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朝鮮、不丹,都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因為政體的對外封閉,所以這三個國家在全球最神秘的國家排行榜上皆在前列。我是一個環球旅行者,不光鍾愛山水美景和風土人情,亦對探尋未知世界有著濃厚的興趣,美洲的古巴,中亞的伊朗,東南亞的寮國,以及前面提到的不丹和朝鮮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蒙古國對於我來說,雖然沒有前幾個國家的吸引力強烈,卻也很有「探」點,我想探探這個曾經脫離中華後,讓我們的版圖變成雄雞的國家究竟是啥模樣?我想看看內外蒙古之間的差異究竟有多大?我深知,雖然蒙古國與我們的距離僅一步一線,但他們的內心卻與我們相隔萬裡。
上了年紀的老麵包車,西方背包客更喜歡包這種車遊弋蒙古,便宜,結實,有感!
記得看過一篇報導,2011年,蒙古首次宣告獨立100周年,蒙古通訊社社長巴桑蘇仁的原話底氣十足:「100年前,我們不再聽從北京的命令,20年前,我們不再看莫斯科的眼色,我們是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從這句話我似乎能感覺到蒙古人骨子裡的豪情與霸氣,儘管現在的蒙古國已不再是往日橫掃歐亞的蒙古帝國,不過我相信他們的血液裡依然流淌著先人的不屈和果敢。
航程中一大半都是荒漠戈壁,接近烏蘭巴託時才開始有草原山巒出現,快降落的時候很清晰的看見許多彩色的蒙古包星星點點般的灑在一望無際的金色草原上。
蒙古國沒雖然對中國尚未正式開放旅遊,但是辦理個人商務籤證非常方便,我找了北京的代辦機構,代發邀請函,代送大使館,一周內搞定。順利拿到籤證,2016年的9月下旬,湊上幾天時間,去外蒙古串個門。
即將降落烏蘭巴託機場,看到星星點點,五顏六色的蒙古包和火柴盒樣的小房子
從中國到蒙古國,目前有幾個辦法,最方便的是北京直飛烏蘭巴託的常態化航班,曾經上海也計劃開設暑期包機航線,但由於客流有限,不得不取消;另一種是鐵路,每周一班的北京莫斯科國際列車中途縱穿蒙古國,沿途停靠首都烏蘭巴託;還有一個就是汽車過邊境,從內蒙的二連浩特出境,汽車十小時可達烏蘭巴託;當然,從滿洲裡出境,也可到蒙古國另一大城市喬巴山。我的時間比較有限,選擇飛機是最合適的。
蒙古航空機上豐富的餐食
從首都機場搭乘早班機,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便來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飛機上乘客還真不算少,百人出頭吧,兩國人都有,比例對半,超出了我的預料,看來中蒙兩國雙邊交往還是比較頻繁的。蒙古航空班機的機尾和機翼的LOGO很醒目,截取了一匹奔騰駿馬的前半部,激情動感十足,這正是一個馬背民族的精神表現。
蒙古國的邊檢速度很快,從下飛機到出機場十五分鐘搞定。走出「成吉思汗」機場,外面的空氣無比清鮮,因為是正午,所以溫度有十多度,秋高氣爽的感覺。蒙古國之行算是正式拉開序幕。
我們提前預定好了一部商務旅行車和一位翻譯嚮導。美女翻譯阿榮是一位純正的蒙古人,曾在哈爾濱留過學,所以中文比較流利。蒙古國和中國根據國際時間來說是沒有時差的,但由於現在蒙古國採用了夏時制,所以從六月起直到九月第三個禮拜的星期五為止,這裡的時間是比中國要早一小時。有趣的是我也經歷了夏時制的最後一天,這一天的夜晚十二點,時鐘停止一小時,把時間調整回正常時刻,同時標誌著蒙古國開始進入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
烏蘭巴託機場。新機場快已經開建了,未來的新機場離市區五十多公裡。
烏蘭巴託機場外的計程車
來到烏蘭巴託的第一頓飯,阿榮帶我們去了一家比較高檔地道的蒙古餐廳,點了鹹奶茶煮包子,羊肉包子(蒙古人將餃子稱之為包子),羊肉油炸盒子,清水燉牛肉,濃濃的奶香和肉香交織成了傳統的蒙古味道,簡直太棒了,大口吃肉,沒有蔬菜的日子也就由此開始了。
地道的蒙古美食,做法粗糙,但食材很棒!
