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首都烏拉巴託之印象——蒙古國遊記之五

2020-08-20 藕塘孤荷

蒙古首都烏拉巴託之印象

——蒙古國遊記之五

(起飛航班上俯瞰烏蘭巴託圖拉河谷。攝影:藕塘孤荷)

來到蒙古首都烏蘭巴託,出於好奇,就想多了解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這個曾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緊鄰的國度,但對中國大多數人來說,並不了解,感到神秘和陌生。

烏蘭巴託,原名庫倫,始建於1639年,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現名,意思是「紅色英雄城」。來到烏蘭巴託,自然要到成吉思汗廣場去看看,這就像初次到了北京,不去天安門廣場去看看,會遺憾的。

(翟山上看烏蘭巴託。攝影:藕塘孤荷)


(空中俯視成吉思汗廣場及城區,攝影:許國(授權))

成吉思汗廣場,又叫蘇赫巴託廣場,布局結構很像天安門廣場,面積卻比天安門廣場小得多,逢重大節日和慶典,蒙古官方都在此廣場舉行儀式,向紀念碑獻花圈。蒙方為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歡迎儀式也在此廣場。廣場雖然是重要的國家活動場所,但是,烏蘭巴託市民可以自由進入,沒有士兵或警察阻攔,沒有安檢,沒有升旗儀式,有的是三三兩兩休憩閒聊的人們,踢足球、玩輪滑的孩子。穿蒙古民族服裝的百姓都喜歡來這裡活動,拍結婚照,拍全家合影照,騎車、散步,很是悠閒快樂。

(高處看藍天白雲下的成吉思汗廣場。攝影:藕塘孤荷)

(成吉思汗廣場正面國家宮。攝影:藕塘孤荷)

廣場正北面是龐大的建築物——國家宮,是國家議會(蒙古稱大呼拉爾)和總統、總理的辦公地,用黃色花崗巖建成,當地人稱為「灰宮」。正面中間有成吉思汗大型坐像,他威嚴又慈祥地俯瞰著自己的裔孫,其兩邊各有一個騎戰馬的戰將雕像守衛,成吉思汗像前有禮兵持槍守衛,不準遊客登臨臺階接近成吉思汗坐像。成吉思汗坐像左右兩邊各有人物雕像,分別是:忽必烈和窩闊臺。廣場中央是1946年建的紀念碑,碑上是騎著奔馳戰馬的蘇赫巴託雕像。廣場東面為國家古典藝術劇院、中央文化宮,西面有烏蘭巴託市政府、中央郵局等建築。西邊則是烏蘭巴託市政府和中央郵局。廣場南側有恐龍蛋雕塑, 蒙古已經發現71種恐龍,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南邊是一條貫通烏蘭巴託東西的主幹道——和平大道,這相當與北京的長安街。廣場南邊相隔和平大道,有一酷似杜拜帆船酒店的現代化建築矗立,藍色玻璃牆幕,新穎別致,應該是烏蘭巴託城市中心的地標之一。

(廣場邊的國家藝術劇院)


(國家宮正面中間是成吉思汗大型塑像。)

(國家宮的正面東面是忽必烈的雕像。)

(國家宮的正面西面是窩闊臺的雕像)

(廣場中間是紀念碑上面是蘇赫巴託的騎馬雕像。攝影:藕塘孤荷)

(成吉思汗廣場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活動。攝影:藕塘孤荷)

(側面看國家宮。攝影:藕塘孤荷)

(廣場南側有恐龍蛋雕塑。)

(廣場南半部及帆船酒店)

(形似杜拜的帆船地標建築。攝影:藕塘孤荷)

(廣場東南角馬可波羅雕像。攝影:藕塘孤荷)

廣場東南面有一座現代化高聳的長方體電信大樓,電信大樓前,有一座馬可波羅行走的雕像,與馬可波羅雕像相對的路南面,有一形狀像蒙古國地圖的花崗巖石雕,上面雕刻這一首歌,名叫《我崇敬的祖國》,這是蒙古國公民人人喜愛的歌曲,相當於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我和我的祖國》。

形狀像蒙古國地圖的花崗巖石雕上刻著歌曲《我崇敬的祖國》

(蒙古國家博物館)


(蒙古國家博物館門口的石碑)

