國範圍實施行動管制令:學校停課;限制群眾集會和行動;禁止國人出國;限制所有外國遊客及訪客入境;除提供必需服務的機構,所有政府機構關閉。
  • 疫情期間安全套大賣 國產廠商如何逆襲杜蕾斯、岡本?
    疫情對全球安全套(保險套)產業鏈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  日前,據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康樂公司(Karex Bhd)警告,疫情因素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而康樂公司庫存只足以應付兩個月需求。  一時間,市場熱議不斷。相關廠商、創業者、消費者,均關心安全套是否會出現緊缺。
  • 疫情期間安全套大賣,國產廠商如何逆襲杜蕾斯、岡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疫情對全球安全套(保險套)產業鏈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日前,據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康樂公司(Karex Bhd)警告,疫情因素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而康樂公司庫存只足以應付兩個月需求。
  • 疫情期間安全套大賣 國產廠商如何逆襲杜蕾斯岡本
    4月10日,上海市衛健委對外表示,上海市各區的免費避孕藥具服務管理工作者全面梳理避孕藥具發放設備狀態,做到補貨及時、藥具不斷供,確保免費提供避孕藥具民生服務不受疫情因素影響。4月2日,立邦橡膠CEO對外表示:「我們一直收到來自客戶的更多訂單,直到9月份我們都將滿負荷運轉。」他預計,立邦橡膠今年將生產多達19億隻安全套,比其平均年產量增長27%。
  • 稜鏡丨疫情重創「榴槤味套套」: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停擺驚魂
    3月底表示,由於政府要求停工以阻止新冠疫情傳播,其在大馬的三家工廠「已經超過一周沒有生產出一隻安全套」,造成全球約一億隻安全套缺口。 馬來西亞安全套生產商康樂(Karex Bhd)3月底表示,由於政府要求停工以阻止新冠疫情傳播,其在大馬的三家工廠「已經超過一周沒有生產出一隻安全套」,造成全球約一億隻安全套缺口。 康樂是「世界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此前的年產量約52億隻。路透社表示,全世界每五隻安全套中,就有一隻是康樂生產的。
  • 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商康樂停產,缺口將達一億隻,安全套還夠用嗎?
    疫情間的嬰兒潮是「非常不可能的」,「即使被關起來的人更頻繁地發生性行為,但頻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孕。」當疫情襲來,人們也試圖通過親密接觸來尋求慰藉。上個月,《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可能在疫情的隔離期迎來新一輪嬰兒潮。然而,這種暢想很快被社會學家潑了冷水。馬裡蘭大學社會學教授菲利普•科恩(Philip Cohen)提出,疫情間的嬰兒潮是「非常不可能的」,「即使被關起來的人更頻繁地發生性行為,但頻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孕。」
  •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產膠國 馬來西亞橡膠關廠封港
    中國新冠疫情已經全面得到控制,但疫情在全球範圍大流行,海外處於擴散爆發期。東南亞橡膠產區疫情雖不及歐美和遠東嚴重,但近期確診病例也呈現攀升態勢。疫情大背景下,對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情況梳理如下。據悉,馬來西亞五大天然橡膠工廠已關閉四家,部分公司接政府通知在家辦公。檳城港宣布封閉,不再接受泰國貨物過境。受此影響,泰南、沙墩、董裡等地的貨物暫時無法裝運,正在緊急調配泰國境內港口。目前正值馬來西亞天然橡膠低產季,新鮮膠水產出緊缺,在疫情影響下,馬標、馬混以及部分泰國天然橡膠供應短時受限。
  • 榴槤味的「套套」恐缺貨: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停擺驚魂|稜鏡
    馬來西亞安全套生產商康樂(Karex Bhd)3月底表示,由於政府要求停工以阻止新冠疫情傳播,其在大馬的三家工廠「已經超過一周沒有生產出一隻安全套」,造成全球約一億隻安全套缺口。 康樂是「世界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此前的年產量約52億隻。路透社表示,全世界每五隻安全套中,就有一隻是康樂生產的。
