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 農曆十月十五祭神農氏

2020-12-06 Jeky楊

一說神農氏即炎帝。中國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識水泉之甘苦,……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帝王世紀》稱:「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古代文獻論述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藥者相當豐富,正因為此,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藥物的著作,約成書於漢代,被命名為《神農本草經》,即寓有尊崇懷念之意。

幾百萬年前,人類的生活十分艱苦,風雨雷電、洪水猛獸、瘟疫和傷病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但是人們憑藉著生存下去的本能,和無盡的智慧,戰勝了自然界的種種災難。在這場鬥爭中,草藥的發現對於挽救人們的生命和治療傷痛和疾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完成這一艱苦的工作的,就是中醫史上一位傳奇般的人物——神農氏。

神農氏是一位勤勞勇敢、聰明善良的人,他見到人們被疾病和傷痛折磨著,心中很是不安,便下定決心去尋找可以治病救命的藥物。他頂烈日、冒酷暑地在山野之間採集各種草木的花、實、根、葉,細心的觀察形狀,仔細的品嘗味道,並體會服食之後的感受。這些藥物,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吃下去以後,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熱,有的清涼爽口,有的溫潤滋養;有的能止痛,有的能消腫,有的使人嘔吐、腹瀉,也有的讓人精力倍增,甚至還有的具有強烈的毒性,服食之後,痛苦難當。即使是經常會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藥,甚至威脅生命,神農氏依然抱著為民除病的信念,沒有一刻耽擱的採摘、服食、品嘗和記錄。終於有一天,他掌握了幾百種草藥的性味和功用,把它們帶給了在病痛中掙扎的人。從此,人類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護。

這便是神農氏,他還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明者。他教人們開墾土地,播種五穀,帶動了原始社會後期,由漁獵畜牧到農業經濟的轉變和發展,他,便是以「大德」聞名於世的三皇之一——「炎帝」。「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是神農氏的大德的完美寫照。

神農氏是五氏出現的最後一位神祗,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華夏太古三皇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地皇」等。因以農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遍嘗百草,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教人醫療與農耕,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就在三皇之後,又經過漫長的若干年代,出現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個級別神。

神農氏世稱「農皇」,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他教人稼穡,後被神化為道教神?。他生於姜水(今寶雞境內),葬於「茶鄉之尾」(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因功績顯赫,以火德稱氏,故為炎帝,尊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中國農業之神。

神農氏,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他發明及製造了耒耜等多種農具,教人民進行耕作,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採集、漁獵進步到農業文化的情況。

神農氏又被尊為醫藥之祖,曾親自用口品嘗百草,發明藥物及教人治病。後世傳說神農氏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因而能化解百毒,又傳說他因嘗百足蟲(一說斷腸草),不能解其毒而死。另有傳說神農氏即炎帝。

傳說神農氏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見各種植物在肚子裡的反應。因此他親嘗百草,以辨別藥物作用。並以此撰寫了人類最早的著作《神農本草經》、教人種植五穀、豢養家畜,使中國農業社會結構完成,神農氏的出現結束了一個時代。因以農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

為了懷念他,舊時的藥鋪裡,常掛著一幅畫像,那是一個濃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圍樹葉、手執草藥的人,他就是「神農氏」。

農曆十月十五黃曆上的五穀母誕,也叫五穀爺,相傳是神農氏在民間拜祭的神像!每年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早晚稻收成後,民間要用米筒裝滿白米,貼一圈紅紙算是五穀神位,進行祭拜,俗稱五穀爺/母生。

神農氏的傳說:

神農架民間傳說之一

一次,神農氏採藥嘗百草時中毒,生命垂危,他順手從身旁的灌木叢中扯下幾片樹葉嚼爛吞下去,用以解飢療渴。奇蹟出現了,這幾片樹葉救了神農氏的命。於是,神農氏將這種樹葉命名為"茶",並倡導植茶、喝茶。