鹹奶茶煮包子。從餐具擺放的刀叉可以看出,蒙古人的飲食內容沒變,但是用餐習慣已經「俄化」了。
初到烏蘭巴託,先在市裡轉悠,到一個國家,首都總是要看的。蒙古國總共有三百多萬人口,其中有一百來萬聚集在烏蘭巴託及周邊。烏蘭巴託城區的面積不算大,但建城史卻能追溯到十七世紀。
印象中的烏蘭巴託應該是蒙文滿街,馬車隨處,蒙氏建築比比皆是,飄著濃鬱的蒙古風情才對。走了一圈後發現這裡並非如我想像中那般模樣,現代化高樓和前蘇聯風格式建築混搭出現,街邊的路牌招牌也幾乎以斯拉夫文字為主,這讓我十分詫異。原來這一切都昔日的蘇聯的高壓控制有關,那時的蒙古由於勢單力薄,被蘇聯作為衛星國,牢牢掌控。
典型的蘇式(俄)建築
蘇聯統治者將建築風格、語言文字強行植入蒙古,也就此損毀了許多老建築,甚至一度想切斷古老的蒙古文化。在當時,就連成吉思汗、忽必烈這些祖先和前人的雕像畫像都不允許在公共場合出現。
血統純正的蒙古人
路上已基本看不見蒙文
所以現在,傳統的蒙文(我們稱為老蒙文)已很少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用斯拉夫字母拼寫,但並非俄語的新蒙文,就好比我們的漢語拼音。單從文字方面來看,還不如我們的內蒙古保存的好。
蘇赫巴託廣場上的蘇赫巴託雕像
好不容易看見一棟大廈上的老蒙文
好在1990年壓抑許久的蒙古人民趁著蘇聯的解體爆發了一場盛大的示威活動,擺脫了蘇聯人的「殖民式」壓制,同時也進行了多黨選舉,實現了偉大轉變。不過據說,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了蘇方的經濟支持,蒙古的經濟敗退蕭條,雖經過之後的改革,其實直到現在,經濟狀況依然不太好。打開歷史長卷,看看曾經馳騁歐亞的大蒙古帝國是何等的強盛,真是幾度輝煌,幾度衰敗啊。
酷似杜拜帆船酒店的建築,似乎成了烏蘭巴託城市的地標
烏蘭巴託車水馬龍,街巷縱橫,但道路卻不寬闊,也不算平坦,據說這裡幾乎人手一臺汽車,所以堵車也是家常便飯,好在我在南京對堵車已經麻木了。
蘇赫巴託廣場上的總統府,成吉思汗像矗立於此。這在喬巴山時代是不可能的
廣場上的小商販
在市中心蒙古人引以為豪的蘇赫巴託廣場曬了會兒太陽,偶遇了蒙古人婚禮其中的一項重要環節,雙方的大家族合影,親友們身著蒙古傳統服飾,新人穿西裝婚紗,以總統府和成吉思汗雕像為背景,留下幸福歡樂的影像,一到蒙古就看到很具有當地民俗代表的這一難忘瞬間,我十分開心。
趁著藍天白雲尚好之際,抓緊時間跑到城邊的翟山山頂,整個城市一覽無餘,烏蘭巴託已然是一座現代化都市,儘管外圍有成片的蒙古包和平房區。當然,周邊不少土地都在大興土木,亦標誌著城市在擴張,在發展啊。
秋天是烏蘭巴託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秋意濃濃的蒙古,溫差極大,白天在太陽下很熱,很曬,早晚的溫度已趨於寒冷,九月中旬全城也都已開始集中供暖,我第一晚睡在暖氣充足的房間裡,有點難以適應暖氣的燥熱。
我很慶幸,能在烏蘭巴託一年最美的時節來到這裡,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金黃之中,圖拉河畔的秋景絢爛迷人,靈動清澈的河水從層林盡染的兩岸間流過,或是山頂俯瞰,或是橋上駐足,或是走進林間,還有澄藍的天空襯託,整個烏蘭巴託美的就像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這份美景只能在高緯度、高純淨度的地區才能見到。
烏蘭巴託市民在周末喜歡舉家出遊登翟山
翟山山頂,紀念當年蒙古人幫助蘇聯抗擊日本侵略者犧牲的英烈所建立
因為一首」烏蘭巴託的夜」帶火了烏蘭巴託,更讓我對她的夜晚有了期待。但當我真正行走在這座城市的夜色裡,卻感到十分一般。由於電力匱乏,城市基本沒有亮化,只有主街才有路燈,昏黃的燈光下,與我們西部的小縣城差不多。蒙古人嗜酒如命,在漆黑的夜色裡經常能碰見踉蹌歪倒的醉鬼,所以在蒙古,晚上最好少出門,即便外出也要選擇有燈光的大路,醉漢的性格沒人能摸透,已發生過好幾起外國人被醉鬼襲擊的事件。
烏蘭巴託的大超市,貨品齊全,琳琅滿目
蒙古國由於地理關係,幾乎不產水果,水果全部依賴進口,所以價格比中國要貴。
清晨的烏蘭巴託街頭
在烏蘭巴託的街邊,已經很少能找到比較傳統的蒙古式早餐了,起碼我在城市裡的情況是這樣,受多年來的蘇聯影響,大多城裡人越來越喜歡漢堡麵包和咖啡等這些比較西式、俄化的早餐快餐。
清晨的烏蘭巴託很冷,我照例外出漫走。恰遇早高峰,穿著羽絨服或棉襖的行人匆匆走過,趕著去上班,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車站人滿為患,公交車上也是擁擠不堪,一座城市的常態。蒙古人不論男女,幾乎都是大輪廓,大體積,魁梧高大,想必跟他們一直以來肉食少蔬的飲食習慣有關。
典型的蒙古姑娘
秋色斑斕的街頭
羊肉火鍋,羊肉確實是非常新鮮
看來想在首都找到純正的蒙古元素是比較困難了,接下來我們將暫別城市,到附近的草原和森林去看看,住住野外的蒙古包,看看牧民們的傳統生活,親近一下純美的大自然。
下一篇:
【探訪外蒙古】走進金色的牧場森林,邂逅一場難忘的秋色盛宴
賴煒∣旅行 攝影 經營 分享
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資深旅行策劃
環球旅行者
已行走世界五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