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1日晚,88歲的老人邱奕殿離開了人世。今天上午,這位大陸最後一位中山艦倖存者將和親愛的戰友們一起,長眠在福州三山陵園。
老人生前曾表示身後事要從簡。遵照老人的遺願,12月23日早火化後,老人將直接被安葬在三山陵園。
這位曾任薩師俊勤務兵的老人,生前一直在為紀念中山艦陣亡將士奔走呼號。2002年初,在中山艦艦長薩師俊故居的掛牌儀式上,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並興奮地說,要將這個消息告訴中山艦的倖存者。就在離世前的一個月,年邁的他還參加了中山艦福州籍抗日將士之碑的揭碑儀式。當時,老人撫摩著紀念碑前仿製的中山艦船舵(如右圖),激動地說:「65年的夢,這一刻終於圓了!」
與老人相熟的人都說,老人一輩子都給了中山艦,老人在炮火中倖存下來,仿佛是為了給陣亡的戰友留下些什麼,讓他們「魂歸故裡」。
三山陵園的有關人員介紹說,此前,邱奕殿老人是大陸最後一位中山艦倖存者。目前中山艦倖存者只剩下兩人,一位是在臺灣的陳鳴錚老人,另一位是在美國的張奇駿老人。
目前,三山陵園已安葬著8位中山艦的英烈,其中4名是當時陣亡的烈士,另外4位是過世的倖存者。邱奕殿老人是第九位長眠於此的英烈。
相關連結
長眠三山陵園的8位英烈
4位陣亡的英烈是三等兵林逸資、嚴文煥、江釗官,二等兵郭奇珊。其中,嚴文煥和江釗官是陣亡將士中最年輕的,年僅22歲。當時,26歲的林逸資與妻子陳細妹結婚僅一個多月,陳為其守寡60多年直至5年前去世,陳細妹與林逸資的遺像合葬於三山陵園。
4位先後過世的倖存者分別是:槍炮長魏振基,於1998年去世;槍炮兵張昌金,2000年去世;輪機兵程祥,1999年去世;炊事兵陳寶通逝世於2003年4月。
中山艦
中山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艦,原名「永豐艦」,是清末洋務運動中清朝海軍向日本訂造的。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後,廣州革命政府將「永豐艦」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中山艦奉命開赴武漢參加抗日戰爭。10月24日,中山艦在武漢長江水域突遭6架日軍飛機轟炸。全體將士頑強抵抗,直至艦沉。福州籍艦長薩師俊雙腿被炸斷,左臂受重傷,仍抱著扶梯指揮作戰,終彈盡艙漏艦沉。在此次戰鬥中,有25名官兵為國捐軀,其中包括艦長薩師俊在內的20名官兵都是福州籍人。
(本報記者薛輝)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