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祁連山國家公園: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公園建設

2020-12-10 騰訊網

近日小編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多措並舉,組織各方力量,實施生態搬遷、產業轉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項目,積極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並取得實效。

圖片來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

據了解,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面積60.88萬公頃,佔青海片區總面積的38.44%。天峻片區核心區內有林地3800公頃,草地面積34.93萬公頃,涉及天峻縣2個鄉鎮6個村共134戶532人,村集體經濟4個。為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天峻縣在制定出臺《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生態移民搬遷安置實施方案》的同時,編制《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片區核心區生態移民產業轉型實施方案》,確保生態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並對落實減畜政策、健全經營主體、轉變生產方式等作出具體安排,明確核心區不保留永久性建築,牲畜數量在核定科學載畜量基礎上再減少30%。

攝影:尹耀增 沈延峰

建設過程中,天峻縣積極探索「村兩委+」模式,發揮村黨支部、村委會帶動引領作用,引導群眾參與生態保護、日常巡護工作,聘用草管員67人、溼地管護員115人,強化生態管護工作。同時,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天峻片區3180公頃國家級公益林已納入到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範圍的基礎上,實行更加嚴格的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將生態獎補資金的30%與牧戶草原生態保護責任、效果掛鈎,有效緩解草場過載壓力。並通過狠抓生態項目實施,努力實現當地生態環境產生根本好轉。目前,總投資2.1億元的15個山水林田湖草試點項目已全部實施完成。其中,江河源區「黑土灘」退化草地綜合治理工程等10個項目,以及天峻縣農村環境質量提升工程等4個項目正在進行州級驗收;天峻縣新源鎮垃圾高溫熱解處理設施項目,正在進行縣級自查驗收。(作者 劉法營)

相關焦點

  •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擘畫海北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青海和甘肅兩個片區,總面積502萬公頃,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這也是在青海省建立的第二個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丨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青稞熟了,草色重了,牛羊散落在山坡上、草地間閒適吃草…… 祁連縣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的4個縣市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面積1.58萬平方公裡,包括德令哈市、天峻縣、祁連縣、門源縣4縣市。
  • 生態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擘畫海北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青海和甘肅兩個片區,總面積502萬公頃,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這也是在青海省建立的第二個國家公園。
  • 智庫報告: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效果明顯
    核心提示: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踐行「兩山」理論多措並舉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智庫報告認為,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三江源國家公園相應行政體系及管理制度初步形成,試點區域內生態功能顯著提升。《報告》認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明顯,為國內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積累了相關經驗模式,並就深入提升國家公園示範省引領效應提出對策建議。青海省三江源擁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有的大面積溼地生態系統,素有「中華水塔」之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15年以來,青海省對照中央要求,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8個方面31項重點工作。
  • 打造「錢江源國家公園試點樣板」 加速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把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列為重點改革任務,要求到2020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國家公園體制改革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於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面積1.58萬平方公裡,包括德令哈市、天峻縣、祁連縣、門源縣4縣市。或是祁連山的影像,或是公園的動植物圖片,或是相關文化書籍,面向公眾的自然教育體系已初具雛形。「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目標,而這三大高地的建設,都離不開宣傳與自然教育。」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如是說。
  • 國家公園丨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國家公園丨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2020-11-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一年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致信祝賀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開幕,為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制、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再次定調。 這一年,我國國家公園建設有哪些大事發生?
  • 祁連山國家公園圓滿完成體制試點任務
    祁連山國家公園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祁連山北麓,跨甘肅、青海兩省,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在今年年底的評審工作中已經完成了試點任務和成果驗收,即將在不久之後迎來正式掛牌成立。
  • 國家公園丨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重大要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體制試點以來,以試點建設為依託,著力推動「生態保護高地、生態科研高地、生態文化高地」建設,紮實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各項部署,對標33項試點任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護管理能力建設,不斷夯實試點工作基礎,著力在執法管控、社區參與、宣傳教育以及科研監測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
  • 國家公園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2016年開始,青海省對照中央要求,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幾年來,青海省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走出了一條具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
  • 國家林草局發布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8日召開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繼續發布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任永祿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713.62米,它擁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獨有的大面積溼地生態系統,素有『中華水塔』之稱,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任永祿說,2016年3月,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青海省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領導小組。
  • 國家林草局: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成熟一個設立一個
    去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為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致賀信。一年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在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要完善並落實試點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四至」範圍,推進勘界立標,進一步完善功能分區和差別化管控措施。同時,要細化國家公園體制頂層設計,完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國家公園試點支撐保障;廣泛宣傳國家公園理念、體制試點做法和成效,為國家公園建設營造良好氛圍,凝聚更多力量。
  • 3.69億元資金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
    `為確保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各項試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緊緊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積極與青海省發展改革委、青海省財政廳對接,加強與國家林草局相關司局溝通,先後爭取落實中央
  • 我國已建成十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9日發布的消息顯示,目前,全國已建成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湖北神農架、錢江源、南山、武夷山、長城、普達措和祁連山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涉及青海、吉林、黑龍江、四川、陝西、甘肅、湖北、福建、浙江、湖南、雲南、海南12個省,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
  •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2016年開始,青海省對照中央要求,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幾年來,青海省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走出了一條具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
  • 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今年將提出第一批國家公園...
    8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國家公園建設座談會,提出年底前基本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將明確國家公園設立規範、設立程序和發布方式,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研究提出第一批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建議名單和儲備名單,並將「兩屏三帶」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區的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優先納入國家公園儲備庫。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制度化、信息化、體系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129」工作格局,即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建成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等九大支撐體系。
  • 中國國家公園體制亮相 國家公園是什麼「公園」?
    我國國家公園體制「亮相」  到2020年總體布局初步形成:生態保護第一,堅持全民共享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安蓓、高敬)經過兩年多試點,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26日正式亮相。根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分級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國家公園總體布局初步形成。  「這標誌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圖為香格裡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 話題: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話題: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58萬平方公裡的生態守護――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中國綠色時報12月8日報導(記者 邵權熙 唐秀萍 田新程 鄭紅梅 通訊員 趙勇權) 秋天的祁連縣,天空湛藍,白雲恣意。連綿不斷的山脈裹挾著奔騰不息的流水,一路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