(蒙古國家博物館門口的清朝大鐘。攝影:藕塘孤荷)

廣場西北口向北不遠,便是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是蒙古國成立最早、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原為革命博物館。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共有三層,七個展區:一層展品包括蒙古石器時代遺址和巖石雕刻;二層收藏了大量民族服裝,展示了民族習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層則集中展示了蒙古遊牧文化的代表藏品。重點展示了成吉思汗以降的蒙古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介紹古代居住在長城以北直至貝加爾湖一帶的蒙古各部落情況,其中著重介紹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及其繼承者建立蒙古帝國,進而建立元朝等。陳列著還有血跡的戰衣,這裡收藏有漢語版的《元朝秘史》,有一面成吉思汗的聖旨牌及大清康熙皇帝徵討葛爾丹獲勝後立的軍威碑等。蒙古獨立後的情況也是介紹的另一重點。門票需要8000蒙圖,如果拍照,需另付10000圖,拍照費要貴於門票價格。博物館門口有一口光緒三十年鑄造的鐘罄,上面鑄有漢字記載產地是「山西豐鎮府順城街廣明爐吉日造」,另外還博物館門口還有幾塊刻有老蒙文的石碑。博物館門口還有個特別的雕塑——「拒絕死刑」雕塑, 這是2012年紀念蒙古國法律廢除死刑而建的。

(蒙古博物館內的遠古巖畫)

(至元十五年1275年宣威軍軍功碑,注意沒用蒙古文是漢字!攝影:藕塘孤荷)

(博物館門口有個特別的雕塑——「拒絕死刑」雕塑)

烏蘭巴託現有人口150多萬,佔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乘航班降落前,我們可以看到,烏蘭巴託城區面積很大,分布在圖拉河谷及其周圍的山坡上。烏蘭巴託南北兩面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圖拉河從城南的博格多山腳下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東西兩面為廣闊的草原,也是城市發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區坐落在圖拉河北岸。城南圖拉河附近屬於富人集聚地,擁有現代化的小區。中部和東部,是普通市民和白領居住的區域;西部是工業區和開發區;而北部,則是大面積的「棚戶區」。隨著城市化進展,越來越多的牧民來到城市生活,但他們買不起房,只能搭建自己的帳篷蒙古包,久而久之,就成了城北特色的「棚戶區」。我曾隨中鐵四局中國援建蒙古國殘疾兒童發展中心項目經理袁常軍到烏蘭巴託城北社區,資助貧困家庭孩子上學。站在青格勒臺區一個社區的高地上,放眼望去,周邊皆是棚戶區,房子五顏六色,有蒙古包,也有簡陋的木板棚,沿著連綿的山坡,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蒙古的貧富差距同樣巨大,棚戶區的貧民月收入不過幾百元人民幣,而富人區的私立學校僅一學期的學費就高達四萬美金。

烏蘭巴託的富人區。攝影:藕塘孤荷

烏蘭巴託城北有大面積「棚戶區」。攝影:藕塘孤荷

(烏蘭巴託城郊的「棚戶區」。攝影:藕塘孤荷)

烏蘭巴託是個紅塵滾滾與世外桃園相結合的城市。從擁擠的烏蘭巴託市區驅車一小時就可到達廣闊無垠的草原。在滾滾車流間,可以看到高樓林立的空地間夾雜著白色的蒙古包;牧民跨馬從等紅綠燈的悍馬車旁經過;穿著高跟鞋、超短裙,挎著LV包的摩登女郎扶著穿蒙古袍的老人一起在街上走……那一幅幅畫面和諧得就像現代生活與遊牧時代穿插而成的蒙太奇。

烏蘭巴託同樣道路擁擠堵車,甚至塞車現象很嚴重。由於遊牧民族對城市規劃和道路建設不在行,道路一般只有雙向兩車道,市區最寬的道路只有雙向四車道。路窄車多,坑窪擁擠的城市道路讓蒙古人喜歡花低廉的價格購買二手車,使蒙古國成為二手車的天堂。從日韓進口,經過天津港上岸去蒙古,2萬元人民幣不到可以買輛凱美瑞,6萬元可以買輛路虎。大街上,車輛左舵和右舵都有,而且很多都是十年以上的車齡。

(烏拉巴託市區堵車是常態。攝影:藕塘孤荷)