現代科學證明,茶葉的茶單寧等物質的確能抗菌殺菌、消炎解毒,而且具有防癌功能。

神農氏民間傳說之二

神農氏在神農架採藥時,登上了具有仙境之稱的燕子埡、天門埡,繼而攀登回生寨,以便將回生寨的七十二種還陽藥記入他的紫竹簡--《神農本草經》。據傳說,這回生寨的還陽藥起死回生,所以稱之為"回生寨"。當神農氏在跨越回生寨中一座獨木小橋時,他不慎將《神農本草》竹簡失落橋下,此橋因而得名"失書橋"。神農氏正處在惋惜危難之際,忽然從碧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接上了天庭,成了"藥仙"。回生寨從此一年四季香氣瀰漫,遂改名"留香寨"。

神農氏是我國原始社會時期一位勤勞、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領,他是中華民族之祖、農業之祖、醫藥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等,對中華文明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三皇"之一。

相關焦點

  • 莆仙農曆十月十五 民間「下元節」
    莆仙農曆十月十五 民間「下元節」 pt.fjsen.com 2013-11-19 10:39  修懿 來源:東南網     每逢農曆十月十五,莆仙民間許多人家會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燒香貢銀,並讓小孩子用燒著的香枝均勻地插成一片小方塊,叫「布田」。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家家戶戶則要設齋放河燈,用新谷磨粉做成素餡的糰子,蒸熟後一 「齋三官」,二祭祖先,以此祈願神靈和祖先福佑。
  • 【又見·文化】平遙十月十五「祭土」習俗
  • 庚子年農曆十月十五|東臺市觀音禪寺放生祈福法會圓滿!附放生功德芳名
    2020年11月29日,農曆十月十五日,東臺市觀音禪寺圓滿舉行了放生祈福法會。
  • 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也是「水官」生日,這天有什麼特色習俗?
    被很多人忽視的下元節,又稱為「下元日」、「下元」,被定於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這個民間傳統節日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祀祖先。可見下元節與中元節的節日習俗有重疊的地方,都是以祭祀親人為主要習俗,但是不同之處卻是下元節有更豐富的食俗。
  • 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道歷四七一五年 | 歲在戊戌 | 十月十五丨下元節▽ 西曆2018年11月22日 溫馨提示 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 新天水-2020(庚子)年卦臺山民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隆重舉行
    由當地各界群眾自發組織的2020(庚子)年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9時50分,伴著響天震地的禮炮聲以及莊嚴悅耳的鼓樂聲,在主祭人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民間祭祀伏羲典禮現在開始」聲中,民間祭祀人文始祖活動在卦臺山伏羲大殿隆重拉開序幕。各界人士懷著萬般虔誠的心情,共同緬懷中華人文始祖伏羲。
  • 五洲共雲祭始母佑中華 | 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華胥陵成功舉行
    2020年3月26日上午,歲逢庚子,時值上巳,「五洲共雲祭 始母佑中華」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陵舉行。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動以網絡雲祭為主。通過現場簡約而莊重的祭禮、演播室專家解讀、全球60名行業代表視頻恭祭、網絡獻花祈福等多種方式,為海內外中華兒女搭建了追本溯源、尋根祭祖的平臺。活動通過咪咕直播、藍田在線,及全國60多家城市聯盟直播平臺進行了同步全程直播,累計140餘萬海內外中華兒女通過網絡參與了庚子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共同緬懷始祖功德,同祈盛世中華!美女主播劉璐探場,用鏡頭帶網友們了解本次大典線下恭祭現場的準備情況。
  • 庚子年 農曆十月十八 地母娘娘聖誕
    庚子年 農曆十月十八 地母娘娘聖誕地母寶誥至心皈命禮九華玉闕,七寶皇房。承天稟命之期,主執陰陽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數蓄於柔順利貞。西漢文帝(公元前一七九年)詔令天下統一祭祀地祇(后土),規定「冬至祭太一,夏至祭地祇。」漢武帝時(公元前一四○年)命建后土祠,親自祀拜,如上帝禮。此後歷代帝王皇朝,皆列入祀典。大約在唐朝(公元六一八年)以後,由於國人觀念,天陽地陰,男為陽,女為陰,后土神遂漸奉為女神。唐杜佑通典記載,汾陰后土祠為婦人像,民間乃稱為后土娘娘。
