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什麼節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圖)

2020-12-16 閩南網

摘要:今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談到清明節就必然談到寒食節,那麼清明節又叫什麼節,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首先清明節原先是一個節氣,也是我國祭祖惦念逝去之人的節日,談到清明節就得提到寒食節,因為清明節源於寒食節,後來逐漸被取代從而寒食節的習俗也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那麼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同時,清明節又叫什麼節呢?天氣網為您介紹關於清明節的相關有趣常識吧。

》》相關: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清明節放假安排2016高速免費 清明高速免費時間一覽表

2016年清明節幾月幾號放假 2016清明節放假幾天時間表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清明節又叫什麼節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並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同時,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有拜掃展墓、禁菸、祭祖、植樹、鞦韆、賞花、鬥雞、饋宴、寒食、插柳、踏青、蹴鞠、詠詩等等。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原本是兩個不同含義的節日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隋唐之前,「清明節」僅僅是指區分季節交替和農事運作的二十四節令之一,寒食節的主要項目是家家禁菸吃冷食,而且時間是在寒冷的隆冬季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並受其影響,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緊密聯繫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菸冷食,逐漸被淡化,寒食節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相關焦點

  •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區別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寒食節和清明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兩個節日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時間、來源、功能和活動等四個方面。1.寒食節,也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農曆冬至後的第105天,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曾經,寒食節在中國民間是第一大祭祀之日。2.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一般在每年公曆的四月五日,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寒食節之後。二、功能。
  • 清明節又叫什麼節?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關係(來歷故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1、清明節的「清明」二字作何解?
  • 清明節為何按陽曆而不按陰曆?和寒食節、上巳節有區別嗎?
    一、陰曆、陽曆、農曆的區別: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必須先介紹一下農曆、陰曆和陽曆的區別。先說陰曆,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也就是說,陰曆只考慮地球和月亮的相對位置變化,所以月圓總是在陰曆十五十六日。
  • 清明節又叫什麼節 臨沂人知道清明節的別稱嗎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節日,清明節也有著許多其它稱謂,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踏青節和寒食節。   清明節又叫什麼節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 清明節紀念誰?除了掃墓還有哪些活動?它與寒食節又有什麼關係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合稱中國三大鬼節,清明節原指春分後的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每年的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又稱「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麼受國家如此重視的清明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關係?這兩個節日的背後有什麼故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現在的清明節有3個含義,是清明和寒食的合併。清明是重要的節氣。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所以我們現在種樹節也在這段時間。因為這個時節大地回暖,百花盛開,人們經常約好一起踏春,到郊外遊玩、放風箏。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有什麼風俗?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春分後十五天,是中國傳統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俗最主要的是祭祖掃墓,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清明」原本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僅僅有標誌物候變化、時令更迭的作用,後來經過發展融匯,才有了踏青、掃墓等禮儀,成為了節日。「清明節」原本的時間是「冬至」後一百7零八天,後被固定成四月五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受到祭祀文化、祖先文化的影響,「清明節」注重祭祀先祖,藉以祈求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生產生活可以風調雨順。
  • 清明節是農曆幾月幾號 清明節的風俗是什麼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2018清明節什麼時候放假_2018清明節放假安排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清明節什麼時候放假?2018年清明節要到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關注清明節假期吧,下面就來看看2018清明節放假安排。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2018年04月05日,農曆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星期四。
  • 今年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分別是哪一天?三節有何不同?
    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三個傳統節日很接近,習俗活動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很多人都分不清,那麼這三節到底有何不同?古代寒食節有掃墓祭祖、禁菸、寒食、植樹、插柳、踏青、鞦韆、蹴鞠、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習俗,這些習俗中很多都被融入現今的清明節中。「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仲春與暮春之交,人們會祭拜直系祖先,後來又確定春祭日期在清明節氣。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時期形成的眾多傳統節日,不僅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意韻,同時也體現出了不同社會思想契機下的獨特人文關懷。清明節、寒食節、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等,也都具有非常濃鬱的中國民俗特徵。筆者認為不同朝代或時期衍生出來的傳統節日,其實就是當時社會思潮與風俗的重要體現。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古代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蘊含多民族特色的習俗史。因為從古代淵源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中,既有獨具漢民族特色的民俗節日,同時也有少數民族發明並延續下來的傳統節日。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清明節作文】古時清明節曾是美食節?女人節?
    古時清明節曾是是美食節?女人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寫下的這首七言絕句《清明》千古傳唱,似乎奠定了清明節「清冷傷情」的情緒基調。  不過,縱觀中國文學史上,與清明節有關的古代詩詞豐富多彩,中國歷代著名詩人也幾乎都有「清明詩詞」留世,其中大多數描述了古人歡歡喜喜度清明節的景象。
  • 「網絡中國節·清明」清明節到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眾所周知,清明節掃墓歷史悠久,已經傳承了很多年。但很多人不清楚清明節的來歷,因而對清明節有何含義也不是很了解。欲知清明節,先懂寒食節據史籍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當年避難逃亡在外地,隨行的侍從中有一個人叫介子推,曾經在晉文公斷糧時偷偷「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動不已。後來晉文公回國即位後,論功行賞,卻偏偏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爭利祿,帶著老母親隱居綿山。
  • 祭祖掃墓究竟是清明節還是寒食節?
    「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習俗掌故特別垂青,於是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擴展到了全國各地,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比如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就有「去冬節一百五日, 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 4月4日是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和祭祖節等。清明節兼具兩種作用,首先它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即春分過半月後就是清明節。另外清明節是祭祀和緬懷先人的紀念日。比如在這一天農村人都要上墳燒紙,城裡人有的是回老家上墳燒紙,有的是在網上祭祀。
  • 寒食節是個什麼節,你知道嗎
    我們偶爾會聽到別人說起寒食節,但是這個寒食節到底是個什麼節,很多人都說不清楚,下面我們就來科普下吧。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這麼說很多小夥伴都開始掰著手指開始數了吧,一時上也反應不過來冬至後105天是什麼時候,再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到兩天。所以說,寒食節是在每年的4月初,那麼寒食節具體要幹點什麼呢?寒食顧名思義就是冷食,所以在寒食節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熱食,也就是要禁菸火。
  • 2017清明節是什麼時候
    >2017清明節是什麼時候2017-04-04 12:40:2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裡,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 為什麼4月4號是清明節,清明節的來由有什麼意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我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餘韻悠遠,流傳至今,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這段時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古稱之為《清明》.
  • 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清明節的? 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
    原標題: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清明節的? 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    4月4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氣。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那麼清明節是怎麼來的?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