(烏拉巴託成吉思汗廣場東南現代化電信大樓。攝影:藕塘孤荷)

走在烏拉巴託的大街上,我發現幾乎看不見漢字招牌。我只看見烏蘭巴託市南郊圖拉河畔清朝建的博格達汗冬宮門樓的牌匾上「樂善好施」四個漢字依然存在。蒙古受蘇聯政策統治近70年,基本去中國化了,各方面受蘇聯影響嚴重,就烏蘭巴託這座城的名字都是蘇聯時期定的,蒙古現在用的新蒙文,也是用俄文字母拼寫的,與內蒙古的蒙文是不一樣的。烏蘭巴託如今的建築,蘇式居多。不過,現在蒙古對外開放,很多地方開始使用英語和漢語。年輕人大多會說英語。蒙古國是典型的「西方國家」。受俄羅斯的影響,除了穿著打扮,現在的蒙古人生活習慣幾乎被「西化」。現在,中蒙之間加強了聯繫,烏蘭巴託有不少年輕人去中國北京或內蒙古上大學,烏蘭巴託也有幾所孔子學院,烏蘭巴託還專門設立一個中國文化交流中心。學習漢語中國文化的年輕人,都將成為中蒙友誼的使者。給我們當翻譯的一位蒙古姑娘,就是在內蒙古大學讀的中文本科,漢語口語說的非常地道。

烏蘭巴託位於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爾渾河支流圖拉河畔,海拔1351米。冬季的空氣汙染相當嚴重,冬季空氣中的煙塵甚至超過國際標準七倍以上,灰朦朦地瀰漫著濃烈的煤煙味,因此,冬季烏蘭巴託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人很多。其原因除了山谷地形、人口密度大、車輛多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為世界上最冷的首都,冬季最低氣溫達-40℃,棚戶區的每戶居民冬天都會燒煤火取暖。事實上,天氣暖和一點或者夏秋天的時候,烏蘭巴託的天空還是碧空澄淨,藍瑩瑩很美的。

作為新興的國際大都市,烏蘭巴託的飲食文化更是結合了東西方的精華。在蒙古,即使是吃蒙餐,無論在家還是在外,桌子上始終擺放著刀叉和勺子。許多餐廳看上去都很西化,菜單上既有西餐,也有蒙餐,區分不是很明顯。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千百年來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基本以牛羊肉食為主,很少有蔬菜。這裡的牛羊肉鮮嫩味美,吃了令人難忘。記得我剛去烏蘭巴託,蒙古朋友熱情招待,上了一大桌蔬菜,兩小盤羊肉請我們吃飯。我心裡嘀咕:怎麼不請我們吃牛羊肉啊?我終於忍不住,把翻譯拉到旁邊問問。了解到主人的良苦用心之後,我們堅決要求主人用當地不值錢的牛羊肉來招待我們,請主人把昂貴的蔬菜打包帶回家去吃。因為這裡蔬菜價格比牛羊要貴五到十倍。蒙古朋友本想用稀缺昂貴的食物招待客人,可他沒想到他這裡情況與我們剛好相反。而這些蔬菜都是從內蒙古二連浩特進口而來的。主人理解了我們的意思後,也啞然失笑,很是歉意,趕緊叫服務員連上十盤切好的牛羊肉,讓各位解個饞。我曾問一位蒙古的朋友,你們總是吃牛羊肉,會不會營養失調啊?這位朋友說:牛羊吃百草,我們吃牛羊,牛羊裡有百草的養分,怎麼會營養失調啊?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在烏蘭巴託,飯桌上時興喝伏特加(Vodka)酒,由於烏蘭巴託冬天特別寒冷,蒙古人不管男女,都能喝一些。

(蒙古鮮嫩的牛羊肉)


(烏拉巴託烤羊排)


(蒙古人喜歡伏特加酒)

蒙餐最有名也是最特別的應該是石頭烤肉,石頭在火裡烤到燙,再把它一層層放進特製的桶裡,把處理好也醃好的羊肉切成塊也放到桶裡,把桶的蓋子蓋嚴,放到火上烤。蒙古的大肉菜和國內的不同,即使是羊排,也是嚼勁大過鮮嫩,據說蒙古的羊都要至少養上三年才可以宰殺,不像國內的速生羊。但是,味道要比我們國內鮮美很多。可以說,烏蘭巴託對於肉食愛好者是不折不扣的「天堂」,因為這裡的牛羊肉是無需檢測正宗的「有機肉」。