  • 橡膠: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產膠國
    中國新冠疫情已經全面得到控制,但疫情在全球範圍大流行,海外處於擴散爆發期。東南亞橡膠產區疫情雖不及歐美和遠東嚴重,亦難於倖免。疫情大背景下,對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情況第二次跟進梳理如下。馬來西亞形勢尚不樂觀馬來西亞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馬來西亞政府決定繼續延長行動管制指令至4月底,這已經是第二次宣布延長了。馬來西亞種植園橡膠樹長勢良好,已有部分膠園開始割膠,但由於行動管制令及膠價低迷,原料產出有限,後期開割率將會逐漸增加。
  • 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行業預計在疫情過後仍保持強勁增長
    生意社07月24日訊   據外媒7月20日消息,馬來西亞手套製造商協會周一表示,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橡膠手套行業預計仍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儘管速度可能低於目前水平。
  • 中國遊客拯救日本安全套生產商,岡本擬在中國建首家工廠
    在中國擁有超高人氣的日本最大安全套廠商岡本(Okamoto)。
  • 疫情之下對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情況梳理
    中國新冠疫情已經全面得到控制,但疫情在全球範圍大流行,海外處於擴散爆發期。東南亞橡膠產區疫情雖不及歐美和遠東嚴重,亦難於倖免。疫情大背景下,對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情況第二次跟進梳理如下。 印尼橡膠產業受害最重 印度尼西亞成為東南亞產膠國中確診及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 安全套能防止性病嗎?安全套正確使用方法詳解
    正確使用安全套仍然是性生活中最有效、最安全、最快捷的避免意外懷孕和預防各類性疾病的方式,安全套尤其對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尖銳溼疣、梅毒、生殖器皰疹等常見的性病都有比較好的預防作用。但安全套的使用有個方法問題,如果使用過程中出現破裂就達不到預防性疾病的目的,因此,從這一角度說安全套並非絕對安全。
  • 全球最大製造商停產,杜蕾斯不夠用了!全球緊缺或是中國公司良機
    全球疫情肆虐,最受到影響是人們的「性福」。繼口罩、廁紙之後,在一些國家,保險套成了被新晉被瘋搶對象,比如澳洲的雪梨。這種並非空穴來風,疫情已開始影響全球數十億人「性福」——大家馬上就要有沒有保險套用了【1】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因為盛產橡膠,這裡有全球最大保險套廠商康樂(Karex)。
  • 馬來西亞1-7月橡膠手套出口額增長50.1%
    生意社09月15日訊   據外媒9月9日消息,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上周三稱,1-7月該國橡膠手套出口額從去年同期的100.3億馬幣增長50.1%至150.6億馬幣。
  • 質檢總局稱進口安全套3成不合格 岡本不服
    前些天一則某著名安全套廠商要收購奶粉廠商的消息引起段子手們的狂歡,「要麼今天用他們的套,要麼十個月後喝他們的奶粉」的調侃詮釋了什麼是風險對衝。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很有可能即使你買了安全套,十個月後還是要買奶粉。
  • 安全套生產廠家不違法 雪村忙沒工夫搭理此事件
    本報訊(記者 廣平 張科峰) 「雪村」安全套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但「雪村」安全套仍在全國部分城市銷售,河北雄縣工商部門昨天對「雪村」安全套生產廠家進行初步調查,該廠家不屬於違法生產。  安全套生產廠家不屬違法生產  昨天上午,負責處理此事的河北雄縣工商局綜合執法科科長徐福旺在電話中說,經初步調查,2003年3月21日,「雪村」就被河北省這家企業申請註冊商標,註冊號為3495517,專利權限為2004年9月7日到2014年9月6日,該公司已經領到「雪村」商標的註冊證,並且一切手續均是通過合法途逕取得,因此該公司的「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