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捐獻給中國的30000隻羊,第一批4000隻已經到了。
羊到了,就得數羊,還必須做到一隻不漏——因為每一隻羊都要先完成隔離。
睡眠好的網友說:「幸虧我不是中蒙邊境的安檢員,數羊這事我不行,最多數到300隻羊我就會呼呼大睡!」
技術宅的網友說:「數羊這事交給 A I ,一秒能數30隻!數的超級快還不會打盹兒!」
去蒙古旅行過的我默默地回憶:我在烏蘭巴託吃烤肉的時候,和一位韓國女孩一起數過羊啊!
烏蘭巴託?韓國女孩?
這沒啥好奇怪的。
烏蘭巴託現在受韓國的影響可不算小——街頭有越來越多的韓國文字,有比較明確的韓國街區;想去吃韓國燒烤,也並不是件難事。
另外,烏蘭巴託的年輕人尤其是女人,同樣受韓流影響,打扮和穿著開始走向韓系。
我也摸到了烏蘭巴託的韓國街區,找到了一家燒烤店去吃肉。
雖然蒙古是「肉食動物」的天堂,但在蒙古烤肉和韓國燒烤之間,我的胃是投後者一票的。再說了,一旦走出蒙古首都,你就只能不斷地吃蒙古烤肉。
我走進燒烤店的那天,基本上已快過中午吃飯的時間,只剩下三桌食客,食客吃完走掉後,就剩下我一個。
兩個畫著韓式濃妝的服務員,一個是蒙古當地女孩,一個是韓國女孩。
蒙古女孩英語一般,我就跟韓國女服務員聊了起來。
韓國女孩告訴我:蒙語和韓語屬於同一個大語系,所以互相學習語言還算容易。
韓國女孩說:中國人來蒙古旅行的人,好像不多啊。
我答:比去你們韓國旅行的中國人來說,那當然是少太多了。蒙古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冷門的旅行目的地呢!
韓國女孩說:我知道蒙古要給中國送30000隻羊的事,這裡發起過羊的募捐。
我答:是的,蒙古的經濟不算富裕,捐獻物資的經濟價值雖然不如其它國家,但這種別具一格的捐法,在中國不但上了熱搜,還收穫了大量的贊。
韓國女孩笑了:確實是很好玩呢!
然後我們就笑哈哈地聊到了數羊。
韓國女孩說:工作一天下來,晚上再去跟朋友們唱唱歌,不用數羊,倒頭就睡。
我說:羨慕啊,我有時候數到500隻羊,都還是瞪著眼睛睡不著!
韓國女孩說:你試試用蒙語數羊,說不定數到100隻就睡了。
然後,她就教我用韓語和蒙語數羊。
蒙古女服務員也湊過來,笑哈哈地跟著數。
不誇張地說,地廣人稀的蒙古只有一座城市,那就是烏蘭巴託。全國320萬人,近一半都在這生活。
烏蘭巴託也堵車,因為在蒙古買車並不貴——自己沒有汽車生產線,不存在保護本國工業這一說,所以沒什麼稅。大街上有很多日本車、韓國車,以及二手車。
入夜的這座城市,也有不少西式的酒吧和娛樂場所,你會聽到用蒙語演唱的饒舌音樂。
不要被烏蘭巴託的城市形象給迷惑了;事實上,它是整個蒙古聚焦式的繁華。
直到今天,蒙古依然是全球最原生態的國家之一。
只要你走出烏蘭巴託就會發現——立交橋?高速路?別找了,因為連硬化公路都是奢望,越野車需要在嚮導的帶領下,憑藉經驗在沒有路的草原和山地上前進。
西方人說:蒙古人是最不像亞洲人的亞洲人。
對此評價,我並不認同。
我覺得草原上的他們,不但很蒙古,也還是很亞洲的。
至今,出生在草原上的蒙古孩子,依然要學會三件事——騎馬、射箭、摔跤。
西方人的這種說法,可能是源於蒙古現行的語言——蒙古用俄語字母改造了蒙古文,不但令大量的俄語元素湧入到蒙古語中,也使其漸漸偏離了原有的蒙古文字。
回到數羊。
床上數羊和草原上數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如果你去過咱們內蒙的牧區,看到過大牧場的放牧或轉場的話。
據說咱們內蒙的一些牧場,為了應對每天出欄入欄的數羊,有的已經用上了 A I 算法技術。
畢竟放出去和收回來,都是一大片白雲,讓我去數的話,都夠睡好幾覺了!
頭條正版配圖
會有朋友問:去蒙古旅行?安全嗎?
去蒙古自駕遊不算容易,但安全上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大部分人都是友好的態度——只是在旅行時,可能你會捕捉到一種禮貌味兒的距離感。
這30000隻羊,應該能縮小這個距離感吧。
關注,分享旅行。
文字原創。配圖來自網絡。
未經本人允許拒絕轉載!頭條站內轉發請註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