在烏蘭巴託,蒙古人還給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蒙古人的輕鬆、樂觀,拒絕焦慮與急躁,確實達到了極致。如果汽車在草原上發生故障,按照中國人的想法,要趕緊把車修理好。蒙古人則不然,他們不急不躁,喝完酒吃完飯,再來解決面臨的麻煩。這種隨遇而安,真是心境的考驗。蒙古人生活得很隨性,時間觀念較淡,和他們打交道,一定要適應這樣的慢節奏。「慢生活」的理念深深地浸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記得一次大型工程竣工典禮,原定時間是上午十點舉行,可是,蒙方大小領導並未有人提前或按時到,電話催問,都說馬上到,結果中午12點才開始陸續到來,13點人員到齊,比預定時間遲了三小時,典禮儀式才得以開始。所以,在烏蘭巴託,你和蒙古人講「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那是沒有用的!

(烏拉巴託之夜。攝影:藕塘孤荷)

烏蘭巴託華燈初放之時。攝影:藕塘孤荷

蒙古人對生活的追求看似簡單,實則有著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在宜人的季節裡,許多普通的蒙古人,一家幾口,開著車,帶著幾張餡餅,一暖壺奶茶,一瓶白酒,坐在圖拉河邊或去不太遠的草原,能高高興興地玩一天。生活是西方化的,休息日或八小時之外,工作單位打來的電話是不接的,有事等上班來再說。不像我們國內,半夜單位領導來電,誰敢不接啊?從這個角度看,人家的幸福指數確實比我們高很多,休息時間絕不談工作!

(現代與傳統相結合。攝影: 藕塘孤荷)

(烏蘭巴託市中心百貨公司。攝影:藕塘孤荷)

當你漫步在烏蘭巴託的大街小巷,你會看到這裡人們的服飾著裝,化妝打扮,是非常前衛的,一點都不落伍。尤其是蒙古國的女性著裝緊跟世界時尚潮流,有人說完全可以與巴黎的時裝媲美,此話絕非戲言。在蒙古國家百貨商場裡,各種時髦服裝應有盡有。大街上時髦裝扮的美女也很多。在蒙古國很多女人是不結婚的,姑娘在娘家生孩子是沒人會笑話的,更沒有人想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也沒有人瞧不起沒有「父親」的孩子。女人不結婚,可少養一個不幹活的男人,又可以不挨男人的打。所以許多優秀女人選擇不結婚。

烏蘭巴託雖然歷史悠久,可現在確是個年輕的移民城市。年輕人佔城市人口的而大多數,整個城市充滿著青春活力。儘管烏蘭巴託是蒙古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儘管經濟困難,但在這裡卻感覺不到大都市充滿壓迫感的繁雜與浮躁,生活依然灑脫和浪漫,只有平靜和舒適,幸福指數高。正如歌曲《烏蘭巴託之夜》所唱的的那樣,反映了蒙古人優雅的心境:「草原的子民無憂無慮,大地兒女把酒當歌,烏蘭巴託的夜,那麼靜,那麼靜……」

藕塘孤荷2020年2月19日補記於古廬州

(烏蘭巴託圖拉河畔蒙古包居民點。攝影:藕塘孤荷)

(空中俯瞰烏蘭巴託。攝影:藕塘孤荷)