  • 天津天后宮舉行庚子年春祭大典
    ,一年一度的庚子年天津天后宮春祭大典暨傳統文化廟會啟幕布活動在天津天后宮隆重舉行。春祭大典、太歲輪值祈福儀式在一系列傳統的迎神禮、問訊禮、上香禮、進獻禮、行送神禮等一系列禮程中,主祭、陪祭率媽祖信眾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萬家康寧。今天的活動有「皇會」展演及媽祖出巡散福等活動。
  • 2020年農曆「庚子」怎麼寫最好看?歷代名家寫給您!
    2020年農曆「庚子」怎麼寫最好看?歷代名家寫給您! 庚子鼠年來了, 作為筆耕不輟的書法人, 咱們又要切換落款年份了。
  • 「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十月十五下元節,這天有什麼講究?
    被很多人忽視的下元節,又稱為「下元日」、「下元」,被定於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這個民間傳統節日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祀祖先。 可見下元節與中元節的節日習俗有重疊的地方,都是以祭祀親人為主要習俗,但是不同之處卻是下元節有更豐富的食俗。關於下元節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關於道教「三官」生日的說法比較靠譜。
  • 春聯一副,迎接農曆庚子年
    2020年已經來臨,農曆庚子年也已進入倒計時。2020年比較特殊,可概括為ABAB年,每隔101年才出現一次,2020年,20+20;1919年,19+19;1818年,18+18……其實之前也就出現了10次,今年是第11次。
  • 天津天后宮舉辦庚子年秋祭大典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弘揚媽祖文化,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展現天津地方民俗、津味文化特點的庚子年秋祭大典在天津天后宮舉行。當天上午8時許,秋祭大典正式開始。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管理委員會、天津市媽祖文化促進會的領導及社會各界賢達、媽祖信眾,伴隨著悠長的禮樂,在主祭人、陪祭人的帶領下向媽祖行禮,祈盼風調雨順,祝福祖國風調雨順、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天津的媽祖文化與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天后祭祀活動由來已久,清康熙、雍正年間已將春祭、秋祭列入祀典。天后宮不斷挖掘的天津媽祖與民俗文化,不斷豐富其精神文化內涵。
  • 微語簡報快訊|2020.11.29 星期日 農曆十月十五 第746期
    來源: 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人民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微語簡報快訊 | 2020.11.29 星期日 農曆十月十五 第746期 1、農業農村部:產業扶貧對貧困戶收入增長貢獻率達57%;
  • 關於農曆庚子年正月初一法門寺文化旅遊景區交通秩序管理的通告
    寶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關於農曆庚子年正月初一法門寺文化旅遊景區交通秩序管理的通告農曆庚子年正月初一法門寺景區實行購票入園,限制規模和人數。寶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2020年1月20日
  • 廬江書院在廣東順德隆重舉辦庚子秋祭,全球後裔代表參會!
    【廬江書院訊】11月4日,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羊額村,隆重舉辦「廬江書院2020庚子秋祭
  • 2020庚子年正月結婚,如何擇吉?
    因此日課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和時柱)排法與命理八字是一致的,即年柱和月柱都是以節氣為分界點,2020年庚子年的立春和雨水節氣期間的月柱為:戊寅,即農曆2020年正月十一日(公曆2020年2月4日)至農曆二月十一日(公曆2020年3月4日)期間。在此期間定出的日課年柱為庚子,月柱為戊寅,下一步該如何選擇日柱呢?
  • 第十一屆德州董子文化旅遊節「庚子年祭董大典」
    紀念先賢|第十一屆德州董子文化旅遊節「庚子年祭董大典」活動隆重舉行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紀念先賢,不忘恩澤,凝聚社會正能量,進而提升「儒風水韻、大德之州」的城市形象品牌,11月7日上午「庚子年祭董大典,「祭董大典」已成功舉辦了三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