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裕棠(Tony Chi),美國華裔設計師。他生於臺灣,自幼移民紐約,高中畢業後,入讀紐約市科技時尚學院 (the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並以美術學士畢業。1984年,他創立了美國紐約季裕棠設計師事務所(Tonychi and Associates),Tony 和他的同事們一直生意興隆。多少年來,Tony 謹慎地運營公司,只延攬世界上那些最有才能的設計師。
季裕棠
現在他不僅在其總部的所在地紐約,也在世界各地聲名鵲起。為執行Tony 的整體設計哲學,該設計室實施許多另外的準則來確保客戶得到完整的方案。他們制訂計劃,提供諮詢、開發和執行室內、建築、景觀美化設計和制訂城區規劃。他們從模型製作和概念概要的設計開發開始,通過生產、管理和品牌操作以及項目評估,提供全方位的設計服務。Tonychi 他的同事們消除了室內設計、建築、多媒體產品和藝術之間的障礙以確保一種產生連貫的,美好的結果的流線型過程。
記者:您選擇了酒店和餐廳作為您的主要設計業務。可否告訴我們在您創立自己的設計公司的時候,為什麼這兩類設計業務吸引了您呢?
Tony Chi:我對餐飲和酒店業的迷戀來自我在臺灣的童年時代,來美國之前的時光。那個時候,家庭聚會和婚禮都在酒店舉行。這些地方成為了家庭的延伸,提供了一種非常特別的體驗。我想這就是我對他們產生興趣的原因。我完成學業後,發現室內設計師塑造了空間的靈魂,而建築師則塑造了空間的骨架。因此我成為了一名室內設計師,為空間賦予靈魂。
記者:可否分享一下您酒店與餐飲空間的設計經驗?這些項目與其它項目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Tony Chi:就酒店與餐飲空間有一個共同點,即是容納大規模人群聚集的一個藝術化的空間。而這二者之間的差別,則是酒店提供了一個相比餐廳而言規模更大的空間;而餐廳則提供了一個相比酒店而言更容易控制的空間。
記者:您如何定義您的個人風格呢?
Tony Chi:我嘗試描述、刻畫我的設計中無形的東西。設計不應該簡單地被視為一個理性的過程,它是在塑造一個無形的氛圍,影響你的觸覺,嗅覺,聽覺以及味覺。當一個人進入一個空間後,如果他不能感受到這個空間為何使他感覺不同,那麼,我想那說明我的設計沒有完成。
記者:可否和我們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協調設計工作與對公司的管理工作的嗎?您的公司是由您自己管理事務麼?
Tony Chi:在我們的公司裡,高級合伙人與設計師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我對細節無比痴迷。我們的公司有來自十八個國家的設計師,每一位設計師都帶來了新鮮的觀點。例如,義大利設計師更像是工業設計師,他們圍繞已經存在的事物來進行構想與設計。而美國人,則往往樂於清除一切,從零開始建造。如此而來,我們的合作就變得格外有趣!
記者:我們看到您的作品裡有非常明顯的古典主義風格,您可否和我們分享一下,如何協調古典風情與現代生活?
Tony Chi:我一直避免以戲劇化的方式來進行設計。在我看來,自然的生活有一種內在的美麗,我們應該在設計中體現它,但是並沒有必要誇大它。我的設計工作是基於整個建築空間的,而不是聚焦在某一個特別的點上。
記者:在您開始您的設計工作時候,您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
Tony Chi: 在開始的時候,設計師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工作。我們在設計中發現自己,並試圖創新。這是一個經由時間與經驗而逐漸成熟的過程。
記者:在室內設計中,您是如何控制燈光帶來的影響的呢?
Tony Chi:在空間的整體設計中,燈光設計應當是與其它部分的設計中無縫集成的,人工照明與自然光照明應當結合全天光線變化的因素綜合考慮。
記者:您做了相當多與凱悅酒店集團的合作項目,您如何使得這些酒店項目保持同樣的凱悅集團的特徵又各有特色?
Tony Chi:在我設計的所有酒店中,無論是凱悅,洲際,文華東方或是四季酒店,每一家酒店都根據他們獨特的文化特點與場地精神來設定獨一無二的概念。例如上海凱悅酒店、日內瓦洲際酒店與Andaz 第五大道國際酒店基於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業主期望和不同的文化概念,傳達出了各有特色的奢侈酒店概念。
記者:在您最近的凱悅酒店設計中,您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Tony Chi:Andaz 第五大道國際酒店是我們去年剛剛完成的項目。它重新定義了抵達酒店的概念。在Andaz 第五大道國際酒店酒店中,我們沒有設置前臺——這基於對旅客的考慮:為什麼旅客長途旅行風塵僕僕,還要滿身疲憊地在前臺等待?我們應當給予旅客更加私人的、更加親切的問候,而不是冷冰冰千人一面的前臺接待。這就是我們要在本次酒店設計中傳達的意圖。