相關焦點

  • 看完外蒙古的首都和內蒙古的第一大城市,差距一目了然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蒙古國是在20世紀初以前本是屬於中國的,後來在俄羅斯的控制下獨立,這件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之一。當時的中國力量比較薄弱,而如今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了,那麼現在的蒙古國的發展怎麼樣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探訪外蒙古】烏蘭巴託|被「俄化」的蒙古國首都
    ,每周一班的北京莫斯科國際列車中途縱穿蒙古國,沿途停靠首都烏蘭巴託;還有一個就是汽車過邊境,從內蒙的二連浩特出境,汽車十小時可達烏蘭巴託;當然,從滿洲裡出境,也可到蒙古國另一大城市喬巴山。蒙古航空機上豐富的餐食       從首都機場搭乘早班機,兩個多小時的飛行便來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飛機上乘客還真不算少,百人出頭吧,兩國人都有,比例對半,超出了我的預料,看來中蒙兩國雙邊交往還是比較頻繁的。
  • 蒙古國旅遊所見所聞
    進入蒙古國第一個火車站,扎門烏德第二天。早上天亮時火車行駛到蒙古國腹地。蒙古國地處蒙古高原海拔1500米左右。地形比較平坦,大部分是草原,地上長的草只有一寸高,除個別有水的地方牧草稍高些外,我所見到的國土大部分是寸草之地。上午10時,火車開到了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託,出站後入住旅館,三星級旅館很乾淨。
  • 走進蒙古國系列之二:首都烏蘭巴託
    烏蘭巴託是蒙古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中心,始建於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駐地。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託,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烏蘭巴託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濃鬱草原風貌的現代城市。
  • 外蒙古-卡在兩個大國中間的國家
    蒙古國--一個幾百萬人的國家,由行政區劃分為21個省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烏蘭巴託所構成。卡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之間。但是蒙古國的卻體量很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主權國家。國家有免費的醫療,但是整體醫療水平不高,蒙古國內也沒有比較完善的沒有基礎設施,國內所需資源基本靠進口,除了各種牛羊肉。蒙古雖然有完整的民主體系,但是法律的執行很差。礦業本身有很強的權貴資本主義特色,腐敗嚴重。烏拉巴託是國家的貿易中樞,外國人很多,但是蒙古本地人卻很難在貿易中獲益。
  • 獨立多年蒙古國,如今過得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真實的蒙古國
    我國地大物博,如今領土面積有963.406萬平方公裡,曾經很久以前我國的領土面積更加廣闊,大概知道我國歷史的人都了解,曾經屬於中國領土的蒙古,於1931年真正的獨立出去並成立了蒙古共和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大多數地區都達到了小康水平,那麼如今獨立的蒙古國現在是什麼狀況呢?小編帶大家了解下。生產畜牧業和採礦業是蒙古國主要的經濟發展,其中的畜牧業是整個蒙古國的主要經濟來源,且是當地人的經濟基礎。而大家都知道蒙古國就位於我國與俄羅斯的國土中間,是個內陸國家。
  • 美麗的草原之都: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市
    烏蘭巴託市是蒙古國首都,也是蒙古國唯一的人口超百萬的城市烏蘭巴託市位於蒙古高原
  • 蒙古國和內蒙古差距有多大?資源一樣都很豐富,誰的發展會更強?
    今天給大家帶來內蒙古和我國的鄰居蒙古國的現狀對比,它們的差別到底有多大?首先蒙古國和內蒙古都是典型的亞洲蒙古人種,他們的文化也有東方東亞文化的典型特徵,這些人們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兩部分,如今的發展差距太大了。
  • 剛剛從外蒙回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蒙古國,網友:他們會後悔麼?
    對於中國的遊客來說,亞洲各國中,蒙古國算是一個陌生的國家,因為到那裡交通不便,不少國內遊客,是前往莫斯科時,乘坐K3列車途經蒙古國,然後做短暫停留,此外我國還有內蒙古,蒙古國有的內蒙古也都有,吸引力不是很大,但現在終究不是一個國家,很多人還是想要去看看。
  • 真實的蒙古國:並非全民放牧,首都人口佔據全國將近一半
    在很多人印象中,蒙古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甚至於是一個「全民放牧」的國家。但蒙古國其實有著一個首位度極高的首都——烏蘭巴託市,其人口已經佔了蒙古全的一半。蒙古國全國的人口只有300多萬,而烏蘭巴託市已經接近了150萬。由於烏蘭巴託市實在太大,因此蒙古國甚至可以看作一個「單城之國」。從一般人的角度,對於烏蘭巴託市的作用,往往也是低估。
  • 走進蒙古國系列之四:蒙古國的地理概況
    蒙古國地處亞洲中部,屬內陸國家,首都烏蘭巴託海拔約1350米。北與俄羅斯,東、南、西與中國接壤,中蒙兩國邊境線長達4710公裡。蒙古國地域總面積156.65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17位。與地域面積相當的其他國家相比,蒙古國所處時區為東八區,首都烏蘭巴託與北京無時差。【自然資源】 蒙古國礦產資源較豐富,大規模勘探開發未全面開展。
  • 烏蘭巴託:草原上拔地而起的工業之城
    雙城友記 相似的「基因」 巨大的合作潛力 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蒙古國,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也隨之成為高頻熱詞。而在深圳的「朋友圈」中,烏蘭巴託是今年剛剛加入的新朋友。未來,兩市將在經貿、環境、科技和旅遊等諸多領域開展廣泛的交流和合作。
  • 蒙古國為何又被稱為外蒙古?
    外蒙古是中國對於蒙古國的稱呼,而對於蒙古共和國自己而言,他們是不承認外蒙古這一說法的。從蒙古國林立的成吉思汗雕像也可以看得出來,蒙古國一直自認為蒙古的正統繼承者,自視是為成吉思汗子孫的後代,根本不可能承認外蒙古這一說法。 那麼為什麼中國稱蒙古國為外蒙古呢?這個稱呼從何而來?
  • 坐上火車去蒙古國|羊肉比土豆都便宜?帶你探訪烏蘭巴託的夜晚
    >那麼其實,我的爸爸在烏蘭巴託工作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所以去年夏天也是趁著暑假就坐上了跨國界的火車去開啟「千裡尋父」之旅,長達半個月的蒙古國深度遊,期間也是爸爸的蒙古朋友全程開著車帶我們領略只有蒙古本地人才知道的小眾景點,我只能說蒙古真的是寶藏國家,不止有大家印象裡的草原牛羊成群,還有蘇聯製造的古董汽車、城市裡悠閒散步的白鴿、清代遺留的桃源寺廟、清澈如藍寶石的庫蘇古爾湖、快要消失的麋鹿部落,下面幾篇就把最詳細的蒙古攻略介紹給大家,一起領略烏蘭巴託夜的溫柔與草原的遼闊......
  • 跟著上遊看世界丨蒙古國遊記⑤攝影師眼中的蒙古國
    2020年新年伊始,一隊攝影師來到蒙古國,看到了原始的草原風光,感受到了與我們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他們來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這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城市,居住著約全國50%的人口。之後攝影師們來到呼斯泰音國家公園,見到了跟大熊貓一樣珍貴的普氏野馬。在特日勒吉國家公園,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像,觀賞特日勒吉河岸原始而無汙染的迷人景色。在蒙古山區與當地牧民零距離接觸,見到了蒙古傳統獵手的金鷹和馬背上「與鷹共舞」驍勇壯闊。中國攝影師的此次蒙古國之行收穫滿滿。
  • 實拍神秘蒙古國富豪階層的奢靡生活: 貧富差距非常大 蒙古幾女共侍...
    蒙古國,是一個300萬人口的國家,你是不是認為蒙古國就是一個牛羊遍地,大家都生活在蒙古包中的國度?那你就想錯了,據調查,2014年蒙古國GDP初值為21.84萬億圖格裡克,同比增長7.8%,人均4059美元。而去年我國的人口平均GDP為7800美金。
  •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風情萬種的草原都市 冒險家的新樂園
    烏蘭巴託為蒙古國的首都,其意為「紅色英雄」,隱含蒙古國的過往。面積則約為4700平方公裡,和中國呼和浩特、銀川、天津、臺北是友好城市。烏蘭巴託人口150多萬,佔全國僅320萬人的蒙古之45%,成為蒙古唯一的都會區與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觀光景點密集,旅遊資源豐富。
  •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風情萬種的草原都市 冒險家的新樂園
    烏蘭巴託為蒙古國的首都,其意為「紅色英雄」,隱含蒙古國的過往。面積則約為4700平方公裡,和中國呼和浩特、銀川、天津、臺北是友好城市。烏蘭巴託人口150多萬,佔全國僅320萬人的蒙古之45%,成為蒙古唯一的都會區與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觀光景點密集,旅遊資源豐富。
  • 探秘蒙古國:內外蒙古之分自古已有,外蒙古人非常不喜歡中國
    雖然蒙古國與中國直接接壤,領土交界線漫長而綿延,而且蒙古國人與中國的蒙古族同文同種。然而似乎一直以來,對於許多國人,蒙古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關於政治,關於歷史,關於民族感情,我從小以來便或聽聞或閱讀到了許多故事。那麼,蒙古人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尤其是蒙古的青年的真實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